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 第一三七章 烛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夜,由刑部尚书江若琉亲自下了驾贴,对无千堂实行全面封锁搜查,经过了一夜的“认真”搜查,总算找出了无千堂背后的大老虎大理寺卿冯乐友,无千堂上下以掌柜刘墉为首的所有涉案人员对大理寺卿冯乐友指使他们多次无辜杀害百姓,强取豪夺的事情供认不讳。事后刑部尚书江若琉又亲自接见了遇害者的家属,得知大理寺卿冯乐友不但恶意杀害良善百姓,还将其沉尸金水河,手段之残忍让人心惊,事到如今证据确凿,但毕竟人犯乃是“九卿”之一,事关重大,刑部尚书江若琉连夜求见了朱厚照,请求圣裁。

据说,圣明的天子对此仅仅批复了一句话:“反腐倡廉,我们要有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莫说只是一个大理寺卿,即使他是王爷,是国公,只要触犯了大明的律法,伤害了朕的子民,朕都绝不姑息!”

事后,这句话就被刊登在了《大明日报》的头条之上,引得百姓们无不感叹天子的圣明,同时又掀起了对这群贪官的又一轮厌恶。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刑部尚书亲自带着刑部的差役包围了大理寺卿冯乐友的府邸,大量的火把将此处照的通明。居住在附近的百姓也不睡觉了,充分发挥了国人爱看热闹的传统,接二连三的聚集了过来,想亲眼看着贪官是如何落马的,以后也是和隔壁王老头喝酒吹虚的资本不是。

“我乃刑部尚书江若琉,现在正式对冯府进行查封!”说完以后江若琉就亲自在冯乐友的家门上贴上了第一张刑部专用的封条,这也向世人宣告着一位“九卿”的败落。

冯乐友在家中早已经知道了外头发生的事,听着自己的女眷不住的哭喊拍打着自己书房的门,心中不由得有些烦躁。

“老爷,您开门啊,我们一家人,就是死也要死在一起啊。”

不顾外头的哭喊和吵闹,冯乐友一脸正色的坐在书房中,看着那上百封这些年来和恩师刘大夏往来的书信,最近的一封信是今早刘大夏派人送来的,上面只有短短几个字:“乐稠安心去矣,此事皆由尔起,当由你落,汝之家人,为师必定护其周全。切记慎言之。”

谁能想到栽培照料自己多年的恩师,那个屹立三朝不倒,被人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并称为“楚地三杰”的一代贤臣,在面对罪责时居然会如此软弱逃避,在面对自己的学生之时居然会如此狠心,在自己的利益面前居然会如此道貌岸然呢?

“希望你能信守自己最后的承诺吧。”冯乐友叹息了一声,生死关头还是选择了相信自己的那位恩师会说到做到照顾好自己的家人,手里捧着的蜡烛却是在不住的摇晃。

烛影摇曳,将冯乐友的身影映在墙上,照的忽长忽短,忽明忽暗,就像冯乐友或者大部分朝臣的一生,或在明,或在暗。或为谦谦君子,或为阴损小人,或位高权重,或人微言轻,但无论如何,最后的结局都只能像这只摇摆不定的蜡烛一般,在绽放完属于自己的光辉之后,燃烧尽自己,走向灭亡。

外头的声音越来越近,家眷的哭喊越来越凄惨,也越来越微弱。树倒猢狲散,除了自己那些要被株连的跑不掉的至亲以外,谁又愿意陪着自己这个伪君子一同赴死呢。

看着烧得越来越短的蜡烛,冯乐友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也越来越短了。透过烛影,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启蒙老师,看到了书中的圣人,想起了文天祥说过的那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照汗青自己算是做不到了,遗臭万年遭人唾弃倒是大有可能,作为文臣,还有什么比让自己斯文扫地身败名裂更凄惨的呢?想到此处,冯乐友对生的欲望终是全部熄灭了,手中的蜡烛也重重的落在了那一堆信件上面,火势开始蔓延。

望了望地上自己亲手倒上去的香油,冯乐友郑重的摘下了自己的乌纱帽,对着京城的方向整了整衣冠,感受着四面八方传来的热气。火,也与油相遇了,冯乐友,也与书中的圣人相遇了。

江若琉带着人赶到的时候,冯乐友的书房已经是烈焰滔滔,经过一番扑救才灭了火,只是可惜了书房中的藏书和字画,以及那具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了。

好在冯乐友的家眷全部都认了罪,对刑部的办案人员展示出了极大的配合,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冯乐友犯的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并不会株连到亲人,与其当个逃犯,倒不如安安心心地接受那本就不会太重的审判。

对整个冯府进行了查抄以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引人注意的信件和证据,也仅仅有那七万多两银子算得上是意外之财,当然,这是对朱厚照而言的意外之财。

一代“九卿”,就此败落,大理寺卿冯乐友畏罪自焚,家眷全部被临时收入刑部大牢,但并未遭受拷问,仅仅只是暂时羁押罢了。

消息顿时传遍了整个官场,引得那些曾经与冯乐友一同出入的知己好友人人自危,生怕牵连到了自己。最可笑的就是这群冯乐友生前的好友,非但没有为自己的朋友发出一声的不平,也没有尽自己所能照顾他的家眷,反倒是一夜未眠洋洋洒洒的罗列了关于冯乐友的十多条罪证,打算明日早朝之上弹劾这个“罪臣”,以划清自己的嫌疑,洗清自己的身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莫过如此。

反倒是曾经与冯乐友政见不合的敌人,颇有几分人生寂寞知己难寻的感觉和兔死狐悲的伤感,也不怕受到牵连,纷纷派人追悼此人,有的甚至亲自动手为其写了一副挽联。

寿宁侯张鹤龄和建昌侯张延龄兄弟二人也得知了自己曾经的合作伙伴被依法处置并且已经畏罪自杀的消息,向来对自己吝啬的两人反而破天荒的散出去了一百多两银子上下打点,让刑部负责看守冯乐友家人的狱卒切莫为难他们。消息传出去以后大部分人都纷纷指责二人哗众取宠,猫哭耗子假慈悲。两人也不与之计较争论,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倒是让朱厚照对二位舅舅多了几分好感。早知道,比起真小人,这个世界上更令人厌恶的东西叫做伪君子。

随后让兄弟二人苦恼的就是答应了自己那个外甥的两百万两银子了,寿宁侯张鹤龄盘算着两百万两银子要是用来吃那淑华楼的佳肴,恐怕也够自己吃上好多年了吧。只是,这天底下谁的银子他们都敢赖账,唯独对于这个皇帝外甥的银子,却是一分钱也不敢少的。

生怕自己的财富引起了别人的忌惮,兄弟二人仅仅带着十个亲信下了自家府上的地窖,一锄头一锄头的挖了起来。

这说来也怪,我国古代的地主老财,因为“重农抑商”的政治环境,总是深信“财不外漏”的信条,但又生怕银子放在家中被人给抢盗了去,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将银子浇灌在自己地窖的地板上,等到家道中落就老老实实的提着锄头去挖银子。

对于地主老财而言,这的确是能让自己安心了,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而言,这可是有些大大的制约性。毕竟每朝每代开采发掘出来的银子就这么多,本来市面上的银子足够流通,可是经他们这么一弄,能在市面上流通的现银就越来越少,日积月累之下自然会导致通货紧缩的发生。甚至有宋一朝,还被逼的迫不得已发行了纸币。明朝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曾经发行过“大明宝钞”,大明宝钞是整个明朝唯一官方发行的纸币,后因滥发纸币,又导致通货膨胀,民怨沸腾,让这“大明宝钞”在百姓眼里还不如一张上厕所用的草纸,终于也在正德年间被内阁下令废止。

每挖下去一锄头,寿宁侯张鹤龄就感觉自己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嘴里则低声念叨着:“列祖列宗在上,后人不孝,如此败家,还请列祖列宗原谅。”

挖了一整夜,又加上家中先前由五城兵马司指挥使谭文国送来的四十多万两现银,才老老实实的凑够了二百万两银子,亲自送到了豹房。

因为得到了江若琉带人对冯乐友家进行查抄捉拿人犯的消息,意味着这次自己与群臣,内廷与外朝的博弈宣告了胜利,对于自己以后在朝中的威望毫无疑问是有着极大的提升的,想到此处,朱厚照就兴奋的毫无睡意,如今听到两位舅舅来了,更是双喜临门的好事,亲自带着刘瑾到门口将两位迎了进来。

“陛下,我们……”

“不必多言,不必多言!两位舅舅也是,都是一家人,来就来了还带什么礼物。刘瑾,你派人去将东西搬进去,在让人去淑华楼弄几桌好菜,朕与两位舅舅一醉方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