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一叶泽川 > 第九十六章 事成得出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薛宝钗回家便将这个消息告知了薛姨妈,后者闻言,立马叫来薛家的几个管事只取赢钱去买办物资。

同时也告知他们,尽早离了贾家,薛姨妈也是叫人去准备行李运输,她家在京畿有住宅子,自从来京以后便派人打扫整理过,现在直接搬走就好。毕竟要是继续在和贾家呆在一起,鬼知道要被吸多少血。

不过走之前还是要给贾母说告一声,薛姨妈掩着情绪来到贾母的屋里。

“鸳鸯给姨太太搬个凳子。”贾母半躺着。

“老太太身体可好些了。”薛姨妈问候着。

贾母微微点头,道:“好些了,为府里的不肖子孙们操碎了心。姨太太家的哥儿怎么样了,府上顾暇不及还请姨太太宽心。”

薛姨妈闻言,心里很不舒服,她使了十万两银子给王夫人,然后连个屁都没有。

“老太太不知,我那苦命的儿怕是不成了。”说着掩面擦泪,贾母见此也是无能为力,她贾家受不起折腾了。

宫里的元春被禁足,只待省亲别墅造好之日,陛下才准其出宫。

薛姨妈继续哭道:“这次来是向老太太辞行的,住在府里多日还给府上惹了不少麻烦,蟠哥儿又被拿了去,说是要问斩……”

贾母闻言薛蟠要被问斩,当下也无留她之意,要是薛家没了男丁,那么族人肯定回来贾府找麻烦,到时候说不定要惹上什么事。

“怎会如此,姨太太且宽心去,等二姨夫回来,在让其想想办法,总不罪死。”贾母宽慰道。

“谢老太太安说,薛王氏就不打搅您老歇息了。”说着便要离去了。

“鸳鸯,送送姨太太!”

“是!”

薛姨妈出了贾母院子后,擦干脸上的眼泪,对贾家真的是失望透顶,为了薛蟠自己前前后后给了十多万两银子,还有修建别墅自己一个外姓亲戚更是出了十万两。

可结果换来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被人嫌弃。

“走了也好,日后也不来往。”想着只是委屈了她的女儿宝钗,为了薛蟠自降为奴进侯府。

三日后,薛宝钗按照叶泽川的方法,捐了一大堆物资给工部,还有米粮给户部。最后还在京畿城外搭粥棚,施粥流民。

顺天府内,林如海、孙元继、叶泽川三人坐在一起。

“泽川,这薛家捐物、捐粮的事,是你的注意吧?”

“没错,确实是我的注意。起因是那薛家女儿求到我头上,我便给她家出了这个注意,用一个傻子救一群百姓,应该不亏吧。”叶泽川。

孙元继:“确实不亏,只是你小子没有夹杂私货?”

那天叶泽川派人要了薛蟠的卷案,他就觉得有东西,只是三天后才明白过来。

“咳咳,能有什么私货,都是为了百姓。”叶泽川尴尬一笑,他能说是为了薛宝钗吗?

林如海和孙元继一本正经的望着他,叶泽川面无表情,让他们两个找不到破绽,心却暗道:“好吧,我承认我对薛宝钗有想法,但你们也得理解我啊,两世为人还是童子,你们一个个的……扯远了。”

孙元继见他太淡定了,与林如海都破不了心里防线,于是道:“行吧,薛家那小子就放他一马。不过这事得你自己写个折子给陛下,然后我才好放人。”

叶泽川点了点头,“没问题,既然是我应下的事,自然由我来解决。”

不就是写个折子嘛,多大点事,把薛家做的事吹大点,把薛蟠干的事边缘化一点,不就行了,皇帝高兴了,要一个傻子的命干嘛。

当日他便将折子递给了皇帝,议事殿,皇帝正处理事情。

看着叶泽川递交的折子,脸上是越看越笑得开。

“戴荃,朕问你,给文昌侯那十个宫女可有进他房中的?”

戴荃:“回陛下,听说好像没有。至今只有贾员外郎将其庶女抬与文昌侯房中,听说文昌侯对其颇为喜爱。前些日子又买了贾敬的小女儿……”

“行了行了,你个老货打听别人家的事这么仔细干嘛。”

戴荃一面懵逼,随后道:“奴才言误了!”

皇帝思考者,嘴里喃喃自语着:“难道这文昌侯有幼癖不成?”

随后点了叶泽川的折子,表示通过。叶泽川里面写的就几件简单叙事,从薛宝钗求他,出注意的目的,他有没有掩着。

傍晚,叶泽川收到放回的折子,上面打了朱砂红点,那么就表示皇帝许可了。

“杨渠,派个人将这张纸条递给顺天府府尹。随便给薛家带个话,让他们去府衙接人吧。”

“是侯爷!”

杨渠随后便支会两个手下去办事,一个去顺天府报信,另一个则是去通知薛家。

薛家,自从薛姨妈般离贾府后,回到自己的地方,整个人心情都好了不少,这几天忙着办事,她也没有闲着。

薛宝钗则是在屋里等着消息,是不是的望着窗子发呆。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莫名其妙的就会想起叶泽川那天在她耳边说话的情景。

“太太、小姐,好消息,好消息。”院外一个小厮喊着。

薛姨妈闻言立马跑了出去,站在门外,对丫鬟说道:“叫他进来回话,快。”

丫鬟立马将喊话的小厮叫进来,只见其人跪地说道:“回太太的话,刚刚有个带刀的差爷说,让我们派人去府衙门接人,想来是大爷获救了。”

“真的、真的,快去备马车,把你们大爷接回来。小芸去准备干净的换洗衣服,还有热水,为蟠哥儿去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