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玄幻魔法 > 石榴花开朵朵香 > 第108章 失败的抓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城御书房

庆华帝此刻非常愤怒,安定府的人贩子劫持案早已破案,就连李氏部曲都被斩首,而京兆尹衙门竟然毫无进展,是安定府的李氏部曲废物还是京兆尹的人没用呢?

查了这么久,结果竟然是沈方圆已经被送至海外了,就连李氏家族李敬安都安全出海了,这让庆华帝如何不怒?难道我大周朝的边境竟如此松散吗?如果外族从海上入侵大周,岂不是长驱直入?东武府和南荔府的军队都是干什么吃的?!

其实,这也不愿庆华帝龙威大怒,李氏一族之所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他是辛王余孽。

辛王都已经被斩杀多少年了,他的余孽竟然还敢在京城作乱,结果还成功了,这让庆华帝如何不怒?

那时天下初定,大周朝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动荡年代,使得皇室飘零,而宇宗帝终于在平定战乱后,坐稳了大周朝的天下,其中的艰辛难以描述,而陪着宇宗帝南征北战的太皇太后,既要辅佐君王,还要周旋诸侯家眷,说起来也是尤为不易。因此,当时的帝后二人相互扶持,感情甚笃。

等到宇宗帝坐稳朝堂后,第二年却因旧疾复发,突然间撒手人寰,这使得太皇太后悲痛异常,使得其腹中胎儿受损早产,幸好在太医的抢救下母子平安,成功地喜获麟儿,使得刚继位的定安帝和太皇太后都欣喜,这可是宇宗帝的遗腹子!

因此,他一出生就赐封号“辛”,有定安帝感念其母后辛苦劳累之意,不管如何,一出生便获此殊荣的皇子,有史以来也仅辛王一人而已。

而辛王的出生,不仅受到了帝后的宠爱,也受到了大周朝子民们的爱戴,觉得这是天公赐福,佛祖恩赐,因此,辛王在百姓中的地位是仅次于定安帝的存在。

可是,那时的庆华帝还没有影子呢。相比于辛王出生时的盛宠,庆华帝出生时就逊色得多了,即便他是安定帝的嫡皇子。

正所谓“骄奢生淫欲,饥寒起盗心”。《道德经》讲:“过度”是一切恶的形成。为人处世,要有分寸,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放纵过度,否则就容易招感灾祸。

特权真的是一种特别奇怪的东西,也似乎是人类与天俱来的信仰,是那种高人一等的绝对权力,是那种牧羊人对于羊群的权力,是屠夫对于牲畜的权力,所有的道德和伦理都建立其上,就成为了一个极端暴力且血腥的集合体。

辛王就是太过于眷恋这样的权力了,所以,他一点都不想失去原本就握在手里的东西。

就是因为有了定安帝的失了分寸,才使得辛王一出生就被捧到了极高的地位,有世人无法拥有的一切,其所有几乎等同于当时的皇帝。就连后来的太子都得避其锋芒,其盛宠可见一斑。

早已习惯了万万人之上的辛王,又怎么能甘于为了自己的侄儿而困守一处小小的封地呢?

有了前面所有的因,再出现后面的果,一切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说实话,辛王多年来的经营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连根拔起的,所谓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也不过如此。

要知道辛王在京城中的人脉,还有他经营的时间,两者都远远超过当今圣上。

当庆华帝还在御书房用心攻读时,辛王就已经和众文人雅士把酒言欢,探讨画技了;

当庆华帝还在六部历练时,六部内已遍布辛王的耳目了;

当庆华帝还在为户部的银子发愁时,辛王已经在求取钱王妃了;

当庆华帝还在皇位上战战兢兢、生怕有负重托时,李氏一族的伊人坊已经开遍整个大周朝了;

当庆华帝还在朝堂上跟各位大臣磨合、建立威信时,辛王的布局已经基本就绪了;

这都是定安帝对辛王过于宠幸,对这位亲弟弟过于放心的缘故。

由于当时辛王的一切用度都等同于,有的甚而远超于当朝太子的规制,让辛王生出了不该有的谋逆之心,这都是缘于君王本身,过于感情用事而坏了规矩,乱了人心,才有后来的辛王之变。

几十年的谋划岂止是一场政变就能斩杀殆尽的?

要不是此次李敬安,愤而兵行险着,动用了自己仅剩的几枚棋子,纵然京兆尹楚雄再是狡猾如狐,都难以发现本朝中还有这么大一颗毒瘤!京郊北大营大都督李锦,竟然是李氏一族!

虽然最后,禁军侍卫沈长江痛失爱子,但挖出李锦的真实身份也是楚雄的一大功绩,明着庆华帝不能奖赏楚雄,但暗地里还是很庆幸的,否则,让这李锦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关键时刻反戈一击,就有可能对大周朝带来致命的打击。

当天,李义劫持沈方圆后,就假扮成京郊北大营的士兵,混进了他们进城采买的车辆里出了北城门,然后在李锦的掩护下,当天夜里二人就被送到了京运码头,并且上了前往渤海湾的商船,之后就一路向南,到达西川府后改乘了前往南洋的商船,不久他们就失去了李迪的气息。因为,商船马上就启航了。

等到京兆府衙役赶到时,商船早已失去了踪影,在洋洋大海上消失无踪了。

最后还是庆华帝痛定思痛,决定整治边境,加强防御,重修战壕,广驻边防,扩建海军。那么招募新兵、征收壮丁就成了当前朝堂最首要的任务。

而且要求极其很简单,只需年满十六岁至三十五岁者,身体健朗,身家清白,取保具结即可。一经录用,安家费用皆为十两。饷银,新兵每月一两五钱,壮丁每月一两,并按月发放。

圣旨一出,全国哗然。

家境良好能吃饱饭的,自然看不上这些待遇,但却很受那些劳苦大众的欢迎。先不管今后的饷银,但是这十两的安家银就解决了很多问题。

当然,也有人开始猜测朝堂再次征兵的原因。是那个边境出现了问题,还是皇帝本身要穷兵黩武了?

各地百姓众说纷纭,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整个国家都骚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