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大臣就这样被剥夺了实权。最开始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意识到问题。毕竟,他们已经走到了权力顶峰,年纪也比较大了,上朝与否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

毕竟,自古有很多臣子,在不上朝的情况下,依旧受到帝王的青睐,甚至依然可以把控朝政。

只是,没过多久之后,这五个肱骨大臣便应该清楚了,历史上是什么情况并不重要,因为他们没办法掌控朝政。

从他们开始不上朝之后,他们便彻底地失去了消息来源。甚至比不上在守孝的我。

只是,他们是得不到消息,而我收集消息之后,也并没有把他们用在实处。他们特意给我带来的情报,我甚至直接没有用上。

不久之后,张柬之意识到朝廷决非久留之地,于是请求回老家养病。对于他的请求,中宗立即照准。

张柬之是五个人中最早意识到问题的,可是他也一样是后知后觉的。辞官回家,荣归故里,可这样一个结局,其他人可不会接受。

那些人,尤其是武三思一派的人,想要的,从来就是他的性命,他的官位与名誉无所谓。

可偏偏,他又是一个过分在意名誉的人。因而,他不愿意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擅自离开。

可能,他忠于李显了那么多年,他也想最后看一看,李显究竟值不值得被人忠诚于。很可惜,他注定只能得到否定的答案。

要是换我的话,第一时间也就逃命掉了。这可能也是因为,我没有家乡可以回。

不过,可惜的是,就连张柬之都没有走成。因为,这个朝堂上,可有的是人想要对他们出手的。

接下来,武三思出手了。不仅如此,还加上了一个韦氏。于是,他们一拍即合。

武三思对五王出手的理由是他们顺应了政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武家走下坡路。

而韦氏,我想是因为,李显手下的很多大臣并没有那么尊重韦氏。因为,在那些男人眼里,韦氏膝下没有男孩,注定成不了太后。

再加上,韦氏也清楚,如果她和安乐公主想要掌权的话,这些迂腐的老一辈大臣必须要除掉。

只是,如果以这样的手段除掉,也确实是太过于残忍了。再者,韦氏应该是知道,我会反对这件事。

接下来,他们一起游说了皇帝李显,大抵意思就是五大臣仗着自己劳苦功高,又为政变做出了杰出贡献,太过嚣张跋扈,还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实在是太过大逆不道。

至于扣帽子,扣的自然是谋反的帽子。这也不完全不错,毕竟神龙政变如若是失败了,那便也是谋反。

可是,有些事情,也不是完全的谣传。五王中确实有几个仗着自己的势力,对李显有些指指点点的态度,这不就拿出来说事了么?

还有恒彦范,他还仗着他的身份地位,开始了疯狂敛财的过程。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自然也就会被追究了。

李显自然是佯装不愿意,可是暗地里却为此推波助澜了一番。毕竟,如果不是李显帮忙,他们不可能把这件事处理得这么好。

也正是讽刺,神龙政变时那么不可一世的五个人,到了这个时候,却沦落到了此等境地,确实让人吹嘘不已。

在我的记忆里,他们应该是有不少势力的,有很多人乐意跟随他们。可是,真的到判决他们的时候,却没人愿意帮忙了。

这真的像极了当初的上官家,明明有那么多臣子围绕在周围。可是,倒台也是皇帝的一念之间,多么讽刺,这便是这个时代。

然而,李显在乎名声,但却想达到目的。武三思可以在不要名声的情况下达成目的,于是两人一拍即合。

而这一切,自然而然地也就发生了,让人猝不及防。等我而今知道之后,感到的只有深深无力感。

最终的结局就正如所想的那样,武氏这个所谓的失败者迅速地重新掌权,然后就对张柬之等所谓的胜利者发起了猛烈的反攻。

先是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五个人以莫须有的罪行,剥夺宰相之职,然后全部贬官。

自此五王全部失权,沦为被人随意宰割之辈。这时候,之前享受过的美好生活,也就全部变成了不可饶恕的罪过。

张柬之先是被贬襄州为刺史,后流放到泷州,706年忧愤而死,享年82岁。而崔玄暐被贬益州为长史,后来流放古州,病逝于途中,享年67岁。

可是,他们两个人,但还算是善终。或者说,至少明面上的结局还不错。或者说,还没等到有人来报复他们,他们就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去世了。

可是,比起其他三个人,他们俩还算是幸运的了。起码,他们没有被残忍的杀害。而另外三个人,面临的就是死亡。

敬晖利先是被夺侍中职,706年流放琼州,后被凌迟处死;桓彦范先是被夺侍中职,同年流放贵州,后乱棍打死,享年54岁;袁恕己先是被夺中书令,同年流放环州,后被逼迫喝下野葛汁受尽磨难,可毒性发作未得死,被人将其击杀而死。

而这些事,都是叫做周利贞的人做的,他也是一枚非常重要的棋子。或者说,他是酷吏政治延续了这么久的一个残留物。

武三思与韦后商议后,决定发布一份假诏书,命令周利贞以代理右台御史的身分,带着朝廷发出的假圣旨前往岭南,去杀害张柬之等五人。

只是,坦率而言,明眼人都知道,那封诏书很明显是假的。但是,两方都不介意。

周利贞并不在意诏书的真假,他只是忠于上面的人。而武三思和韦氏,也无所谓假诏书是否被发觉。

而我得知消息的时候,周利贞已经出发了。我在地方没什么人手,即便有,恐怕也无从阻拦,总不能上前指责不是真诏书吧?

甚至有传闻说假诏书是我草拟的。事实上,还真不是,我在守孝期间,一直在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