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在博物馆里当砖家 > 第177章 又出大事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7章 又出大事了

翟丹很老实的走到了包间外的院子里。

“走,跟我去那边。”

李潇雨指着饭店门外远处一个无人的地方。

然后头也不回的迈开腿疾走。

翟丹小跑着跟在他后面,半路上,忍不住问:“李哥,找我干啥?”

“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

“出大事了!?

一路上,李潇雨一边走一边急促大致地说了一下情况,翟丹才知道:真的是出大事了!

省博物院的院长,考古队的头号领导,同时也是考古队里最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周厚森院长,进墓时,不知触动了什么暗藏机关,被封困在主墓里面了。

这还真是大事。

周院长绝对是本省文博界的重要人物。

重要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在中国大陆,通常把文物分为“一般文物和”“珍贵文物”两种。

国内古玩市场里,市面上流通的那些古玩,绝大多数都是假货。偶尔沙中淘金般,从中找出极少几件真货,按照博物馆的划分,也就是“一般文物”。

“珍贵文物”比“一般文物”更贵重,更值钱。

假设从古玩市场淘来的一堆“一般文物”中,如果想淘出几件符合国家标准级别的“珍贵文物”,这其中的难度,绝不亚于从假货堆中找出一件真货的概率。

“珍贵文物”又分为三个等级:三级文物、二级文物和一级文物。最低的级别是三级文物,最高的级别是一级文物。

在一级文物里,又有些极少数文物的价值超出想象,感觉评定为一级文物都是亏了。

为此,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文博界又自行增加了一个行业内部的标准,这个标准标内部称作是:“一级文物+”或“一级文物甲”。

内定的标准在外界不易理解,所以面对外界,这个标准被统称作是:“国宝级文物”。

国宝级文物是国内文物中最贵重的,在我们省博物馆圈内,如果说还有能比国宝级更贵重的,就是省博物院的周院长。

周院长的重要性,超过省博物院里展出的国宝级文物。

按照发掘进度,今天是正式进入一号大墓主墓的日子。

这一刻,也是无数干考古的梦寐以求的时刻。

每个考古队员都想第一个进入主墓。

在考古界,谁能第一个踏进主墓,在主墓内黏腻湿滑的淤泥地上踩下几个大脚印子再出来,就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或阿姆斯特朗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足迹,那是足以名垂青史的事。

作为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和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哥伦布和阿姆斯特朗的名字响彻全球,还进了学校课本。

干考古的很看重这个第一次。

如果第一个进墓了,既使等未来有一天,退休后衰老的不能动了,还可以对着子孙很自豪地说:“某某墓,打开后,老子是第一个进去的!”

要是第二……那就不好说了。

反正现实是:第二个发现新大陆和第二个登上月球的人,全世界都没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一号大墓的规模庞大,和陕西秦始皇、武则天陵一样,都属于国家严禁开掘的陵墓。

如果不是因为出了特殊原因,根本不会进行考古发掘。

也正是因为出了特殊原因,所以只能进行“抢救性”发掘。

这次发掘事关重大,不容出现任何闪失,所以考古队是由省博物院直接领导,本地的东洲市博物馆都成了配角。

考古队里,除翟丹和那些实习生外之外,其他队员都是从全省各下辖市级博物馆里调拔来的尖子和骨干。

那些队员们论文凭、论学术、论职位,谁都有一大堆足以在业内炫耀的资本。

有时,在考古工地上,某个胡子拉碴拿着小铲子小刷子的中年大叔,或是某个带着草帽像民工一样低头干活的老头,或者某个家庭妇女般收拾细碎的大妈,看起来似乎不起眼,其身份说不定就是省内某个城市博物馆的馆长或副馆长。

这些考古界的技术尖子们个个都是业内翘楚,许多队员都是其所在城市独当一面的考古队长或业务主心骨级人物。

这些大咖们,全被破天荒地集中在了一号大墓考古队,干的是打下手当小工的活。

高级人才太多,多到连国家文物局下来视察的领导都说:“这回发掘,一次集中了这么多考古界精英,为建国以来之罕见!”

有这些尖子在,好处是:技术力量雄厚,遇见什么学术上的事、技术上的事,基本上都是迎刃而解。

当然,有好处的同时,也有坏处。

这些心高气傲的文博界大咖们,被省博物院集中到一个临时组成的考古队里,最大的坏处就是——大家互不服气。

老话说的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偏偏他们水平又都很难占绝对压倒性优势,于是大咖们一方面互相之间谁都不服气谁,另一方面就是也很难一下子谁压倒谁。

在考古队内,除了周院长资历最厚,没人敢叫板,其他众大咖们之间,一直存在着纠缠不清的瑜亮情结,而且不是一两个,是考古队的一群周瑜和诸葛亮在纠结。

能第一个进入一号大墓主墓的名额只有一个,而考古队里有资格第一个进入主墓的人选,很不凑巧,有好多个。

为了争第一个进入主墓,这些本省考古界的精英们,从进驻一号大墓考古队的第一天,就开始处处有意无意地进行各种较劲式比拼:做野外考古作业,基本技术要拼高下;平时聊天,资格、文凭、资质要拼高下;甚至连说话的话锋,都要抬杠分高下……

最近几天,随着主墓发掘日期临近,明争暗斗的情况愈发激烈,要不是有周院长用自己的资历和威望压着,估计冲突早就爆发了。

前段时间,据某位旁听过“一号大墓主墓发掘准备会”的人士透漏说:推选进墓人选时,为争第一个进墓,十九个参加会议的人争吵得不可开交,会议从头天下午三点一直开到第二天凌晨三点。

众人谁都说不过谁,吵到后来,按意见分成了六派,每派鬼使神差的正好三个人。

“六大派”每派都极力推荐自己派系人选,每派还都不同意其他派系推荐的人选。

“六大派”为了表示自己没有私心,不同意别人的同时,还都拿周院长说事儿,都说周院长是最合适的人选。

议而不决的情况下,只好专家组投票选举,票选第一个进墓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