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丞相请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1章 丞相请辞

众人也窃窃私语起来。

刘进也沉吟不语。

在他想来,丞相田千秋无论怎么说,对先帝刘据,以及他刘进均是有大功的。

当年武帝时期,还是太子的刘据为求自保,子弄父兵,犯下大错,废除太子声势浩大。

然就是他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上奏疏一封,方才令汉武帝下定决心,并未废除刘进的太子之位。

且其人在丞相位置上,谨小慎微数年,未曾出过什么差错,也未被汉武帝用何方式拿住他的短处。

起码做人做事这一块,没什么问题。

因此,刘进虽然觉得他年事已高,继续在丞相位置上待着有些不合适,但也从未想过用什么借口让他挪挪位置。

这时候,田千秋继续说道:“陛下,老臣此番辞职,非是意气用事,而是深思熟虑。昔日为高寝郎时,尚可携两三好友游山玩水。

然自蒙孝武皇帝恩宠任丞相一来,终日乾乾,精神紧绷。

尤其是年事已高,更常觉乏力,处理政事也颇为吃力。

长此以往,恐寿数衰减,思来想去,在丞相位却无精力处置好丞相事,且有减寿之危。

因此,趁此机会,不若向陛下请辞。”

见丞相田千秋都如此说了,刘进再挽留便有些不近人情了。

当即看向众人说道:“既然丞相真心请辞,朕若再行阻拦,便恶了丞相了。田丞相在位七载,我大汉休养生息,粮食增产,户口倍增。对此,田丞相有大功。

今高风亮节,主动请辞。

不可不表彰。诸位且议上一议,当如何表彰。”

众人一听,知晓田千秋离任丞相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然刘进发问之后,众人提出表彰意见的却都尚且没有,而是一个个各怀心思,想着丞相田千秋离任之后,朝廷的人员动向皆是什么样的。

别人可以不出头,但御史大夫必须得出头说一声。

说来,御史大夫乃是副相,再进一步便是百官之长的丞相了。

丞相田千秋在位七载,且其人有大功与先帝刘据,其地位稳固,至少短期内,他桑弘羊威胁不到丞相田千秋的地位。

然丞相田千秋这一退,便将位置给腾出来了,本来还不知道熬多久才能更近一步的桑弘羊现在就可以进步了。

此可谓成全之恩,别管桑弘羊承不承其恩,这一刻也得表现出对田千秋的感激。

当即桑弘羊起身对刘进拜道:“陛下。臣以为田丞相有功与社稷。当为其增加户口。且按照惯例,荫其子弟。”

凡丞相必定是列侯,列侯皆有食邑,增加户口便是增加食邑的数量。

刘进一听,摇摇头道:“御史大夫,若依照惯例,此功可酬谢丞相匡扶社稷之功。

但丞相高风亮节,激流勇退。

此举开先河,其意义深远,此奖赏不足以诚谢丞相。

朕以为除依照惯例封赏外,当从如下几处表彰田丞相:

其一、当昭告天下以述丞相之功。”

仅仅是第一条便令众人大吃一惊了,昭告天下之事有皇帝驾崩、新皇登基、改制改元等,但丞相辞职,昭告天下述功绝对不在此列。

仅此一项便足以体现刘进对田千秋的恩典了。

刘进接着说道:“其二,待择一良辰吉日,凡朝中千石官员皆至未央宫前殿,为丞相举行欢送之仪,朕及文武百官亲将丞相送至宫外。”

这一说,众文武百官更是慕了,有此恩典,丞相田千秋定然名垂史册了。

然刘进真的是为了欢送而欢送吗?

最后一条,刘进终于表现出来了他的目的:“其三,古之丞相或贤或能,皆无有如丞相此高风亮节,激流勇退者,朕以为颇多时候,不少丞相欲退非是不愿而是不能。

朕思及若日后丞相年老,防范有丞相欲退却不能者,当定下规矩,若丞相至田丞相此寿数,待其辞丞相之位,欢送当成惯例。”

刘进这话没有说的很露骨。

然朝堂之上,一个个都是千年的狐狸,岂能听不出刘进的言外之意?

直白一些说,就是以后当丞相的年龄大了,都学学田千秋,该请辞的请辞,别恋权,懂事就给你莫大荣耀,不懂事就别怪皇帝无情了。

说来,刘进此举,也是旨在限制相权。

此西汉时期,丞相的职权极广,按《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根据曾担任过丞相的陈平所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具体起来拢共这么几项职责:

一是封驳诏令,谏劝皇帝。汉景帝时,丞相周亚夫曾劝诫皇帝不要给外戚王信赐封,即属谏劝之例。但是,封驳诏令,谏劝皇帝,势必会触及皇帝的权威。因之,在汉代,如果丞相与皇帝的意见不一致,而封驳不听,谏劝不行,则表明丞相已失去皇帝的信任,丞相则应自行辞职。例如,景帝欲封匈奴来降的徐卢等五人为列侯,丞相周亚夫劝阻。“上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免相。”这种丞相辞职制度,其实质是为了保证丞相与皇帝之间的一致,以进而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二是用人荐贤,任免官吏。丞相具有用人权,而且以用人是否得当,能否任用贤能作为其第一要务。汉武帝时候,公孙弘当上丞相后,董仲舒劝公孙弘道:“宰职任天下之重,群心所归,惟须贤佐,以成圣化。愿君侯大开萧相国求贤之路,广选举之门。既得其人,接以周公下士之意。”要求公孙弘学周公礼贤下士,使“奇伟隐世异伦之人,各思竭愚,归往圣德,英俊满朝,百能备具。即君侯大立,则道德弘通,化流四极”。丞相执掌用人权的典型,莫过于武帝时的田蚡。“当是时,丞相入奏事,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虽然田蚡用人遭到了武帝的讥讽责备,但这只是田蚡行使权力时的过分以致妨碍了皇权所致,而并不是说丞相没有用人权。恰恰相反,西汉丞相,都把能否用人作为自己的本职。不过,丞相的用人权限于将相以下,如果荐举将相则为越职。

三是案事不请,先斩后奏。西汉丞相,可以不经请示皇帝,直接处理自己职权范围内的相应事务。对于可处死刑的案件,丞相可以先斩后奏。例如,丞相田蚡,“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之。上曰:‘此丞相事,何请?’”景帝时,丞相申屠嘉认为内史晁错有罪,请杀晁错,景帝不准。“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为错所卖。”从申屠嘉后悔没有“先斩错乃请之”来看,先斩后奏为丞相职权所允许。

四是领国家计簿,掌户口土地图书。按《汉书·匡衡传》所载,丞相要负责“辅国政,领计簿,知郡实,正国界”。

四是考课官吏。汉代对官吏的考课实行上计制度,在中央,由丞相和御史大夫负责受计。“考绩功课,简在两府”。对地方郡国长官,“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

五审理京畿上诉案件。凡京畿各郡上诉案件,由丞相负责审理。

其职权从人、财、军皆有之,谁当皇帝谁不忌惮?

刘进也不例外。

桑弘羊一听,脸色一下就不好看了。

他正处于五十多岁,年富力强的时候,在他想来,若是谨小慎微一些,在丞相位置上干到死,真真正正的享受后半生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的那种感受。

然其梦想落空了,即便是当了丞相,恐怕也只能最多干个十多年了。

但无论别人怎么想的,田千秋却是感动的老泪纵横,伏地拜谢道:“老臣谢过陛下恩荣。”

刘进起身虚扶一下令田千秋起身,方才道:“田丞相,在丞相离任前,朕尚有一事当请教丞相。”

“陛下请吩咐。”田千秋问道。

刘进先是看了一眼桑弘羊道:“若丞相离任,丞相这之职,谁可代之?”

田千秋道:“老臣以为御史大夫乃丞相之贰,御史大夫桑弘羊任职以来,功绩卓着,定可胜任丞相之职位。”

刘进一听,点点头,心道:“这老头还行,也不枉我给你机会给桑弘羊卖个人情。”

他直接说道:“既然如此,丞相田千秋卸任后,由御史大夫桑弘羊接任。

诸位可有异议?”

众官员一听,皆是拜道:“悉听陛下吩咐。”

刘进接着说道:“如此一来,御史大夫便缺席了,诸位议一议,九卿之中,谁堪任御史大夫一职位。”

然等刘进说完,众人却又一个个鸦雀无声了。

这御史大夫之位,九卿之中就没有一个不想当的。

三公和九卿可差着事呢。

三公可是万石、而九卿即便是两千石里面的中两千石,但依旧还是两千石。

且面对三公,三公对皇帝行礼,刘进得站起来,以显示对三公的尊重。

可以说方方面面,虽然有“三公九卿”并称的叫法,但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还是御史大夫桑弘羊,他起身拜道:“不知陛下可有合适人选?”

众人也体会到了,刘进和孝武皇帝以及刚刚去世的孝康皇帝风格颇为不同。

若是以前,三公九卿有空缺了,孝武皇帝便一言以决之。孝康皇帝会主动提出人员,以供众人参考。

然到了刘进这里,他不先说出自己意属谁,竟然鼓励众人参与到选人用人之中。

风格颇为不同,甚至众人都不适应。

刘进道:“御史大夫乃丞相之贰,不可不慎重。

九卿之中资历浅薄之人不可,循吏升迁而无功者不可,不通农事不可,不知变通不可。”

众人一听,盘算了一番,不就大司农赵过最符合要求了么。

当即便有一人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大司农赵过符合陛下要求,当由其为御史大夫。”

其他九卿一听,皆面色不甚好看。

刘进这时候还给桑弘羊问道:“不知此人提议可否?”

桑弘羊听此,拱手拜道:“臣以为也当是大司农赵过。”

刘进一听,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便由大司农赵过任御史大夫。

至于大司农空缺之人,容日后再行讨论。

诸位可还有其他事务,若无其他事务,今日朝议到此为止。”

众人相互看了看,发现并不需要讨论其他事情了,朝议便正式结束了。

朝议结束,丞相田千秋刚坐上自己儿子的小车,准备回去。

然却被御史大夫桑弘羊给叫住了:“丞相且慢行。”

丞相田千秋一听,令自己儿子田顺停下车。

御史大夫快步跟过去。

他先是行礼拜谢道:“多谢丞相高风亮节,激流勇退。”

丞相田千秋却摆摆手,神情之中颇有智慧的说道:“不必谢我,陛下已登基,老朽便欲辞官了。”

御史大夫桑弘羊一听,瞪着眼看着田千秋,他一脸的不解。

丞相田千秋说道:“陛下与孝武皇帝、先帝皆不同。

孝武皇帝有韬略,其对臣子之要求乃是众臣子当依照其意志行事。

先帝则是宽厚,若不犯错,便有轻微反谏,若言之有理,先帝当改之。

然陛下在皇孙之时,便深度参与时任太子起兵之事情。

且聪慧异常,有神机莫测之能,如造纸、印刷术等。

其有强烈的做事之心。

然我之为人处事,多是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如此一来,定不符合陛下心意,一次两次尚可,然恩宠亦是有限度,当老朽数次令陛下失望之时,若想退场,恐便不如今日体面了。

因此自陛下登基,老朽便早已经谋划请辞之事了。”

到了朝堂之外,丞相田千秋也说出了自己请辞的真正原因。

御史大夫桑弘羊听丞相田千秋一言,思考了一下果然如他所说的那样。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刘进果然不愧为搞事小能手和发明小能手。

在这样的人手底下干活,御史大夫桑弘羊也有点心中没底。

当即桑弘羊再次向田千秋拱手拜道:“丞相,可有何言语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