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 > 第三百六十五章 谁能说的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六十五章 谁能说的清

第365章 谁能说的清?

在京城闹腾的时候,

松江府上海县,

徐府之中,

徐光启脸上的皱纹又多了几条,近日来一直唉声叹气。

一旁在其身边伺候的徐骥一脸担忧的问道:“父亲,您这是怎么了?遇到什么难事了?”

听到儿子的问话,徐光启回过神来,不答反问:“你听说过郑芝龙吗?”

“郑芝龙?”徐骥先是一愣,不明白父亲为何突然提起这个人,不过很快反应过来,点头道:“自然是知道的,此人本是海盗,多年前被朝廷招安,现在已经是总兵了。”

“海盗?”徐光启摇头苦笑:“此人早已入西教,教名尼古拉,精通多种西夷话,你说他会只是海盗那么简单吗?”

这话让徐骥感到十分震惊:“他也入教了?可儿子听说此人妻妾成群!这种人怎可入得教门?”

看到儿子这幅模样,徐光启谓然一叹道:“这一切都是假的啊,还是萧先生说的对!这就是一个局!这段时间,为父就做了一件事,就是查!从大明开始有西夷人记录的时候查起。”

“那父亲您可是查到什么了?”徐骥急忙问道。

他对自己父亲这段时间的变化,非常不适应,本来全家都十分虔诚的信奉西教数十年了,当初连年迈的祖父也被父亲劝说入教,而今却全然否定了。

见儿子对此好奇,徐光启突然之间也有了变化,不见之前的颓废,连目光也变得锐利,沉声道:“正德年间,市舶司发现前来朝贡的属国越来越少,而后就有葡人冒充大明属国前来朝贡!”

说起朝贡,徐骥是有一点了解的,按照天朝上国的礼仪来说,这是一个赔本的买卖。因为番邦进贡的东西往往远没有大明回赠的多。

这样看似赔本的买卖却一直延续着,似乎有些愚蠢。

但事实上一点也不,或者说愚蠢的只有大明皇帝,因为朝贡真正获益的是随着朝贡使节而来的大批商队,商队的交易才是整个朝贡贸易的核心。

番商们获得了大明的货物,大明官商勾结也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只有大明国库在不断的减少。

现在听说葡人冒充使节朝贡,徐骥立即反应过来说道:“父亲,这么说那些大明的属国是被葡人占了?”

“不错!”徐光启点头,然后继续说道:“不仅如此,为父还查阅了广东各府的记录,葡人最开始的时候和倭寇一般无二,他们的确是先选择动单兵,甚至后来嘉靖年间的倭乱也与他们有关。”

“什么?这怎么可能!”徐骥失声道,然后不可置信的望着自己父亲。

“没什么不可能的!”徐光启的眼睛眯起来,“当年的事情具体如何,已经无法得知,但在时间上还是可以看出端倪。嘉靖元年,两次与葡人海战之后,宁波争贡就发生了,让大明关闭了市舶司,接着在双屿岛上出现了海盗许栋、汪直,这些人和如今的李旦、郑芝龙之流一般无二,这一切都与葡人有关。而双屿岛被灭之后,葡人退到澳门,至此他们才不言刀兵,接着西教僧众来到大明传教。”

出于对自己父亲的敬仰,徐骥并不怀疑这些话,当即愤然道:“这么说葡人一直都是心怀叵测?他们才是大明倭寇祸乱的根源?”

“哎!”徐光启再次叹了口气,道:“心怀叵测是真的,但要说是根源,却是高看他们了。就如今天的郑芝龙,即便入了西教,你觉得他会在意什么西教吗?”

徐骥一愣,然后沉吟道:“他连教规都不守,那定然是不在意的。可既然不在意,他为何要入西教?”

“当然是为利!”徐光启回答道,“因为他要在海上获利,不入教如何获得葡人的帮助。”

“您是说,郑芝龙是葡人扶植的势力?”徐骥恍然。

然而徐光启却摇摇头,反问道:“我们也入过西教,即便为父没有幡然醒悟,难道你就会对葡人言听计从吗?”

这…

徐骥随即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的确是这样的,信西教不会影响自己的抱负,也不是那些神父说什么就是什么。

看到儿子的神情,徐光启话锋一转,问道:“你可知道为父为何会查这些?”

“难道不是因为墨家?”徐骥感到疑惑。

这段时间以来,家里的所有变化都是自父亲从曲阜归来之后开始的。

然而徐光启却摇摇头,脸色变的肃然,道:“墨家家主的一番话固然可以让为父幡然醒悟。但更关键的是为父发现往日里一同拜西教的教友里有很多人,即便知道了西夷的险恶用心,也无动于衷。这其中有不少人还是为父亲自教过的弟子。”

“父亲,您是说张溥?”说起父亲的门人弟子,徐骥立马就想到了他,因为对方刚刚被扣在了曲阜。

徐光启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摇头,说道:“他也算是吧!不过他应该与郑芝龙那些人,不是一路。”

不知为何,徐骥有种越听越糊涂的感觉。

见此,徐光启拍了拍自己儿子的肩膀,叹道:“朝中有党争,朝廷之外也有利益之争,倭寇混乱因浙闽豪商官绅争海利而起,百年前如此,现在也是一样,郑芝龙以及在他之前的李旦、颜思齐都是泉州人,难道是巧合?而今西教内部,为父也查过了,亦是结党营私之辈。大明没希望了啊!”

或许没有人能理解徐光启这种心情,为解百姓疾苦,一心钻研农学,着成《农政全书》;为大明强军,入西教,学习西学,一心传教,亦是着书数本。

可到最后农书推广不下去,束之高阁;自成西学派,却尽是蝇营狗苟之辈。

真相往往比人们想象的更加残酷。

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十五年降清的洪承畴与当时登莱巡抚曾化龙是亲家。

他儿子洪士明娶的是反清儒士隆武帝大学士林欲楫的小女儿。

施琅的母亲也是洪氏家族。施琅因父亲被国姓爷所杀,与郑氏决裂,然而其降清之后,他的两个儿子世骠、世骅全都娶的是石井郑氏!

所以他们到底争的是什么?这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