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幽州 > 四一、直言上谏生意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思温躺在毯子上,心情十分忐忑。

萨满的威名在外,他很担心自己被萨满做了活体实验。

没想到萨满竟然对赵玗这么恭敬,着实让赵思温很意外。

这也更加坚定了赵思温要追随赵玗的念头。

赵思温说道:“唉,刚想替公子效劳,就出了这么档子事情,我真是没用啊!”

他很懊恼,担心就此错过赵玗这辆车,被发迹之前的赵玗甩下。

等到赵玗真的发迹的话,自己再去投靠,就不是现在的身价了。

赵玗知道他的想法,说道:“不知赵公对商道有没有兴趣?”

赵思温闻言,神色一暗,想到:我在赵玗心中的地位已经不值一提了吗?

心中这么想,但他仍然不愿意放弃接近赵玗的机会,说道:“有所耳闻,不知公子是何意?”

赵玗看到他表情黯淡,知道古人最看不起商人,便说道:“赵公别误会,我从来没有看不起商人的时候。恰恰相反,如果没有商人汇通货物,人们的生活也不会这么便利。”

布料赵思温听了,神色一肃,说道:“公子切不可作此想。治国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劝课农桑,其他皆是下品啊。”

直言上谏,是赵思温刻在骨子里的本性。

已经把自己代入到赵玗集团的他,见到赵玗思想开始滑坡,忍不住就要指出来。

看到一脸耿直的赵思温,赵玗不仅不恼,心中反而暖暖的。

“赵公所言极是。但是赵公想过没有,这千百年以来,世道早已逐渐地不同了。先秦时期,一家人至少要种百亩地才能养活自己,而现在只需要十亩肥田,就能养活一家人。难倒是现在的人,饭量比以前小了吗?”

耶律阮呵呵笑道:“怎么可能,一定是每亩地产出变多了么。”

然后大家都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耶律阮。

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当然都懂。人家赵玗是在举例子。

赵玗朝着耶律阮竖起了大拇指,给了一个赞化解尴尬:“说得没错,正是这个道理。那么赵公想过没有,为何每亩地的产出变多了?”

赵思温说道:“自然是因为兴修水利,改进农械,改良种子的原因。”

古人早已有了育种的思想和实践,千百年来,经过不停的筛选育种,各种农作物不论是产量还是生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甚至可以说,唐朝人吃到的米面,和秦朝人吃到的米面,已经不是同一种东西了。

赵玗道:“你说这些都没错。但是我想说的是,不论是新型农械的推广,还是改良种子的流通,全都离不开商人的功劳。”

见赵思温想要反驳,赵玗抬手制止,继续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且听我说完。我并没有贬低农业的意思。农业是国家安定的根本,这一点没错。我想说的是,当我们保证农业的安全稳定以后,不可荒废商业。”

赵思温重新躺下,回味着赵玗的话。

从汉代开始,朝廷的政策通常都是重农抑商。

极端点,便是只要农业,不要商业。

而赵玗的意见,是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之上,再发展商业。

这一次赵思温没有急着反驳,而是仔细思考其中的道理。

虽然直言上谏是他的本性,但也不能为了上谏而上谏。

如果自己的谏言不能言之有物,那跟喷子有何区别?

赵玗沉默了片刻,给了赵思温足够的思考消化的时间,才继续说道:“赵公有没有想过,如果养活一个人,需要三亩地,那么养活全天下的千万人,也不过数千万亩的土地。只要保证了这些土地种田,剩下的土地就可以干别的事情。让擅长织布的人专门织布,让擅长打造农具的人专门打造农具,让擅长晒盐的人专门晒盐,这样岂不是可以产出更多的财富吗?”

赵玗说的数据并不准确,但是道理却浅显易懂。

且不说耕地有肥有瘦,就是年景,也分个丰年灾年。运气不好的时候,遇上三五年连续的天灾,指着三亩地过活的人,还不得给饿死。

赵玗说的中心思想,不过是社会分工而已,将农民当成了社会分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不是全部。

这一点,古人早已有了许多尝试。

只不过当权者生活富足,没有改进的动力。没人推动改进,大家只是在旧的体制内,旧的生产关系上进行一些小修补。

尤其是在大一统王朝,丝毫体会不到战国时期的压力——不变法,就灭亡。

大明朝就是这样,大家都知道这辆战车即将冲向毁灭,却谁都不想先牺牲自己的利益,都想先坑别人。

最后大家眼睁睁地看着战车毁灭,所有人也都跟着玩完。

赵思温想了一会,虽然还没有认同赵玗的观点,却也暂时找不到什么槽点,说道:“公子打算让我做什么?”

人的观念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很短的时间内,能让一个人的观点稍微改变一些,从坚决反对一件事,变成不太反对一件事,就已经是非常大的成果。

赵玗知道不能强求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只要不反对就行。

“赵公在契丹如果方便,我想跟这里的汉人做生意。”赵玗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跟汉人做生意?”不仅赵思温不明白,就连耶律质古和耶律阮都不知道赵玗打的什么主意了。

赵玗既然敢在这个场合下说这样的话,不担心被别人偷听了去,就是想让别人知道这些话。

如果有哪个大嘴巴到处宣扬赵玗说过的话,倒还省了不少力气,替赵玗做了宣传。

赵玗说道:“契丹人性子直,脑子慢,跟他们做生意太费劲。我打算让契丹国内的汉人当中转,契丹的汉人先跟契丹人完成一次交易,将各种货物整理分类之后,再跟我做生意。”

商行早已出现,这种模式赵思温很熟悉,但他也有自己的担忧:“契丹人能同意吗?”

契丹人眼中的汉人,就是一群npc,只要干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突然有一天,npc有了自己的思想,那还了得?

赵玗笑道:“生意么,只要价格合适,哪有什么同意不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