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光义在位期间,录取的士子人数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单论进士科一科,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榜是淳化三年,高达三百五十三人;最少一榜是太平兴国三年,但也有七十四人。这样的人数不用说和隋唐时期对比,单单比宋太祖时期就高出数倍。】

【除了大幅扩张录取人数外,赵光义还对士子们大力授予官职,甚至还给予升迁优惠。】

【要知道,唐朝虽然施行了科举,但进士们往往并不能够立刻得到官职,还需要等候机会。】

【但赵光义不同,一旦成为进士,立刻授予京官;同时,对进士出身的官员们多加照顾,例如太平兴国二年第一次科举的士子中,吕蒙正在七年后位至执政,十二年后更是成为了宰相。】

【通过大幅扩张录取人数、大力扶持科举出身的官员,赵光义成功使科举在朝野上下落地生根,让科举出身的官员占据了从中枢机构到州县幕职的大小官位。至此,宣告了宋朝文官统治的真正确立。】

【对了,在这里要提一下太平兴国五年的科举。这次科举的进士有“龙虎榜”之称,从中走出了数位一流人才,先前提到的张咏,日后位列宰辅的寇准、李沆、王旦、向敏中等人都是从这一科进士榜中走出。】

宋朝,淳化四年。

听着神迹对自己的种种夸赞,对自己各项功绩的列举,赵光义的心仿佛已经飞上了云端。

直到最后,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榜?

他来了精神,先前他知道张咏和寇准都是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时,就打算等神迹结束后去翻一翻那一次的进士名录,找一找是否还有一些人才可以提拔提拔。

没想到,神迹就给他指出来了。

不愧是“龙虎榜”啊!

不过,神迹说的是“等人”,那说明除了这几人之外,可能还有好苗子。想到此处,赵光义觉得自己等不到神迹结束后再翻名录了,他现在就要看一看。

于是,他吩咐一个侍从去将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名录给他带来。

唐朝,贞观三年。

明白唐朝现在情况尚需等待的众人,对于赵光义如此堪称放肆地扶持科举,都有几分羡慕之意。

这么多人手!从中枢机构,到州县幕职,可以说是囊括了全国上下,触角遍布各层。有了这些,还担心不能推行科举吗?还担心不能削弱甚至杜绝那些世族势力吗?

至于后来像明朝一样的文官群体,那是另一回事儿,毕竟不是世族了。

何况,像是这太平兴国五年的“龙虎榜”,李世民也眼馋啊!这么多人才……

就以赵光义这个录取人数,总也能发掘一些能够担当大任的人才,这可比世族的人口基数大多了。

可惜了,大唐还不能这么放肆,得慢慢地,施行当下的科举的同时,逐步削弱世家大族的力量。

宋朝,大中祥符三年。

宋真宗赵恒也颇为感慨:“太平兴国五年的龙虎榜啊,确实为大宋发掘了不少栋梁之才,不止于爹爹有功,于朕也帮了大忙。”

明朝,洪武年。

殿内亦有一些文臣陷入了对宋朝的追思,沉浸在了对宋朝那个文官治理天下的时代的怀念中。

那是文人士子的天堂啊,多好的日子!哪像如今……悄悄看一眼朱元璋……如今的万岁治下,可难以再找到宋朝那样的美好生活了。

【顺带一提,宋朝能够如此广泛地推行科举,离不了从前的世族们大多都已经消亡的结果,这个消亡,不是指势力衰落,而是彻底消失。】

【势力的衰落,从贞观到开元就已经逐步开始了。】

【而能够达成门阀世族彻底消亡的成就,还是要感谢一个人——黄巢。】

【他率领的农民大起义,除了进一步推动了唐朝的灭亡,还从物理上消灭了为数不少的门阀士族,可以说是为后来者扫平了道路。】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韦庄)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出生时离那个暮霭沉沉的晚唐已经有一段时间,黄巢的张狂威名也只是存于人们口耳相传,而那些在先前朝代盛极一时的世家贵族们也只有寥寥余音流传。毕竟,五代早已是手握军权的军阀们的天下了。

但尽管如此,从史书、诗歌的只言片语中,也能窥到当时在黄巢的利刃下,那些曾经富贵荣华的高门们的惨烈结果。

“天街踏尽公卿骨啊!”但若没了这些公卿们的尸骨做底,现在大宋又如何能够在那些普通士子们中间推行科举制度呢?

确实。从这个角度上看,黄巢还是办了件好事儿呢。

唐朝,贞观三年。

所有人的心神都被这一段话冲击得七零八落。

昔时繁盛、皆埋没……天街踏尽、公卿骨!

纵使在场的诸多重臣尽皆为当今陛下的拥趸,忠心耿耿,愿意追随今上的所有决定——包括推行科举制这一损害世家门阀利益的决定,但他们中的不少毕竟和世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他们的设想中,固然科举制会对世家产生动摇,但以世家的底蕴,未尝不能慢慢沉淀下去,再识趣一些,就可以和陛下你好我好大家好。

他们也想过宋朝的科举是如何摆脱世家门阀的势力影响的——或许是经过五代烽火,但世家们总也能捞到一些军队力量用以保全自身。

可眼前这个结果,太过赤裸裸,也太过残酷了!残酷到当下的这些名臣们也有些不愿意接受。

虽然,这种物理消灭,确实是最彻底也最有效的方法。

唐朝,武德九年。

比贞观年间的众人更心梗的,就是武德九年的君臣了。

毕竟,和李世民登基后不同,李渊在位时,世家大族、特别是关陇贵族们的力量更要庞大几分,在殿中的群臣中所占人数也更多一些。

自然,看到黄巢干的事情、那几句诗后所受到的打击也就更加严重。一时间,不乏有些年纪大了的老臣一口气喘不上来晕过去的情况发生。

汉朝,元狩四年。

诸位军功列侯们坐在位置上,莫名有些感同身受,可能是因为那“公卿”一词吧。

毕竟他们也清楚,黄巢所消灭的这些世家门阀和他们并不是一回事儿。

也有不少人目露唏嘘之意:“太惨烈了,这黄巢实在是个狠人。”这么狠,怪不得能够转战大江南北,掀起巨大波涛。

【除了这些扩大文官基层的措施,在扶持文官群体上,赵光义也是不遗余力。】

【首先,赵光义自己以身作则,展现出好书重文的倾向。他曾指出:“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政。”同时还鼓励武将们也要读书。】

【接着就是之前提到过的文臣统兵,以文驭武。赵匡胤虽然也约束武将,但文臣一般只担任内地知州,边境的州郡往往还是多用武将担任。

但赵光义并不如此行事,他不但大量任用文臣担任边境知州,还把文臣派往军中任职,自他以后,文臣出任安抚使、经略安抚使或兼任驻泊一方的马步军都总管督帅武将渐成惯例。

不论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单论对文臣权力的扩大和扶持,确实是起到了作用。】

【最后就是重用文官,优先从词臣中选拔人才担任宰执。词臣是指为皇帝起草内制的翰林学士和起草外制的加知制诰,赵光义的宰执中有七个都是从翰林学士升任的。

同时,纵观赵光义整个在位期间,宰相九人,全部是文官,有科举出身者六人;正副枢密使三十五人,文官出身的有二十一人,占百分之六十;参知政事十八人,全部是文官。】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略略皱眉:“读书是件好事,确实应该多读书,扶持文臣力量也没什么,毕竟武将骄横之风尚未消除,文臣需要有力量与他们相抗衡。”他顿了顿,“但是,对于文官给了这么大的倾向,是否有些过了?”

以文驭武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前就骂过一轮了,这时就算了。但宰相、枢密使、参知政事的人选上,也对文官这么倾斜,有些过头了吧?

朕知道你是形成了文官治理系统,但看到你形成的过程,果然还是不爽。

唐朝,贞观三年。

感到不太妙的不只有赵匡胤,唐朝的诸位君臣也是如此。

“这文武力量对比,失衡了吧?”尉迟敬德有些郁闷道,况且看起来,宋朝的文武官员、文人武人好像相当泾渭分明,不像他们唐朝和再往前的时候,有时候好像分的没有那么开。

此时,长孙无忌突然不知道怎么的想到了之前那个“东华门唱名”一话的两个主人公:“那先前那个狄青,不会是个武将吧?或者说,还是一个颇有些功劳的武将?”

“……”他这么一说,众人一想,还真的很有可能!

那句话就是对什么是“好儿”的注解,韩琦——是个文官说东华门唱名才能算好儿,那他为什么要对狄青说这句话?八成是因为狄青对好儿的注解不同。

那么在宋朝这么个文武泾渭分明、又严重崇文抑武的环境下,对好儿的注解还能有什么不同呢?只能是文武分歧了。

尉迟敬德更郁闷了:“重臣宰执们都没有武将的份,连好儿,都不能算武将武人了……”

【当然,这些是官场上面的举措,除了这些,赵光义在搞文化上也颇为努力。】

【太平兴国九年,赵光义命令三馆将现存藏书与唐代《开元四部书目》进行核对,将阙目公布中外,凡献书三百卷以上者,酌情授官或另行安排。】

【至道元年,赵光义又专程派人前往江南、两浙购求图书。】

【这些举措都带动了宋朝重视书籍的风潮,推动了藏书、读书的盛行,也对后世的文化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时,赵光义在位期间,还编纂了《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三部书,后来与《册府元龟》并称为“宋朝四大书”。】

【除此之外,赵光义在位期间还编纂了医学类书《神医普救方》一千卷、《太平圣惠方》一百卷、《雍熙广韵》一百卷、《太平寰宇记》二百卷。】

【这些也是赵光义心中“文德致治”的体现,是他所治理的“太平盛世”的一部分。】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听的心满意足,觉得自己所作所为都得到了肯定。没错,这些就是他的以文德治理天下的表现,也是他的文德带来的太平盛世的体现!

宋朝四大书,他的就有三部,这些都是他的文治功绩啊!

群臣恭贺:“官家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时北自常、碣,南极岭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

“官家闵农考绩,讲学劝谏,彬彬至治,成康文景,亦曷尚兹?”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听完还是点了点头,别的虽然不行,但赵光义在文治方面确实做得不错。宋朝的文治也确实有他的一份功劳在。

但是,想让朕因此给他松绑,这是不可能的,赵光义还是继续绑着吧,毕竟他对外实在是太拉跨了。

文治武功,赵光义就像是瘸了一条腿一样,只有文治,没有武功。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评价道:“这点倒是没错,宋太宗搞文治确实有一手,宋朝的文官就是他带起来的,就是对外实在不行。”

朱柏悄悄道:“我感觉他就是知道自己武功不行,所以才在文治上使劲下功夫,这样才能说自己治理的好,是个太平盛世了。”

其他兄长们对他的话都表示赞同,纷纷觉得就是如此。

“我感觉,宋太宗太追求一个好名声了,之前想要攻打辽国是这样,后来屡次失败,转向文治也是出于这种原因,不然,这文武之间也太过失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