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椒房一梦归人世 > 第八十章 马邑之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日到来,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刘彻一身朝服看着漪兰殿内的满园春色,整了整衣襟,昂首阔步朝未央宫前殿走去。

卫子夫站在殿内默默的注视着刘彻离去的身影,她知道,皇上要在今日的早朝上,迎来他帝王生涯的新开端了。

朝堂之上,大臣们把该禀报的事情都禀报完后,刘彻叹着气,面露忧色。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皇上在为何事忧心。

丞相田蚡转了下眼睛,主动上前满是关心的问道:“臣见皇上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知皇上在为何事忧心?臣斗胆,不知皇上是否可以说出来,让臣等替皇上分忧。”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刘彻在心里暗笑,面上却痛心疾首的说道:“朕这几日一直在想,你们说朕待匈奴不薄啊!朕把宗室的公主们装扮好后嫁给单于,还给了他们丰厚的财物,怎么他们还是对朕如此傲慢,不停的入境抢劫朕的子民啊!”

大臣们瞬间缄默了,得!皇上这是又想出兵匈奴了,还是保持沉默吧,多说无益,多说无益啊!

大臣们纷纷采取沉默政策,包括主动询问的田蚡,可有一个人不啊,一听皇上的话,立马就站出来响应皇上,这个人除了大行王恢还能有谁。

和两年前一样,王恢依然主张对匈奴作战,他站出身来,对着刘彻作揖行礼,声音铿锵有力:“皇上,匈奴之人,苟利所在,不知礼义,一味地求和,只会增长匈奴人的气焰,认为我们大汉朝好欺负,所以臣恳请皇上,出兵匈奴,扬我国威!”

王恢的话音刚落,立刻便有人出声反对,不用看也知道,正是两年前反对出兵还取得皇上同意的御史大夫,韩安国。

韩安国恼怒的瞪了王恢一眼,随后对着刘彻作揖行礼道:“皇上,出兵匈奴之事万万不可,臣之前就说过,出兵匈奴路途遥远,士兵长途跋涉,即使找到了匈奴人也早已疲惫不堪,又何谈作战?如此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还请皇上三思啊!”

对于两位大臣的意见,刘彻似乎早有预料,他一点也不着急,斜靠在席座上,一手撑着头,慢悠悠的说:“此等场景可真是似曾相识啊!既然如此,那就和两年前一样,由两位大人进行廷议,谁的理由可以说服在场的大臣们,朕就接纳那个人的提议。”

皇上都这么说了,王恢和韩安国彼此对视了一眼,然后“哼”的一声,扭过头去,谁也不待见谁。

首先出击的是韩安国,他用的还是之前的说辞,总之他坚持认为,出兵匈奴,深入沙漠腹地,以疲劳之卒去对抗匈奴的精锐之师,绝无可胜之机。

对于韩安国的说法,王恢仍是无法认同:“韩大人,我大汉朝乃泱泱大国,自高祖建朝以来,匈奴屡次侵犯我朝边境,难道我们就这样任他们宰割吗?”

“王大人,本官实在是不明白,你为何总是想要让皇上出兵匈奴,匈奴深处沙漠,百姓更是生性凶悍,收复匈奴对我们来说根本无用啊!再说,你也提到高祖了,与匈奴和亲本就是高祖时期定下的对匈政策,难道你要否定高祖吗!”韩安国搬出了高祖,他相信,这一次,自己同样可以辩胜。

刘彻漫不经心的瞥向王恢,他想看看,这一次,王恢会怎么与韩安国抗衡。

只见王恢先是对着刘彻深深作了一揖,然后才对着韩安国从容不迫的说道:“韩大人,我们出兵匈奴,并不是意在将匈奴收为己有,而是为了让匈奴人知道,我大汉朝已不再是可以任由他们欺负的羔羊了!”

“既然您也说到了高祖,那下官想要请教您,当初高祖皇帝不对匈奴作战,并不是因为打不过匈奴,而是为了不让更多的百姓饱受战争之苦,您说是也不是?”

“这……”韩安国一时语塞,若说是,那王恢就有了继续说下去的理由,可若说不是,那就是承认高祖打不过匈奴,这可是侮辱高祖啊!

韩安国面色铁青,嘴唇抖了又抖,最终只能咬着牙说了一声:“是!”

得到预想中的答复,王恢满意一笑。这场好戏看到这里,刘彻的眼中也染上了笑意,看来王恢这是有备而来啊!

王恢转过身面对着朝堂上的大臣们,扬声说道:“各位,韩大人的话,你们也听到了,当初高祖皇帝同意与匈奴和亲,并不是因为打不过,而是高祖仁慈,不忍百姓受苦。可如今,匈奴屡屡进犯我朝边境,此刻我们边境的百姓们正在受苦!试问我们岂能坐视不理!”

王恢猛然转过身,对着刘彻恭敬行礼道:“当年高祖能打的过,如今依我大汉朝的实力就更能打的过!”

王恢这句话一说完,刘彻的眼睛瞬间亮了,他要的就是这么一个答案!

“可是我军若长驱直入匈奴腹地,后勤不易跟上,士兵又疲惫不堪,如此不合用兵之法,王大人可有取胜之策?”韩安国还是不相信他们有打赢匈奴的机会。

“若不是深入匈奴腹地,而是诱敌前来我朝边境呢?”王恢眉毛一挑。

“不知王大人有何妙计?”这是王恢和韩安国争执这么长时间以来,刘彻说的第一句话,可也是决定性的一句,这次廷议的结果很明显已经有所定论了。

王恢对着刘彻自信满满的说:“回皇上,臣的计策是设计诱敌前来,并在四周埋伏。马邑有一个叫聂壹的人,曾主动跟臣提出,愿潜入匈奴,引诱匈奴单于前往马邑边境。到时候,我军只需埋伏在指定地点周围,一旦匈奴单于前来,便可在马邑将其主力一举歼灭!”

“好!”刘彻站起身一脸兴奋的看着王恢,只觉得浑身的热血都在沸腾!终于,终于给他等来了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刘彻当场对王恢吩咐道:“引诱匈奴之事,就全权交给王大人去办!待时机成熟后,就给匈奴单于来个措手不及!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大汉将士们的厉害!”

“臣遵旨!”

看着刘彻嘴角的笑容,大臣们都很有眼力见的跪下直呼:“皇上英明!”

就这样,出兵匈奴一事,便在积极紧张的筹备中,同时,刘彻也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孩子。

这一次,卫子夫生产的很顺利,也没有什么一波三折,若说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是这一胎还是个公主。

王太后在得知还是个女儿之后,就表示知道了,没有去漪兰殿探望卫子夫或者是小公主。后宫那些从一大早就提心吊胆的女人们也瞬间松了口气。

对于这个新出生的女儿,卫子夫和刘彻到觉得没什么不好,卫子夫是早就知晓这一胎还是个公主,而刘彻则是卫子夫和孩子能够母女平安,他就放心了。

刘彻坐在床榻边怀抱着小公主,当利公主则一脸好奇和激动的打量着这个刚出生的妹妹。刘彻看着当利脸上的表情,笑着问道:“当利,你觉得妹妹怎么样?”

当利咧着嘴使劲的点着头说:“妹妹好!妹妹又可爱又漂亮,长大了还能陪我玩!”

卫子夫和刘彻闻言脸上都露出温柔的笑容,卫子夫侧过头看着一脸开心的逗弄着孩子的刘彻,心里隐隐有些过意不去。虽然卫子夫因为知道最终会生下皇子,所以并不感到着急,可是皇上并不知道啊,她又不能跟皇上说,虽然皇上没表现出来,但卫子夫知道,皇上心里,应该还是有些失望吧。

想到这,卫子夫不禁对刘彻有些心存歉意:“对不起,阿彻。”

刘彻一愣,转过头看着卫子夫,不解的问道:“谖儿,你为何要跟我说对不起啊。”

卫子夫看了眼小公主,抿着嘴唇说道:“对不起,没能给你生个皇子。”

刘彻不禁失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呢!不是皇子又怎么了?公主我照样喜欢啊,只要你和孩子都平安就好。再说了,我们可是要生好多孩子的,还怕没有皇子吗?”

刘彻嬉笑着,脸上的表情是真的浑不在意,卫子夫便不再计较,转而问了别的问题:“那阿彻准备给这个孩子起什么名字呢?”

虽然卫子夫已经知道这个女儿的名字,可她还是想看看,看看这一次皇上给孩子起的名字,会不会还和前世一样。

刘彻想了想,轻声说道:“就唤作诸邑吧!”

果然还是诸邑。

刘彻看着怀里的诸邑公主,话语中满怀期待的解释道:“再过不久,在马邑就将迎来一场至关重要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朕希望能在此成功将匈奴单于诛杀掉!”

“但给女儿起名,又不能用这么血腥的字,所以改为诸,有许多之意,希望我们女儿能够荣华富贵的过一生。”刘彻怕卫子夫受到惊吓,连忙转过头笑着和她解释道。

原来,这个名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卫子夫伸手抚上诸邑公主软软的脸颊,在心里默念着:希望,你的到来,能为你父皇带来好运,让他这一役取得胜利。

许是诸邑公主的诞生,真的给刘彻带来了好运,没过多久,王恢就传来消息,说聂壹已经扮作商人顺利进入匈奴边境,伺机拜见匈奴单于。

刘彻静待聂壹佳音的同时,也在加急对士兵们的训练。

一个月后,王恢再次禀报皇上,聂壹已经成功引诱匈奴单于上钩,就待他回到马邑后,将马邑县令和县丞的首级悬挂在城头上,让单于以为他可以得到这座城。

刘彻喜不自胜,当即决定,让卫尉李广,太仆公孙贺,大行王恢,太中大夫李息,御史大夫韩安国全部出动,可见刘彻对这场马邑之战势在必得之心。

但是刘彻这一次,有一个出人意料的安排,就是他竟没有安排卫青出站。

卫青得知这次出兵攻打匈奴没有自己的份时,虽然内心感到失落和不解,但他并没有因此就去质问皇上,还是和往日一样,在上林苑内操练士兵们,但大家都能感觉出来,卫青有些心不在焉。

而刘彻自是十分明白卫青的心思,所以派兵出征的旨意发出后,他便来到上林苑,看望卫青。

“青儿,你是不是在想,为何这次出兵匈奴,朕没有派你上场?”刘彻与卫青边在上林苑漫步,边如闲聊般问道。

听了刘彻的话,卫青恭恭敬敬的回答道:“臣不敢,臣相信,皇上这么做,自有皇上的考量。臣身为皇上的臣子,自然一切听从皇上的安排,服从皇上的命令。”

刘彻满意的笑了,对于卫青的军人素养,刘彻一向是十分放心的,但他还是不希望卫青会对自己心存误解,便把他的考量和卫青说了。

“其实,这次出兵马邑,可以说是个没有任何风险,非常完美的作战方案,只要不出意外,这场仗绝对可以打赢,但这也正是朕不想让你去的原因。”

这下卫青更加不解了:“皇上,臣愚昧,还是没能理解皇上的意思。”

刘彻笑着继续耐心解释道:“正因为这次的方案十分的完美,反而无法突出你的军事才能,就算你班师回朝,朕对你进行封赏,也只会让那些将士们觉得你是沾了你姐姐的光,并不能让你真的服众。”

“而且,还有一点。”说到这,刘彻的表情突然凝重了,“还有一点,朕刚刚也说了,若无意外!可任何事都不能保证绝对的万无一失。所以,这场仗打胜了,固然是好,可若败了,那可是奇耻大辱啊!”

卫青没想到,皇上竟考虑了那么多。

看着惊讶的卫青,刘彻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当然,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朕对你的私心。在朕看来,你应该有一个更大的机会去施展你的才能,所以你现在仍需要耐心等待,但朕相信,这个时机不远了,因为不管此次作战失败与否,与匈奴交战,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卫青注视着刘彻极为认真的双眼,重重的点了点头,是的,他现在只需耐心等待。

六月,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将车骑、材官三十余万,藏身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等待着单于的到来。

未央宫内,刘彻一直在表面平静,内心却十分焦急的等待着这场战争的结果。

当传书的士兵快马加鞭赶来传报军情的时候,刘彻原本期待的笑脸瞬间凝固住了。

他怎么都没有预料到,这场稳操胜券的马邑之战,最后会落得个无功而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