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玄幻魔法 > META量子纪元 > 第24章 简洁的规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借用生物实验室里的3d扫描仪,安集总算是把这块陨石的模型建立好了。

他实在没想到,这小小不起眼的东西,居然用上了128亿像素的显微级扫描功能。而且整个过程用了将近两个多小时,有些局部还没能彻底还原。

其实一开始安集只是打算随便做个简单模型,并没有耐心把它搞这么精细。毕竟冀娇拿过去也就只是当作纪念,这种扫描副本也没啥研究价值,或许她只是想做成一个虚拟装饰品,顶多把它3d打印出来,平时挂着脖子上。

然而在经过局部放大观察后,安集发现上面的纹路不太对劲。肉眼可见的一条条花纹,在经过百倍放大后,才能看清这是由无数个点阵构成的线条。而这些点阵经过再一次放大,则能发现它们之中还包含了更多纹路。直到分辨率达到每像素十纳米左右,画面上已经很难分辨是否还有这种特性,因为这已经是该扫描仪的显微极限。

而且再放大就已经到达排列结构级别,从分子物理的角度来讲,绝不会再有明显凹凸了。至少,理论上是如此,只不过安集目前手上没有更大倍率的扫描仪器,无法进一步验证。

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点阵和纹路一环套一环,它完全不像是随机产生的。

如果说这无数个小点都是纯天然形成,那只能感叹宇宙之鬼斧神工,但很明显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它的纹路排列简直堪比生物体,给人的感觉是有序而优美。

安集越想越觉得奇怪,习惯性地拿出草稿纸运算起来。

不算不知道,当一系列分析几何的长算式列出之后,这些纹路居然展现出极其完整的规律性,简直像是专门给人展示出来!

看着算式结果,一种大胆的猜测在心中迸发。

难道它是一块生物化石碎片?或者是由智能文明刻意制造的?

这个发现让安集十分震惊,常识告诉自己,这种现象已经不能用反常来形容了。于是在扫描完成之后,他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冀娇,想询问一下专家有没有什么看法。

毕竟宇宙空间里存在各种未曾探索的神秘地带,无数种物质存在形态更是闻所未闻,人类目前只能靠想象去推测,所以在地球上里觉得奇怪的情况,说不定在其他星球上并不罕见,也只是自己大惊小怪而已。

更何况安集对于太空地质学不太了解,也许这种情况对专业研究者来说司空见惯。

十多分钟过去,冀娇终于给出了回应。

“带着陨石,去青岛国家材料研究院,现在买机票出发,下午见。”

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忽然传遍全身,上次见到冀娇如此认真的时候,还是在奥尔特算法发现柯伊伯带存在类晶体混合气云那年。

除非是真有什么足以震慑学界的发现,否则冀娇平时就只是个耍宝卖萌的丫头。从她这种没有丝毫多余词汇,直接下达指令的状态,安集知道事情的重要程度绝对不低。他本打算再多问几句,至少得搞清楚这玩意儿会不会对人体有害,但最终还是选择沉默并立刻动身。

看着手里这块黑乎乎的小东西,一种难以言说的恐惧从心底蔓延。

六点半左右,安集先一步抵达青岛,似乎消息已经在半天内传遍了多个学界,这项新发行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众人像朝圣一样纷纷赶往青岛见证这一奇观。此时实验室里已经涌进数十位穿着无尘工作服的科研人员,其中一些安集能一眼认出,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而那块月陨石也被放在目前全球大幅面扫描精度最高的仪器上。

安集正专注着投影上密密麻麻的点阵纹路,随着画面一次次放大,实验室里也传来一阵阵窃窃私语和小声惊呼。

到了后来,电镜画面超过一千万倍,显微倍率到达3纳米,这种特性却依旧存在,房间内反而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只剩下各种仪器里微小而规律性地滴滴声,所有人都只是盯着画面内容,尽管安集不太懂材料学和分子物理,但他已经感受到这些专家们内心有多震撼。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发现冀娇居然也站在身边,这小丫头和平日里的乍乍呼呼截然不同,安集甚至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进来的。

直到仪器停止扫描并开始精密建模,在放大十亿倍率之下,画面也最终定格在0.05纳米的原子排列结构图上。接下来的过程会花费至少二十多分钟,众人只能暂时等待。安集刚刚转过身,讨论的声音忽然如潮水一般涌来,实验室里如同一堆搬家的蚂蚁,人流往来不停。

他看了一眼冀娇,这姑娘眼里尽是兴奋与难以置信。冀娇做了一个手势,示意安集过来找个安静的地方再谈,似乎她已经酝酿了太久的情绪,想要赶紧说给人听。

“额…你能大概解释一下现在的情况吗?”

安集挠了挠头,不由得苦笑两声,刚刚实验室里那种寂静与紧张的气氛让他忍不住大口调整呼吸:“最好是用科普的方式,你知道我在这方面是门外汉。”

但冀娇也只是深呼吸两口,随即摇了摇头:“只能说,单用我所学到的知识,无法解释。”

“不会吧?你可是天体物理和太空地质方面的顶尖学者。”安集倒吸一口冷气:“看样子,以人类目前的知识范畴,还不清楚它为何会形成这种有规律的纹路。”

“地球是个温室一样娇弱的天体,而宇宙中有无数种我们尚未观测到,甚至无法想象到的极端环境,它们会造就怎样的产物都不稀奇。”冀娇深吸一口气,字斟句酌半晌,最终叹道:“其实这些肉眼可见的花纹也好,甚至是数千万倍放大呈现的点阵也罢,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惊叹的,但也正如你所说,最难以理解的地方就在于其规律性。”

“我之前就在想,这会不会是什么地外生物的化石,至少从我们目前所知的生物学知识来看,也只有基因编码这种纯天然的方式,才能让物质结构展现出如此高度一致性。”安集耸了耸肩,试着解释道:“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树木的年轮,树叶的分叉,或者任何一种生物组织的细胞排列等等…”

“确实,一开始我也这样猜测,所以中午在上飞机之前就给国立生物研究院致电过去。”冀娇一边说着一边摇头:“那边的答复是,这完全是未知领域,如果真有这样的生命存在方式,至少这种生命不可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人类的所有生物学知识都是基于细胞这种基础单位而做研究,也可以说我们的视野就只局限在这一层面上,至于其他任何形式,都已经远超当前人类科学的认识范畴。”

“不是细胞?为什么如此确定?”

“更贴切的来说,他们更倾向于认为这并不是生命构成方式,而不仅仅有别于细胞。”冀娇稍微回想,接着举了个例子:“有句老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比如咱们的身体里,随时在产生无数种物质交换,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有足够的物质转移空间。”

“你是说,类似血管运输血液,或者细胞内外的能量传递?”

“大概是这个意思,总之生命离不开能量转递,而能量交换则离不开物质转移,无论是多么高效、精致或粗糙的生命形态,都绕不开这基础的铁律。至少,目前我们是这样认为的。”冀娇最终指了指那副巨大投影:“这种结构太密集了,没有预留任何物质活动空间,甚至化学性质都稳定得如同晶体碳,更别提什么构成细胞的可能性。”

“不过你也承认了,人类现在对于生命这个概念的认知还很肤浅,说不定真有咱们完全无法想象的存在形式吧?”安集反问道。

“我并没有否认这一点啊,但问题你也提出来了,如果从生物学出发去研究这玩意儿,咱们完全抓瞎,至少现有的这些理论都走不通。”

安集盯着画面上密集的纹路,也只能摇头叹息:“看样子,问题又甩给了物理学。”

“不一定,我倒是有一种感觉,问题可能最终是要甩给你了。”

听了这话,安集吓一大跳:“什么叫甩给我?”

“确切来说,是甩给了数学。”冀娇微微一笑,眼中绽放出奇异的光芒:“虽然我不清楚为什么这块石头时隔四十多年才引起人们重视,但率先发现问题的人是你。”

“这又是什么道理?就因为我率先用放大镜观察了一下,就交给我负责吗?”

“你仔细想想啊,当年塞勒涅号把它带回来,研究人员难道没有仔细观察过吗?但他们最终觉得这就是一块普通陨石,没有什么学术价值,这才送给迈克尔作为纪念品,最终流落到你手中。”冀娇说着挑了挑眉毛:“我算是知道,为什么老师觉得你是最满意的学生,其实这上面的花纹他老人家也发现了,但并没有察觉到其中规律,所谓青出于蓝啊。”

安集干笑两声,略微羞涩地挠了挠头;“其实我就只是单纯无聊,才列了几个算式出来。”

“所以说,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数学性思维方式,让你碰巧给学界带来这份神秘大礼。”冀娇双手叉腰,莫名摇头:“幸亏老头子没把它送给我,反正我是不会有什么发现的。”

“但它最终还是该归于物理学研究吧,之前都只是我碰巧而已。”

“喂!到现在这个份上,你不会不知道,这种非自然的规律纹路意味着什么吧?”冀娇指着投影,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大声,于是赶紧压低嗓音,嘴巴悄悄附在他耳边:“我猜测啊,有可能真是智慧文明哦!”

看着冀娇古灵精怪的眼神,安集知道这丫头又回到平时那种状态了。

“少拿这种事开玩笑,怪瘆人的,又欺负我不懂太空地质学。”安集赶紧岔开话题:“再说了,它的规律排布式并不复杂,都可以用简洁来形容,哪里有什么数学研究价值啊。”

“对!就是简洁!”冀娇那副神态猛然间又变得认真起来:“我的意思并不是要你用这东西做什么高深的几何研究,它越是简洁,也就越贴近宇宙中的通识和真理,数学本就该这样。”

说着,冀娇从手机里翻找出一张图片,上面是旅行者二号携带的金盘镌刻图。其中除了标识地球与银河系十四颗脉冲星的相对位置,还刻上了一堆全宇宙通识的化学或数学信息。

这颗人类向外太空丢出的漂流瓶里,所包含的信息就极其简洁明了,因为越是简单,才越容易引起其他文明对于宇宙真理的共鸣。

“等等,这里还有一张更类似的图。”

冀娇说着,又找出另一幅图片,这一张就更显得抽象了,完全像一系列无序排布的涂鸦。

但这张图却大名鼎鼎,几乎所有的科幻爱好者都知道,这就是阿雷西博信息,一个由1679个二进制数字排布出的平面点阵。而就是这无比简洁的一张方块图片,却包含了阿拉伯数字,dna化学元素序列,dna双螺旋布局,人体形态,太阳系布局等等重要信息。

安集当然知道这张图,他此时才懂得冀娇的意思,于是忍不住仰头看着投影仪上这些复杂却有序的陨石花纹,一种无法言表的震撼从心底生出。

不知为何,他忽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科幻小说,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奥德赛》

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一个1:3:9的黑色方碑,无论人们携带何种精密的测量设备,这个比例丝毫没有误差,哪怕是穷尽了所有技术也是如此。

这就是地外文明的一种技术展示,人类对此只能剩下战栗。

比起小说中的那块方碑,眼前这只小陨石看上去要粗糙许多,然而它带来的神秘感却远超自己此生所见过的一切事物。简洁且极具数学美感的花纹,未知而充满诱惑的规律,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探求。

就像一个带着面纱的姑娘,如果你不去主动问候,她的无数情话都只会永远藏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