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赘婿的悠闲人生 > 第902章 考察桥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傍晚,灾民皆是露宿荒野。

朝廷虽是发放了粮食,他们每日吃的却是清澈见底的米汤,都怕粮食吃尽,朝廷不再下发。

黄老汉邀请苏牧过去一起吃饭。

夜里便让他睡在了一旁的蒲草上。

此时的大地宛若蒸笼一般,即使是到了晚上依旧炙烤的人们大汗淋漓。

好在朝廷派了无数挑水工,给灾民送来了水,不至于让灾民没有水喝。

少女黄兰蕙端了碗凉水给苏牧。

“多谢。”

苏牧几口喝完,望着头顶璀璨的星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无能为力。

大魏实行的土地私有制,境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土地兼并。

尤其是这次旱灾,灾民离开家乡之前都是有土地的。

旱灾来临,禾苗枯败,河床干涸,就连野草都不得活,多数普通人家是没有余粮的。

眼见今年收成无望,他们只能选择离开家乡逃荒。

然而逃荒路上也是需要粮食的。

此时一些家中拥有大量余粮的地主和富户,便会趁机用粮食换取灾民手中的土地。

土地兼并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发生了。

纵然他拥有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也找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不要说古代,就是发达社会,土地国有,仍然存在变相的土地兼并。

何况大魏这种土地制度已然成型,想改变几乎不可能。

他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开疆扩土,每征服一个地方,便将国内失地的农民转移过去,如此方可维持国家不出现问题。

黄兰蕙小声问道:“先生,城里真的能赚到钱吗?”

黄老汉也道:“这么多人涌进城,真的都可以找到工作吗?”

“都可以。”苏牧坐起身,点头笑笑。

余下的这二三十万灾民,多数是因为拖家带口,无法前去百越和去往各地修路。

这其中也有不少男人,他们只是为了照顾自家女人、孩子、老人才无法成行。

能做事的男人数量应该在四五万左右。

既然如此,他不介意在东京城附近启动一些大工程,给能做工的灾民提供工作机会,让他们得以养家糊口。

苏牧站起身,缓缓走入了黑暗中。

黄姓祖孙二人望着他消失,都是一副失望表情。

老汉并未打消将孙女许给苏牧的想法。

原因也很简单,这个年轻人能识会算,一旦他在东京城置下房子,只需去城里给人做做账房,起码能月入十贯。

不出几年就能还完借款,黄老汉和孙女只管跟着他享福就可以了。

苏牧此时在黄老汉眼中就是一个金龟婿。

他如何肯放弃。

半个时辰,苏牧又溜达着回来了,与黄老汉寒暄几句,躺下酣然入睡。

同一时间,关雄急匆匆进了东京城,来到了沈家找工部郎中沈万德,带着沈万德又去了工部尚书卫沭府上。

卫沭府上,书房中。

关雄道:“陛下让沈郎中带人去一趟河北路赵县,看一看赵县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桥,摸清建造方法后,让工部画一份图纸出来。”

沈万德惊讶道:“陛下要修桥?”

关雄道:“对。”

卫沭问道:“在哪里修?”

关雄愣了下神,一字一顿地道:“在东京城附近,石桥修在黄河上。”

沈万德震惊的瞳孔一缩,“在,在黄河上,修,修石桥?”

“这......可能吗?”

卫沭亦是震惊的张大眼睛。

要知道东京城附近府黄河河道,最窄的地方都有两百丈宽,如此大跨度的石桥,卫沭和沈万德听都没有听说过,怎么可能不震惊。

不要说他们,就连关雄听到苏牧的话时,也是被震惊到了。

关雄点了下头:“陛下让你们明日便动身,了解完石桥的构造,尽快选址,制作出方案,然后动工建造。”

卫沭深吸了口气,点头道:“好,我明日便让人跟沈郎中出发。”

沈万德之所以被安排进工部,是因为沈云初觉得他在临湖时,在西湖上修过两座大堤,能够胜任工部一些工作,让他不至于在朝廷无事可做,引来旁人弹劾。

苏牧此次派他去研究赵州桥,也是看重了这一点。

赵州桥始建于隋朝,虽然只有二十丈跨度,却是此时跨度最大的石桥。

此桥弧形平,采用的是多拱技术,结构强于其他模式,而且河心不立桥墩,可以有效避免被冲毁。

苏牧想利用赵州桥的结构方式,再用上水泥和铁筋,在黄河上建起一座石拱大桥,最理想的状态是能通火车。

修成此桥,既可以将河北路和京畿路彻底联系起来,又可以为涌入东京城的灾民提供一份工作。

待到桥修好,火车连通两岸,东京城必然会更加繁华,能提供的工作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难点在于赵州桥只有二十丈的跨度,黄河最窄的地方却有二百丈,十倍的差距,已经不是难字能形容的了。

翌日一早,沈万德带着几十名精通桥梁工程的工匠乘船渡过了黄河。

苏牧此时正坐在地上,嘴角叼着根茅草,望着灾民们怔然出神。

看着关雄在不远处来回走动几步,苏牧心领神会,脑海中想着黄河之上,一座石拱大桥,巍然矗立,火车在桥上轰鸣驶过,不知道会惊掉多少人下巴。

“恩公。”

耳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苏牧回过神,却见李夫杰和朱姓女子不知何时来到了近前。

两人从上到下都干净了不少,朱姓女子云鬓盘起,脸上透着丝丝红晕,站在李夫杰身后,有些害羞。

苏牧笑问:“都办好了吗?”

李夫杰道:“好了,都好了,见过恩公我就要去城里做工了。”

说着望了妻子一眼。

苏牧点了下头,“那就好。”

就在此时,周围无数灾民围了过来。

灾民或许不认识苏牧,却是认识李夫杰和朱姓女子,见两人梳洗的异常干净,都很好奇。

黄老汉在人群中与灾民们絮叨起来。

不多时,灾民们全部羡慕的看向了李夫杰夫妻二人。

夫妻二人被看的耳根发热,与苏牧寒暄几句,急匆匆离开了此地。

苏牧望着两人走远,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被灾民们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