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椒房一梦归人世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审问结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为我也想要让你好好感受一下,生不如死,究竟是什么样的滋味!”

楚服面部僵硬的听着卫子夫在她耳边说的话,只觉得浑身冰冷。

卫子夫站直身子后,她和张汤的面容一齐出现在了楚服的视线内。密室内昏暗的灯光下,二人的面容忽明忽暗,直直注视着的目光让楚服觉得此刻的自己就是刀俎上的鱼肉,而卫子夫和张汤就是那持刀人,正在思考着该从哪里下刀一般。

看着楚服已经完全呆愣住的样子,卫子夫勾起一抹冷笑,随后恢复如常,转过身对着已经来到她身后的张汤说道:“我已经得到想要的答案了,多谢张汤大人!”

张汤作揖说道:“卫夫人言重了,若卫夫人没什么想要再问的了,那下官就送您出去。”

卫子夫点点头正准备走出地牢,身后楚服突然从呆愣中惊醒,见卫子夫他们要离开,忙扯着嘶哑的声音叫道:“等等,卫夫人,别走,别把我扔在这,卫夫人...卫夫人...卫子夫...卫子夫!!!”

门“砰”的一声关上,也把楚服那惨烈的叫喊声阻隔开来。

空气中混杂着泥土和芳草的味道,鼻尖萦绕着湿润的气息,卫子夫他们这才注意到,原来,下雨了。

雷电交加,倾盆大雨,还未到时辰天色便已宛如黑夜。

江雀不禁有些担忧的说道:“这雨下的好大啊,也不知道回宫的路上怎么样了。”

卫子夫倒是并不在意:“放心吧,有青儿在,不会有事的。”

说完,卫子夫对着身旁的张汤说道:“这一次,真是麻烦大人了。”

张汤笑了笑恭敬说道:“卫夫人言重了,这都是下官应该做的,雨下的这么大,下官送卫夫人出府吧!可需下官给夫人安排两位侍从护送您回宫?”

卫子夫摇了摇头:“谢大人好意,不必如此麻烦了。有的时候,人少一点,比较方便。”

张汤闻言,心领神会的笑了一下,便不再多说什么,领着卫子夫他们走出了廷尉府。

卫子夫他们刚出廷尉府的大门,便立即有人迎了上来,卫子夫定睛一看,竟然是护龙侍卫的首领吴将军。

卫子夫顿时愣住了,吴将军怎么会来此处?

然而还未等卫子夫多想,吴将军就径直走到了卫子夫面前,行礼说道:“末将参见卫夫人,皇上担心如此大雨,卫夫人回宫的路上不安全,特命末将前来接卫夫人回宫。”

卫子夫有些诧异的看向吴将军的身后,果然一辆马车已在台阶下候着,守在马车两边的随行侍卫,一看就知道都是护龙侍卫。

看来自己出宫的事已经被皇上知道了。

见此情景,张汤对着卫子夫作揖说道:“既然皇上已派人来接卫夫人回宫,那下官就先送到这里了,恭送卫夫人!”

卫子夫对着张汤点了点头,然后扭头对卫青使了个眼色,便带着江雀上了马车。

卫青看着马车渐行渐远后,转过身对着仍伫立在一旁的张汤,深深作了一揖十分恳切的说道:“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大人成全。”

张汤扶起卫青说道:“大人请说,只要本官做得到,一定答应。”

卫青注视着张汤表情严肃的说道:“想必大人接下来就要对罪人楚服进行审问,不知大人可否允许在下在一旁听审,请大人放心,在下绝对不会泄露出去半句!在下只是…只是想知道真相。”

张汤微微颔首轻笑道:“卫青大人的话,本官自是相信,只是楚服身份特殊,所犯之事又牵连甚广,本官审问出来的供词肯定是要第一时间上呈给皇上的。”

“在下知道!”卫青急忙说道,“在下知道,提出此举定会让大人为难,可是…可是证词一旦呈给皇上,那么有些事情的真相,就会像石沉大海一般,将永远消失在世人的眼前。我知道,这一次的事与阿姊…与卫夫人有着莫大的关联,我只想知道,在卫夫人的身上,究竟都发生了些什么。”

“我也知道,皇上若想隐藏一些事情的真相,定有部分原因是为了卫夫人,皇上想不让卫夫人受到伤害的心情,我都明白,可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要知道全部的真相,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的守护卫夫人!所以,还望大人成全!”

张汤看着卫青十分真挚而又坚定的眼神,默默的叹了口气,然后对着卫青轻声说道:“只要大人不把事情传出去,本官可以让你旁听!”

“大人放心!卫青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的!”卫青立即保证道。

“那大人请随本官来吧!”张汤说完便朝内堂走去了。

“谢大人!”卫青激动的对张汤说道,然后赶紧跟了上去。

马车内,江雀有些担忧的对着卫子夫说道:“子夫,皇上怎么会知道我们出宫的事,还知道我们是来廷尉府,你说,皇上让这些人来接我们,会不会是想把我们带回去兴师问罪的啊?”

闻言,卫子夫也是面色凝重的摇了摇头:“我现在也猜不透皇上的心思,只能等回到宫中的时候,走一步算一步了。”

听子夫这么说,江雀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就这样,马车缓缓地驶入了皇宫,而雨,却丝毫不见有转小的趋势。密集的雨水坠落在马车的顶部,发出急促而又清脆的声响,令人的内心无法平静下来。

马车终于听了,车外传来吴将军的声音:“卫夫人请下车。”

江雀立即看向卫子夫,卫子夫双手交握着放于身前,长舒一口气后,起身走出了马车。

可是下车后,待卫子夫看清所处之地时才惊觉,马车竟然直接将她送回了猗兰殿。

卫子夫微微一愣,这时吴将军对着卫子夫行礼说道:“卫夫人既已安全回到猗兰殿,那末将的任务便完成了,末将告退!”

见吴将军准备离开,卫子夫连忙叫住了他:“吴将军请留步!”

吴将军停下来转过身注视着卫子夫,卫子夫想了想之后开口问道:“敢问将军,皇上就没有什么话想问,或者没有什么旨意请吴将军代为传达的吗?”

吴将军面色平静的说道:“末将接到的旨意就是前往廷尉府把卫夫人安全送回猗兰殿,别的皇上什么也没说。”

什么也没有?为什么呢?卫子夫一时间无法理解。

见此,吴将军准备再次告辞离开,可是他看着卫夫人紧皱眉头,一脸沉思的样子,微微思索片刻,还是选择说道:“卫夫人,有些话皇上虽然没有明说,但末将也明白,所以斗胆在这里给卫夫人提个醒。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各宫室都在盯着卫夫人的一举一动,所以今日卫夫人私自出宫,皇上知道,也定会有其他宫室的人知道,因此皇上才会派末将去接卫夫人回宫,至少这样,卫夫人就不是私自出宫了。”

卫子夫心里一惊,她竟没想到这一层,而且她更没想到皇上竟会默许了她的所作所为。

见卫子夫默不作声了,吴将军知道以卫夫人的才智,有些事情点到为止即可,便再次对着卫子夫行礼说道:“末将想说的就这么多,末将告退。”

这一次,卫子夫没再叫住他,她呆站在原地,注视着吴将军一行人渐渐远去的身影,直到消失不见。

“雀儿,以后我们行事得小心些了!”卫子夫突然幽幽的冒出这么一句话。

江雀有些不解的问道:“子夫,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是又出什么事了吗?”

卫子夫摇了摇头,转身带着江雀快步走回猗兰殿后,才对江雀轻声说道:“我怎么没注意到,皇后暗行巫蛊,此事一出,皇上必将废后,如此,盯着皇后位置的人肯定不在少数,而我,在某些人眼中,就是最大的阻碍!”

想想方才吴将军所说的话,江雀瞬间明白了卫子夫的意思:“也就是说,那些人觉得,子夫你最有可能被立为皇后,所以我们这里有那些人的眼线,为的就是抓住我们的错处,好让子夫你无法被立为皇后!”

“只怕她们不仅仅是不想让我被立为皇后,还想着要置我于死地呢!”卫子夫低沉着声音说道。

江雀顿时心惊胆战,连忙小声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做?要把那些眼线找出来吗?”

卫子夫无奈的说道:“不行,这样的话可疑的人实在太多,若一个个找出来,太伤心神,而且于我们并无多大用处。所以这段时间,我们只需小心谨慎的好。“

“嗯好,我知道了!”江雀立即郑重地说道。

而廷尉府的审讯室内,张汤满意的合上手中的竹简,脸上带着冷血的微笑。果然从楚服这得到了不少东西。

狱吏们把已经折磨的不成人样陷入昏迷的楚服,从刑具上放了下来。张汤连看都不看一眼,整理着手中的竹简冷淡的说道:“把犯人直接关进狱牢里吧,不用关回地牢了。”

狱吏们得令后就径直将楚服拖走了,张汤将写有供词的竹简全部整理好后,这才看向一旁早已呆滞了的卫青。

张汤一挑眉,对于卫青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完全心知肚明,他看了眼桌案上的竹简,也不禁在心里惊叹,没想到就这么一会儿功夫,竟收到了这么多供词,而且还都和卫夫人有着莫大的关联。

只怕皇上看到这些竹简时,也会和卫青有着一样的反应吧!

想到这,张汤站起身来到卫青身边,拍了下他的肩膀,将卫青从愣神中唤醒。

卫青猛地回过神来,见张汤一脸了然的看着自己,慌忙站起身,对着张汤作揖说道:“多谢大人予以方便,让卫青可以在一旁旁听,知道了这么多事情的…真相。”

说到最后,卫青不禁露出了苦笑,只是这些真相,真的是太过于沉重了。

闻言张汤面色沉重的把卫青扶起,十分严肃的说道:“现在,本官要去把这些证词全部上呈于皇上,至于皇上看了之后会有什么定夺,这些连本官都无法预料,所以大人今日在此所听到的一切,日后该忘的就忘,不愿忘的,也请从此闭口不提。”

“在下明白!”卫青郑重说道。

张汤点了点头,然后带上所有竹简,立即进宫了。

卫青走出廷尉府时,夜色已经黑了,雨势也变小了,不再像之前那么大。卫青吩咐卫府的马车先回去后,便独自一人淋着丝丝细雨,游荡在长安城的街头。

本以为,阿姊遭遇危险是从二姐意外身亡那时开始,没想到,在更早的时候,阿姊就已经置身于危险之中。甚至连那些大臣的死,都是一场场阴谋。

那些人,都是位及人臣,权势滔天之人,可就连他们,也逃不过他人所设计的阴谋,逃不过帝王的一个决定。那自己,凭他一个小小的太中大夫,一个闲职,又如何能够于那遍布危险的皇宫之中守住阿姊呢?

匈奴!卫青脚步突然一顿,此时此刻,他能想到的只有匈奴!

皇上恨匈奴入骨,必会倾尽毕生之力让匈奴臣服,而汉朝对于军功的奖赏一向十分的丰厚,只要自己能够在征讨匈奴的战争中立下军功,就定能得到封赏,终有一日,他定能到达无人可攀的位置,这样,他就能够彻底守住阿姊了!

想到这,卫青的眼神不再迷茫,他目光坚定的直视前方,一步一步,重重的向卫府走去。他必须要到达那个位置!

宣室内,张汤静立在宣室的一侧,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他偷偷的用余光看了眼桌案前的皇上,只这一眼,便吓得他立马收回了视线,默默的低着头,一动也不敢动。

刘彻看着手中的竹简,双手微微颤抖,不知是因为震惊还是愤怒,此刻他完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竹简上所记述的这些事,他都知道,都清楚,可是此刻,看了楚服的供词后,刘彻开始怀疑,这些事,他真的都知道,都清楚吗?

他真的切身经历过这些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