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岳川没有直接开讲,而是反问道:“先生以为,道起何地、通往何方、流经何处?”

挑灯僧想了想,说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他解释说:“道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固定的,它是瞬息万变的。说不定我们现在讨论的时候,道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道是不可描述的。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我做不到!”

挑灯僧用两个“做不到”概括了自己对“道”的理解。

不是描述不出来,而是道变化的太快了,根本无法描述。

原本,匮乏的词汇量就无法形容道,好不容易把道的内涵解释出来时,道已经变了。

众人听得云里雾里。

孔黑子问道:“先生,我们悟道各有不同,王子殿下所悟烈阳之道,某所悟大同之道,王先生所悟义兵之道,相差千里,便是同一人,如黄先生,所悟诸多大道,也都相去甚远。这便是道可道、非恒道吗?”

挑灯僧摇头,笑而不语。

岳川解释道:“孔先生,你所说的悟道,是个人的道,是属于你们自己的道。而我们所论的,是个人之外的道,是天地之道,更是宇宙之道。是古往今来之道,更是诸天万界之道。”

一连串陌生的词汇砸在众人脑门上。

但是,岳川的用词十分精准。

一听之下,众人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浩瀚、宽广。

挑灯僧也咀嚼着“诸天万界”四个字,眼睛逐渐明亮起来。

“岳先生,果然高人也!”

这还是挑灯僧第一次用认可,甚至赞叹的语气说话。

显然,他把岳川看做了与自己同等级别的人。

岳川拱手,“不敢不敢!只是见得多、识得广罢了。”

诸天万界这个词出自网文,如果不是上辈子的经历,根本想不出这种词汇,更想象不到其中包含的意境。

古人是浪漫的。

古人是洒脱的。

可古人想象的极限也就是大江、大河、大海,是天穹、云霄、星空。

他们想象不到诸天万界。

这也是大黄第一次在南郭小院讲道时,一个“大千世界”震慑全场的原因。

谁都没想过,自己所居住的这片天地,只是一粒沙,在小世界之上还有更多更大的世界。

而诸天万界,比起大千世界又要高一个档次。

哪怕岳川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凭“诸天万界”这四个字,也足以让所有人敬仰。

因为,这四个字代表了眼界,代表了格局。

岳川接着说道:

“个人领悟的,只是天地之间的道,或许是山川水流这些自然景观,或许是仁义道德这些人文景观,也可能是其他一些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存在或者观念。”

“这些道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随人而存、随人而去,仿佛一盏灯,能照亮方寸之间,却照不亮整个夜空。在无穷的漆黑之中,还有更多更多神秘莫测的事物。”

“而这些黑暗,需要更多的灯去照亮!”

说到这里,岳川目光转向自己的辩论对象。

“先生,你以挑灯僧为名,是否有这方面的意思呢?”

后者哈哈大笑,笑声中很是畅快。

“不错!不错!岳先生所料不差,吾确实有这方面的意思。只是,吾势单力孤,只有一盏灯。”

岳川抬手指了指院中众人。

“此地有诸多贤良俊杰,先生已经绽放光辉,不妨为他们传火,大家一同挑灯,探索边界。”

挑灯僧看了一眼周围,满意点头。

这几天一直在和众人论道,对众人的水平有清晰的了解。

虽然还达不到自己想象中的水平,但也难能可贵了。

而且,自己实在没有挑三拣四的余地。

这天下,人才很多,但人才诞生艰难,要消耗太多太多天地的积攒。

同一片区域通常很难诞生两个天才。

即便两个同级别的天才碰面,也会很快分道扬镳。

因为天才的成长同样需要消耗天地的底蕴。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同一片土地,能长很多草,但只能长一棵树。

如果有第二棵树,那么必然成长不起来。

要么挪走一个,要么两个谁都活不了。

姜国这弹丸之地竟然涌现出这么多人才,而且还融洽的相处,没有任何“营养不良”的迹象。

挑灯僧不由感慨:姜国这块地,也太肥了吧?

与挑灯僧不同,岳川脑海中浮现出“不老药”,浮现出自己通过虫洞看到的景象。

异域神明修行的功法,是一种道。

他们把体内杂念、邪念排出体外,又是一种道。

他们把邪念、杂念排泄到其他世界,还是一种道。

而且是很高明的道。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他们祖祖辈辈对道的探索,对道的积累。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那就是科学。

上辈子的世界里,人们探索科学,研究科学,用科学改变世界、造福全人类。

而岳川看到的异域神明,他们探索的是“道”,研究的也是“道”。

他们把专属于个人的道汇总起来,传承给后代,后代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社会、文明。

挑灯僧很可能是知道了什么,并且在积极奔走,想要凭自己的力量改变局面。

至少也是未雨绸缪。

岳川想了想,再次问道:“先生可窥见过道?”

挑灯僧凝滞了一瞬间。

随即,他重重点头。

“见过!但不是窥见!”

听到这话,众人云里雾里。

什么叫见,什么叫窥见?

这俩人打什么哑谜?

岳川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

挑灯僧竟然亲眼见过,而不像自己,是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