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椒房一梦归人世 > 第七十二章 养精蓄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上最近的心情很不好,整个皇宫的人都能看出来,所以宫人们这几日行为处事均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不小心,冲撞了皇上。

虽然回到猗兰殿后,刘彻会尽量不在卫子夫和女儿面前表现出来,可卫子夫还是感觉到了。所以在把公主哄入睡了之后,卫子夫便来到仍在处理政事的刘彻身边,柔声询问。

刘彻放下手中的奏章,面色平静的说:“我收到消息,匈奴又派人前来要求和亲了。”

虽然刘彻没表现出来,但卫子夫还是从他的话中听出了隐忍的怒气,她看着刘彻慢慢握紧的右手,神色担忧的问道:“那皇上意欲如何?”

“我自然是想要拒绝,如果可以,我现在就想出兵去攻打匈奴,看他们还敢不敢再派人前来,要求和亲!可是,我也知道这不是可以意气用事的事,所以,我准备两日后举行廷议,让大臣们去商讨。”刘彻的话语里充满了无力。

卫子夫覆上刘彻的右手,轻声宽慰道:“阿彻,不管廷议的结果如何,我相信,你都会以大局为重的!”

刘彻不禁苦笑道:“可我就怕廷议的结果不是我想要,却是我意料之中的。”

两日后,未央宫前殿,朝堂上,大臣们争执不下,其中吵的最凶的,当属大行王恢和御史大夫韩安国。

一听匈奴要来和亲,王恢就首先站出身对刘彻说道:“皇上,臣不同意和亲。匈奴是个言而无信的民族,自高祖皇帝开始,我大汉朝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送公主去和亲,可是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公主送去后,只为边疆的百姓谋得了短暂的和平,之后他们又继续杀烧抢掠,扰我边境。和亲,只会助涨他们的气焰啊!如今我们大汉朝国力强盛,何至于还要继续受制于此等低贱民族?所以,臣建议,出兵匈奴,给他们一些教训,让他们看看何为大国!”

王恢这番主战宣言十分深得刘彻的心,他笑着正准备对王恢说些什么,这时御史大夫韩安国边喊着“万万不可”边站了出来。

韩安国十分真挚诚恳的对刘彻说:“皇上,对匈奴用兵是万万不可的啊!且不说匈奴人军事强大,没有任何仁义可言,难以制服,更主要的是,他们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很难找到他们的定居之所啊!”

“再来,出兵匈奴,路途遥远,我们长途跋涉去找他们作战,可等我们找到他们时,我们自己早已累的筋疲力尽了,又怎么可能打败匈奴呢?这就好像强弓射出的箭,到了快落地的时候,连丝绸都无力穿透;又好像一场大风,到最后风停的时候,连一根鸿毛都不能吹起。这绝不是因为强弓最初射出的箭没有力气,也不是因为大风最初没有力量,而是因为到了最后,箭和风都没有力量了。”

“所以,功击匈奴有许多不便,不如和亲,还请皇上三思啊!”

韩安国的话让刘彻的脸色越发难看,但他仍沉着脸什么都没说。

既是廷议,便是让大臣们自由发挥,王恢便也顾不上什么礼仪,韩安国的话刚说完,王恢又据理力争道:“韩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下官曾多次在边地任职,熟悉边地与匈奴打交道的事,更是亲眼见过匈奴如何侵犯我朝边地,扰我边地百姓的!如今我大汉朝国力强盛,正是给匈奴棒头一击的时候,你怎么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

“哎!王大人,我看是你目光短浅,太过狭隘了吧!你可知……”

刘彻坐在高座上,任由这两位大人在朝堂上争执不休,他双目无神的看着下方的大臣们,心里已经有所定数了。

上林苑内,不远处的树林里隐隐传来一群人轻喝的声音,刘彻脚步有些沉重的朝那片树林走去。

声音渐渐清晰,视野也渐渐开阔,果不其然看见卫青正领着一群士兵训练。他们身穿铠甲,手持长枪,动作整齐,训练有素,俨然一副随时都可以奔赴战场的样子。

可是,朕让他们失望了。刘彻看着这群士兵,失落的在心里想到。

卫青一边观察着士兵们的动作,一边时不时上前帮他们整改,这时他才看见不知何时站在不远处静静看着他们的刘彻。卫青刚张嘴正准备喊停时,就见刘彻摇了摇头,便让他们继续,自己则跑到了刘彻的身边。

“皇上,您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是过来视察的吗?”

刘彻看着卫青脸上朝气蓬勃的笑容,现在的卫青比刚进宫的时候健壮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越发有军人的样子了,刘彻感到很欣慰,却也为一直没有机会让他施展才能感到惋惜。

再想到今日廷议一事,刘彻的心情更加的低落了:“青儿,匈奴又来跟我们要求和亲了,朕今日召开廷议,就匈奴和亲一事,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那…结果如何?”卫青小心翼翼的问道。

刘彻看了卫青一眼,见他眼中隐隐闪着期待,终是扛不住卫青这样的眼神,转过头去,看着仍在训练的士兵,犹豫了半天,方才开口说道:“也有大臣主张出兵匈奴,可终究同意和亲的大臣太多,朕最终,只能接受大臣们的提议,接受和亲。”

听了刘彻的话,卫青垂眼慢慢低下头去,语气有些失落的说:“这样啊。”

“是朕,让你们失望了!”刘彻的话语里充满了痛恨。他痛恨自己,痛恨自己最终还是没有坚定最初的选择,痛恨自己最终还是做了这么一个决定,更痛恨这么无能为力的自己。

卫青抬起头注视着一脸懊恼的刘彻,忙开口安慰道:“臣相信,皇上做此决断,必有皇上的道理,臣只需时刻待命,听候皇上差遣!再说,这次不能对匈奴出兵,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刘彻转过头不解的看向卫青,脸上满是疑惑。

“虽然如今大汉朝国力强盛,兵马充足,可我们的这些士兵从未和匈奴人正面交战过,对匈奴,无论是兵力还是作战战术,我们都知之甚少,而且以臣这段时间对这些士兵的训练来看,凭我们现在的实力,恐还不足以与匈奴人对抗。”

“所以,还请皇上再给臣一些时间,臣一定对士兵们加紧训练,等到那时,定会给皇上一支足以与匈奴对抗的虎狼之师!”

刘彻看着卫青眼中的坚定,心中原本的失落全部一扫而光,他按住卫青的肩膀,情绪激昂的说:“好!朕给你时间,等着你为朕打造出一批大汉的铁骑。朕也请你给朕一些时间,朕一定会为你们扫清所有的障碍,给你们一个直击匈奴的机会!”

“诺!臣定不辱使命!”

阳光下,刘彻和卫青相视而站,他们凝视彼此,眼中满是坚定和执着,这一次,他们将韬光养晦,养精蓄锐,只为那一刻的来临。

没过几日,匈奴使臣便带着单于的旨意,来到未央宫面见皇上。这是刘彻登基后第一次直面汉匈和亲问题。看着匈奴使臣一副傲慢无礼的样子,刘彻真想直接把使臣砍了开战。

但他还是忍了下来,因为刘彻清楚,现在还不是时候。

虽然刘彻对这帮使臣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但作为一个大国,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有的,所以这群使臣离开的前一晚,刘彻还是为他们举办了一场送别宴会。宴会上,刘彻单手支着头,冷冷的看着下方奇装异服的匈奴人胡吃海喝的样子,还有丞相大人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与那些匈奴人觥筹交错的样子,越发觉得自己这位舅舅果真是长得贼眉鼠眼啊。

宴会结束后,刘彻懒得再多看这群人一眼,便把这些使臣全部交给了丞相,自己甩袖走人了。

想着明日,这群人就要带着她们大汉朝的公主,趾高气昂的回去,刘彻心里就一肚子火,只想能有个机会发泄一番。

就在这时,刘彻心生一计,他在赵成耳边耳语了几句,赵成立刻心领神会,小跑着离开了。

田蚡将匈奴使臣送到居住的地方后,和他们客套了几句,便离开了。正当这几个匈奴人准备进门时,突然听到有人唤道:“几位使臣请留步。”

他们回头一看,原是一个宦官打扮的人,来人正是赵成。赵成对着这几个匈奴人说道:“几位使臣,我家大人对几位仰慕已久,特命奴婢前来邀请几位大人过去一叙。”

领头的使臣很是傲慢的说道:“你家大人是谁?又怎么会知道我们?还仰慕?”

赵成仍是笑着面不改色的说道:“我家大人是谁,各位一去便知!至于为何会知道几位,那是因为我家大人一直对匈奴很感兴趣,自然也听说过几位大名了!不然又怎么会派奴婢来邀请几位呢!”

赵成的这一番话惹得这几个匈奴人心花怒放,也不疑有他,便随赵成一同离开了。

他们随赵成来到一处景致雅观的园林,可越往前走,树木越茂盛,灯火也越暗,这几个匈奴人开始心生疑惑,他们警惕的看着四周,眼见树木越来越多,黑压压一片,领头的开口问道:“喂!你这是要带我们去哪里啊!”

没有人回答,他们定住脚步齐齐朝前面看去,哪里还有那个宦官的影子!这几个匈奴人一惊,连忙朝前跑去,终于,他们走出了树林,来到了一片空地。空地上漆黑一片,他们小心的打量着周围,这才注意到,在前方不远处,竟站着一个人!

看这人的身形和服饰,并不是那个带他们来此处的宦官,几位匈奴人摆好架势,领头的那个语气不善的对黑影说道:“是你找我们来此处的吗?”

“没错!”黑影说道。

“那你找我们来,究竟想要干什么?”另一个匈奴人朝黑影喊道。

黑暗中,传来一声冷笑:“干什么?你们很快就知道了。“

话音刚落,这几个匈奴人就见黑影猛地朝他们冲来,他们虽摆好架势,却还是被黑影的突然一击乱了方寸,黑暗中,他们看不清对方的样子,动作和反击都要略微迟缓,慢上一步,可同样是在黑暗中,对方却似长了双可以穿透黑暗的眼睛一般,招招迅猛,毫不犹豫,很快他们就招架不住了。

不远处的树林之中,刘彻静静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嘴角带着一抹嗜血的笑容,眼中满是兴奋。

“啊!”一声惨叫,最后一个匈奴人倒下了。刘彻这才走出树林,来到黑影的身边,黑影见到他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刘彻用脚尖踢了踢这几个躺在地上的匈奴人,见他们没有一点反应,这才心情畅快的开口说道:“青儿,干的不错!”

没错,这个黑影正是卫青。而刘彻把这几位匈奴人找来,不仅是为了泄愤,也是为了给卫青练手,很明显,结果他十分满意。

刘彻对身后早就准备好的几位护龙侍卫说道:“把他们全部送回去!”

“诺!”护龙侍卫将这几个匈奴人扛起来后,很快便消失在黑暗中不见了。

“青儿,你觉得他们几位如何?”

卫青想了想如实回答道:“回皇上,许是受条件限制,臣觉得他们没能够发挥自己全部的实力,但从他们的动作来看,臣还是找出了他们的弱点,针对这些弱点,臣会尽快想出制敌招数并以此来训练士兵,以备将来偷袭近身搏斗之用。”

闻言刘彻哈哈大笑:“好!不枉我把他们给‘请’过来!”

第二日,刘彻和大臣们在宫门处送匈奴使臣和和亲公主离开,他们看着昨日还好好的匈奴使臣们,一个个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有的人还走路都一瘸一拐的,全都竭力忍着笑。

匈奴使臣们虽气愤,却也不好发作。毕竟他们也不知道昨晚动手的是谁,而且今早他们是在自己的床榻上醒来的,就更加令他们感到匪夷所思了。

就这样,匈奴使臣们带着满腹疑问离开了,只有刘彻冷冷的看着他们,脸上带着讥讽地笑容。这是朕第一次同意与你们和亲,也是最后一次了!

送完匈奴使臣后,刘彻便回到猗兰殿与女儿玩耍,他怀抱着女儿,与卫子夫说道:“谖儿,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很无能?皇祖母在时,我无权出兵匈奴,可现在皇祖母不在了,我还是不能对匈奴用兵,还是眼睁睁的看着我们的公主,被送去和亲。”

卫子夫体贴的说道:“怎么会,我知道阿彻你有你的苦衷。”

“唉,是啊,我登基时间不长,再加上御史大夫说的那些话又十分有道理,我不得不多加考虑啊。坐上这个位置之后,我才知道,原先的我把这一切都想的太简单了。”刘彻自嘲的笑着,这时,他感觉到怀里的小公主在拉扯他的衣服。

刘彻低头看向怀里的女儿,轻声说道:“当利,你放心,父皇绝对不会有让你去和亲的那一天的!”

卫子夫温柔的看着面前的刘彻和女儿,在心里默默的说道:“阿彻,你放心,那一天,绝对不会来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