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叶霜雪简单说了一些。

虽然算是有些见解,但是并不是什么大的宏图伟略。

这一点,让公子欢感觉到有些奇怪,因为如此和他想象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博古通今的神女形象并不一样,叶霜雪对于国家方略这些方面,显得才华平平。

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

他觉得,或许是暂时还看不出什么来。

“不早了,我先离开了,”叶霜雪站起身来,施礼,“我们以后会经常见面的。”

公子欢回礼。

默默地站在远处,看着一身翠绿色长裙的她袅袅娜娜地远去,他的脸上闪过几丝怀疑。

……

……

周的国力正在稳步提升。

虽然许湘帘失踪了,但是在她在攒茅邑搞实验田的那段时间里,不断有优良的植物品种出现,随后在周的范围之内扩散开来。

尽管那些植物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扩散到周的敌人那里去,但是不管怎么说,周本身,必定会是最早、最大的受益者。

三四个月过去了,罗二公子还是没有找到许湘帘,不过根据种种迹象表明:许湘帘应该是还活着。

对此,叶茂虽然颓然,但是也只能够把希望埋藏到心底,因为他的对手不会给他神伤的机会,如果他不奋发图强,就会被那个神秘的女人给搞死。

随着国库的丰裕,民心渐渐稳定,叶茂关于学校这一提议,再次被提起。

在这期间,他作了充足的准备。

之前,因为有着一些人反对的原因,他并没有贸然强制性进行,而这么多月以来,他暗中作了很多的宣传,从士族阶层、从农民阶层、从各种不同的阶层,于是创办学校所会获得的好处,在各个地方流传,这样一来,支持的力量便逐渐加大,尽管并没有付诸于行动,但是民间已经又传扬起了他的功德。

其次,他派人也在暗中去策反那些反对者,让他们明白学校一旦建立,对他们的好处远远超过坏处。

结果如同他的预料,在这三四个月之后,其中的一些人被策反成功了。

民间的支持风暴汹涌。

现在,他再提要创立学校,反对的力量很快就被淹没了。

但是他还是没有马上着手去办学校。

在这之前,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一个新的机构——网罗院诞生了。

网罗院,网罗天下人才。

士农工商、刀枪剑戟、琴棋书画……

所有的行业、所有的才能,没有任何的歧视,只要在某个方面有着特殊才能的,展现出非凡的能力之后,便可以进入网罗院,领取俸禄。

他来自不同的时代,深知每一个行业,都有着足以改变历史的人才,一个世界,正是由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人构成的,而一旦他们崩塌了,那么所谓的“上层人士”,就会直接坠机。

他需要他们。

刚开始,网罗院是谨慎的,想要入网罗院的人也是谨慎的,在十多天之后,都没有一个人“报名”。

但是在某一天,王都的木匠铺子中,一位已经六十多岁的老师傅喝醉酒之后,在家人的、朋友的怂恿之下,便来到了网罗院接受“面试”。

他祖传的技艺以及惊人的本领赢得了在场的王初六等开明“面试官”的赞叹,他很快便被如获至宝地接受了下来。

那名喝醉酒才变得勇敢的老师傅获得的尊敬与待遇,让不少有才能,或者自认为有才能的人,首先从王都的人群之中飞速涌向网罗院。

其中当然存在着大量自以为本领不错,但是因为王初六等人挑剔的目光,而悻悻然被“劝退”的。

而留下来的,都是真正的人才。

一个月后,随着第一批网罗院的十几个“人才”获得第一份薪资之后,各类人才开始从周的各个地方纷至沓来。

网罗院的人才还在继续增加。

随后达到了某种几乎稳定的数量。

现在,叶茂的“师资力量”算是比较雄厚了,算是为以后来办学校作基础。

起初,他认为识字是最基础最有必要的学习,但是现在他却不这么想了。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首先要做的是混一口饭吃,还没到达马上就实施类似义务教育的学习,所以他的学校,初期只能办如同技能学校一样的东西,让年轻人学到吃饭的本事。

在以前,大多数老师傅都不太愿意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教授出去,正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技艺的传播得到了遏制,大多数技艺都秘不外传,只是作为家族之本。这样就导致出现了这样的状况——传授下去的年轻人,不一定适合去干这一行,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会导致没落衰败、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而今,网罗院的那些老师傅,大多数都不必抱有着这样的顾虑,他们的专职并不是以这一职业去做生意,他们的专职本来就是教授,“薪水”足够他们一家存活,而且还会不断考核他们的弟子,只要他们教出来的弟子有成就的多,他们也会获得奖金,有着这样的激励制度,一切便都迎刃而解。

两个月之后,网罗院彻底安定下来,学校开始开办。

技术性学校先且在王都内建立,他并没有一蹴而就地贸然推广,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是他的战略。

过来学习的“学生”,叶茂也暂时并没有直接大批量无要求地接收,不然的话,那些人必定会汹涌而来,到时候就会混乱无序了。

能够进入的都是各个“学科”的“老师”在初步观察下来,觉得比较有天赋的,目前而来,大多都是王都以及周围的年轻人,偶尔也有其他地方的一些比较有资本的家庭送过来的,也有在自己家乡混不下去、到王都讨一口饭吃,随后过来试一试的。

尽管如此,几座学校也是接收到了足够的学生,短时间之内没有要继续增添的打算了。

与此同时,更多的学校也在稳步创办着,只不过并没有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