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笔墨蘸宠辱,春秋何人书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八章 笔墨蘸宠辱,春秋何人书下

卫府书房内。

周瑜在提出自己的计策之后,赵旻便当场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贾诩、董昭、鲁肃和步骘则先后出谋划策,进行查漏补缺和完善。

即便荀攸、刘晔、徐庶等人暂时未归也无所谓,卫府如今谋士众多,遑论还有允文允武的程昱。

因此,仅短短一个时辰,赵旻和孙策两路大军攻江夏之作战计划,便被众人定了下来。

赵旻笑着总结道:“公瑾兄,黄祖近来日渐骄矜,已不足为虑也。然其人麾下有一员猛将,却不可不慎之。”

塔读@点&~为@:塔读小说app

他也想知道,太史慈和甘宁到底谁武艺更高。

领兵打仗这一点不用比较,太史慈比甘宁了得不少。

因为刘繇对太史慈猜忌不已之时,甘宁还是个为非作歹的小混混。

而且甘宁武艺虽极了得,文化程度却不高…

甘宁粗暴好杀,既常失(吕)蒙意,又时违(孙)权令,权怒之,蒙辄陈请:“天下未定,斗将如(甘)宁难得,宜容忍之。”

摘自《吴书吕蒙传》

连建安初期未发奋读书、被人讥讽为“目不识丁”的“吴下阿蒙”,都称甘宁为只知斗勇的“斗将”,由此可见一斑。

但话说回来,甘宁武艺高那也是众所周知,所以吕蒙对此也不得不服。

综上,赵旻笑着抱拳:“此战若子义将军得遇甘兴霸,弟必想方设法使你二人斗将。”

赵旻心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二者武艺孰强孰弱,一比便知。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腹黑男心中乐开了花:至少四十五度的白酒,三杯…嘿嘿!老子倒要看看,你这小白脸儿会不会脸红脖子粗!

既然是孙尚香娘家来亲戚,赵旻自然毫不吝啬。

各种馅料的鲜肉饺、豆制品、各色炒菜、烧烤…

总而言之,杨彪、伏完、荀彧、孔融、张飞、黄衡、卫府全体,以及江东二人面前的几上,各类菜式琳琅满目、五花八门。

就连美酒也敞开供应。

太史慈赞叹道:“某许久未返北方,未意北方美食而今竟如此繁多。”

太史慈的青州老乡孔融呵呵一笑,作揖更正道。

“子义休要误会,此乃卫府所独有之美食,非北方美食也。”

赵旻抱拳道:“今日之宴,一为子义兄、公瑾兄接风洗尘,二为犒劳筹备大典之诸君,三为大典之宴试菜式,诸公请!”

太史慈和周瑜这才明白,自己面前这些美味佳肴,皆为正旦大典所用。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许都重臣及卫府幕僚,似乎已经吃过多次这些美味佳肴。

二人甫一动箸,便有不愿再搁下的冲动…

鲜美爽滑的鲜肉饺子且不提,咱们只说炒菜。

炒菜出现于八百年后的北宋,这时代之人又哪里知道菜肴还能烹炒?

于是乎,二人品着这些闻所未闻的佳肴,思及自己在江东所吃的那些“美味”…突然有些羡慕孙尚香。

江东二人虽略显失礼,在座之人却无人嘲笑,反而露出会心笑容。

因为他们第一次尝鲜时,与这二人情况类似,谁也别笑话谁。

赵旻这个主人举杯劝酒,众人皆抿了一大口…当然,太史慈和周瑜这两名耿直之人是满饮…

然后…

二人只觉一股热流自喉咙流入胃中,随即如一团烈火般在胃中熊熊燃烧…

首发&:塔>-读小说

这滋味,怎一个酸爽了得!

二人险些流下眼泪,但咳嗽不可避免。

这时代之人喝惯了寡淡无味、甜丝丝的米酒,何曾饮过如此烈酒?

赵旻坏笑道:“公瑾兄休要急,稍后兄长再罚酒。”

太史慈终究是武艺高强之人,其人很快便忍过不适,旋即虎目一亮。

“从文,此酒甚为甘醇也。”

周瑜有些幽怨地瞪了太史慈一眼,那意思仿佛在说:

子义兄你骗人!这酒好似刀子一般,又有何甘醇可言?

然后…周瑜也品到了白酒的回甘。

太史慈很快便学会了该如何饮白酒,于是乎,其人颇有些喜爱此酒。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赵旻适时道:“子义兄若喜欢,旻可送与兄百坛,若大兄亦喜此酒,待来年旻定凉州后,为诸位兄长寻些葡萄酒,与此白酒一同送往丹徒如何?”

相对于烈酒,周瑜对美食更感兴趣。

“从文,此食材某闻所未闻。”

汉廷及卫府众人闻言颇为自得,赵旻则抱拳笑道。

“公瑾兄若喜欢,旻便为兄备齐食材,再遣庖丁教二位兄长军中养卒,此菜肴之做法。”

二人皆大喜。

赵旻趁势道:“不知公瑾兄何时罚酒三杯?”

周瑜一张白净俊脸登时黑如锅底,连连求饶。

于是,众人哄笑。

这场小插曲过后,赵旻为太史慈、周瑜等人安排好客房…

塔读^小说[emailprotected]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卫府是原曹操的司空府。

曹操妻妾、仆婢及亲卫无数,所以其司空府无论占地面积,还是建筑面积,均极大。

而赵旻只是将卫府当做办公室及加班地点,其人家眷皆在杨彪的太尉府,因此卫府空闲的客房颇多,别说安排数十人,上百人入住都绰绰有余。

赵旻做为两世军人,对于卫生极为重视。

无论北军军营、杨彪府还是卫府,赵旻都发动兵卒,开挖出化粪池,又以小型螺杆泵、自制螺栓建好壁挂式水箱。

最后,其人吩咐匠人烧制了不少陶瓷马桶及陶瓷管道,将溷厕改为水厕。

抽水马桶那种加压冲水的简单机械构造,根本难不住赵旻。

丝带的防渗效果也不亚于生胶带,尽管成本昂贵…

在赵旻带动之下,荀彧管理的尚书台…等衙署,及众臣府上,几乎皆已改为水厕。

综上,卫府的办公环境及居住条件,让卫府全体干劲儿十足。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太史慈和周瑜二人,自然对此极为满意,因饮白酒而微醉的二人,便在午后稍事休息。

安顿好二人及其亲卫司马后,钟繇二话不说,将赵旻拽进书房。

“主公究竟欲制何调味品?”

赵旻拍了下脑门,他这才想起,自己的实验还差一点儿尾巴。

于是其人躬身抱拳。

“元常先生勿急,你我同去城外工坊看一看便知。”

然而,早迫不及待的钟繇哪里肯再等。

“请主公先说清楚!”

【作者题外话】:诸君或许对程昱有所误解。

程昱虽是东阿县吏出身,且其人确实曾做过文职,但是…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老头儿实际上是武将!

遍览程昱本传便知,老头儿任武职的时间,要长于文职。

而且…老头儿膂力还真不小!

老头儿的全能属性,让诸君误认为其人是谋士。

对于武将而言,单挑、斗将,也就是暗耻系列游戏中的一骑讨,确实荣耀无比,堪称战场之华;

但对于谋士来说,这就是红果果的犯二!

大将的本职工作难道是斗将吗?

难道大将不是应该居中指挥,将兵卒们的战斗力最大化发挥出来吗?

这就好比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水厕其实挺简单的,开好化粪池、解决好管道闭水问题即可。

首发&:塔>-读小说

现在农村许多宅基地翻修重盖后,都是水厕。

对于实操经验丰富的赵旻而言,这根本就不叫事儿。

他是没钱,否则他真能将市政给排水系统建好…

当然,不是现代化的这种,而是十九世纪末欧洲城市那种。

赵旻是人不是神,他更没有系统。

这一章,咱们聊聊甘宁早期经历。

太史慈遗憾离世后,甘宁是江东毫无争议的第一大将!

甘宁早年“轻侠杀人,闻于郡中”,因此被视作亡命奸臧,甚至被冠以“锦帆贼”的诨名。

然而考诸史料,可以发现甘宁的出身与仕宦履历并不寻常,应被归入富室、豪强阶层。

当然,按照东汉的划分标准,甘宁还是出身寒门,这点没毛病。

塔读^小说[emailprotected]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第一万次强调,在汉末魏晋的语境中,寒门绝非贫苦人家,而是只有钱却没文化传承的地主阶级。

鉴于甘宁以“粗猛好杀”闻名,且入吴之后屡为军锋,因此常被视作武夫之伦;

然而其“开爽有计略”的性格特征,又不同于寻常武人,这应得益于他“颇读诸子”的教育背景。

我们先来看看甘宁的籍贯问题。

陈寿在《吴书》中称甘宁为“巴郡临江人”,即益州出身,却未提及其先世所在。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吴书甘宁传》

东吴国史作者韦曜称甘宁“本南阳人,其先客于巴郡”,即甘宁祖籍荆州,之后客居益州。相较陈寿,韦氏的论调便完善许多。

宁本南阳人,其先客于巴郡。--韦曜《吴书》

不过严格来说,韦曜的论调也不够严谨。按《晋书甘卓传》,传主是甘宁曾孙,同时也是“秦丞相(甘)茂之后”。

由此可知,甘宁先祖最早可追溯至甘茂。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甘卓字季思,丹阳人,秦丞相(甘)茂之后也。曾祖(甘)宁,为吴将。--《晋书甘卓传》

按《史记》,甘茂出身下蔡,也就是秦国沛郡,东汉沛国。

两汉时代,沛国隶豫州,后划入九江,隶扬州。

照此描述,甘宁先祖实际经历了自长江下游(扬州九江)迁徙至中游(荆州南阳),又由中游(荆州南阳)迁徙至上游(益州巴郡)这样一番变迁过程。

(甘)茂者,下蔡人也。--《史记甘茂传》

(九江郡)下蔡,故属沛。--《续汉书郡国志》

按彼时传统,流寓侨人落户新土,数代之内便会改移籍贯。

如甘宁仕吴时,其人便以侨人自居,但至其曾孙甘卓,便成为“丹阳人”(见前文注引《晋书》),籍贯从益州变为扬州。

类似案例还有张昭(籍贯徐州彭城)曾孙张闿、薛综(籍贯豫州沛郡)之孙薛兼,此二人在《晋书》中皆被称作“丹阳人”。

可知士人后裔一旦扎根新土,便会改易籍贯。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张闿字敬绪,丹阳人,吴辅吴将军(张)昭之曾孙也。--《晋书张闿传》

薛兼字令长,丹阳人也。祖(薛)综,仕吴为尚书仆射。--《晋书薛兼传》

从时代背景上看,改易籍贯基本可以视作侨人出仕的必由之路。

因为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官人法,均由长官(牧、守、公平、中正、州都)在辖区内进行考察推荐,“乡论”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此背景下,流寓士人很难通过正常途径得到出仕机会,因此改易籍贯势在必行。

《华阳国志》记载,巴郡临江县中有五大宗族:

严、甘、文、杨、杜。

常璩还特意标注“甘宁亦县人”,可知魏晋之际,临江甘氏已成巴郡“大姓”。

临江县枳东四百里……严、甘、文、杨、杜为大姓……甘宁亦(临江)县人,在吴为孙氏虎臣也。--《华阳国志》

不难看出,在经历了漫长的迁徙之后,甘氏宗族已经扎根益州,且具备一定的影响力,这也是甘宁可以通过正常宦途出仕益州的历史背景。

塔读@

我们再来看甘宁的出仕年龄。

《甘宁传》中有一处带有歧义性质的描写,即传主“贼害”郡中,“至二十余年”,之后才“止不攻劫”,出仕州郡。

(甘宁)于长吏界中有所贼害,作其发负,至二十馀年。止不攻劫,颇读诸子。--《吴书甘宁传》

此处的“二十余年”涉及到翻译问题。

若将之理解为甘宁在巴郡地方作恶的时间长达二十余年,则与甘宁的年龄及履历不符。

兴平元年(西历194年)是甘宁人生的分水岭。

是年他反叛刘璋,战败后亡入荆州。

因此他“贼害”郡中,必然在此之前。

兴平元年,(刘焉)痈疽发背而卒。--《蜀书刘焉传》

(刘)焉死,子(刘)璋代为刺史……荆州别驾刘阖,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击璋。--《英雄记》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按甘宁“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的行径来看,彼时其年龄下限不会低于十五岁,若如此,“二十余年”后的甘宁,年龄便会逼近四旬。此时他“止不攻劫,颇读诸子”,出仕后再历经“计掾”、“郡丞”的升迁考核,那么兴平元年(194)的甘宁,年龄至少在四旬以上。

(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吴书甘宁传》

(甘)宁本南阳人,其先客于巴郡。宁为吏,举计掾,补蜀郡丞。--韦曜《吴书》

这里存在一处矛盾记载,即建安十九年(214)甘宁从攻皖县,“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

是年(214)与兴平元年(194)相距二十年,若甘宁真的在巴郡之中“贼害”二十余年,那么他“手持练,身缘城”时的年龄便不会低于六十岁,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

(建安)十九年五月,(孙)权征皖城。--《吴书吴主传》

(甘宁)从攻皖,为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卒破获朱光。--《吴书甘宁传》

学者卢弼对陈寿的记载亦持怀疑态度。他认为甘宁在郡中贼害至多“十余年”,怀疑“二”字为衍文,否则“史文为误”。

刘璋于兴平元年为益州刺史,甘宁击璋,走荆州依刘表,在建安初年,中间安得有二十余年?疑衍“二”字,否则史文为误。--《三国志集解》

其实卢弼的观点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即“史文为误”。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以云某愚见,或者“二”字为衍文,或者“年”字为衍文。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甘宁在郡中“贼害”,前后“至二十余”。

即甘宁的游侠生涯,在他二十余岁时便已结束,之后读书仕宦,出仕州郡。

若此设想成立,便可完美契合甘宁的年龄与履历。

换言之,他在皖城之战、合肥之战时不过四十余岁,正值盛年,“为吏士先”、“出斫敌营”的行为也便合乎情理。

一家之言,仅博诸君一粲耳。

本章便说到这里,下一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