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游走在明末 > 第135章 出门便有喜鹊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崇祯站在龙椅前,下面围着首辅周延儒、大学士温体仁、文渊阁大学士吴宗达、礼部尚书徐光启、兵部尚书梁廷栋、兵部右侍郎侯恂、礼部侍郎钱谦益等人。

面前摆着一副舆图,崇祯正兴致勃勃地给大臣们分析着此次陕西和河南的战事。众人都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听着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二十来岁的少年侃侃而谈。

除了温体仁偶尔附和几句,其余众人均都保持沉默。

讲了一会,崇祯也不知是讲累了,还是没人附和觉着无趣,便重新坐在了龙椅上,瞅着前面那些一个个老神在在的大臣,心里越发的不满:

“周卿家,你对河南的战事怎么看?”

听到皇上点自己的名字,周延儒忙从老僧坐钟的状态中退了出来,出声答道:“陛下,若问治国理政,老臣自是胸有韬略,但是若问战事,这就不是臣所精通的了。若是万一所言有误,岂不是犯了欺君罔上之罪。”

说罢,对着崇祯拜了下去。

讨了个没趣,崇祯挥了挥手让周延儒站起身,又将头扭向梁廷栋:

“梁卿家,你是兵部尚书,战事你自是行家,依你看,这河南的战事多久可平?”

梁廷栋:“·····”

“回陛下,这影响战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比如粮食是否缺乏,这是行军作战的前提。兵器是否充足,箭矢是否够用,这冬天天气寒冷,士兵御寒的衣物可否准备妥当········”

话没说完,只见崇祯不耐烦地说道:

“你直接说,是一个月还是两个月,还是三个月,这河南的战事能够结束。”

“这·······”梁廷栋有些犹豫,低着头悄悄地瞅着崇祯一眼,发现皇上隐隐有了怒意,忙出声说道:

“臣推测在一个月到三个月之间,长不会长过三个月,短不会短过一个月。”

“哦?为何?”

听到梁廷栋这么说,崇祯的表情这才有些转喜,逼问了起来。梁廷栋毕竟有些真本事,大胆地说出了他的推测:

“底线说一个月是因为从开封到光州的路途较远,从集结兵力到抵达光州,中间的路途最少就得十余日。而且这杨贼定不会束手就擒,手下毕竟有着近万大军。如果杨晨那厮选择与我军的四万大军野战,定然会被击溃,光州之乱自是迎刃而解。

若是贼人守城不出,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贼人城中所囤积的粮草必定不足,能有数月之用便已然很多,再加上大军攻城,哪怕攻不下来也能活活耗死贼人。所以臣推测这最长也用不了三个月。”

“哈哈哈,梁卿家此言差矣。”崇祯虽然做着反驳,但是表情却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有些自得。

“在朕看来,我堂堂天朝四万大军,去打那不足万人的流贼,无论在人数或是武器上来说,那些流贼都没有一战之力。无需三个月,最多一个月,这捷报定是能传来。”

崇祯自信满满,见梁廷栋不说话,以为他还有些不信服,就又说道:“梁卿家怕是想起了这陕西的流贼,为何却迟迟难以剿灭吧?”

“陛下圣明。”梁廷栋恰到好处地弯下了腰。

“陕西杨大人主张招抚,自是不会派大军攻打,所以这陕西的流贼一直未能解决,但是前几日杨大人刚给朕呈上了一个密折,你们传着看看吧。”

说罢,崇祯从桌上翻起一个折子,递给了走到身前的曹化淳,让他给大臣拿了过去。众人轮流读罢,脸上纷纷露出喜色。

温体仁更是一步上前,直接跪倒在地,神情激动地说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臣就说今日出门前,听到喜鹊一直在臣的轿子周围打转,怎么赶都赶不走,原来竟是有大喜事发生。”

“哈哈哈,温爱卿可听出那喜鹊说什么了?”崇祯大笑,至于周围的群臣大多有些不齿这温体仁的作法,虽也想向皇上道喜,但是瞅着拜在身前的这个温阁老,想想还是算了。

温体仁却不以为耻,神情庄严地说道:

“那喜鹊说,当今陛下乃大明中兴之君,文韬武略弓马娴熟,勤政爱民视民如子,大明中兴指日可待!”

见这温体仁竟无耻至斯,和温体仁素有嫌隙的钱谦益立即站出身来,表情激愤,出声指责:“温阁老,你所言陛下弓马娴熟是何意?莫不是还想要陛下亲征才可?你莫不是想要效仿那奸贼王振?”

声声问句,振聋发聩,直说的温体仁变了脸色:“荒谬,那本是喜鹊之意,于我何干?本官只是实事求是,你休要诬陷本官,陛下在上,还容不得你钱谦益在此放肆!”

眼见这两人就要吵起来,崇祯忙伸手制止,只是那偏袒的意味明显:

“钱卿家,温爱卿也是一片好意,做不得真。朕自不是英宗,温爱卿也不是那奸贼王振,好了,此事休要再提。还是议一议该如何封赏这杨鹤才好?”

礼部尚书徐光启听到这里,往前迈了一步,朗声说道:“陛下,这杨大人如今已是三边总督,一方大员,臣看还是嘉奖为好。”

其他的众人听到徐光启这样说,纷纷点头称是。位置一共就这么多,去哪再给杨鹤安排?还是赏赐来的实在一些。

崇祯也深以为是:

“那就下旨,三边总督杨鹤,因招抚流寇,大功一件,赏金一千斤,赐爵绥安县男·········”

话还没说完,只听得殿外传来一声长呼,一小太监跪在殿外,因为跑得太过着急上气不接下气:

“报········陛下,河南急报。”

“快,呈上来。”听到河南来了消息,崇祯大喜,催促着曹伴伴抓紧去把信呈过来。曹公公一路小跑,将信拿在手里,递给崇祯。

崇祯急忙撕开,满脸欣喜,刚刚看了两眼却变了模样。

温体仁跪在地上刚想张嘴再将喜鹊叫的那套说辞搬出来,却瞅见崇祯的脸色,心知事情不对,一句话没说,若无旁人地又站起身。

众人噤声,只见崇祯的脸色变了又变,走回到桌前,将信揉成一团扔在地上,恰好滚到温体仁的脚下。猛地一推桌上的书信,只听得一阵哗啦声,舆图和摆成一摞的奏章全都滚到了地上。

“混账,废物,一群废物,四万大军全军覆没,全军覆没!”

崇祯龙颜大怒,歇斯底里地吼道。众大臣忙不迭地跪在地上,齐呼:“陛下息怒。”

钱谦益偷偷地用眼睛的余光瞥了瞥温体仁,看看他这次没了喜鹊,换成什么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