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捡宝 > 第131章 满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朝宣德青花与永乐青花一样是继元代之后青花瓷发展的一个髙峰期,历史上将永宣时期的青花瓷并称为黄金时代。

明朝宣德时期,由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器在中国的瓷器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明朝宣德官窑青花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烧造数量上也是空前的,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巅峰,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其中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以致思想观念。作为宫廷用瓷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与当时制度的完备与技术的成熟有很大关系,作品一直被后人推崇,为青花工艺的典范。

眼前这一只青花盖罐,通盖高约20厘米,罐口微撇,短颈,器身上敛下硕,平底,矮圈足,带盖。罐口沿内以青花绘圆点一周,外壁主纹为带状留白卷草纹,上下各画斜格网纹间带叉形点状纹(※)二道,底边莲瓣纹一圈。

盖钮满涂青料呈宝珠纽形,盖面分饰二层图案,内为莲瓣双层,象徵盛开莲花,外层则为与罐身相同的斜格网纹及叉形点状纹。

罐身青花釉色均匀,盖较浓艳,并带铁褐结晶疵斑,白釉泛青,外底聚釉处尤甚,釉面橘皮纹明显。圈足露胎,质坚细腻,遗有垫饼渗染的大小铁质斑点。

在小李将青花盖罐放在陆羽和蓝元鹏面前的桌面上后,按照规则,蓝元鹏第一个上前抽题。

这时,贺辛易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看着陆羽,似笑非笑地,道,“鉴于蓝元鹏和陆羽二人的鉴定方向的不同,本次十道题中,每个题号里,有不同类别的题干,所以,蓝元鹏的试题,将主要针对珠宝玉石一类,因为是古玩鉴定,所以主要在玉石一类。”

“而陆羽的试题,嗯,不限类型!”

“你们二位,可以问题?”

说完,众人皆是愣了愣,但却没有说什么,看向陆羽的目光,有些嘲笑,或者怨怒。

蓝元鹏耸了耸肩,他本来在国外主要研究的,也是珠宝玉石一类,并不敢拖大去回答自己完全不擅长的类别,所以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陆羽无视了众人的目光,既然要出风头,那全出个尽兴吧!

然后,蓝元鹏便上前第一个抽选试题。

蓝元鹏虽然倨傲,但在这价值两千多万的青花瓷器面前,也有些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不小心,碰倒了弄碎了。

抽完题后,蓝元鹏看了一眼,交给小李,小李转身走回去交到贺辛易手中。

“3号试题。”

贺辛易看了一眼后,突然拿出一个平板电脑,这操作让地场的众人,不由愣了愣,越发觉得这次让贺辛易主持鉴定师考核,是不是个错误。

陆羽和蓝元鹏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毕竟,他二人以前也是在电脑上,见识过这种形式的。

“如何鉴定明代玉炉?蓝元鹏准备,三分钟后可自主作答。”贺辛易在平板电脑上拨弄了一小会儿后,抬头笑了笑,朗声读出了3号试题的内容。

蓝元鹏只用了半分钟,就信心十足地开口道,“明代玉炉的样式极多,主要从造型、雕琢、光泽、纹饰等方面进行鉴定。首先,明代玉炉胎体粗硬、敦实,造型依照古玉,其次,明代玉炉的整体效果好,但局部雕琢上略显粗糙,然后,用玉和光泽上,都带有时代玉器的特征,最后,在图案纹饰上,有明显的明代玉器特点,主要纹为回纹……”

蓝元鹏洋洋洒洒而言,说完之后,便平静地坐下,仿佛做了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而已。

“不错,很扎实的基本功!”

“看来老蓝你让元鹏出国留学,也并没有丢掉老祖宗留下来的鉴定方法啊。”

众人的称赞,蓝元鹏虽然面无悲喜,但蓝天松却是脸上满是笑意。

这个大孙子,确实给他长脸了。

接下来,就是陆羽抽题了,抽到的是7号题。

贺辛易在平板上打开7号题的试题库后,犹豫了一会后,转身让尹鹤洋挑选了一道题,随后看着陆羽念道“宣和装是哪个朝代的中国书画装裱样式,并简要说明其特征。”

陆羽在看到贺辛易让尹鹤洋挑选题型后,便知道会是一道书画类的鉴定题。

不过,前一段日子对古玩知识的大突击,尤其是书画一类,让陆羽也是信心十足,没觉得这题有多么生僻,或者难以回答。

所以陆羽不但要回答,还要回答的漂亮!

陆羽稍作沉思,组织了一下语言后,起身朗声道,“宣和是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在公元1119年-1125年,前后只使用了七年。‘宣和装’就是指的这一时期,内府装潢书画的一种格式,又称宋式裱、宣和裱,适用于扁宽画心,也是较复杂的一种装裱形式,需要多种颜色的镶料。”

“以故宫博物院所藏梁师闵《芦汀密雪图》卷为例,天头用绫,前后隔水用黄绢,尾纸用白宋笺,且大多是高丽纸,连画心本身共五段。此外,还按一定格式盖有内府收藏印章。”

“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老先生曾经在其《宋金内府书画的装潢标题藏印合考》一文中,将宣和装的特征,归纳为标准的五段式,即青绿色绫天头、黄绢前隔水、书画本幅、黄绢后隔水、白宋高丽笺尾纸。”

“同时,必钤印七方,且均为朱文。”

“第一方,‘御书’葫芦印,钤在绫天头与前隔水接缝中;第二方,双龙方印,多钤在画卷中,押墨题之首;第三方,长方‘宣和’连珠印,钤在前隔水与本幅接缝处下方,偏右;第四方,长方‘政和’印,偶用‘重和’、‘大观’等印,钤在本幅与后隔水接缝中,上方偏左;第五方,长方‘宣和印,钤在本幅与后隔水接缝中,下方偏左;第六方,长方‘政和’连珠印,钤后隔水与拖尾纸接缝处的上下居中位置;第七方,‘内府图书之印’九叠文大方印,钤在拖尾纸的正中位置。”

“以上!”陆羽说完,脸上没有半点多余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