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章一谋一勇

【这人果然与众不同。】

张苞也仔细的打量着诸葛亮,这个人的名声实在太响亮了,让人想一探究竟。

让人如此议论还面不改色,已经算是一个高手了。

“先生舟车劳顿,我已经安排好住处,请先生先去休息一会。”

刘备很客气的抱起拳头说道。

诸葛亮却摇了摇头,拒绝了刘备的好意。

“主上,如今我初来军中,岂敢休息,还是先去看看新野城的情况吧!”

刘备听后有点高兴。

“也好,那我亲自陪先生去四处看一看。”

然后刘备亲自陪同,带着诸葛亮在新野城转悠了一圈,从军师防御工程到农民的水田灌溉,再到赵云主持的练兵场,都看了一遍。

而且都给了不少好意见。

而且因为历史改变的原因,如今刘备急需加固新野防御工程,木牛流马也提前问世了。

这种可以节省大量力量的工具,给士兵们省了不少力,大幅度加快了建造的进度。

仅仅一天的时间,再也听不见有人贬低诸葛亮,就算是议论到他,也是带着佩服和赞叹。

“果然有点本事,难怪将军要三顾茅庐呢!”

“谁说不是呢!人家随便指点一下,就让咱们省了大把力气,不服不行。”

张苞路过,刚好听见这群人在讨论诸葛亮。

“嘘!”

几个士兵发现了张苞,急急忙忙闭上嘴巴,那表情就是怕招惹张苞不高兴一样。

【切!我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吗?我会嫉妒诸葛亮?】

【有人帮我出谋划策,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切!】

张苞鄙视一群士兵,然后背着小手离开了。

倒是诸葛亮没有让张苞失望,果然是个人才,他觉得把诸葛亮带回来就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决定。

【以后,刘皇伯应该不会天天来烦我了吧!】

他有点期待的想着。

“接下来是什么历史?”

“好像是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治国方针,正准备大干一场,但是曹操却整合了十万大兵,势必要弄死刘备。”

“应该是这样!”

张苞并没有记错,但是时间上还要往后推迟两三个月,曹操初步统一北方,还在养元气中,一时半会是无法出兵的。

军事大营,众人排位而坐,诸葛亮居然还坐于张飞、关羽之前,可见刘备的爱才之心不假。

而张、关二人则眼看营帐外面,对刘备的作为感到不爽。

“我决定采纳先生的高见,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正理,你们都各自尽一份力吧!”

下面的人一听,这计策的确不错,总比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好。

而下面的一群人也真不赖,当即有人开口。

“我老婆是诸戎的,那边我可以尝试去撮合一下。”

“彝就交给我吧!我和彝国的王有过一点交情,这件事应该不难。”

“越让我来,我知道越人最喜欢什么。”

这人纷纷毛遂自荐,把事情都揽得差不多了,这刘备非常的高兴,坐在宝座上就开心的笑了起来。

“好啊!好啊!”

“有你们这群贤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好,就让你们全力负责这几件事,需要什么尽管找我提,不用客气,但一定要保证任务能完成。”

接着刘备像是想起什么似的。

“那孙权那边……”

众人面面相觑,孙权是一方大诸侯,比边境小国的权力还大。

最糟糕的是孙权离新野很远,这些人都没法“攀”上孙权,自然是拿孙权束手无策了。

没有人能和孙权建立外交。

“臣愿意前往议和!”

就在众人面面相觑的时候,一个人已经站出来包揽了这件事。

“先生?”

“诸葛亮!”

众人大惊,刘备有点担心诸葛亮会遇见危险。

其他人则没想到诸葛亮会主动啃这块硬骨头,心中对诸葛亮又多了些许佩服。

“无妨!臣有信心让孙权答应议和,请关将军护送我前去即可。”

诸葛亮转身对着关羽一拜。

原本关羽看诸葛亮极其不爽,但刚刚的毛遂自荐,加上这给足了面子的一拜,关羽心中已经高兴了大半,于是当即就答应了。

刘备看事已经定下,而且他的确需要和孙权建立政交,又没有其他人可用,只能点头答应了。

但是他还是小心的叮嘱。

“先生与二弟这一去跋山涉水路程遥远,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你们活着比任何事都重要。”

诸葛亮和关羽鞠躬,感谢刘备的关心。

翌日,刘军首脑人物皆来目送,亲眼看着诸葛亮、关羽一行人离开。

于城门外,一行人散开,各奔东西。

“吾之大计,就全靠你们了。”

刘备站于城墙上,以祈祷的语气送即将远征的勇士们。

时间匆匆这一去就是半年时间,才得诸葛亮、关羽班师回朝,至于其他人则早已经回来了。

几经波折,刘备的大计几乎已经完成。

如今只剩孙权那边了。

刘备得知关羽和诸葛亮回来,大喜,从宝座上站起来,急急忙忙、跌跌撞撞。

“快!快与我一起去迎接先生和二弟。”

他们匆忙到了城墙上,只见两匹骏马正朝着新野城狂奔。

骏马之上正是关羽和诸葛亮。

“快,快打开城门。”

刘备又急匆匆的下城,城门打开,关羽和诸葛亮一会就到了城门口,刘备也出了城门迎接。

“太好了,太好了,你们可安全的回来了。”

刘备根本没有问事情成功与否,而是高兴两个人平安归来,这一小小举动,却让两人心中感到大暖。

他领着两人进城,一路上都是喜形于色,并且已经叫人去摆酒宴了。

一路上嘘寒问暖,询问两人这一路的艰辛点滴。

两人交替接答。

众人一听才知道这一去凶险万分,他们几次遇到了生死危机,但关羽有勇,诸葛亮有谋,硬是一次次的闯了过来。

几人对两人也是真心的佩服。

“难怪关羽如此高傲,却对诸葛亮没有半分桀骜之心,看来就是这一次让他对诸葛亮的计谋起了敬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