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七零捡漏老宅后,小可怜一夜暴富 > 第129章 啥炸酱面啊?年轻人不讲武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9章 啥炸酱面啊?年轻人不讲武德

半晌没人说话。

陈乔玉有点儿紧张:“不好吃吗?”

难不成是她的口味被现代影响了,跟现在的口味不同了?

很快,英子反应过来。

她摇摇头:“不是,不是不好吃,是……”

“是什么?”

“是太好吃了!”英子大声道。

她不敢相信:“乔玉,你什么时候有这手艺的?比我妈做的都好吃!”

金二婶勤快,也是晒茄子的大户,支书家里也算是宽裕点儿,所以金二婶也没少用这茄子干做菜吃。

但都没有陈乔玉的这个好吃。

陈乔玉抿嘴笑,那是当然啊。

她这个酱里面,油盐酱醋糖都放得多,别的不说,炸酱炸酱,她的酱是真的炸出来的,然后才往里放其它调料的。

但普通人家做的臊子面,酱面,都是蒸煮熬出来的,个别能炒一炒就算不错了。

陈乔玉这个可是实打实油炸出来的。

油不比肉,茄子香菇豆干都吸油,吸进去看不出来。

别人只觉得你家的茄子香菇豆干酱比别人家的好吃,可想不到里头用了多少油。

就是香,就是好吃。

柴爱花到底稳重一些,尝着不错,但还是关心成本的。

“这里头用了不少材料吧?茄子干跟香菇可以不算钱,但是豆干跟肉都得花钱买呢。”

陈乔玉说道:“是,价钱肯定是要贵一些的,国营饭店的肉丝面三毛钱一碗,还得二两粮票一两肉票,咱们票不要那么多,但定价不能比这个便宜。”

现在国营饭店里常卖三种面。

一种阳春面,也就是素面。

除了面条,里面只有酱油汤头和葱花。

卖八分钱一碗,二两粮票。

第二种是菜汤面。

除了上面说的之外,会加现炒的菠菜跟油豆腐泡。

卖一毛五分钱一碗,三两粮票。

第三种就是肉丝面。

一般是用的骨头汤和鸡汤汤底,除了青菜之外,还有一小撮过油的瘦肉丝。

这种贵,三毛钱一碗,还要二两粮票和一两肉票。

陈乔玉怕打眼没敢在明面上用那么多肉,但放的油实在,成本是不低的。

她能做的就是放宽票券的收取。

柴爱花有些迟疑:“人家馒头五分,花卷六分,素包子一毛,咱们卖个一两角钱的烧饼,还说得过去,这一碗面,要三毛钱,能有人买吗?”

陈乔玉说:“有没有咱们说了不算,关键看镇上的人买不买。”

柴爱花想了想,觉得也是。

张永华倒是意外地很支持:“卖烧饼之前我也觉得没人会傻到花钱买烧饼的,吃红薯窝头土豆也一样。”

“但卖了烧饼之后我就知道不一样了,肉的就是比蛋的好吃,蛋的就是比素的好吃。”

柴爱花又意外又欣慰地看了张永华一眼,难得这家伙能有这觉悟。

姚大勇说:“我去供销社送鸭蛋,认识不少十里八乡的人,他们赶路的反而不是很愿意吃烧饼,虽然好带,但太干了。”

“有些大队有钱,出门还给补贴,他们就喜欢拿补贴去汤面馄饨,连汤带水的,吃着舒服。”

陈乔玉点点头:“对,尤其现在天气冷了,饼子虽然能揣怀里,但没多一会儿也就冷了。”

“不如一碗热乎乎的面条来的舒服。”

陈乔玉建议道:“咱们不能跟国营饭店做一样的,不然人家看我们,就跟我们看那两家是一样的。”

“人家背后还站着公家,到时候要收拾我们,那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她这话一出,众人背上都是一股冷汗。

是啊,这年头公家、集体最大,他们这做生意也是在公家的眼皮子底下做。

人家现在是观察上头的政策,犹豫摇摆着呢。

但要是抢了公家的生意,指定要收拾他们的。

大家连忙道:“那不做一样的,不做一样的,咱们就做这炸酱面。”

“那炸酱面也没汤没水啊?”张永华发愁了。

柴爱花都无语了:“没汤没水你不会给人家单独盛啊?”

陈乔玉笑道:“我也是这个意思,炸酱面比汤面干,咱们就再送一碗面汤,弄点儿小葱,撒上葱花还好看。”

本身煮面的水也是烧着的,煮过面条的水还浓稠一些,多少有点儿面汤的意思。

“行,反正咱们水都是从卫婆婆家打的,现在无非就是多打一桶水的事儿。”

当下,几人定好价,炸酱面三角钱一碗,有粮票肉票的话,便宜一毛钱。

还免费送面汤。

英子说:“面汤是坐下来吃的,兴许他们还愿意加个咸鸭蛋跟烧饼。”

“没错,做生意讲究和气,咱们不好跟另外两家对着干,就得想办法吸引顾客来咱们摊子上。”

大家买东西都有从众心理。

门可罗雀的摊子,总是叫人有些怯。

但要是那摊子上还有别的人挑挑拣拣,大家走过路过也会上去看两眼热闹。

这里头指不定就有几个顾客。

六人小组暂缺青杨,但烧饼的馅料和炸酱的核心技术都在陈乔玉手里,也没人去计较青杨的缺席了。

当天晚上,陈乔玉熬夜做了一小坛子炸酱,和满满三大碗添加了五香粉的调料。

第二天一早,柴爱花他们也都来了,大家一起去镇上,齐心协力把摊子支起来。

果然,他们摆出来没多久,陈乔玉就看到另外两家来了。

一左一右,距离他们的摊子也就五六米的样子。

不远不近的,就那么盯着他们。

陈乔玉几人卖烧饼,他们也跟着卖烧饼。

陈乔玉几人卖小米粥,他们也跟着卖小米粥。

陈乔玉他们卖咸鸭蛋,那些人倒是没有咸鸭蛋了,就卖咸菜,两分钱一小碟。

陈乔玉低声道:“咱们也应该加点儿咸菜。”

英子立马说:“我回去就把我妈腌的咸菜拿来。”

之前没卖咸菜是想着能促进咸鸭蛋的销售。

但现在人家开始卖了,他们也不必藏拙了。

别的不说,金二婶的咸菜口味那是全村公认的好。

就这么着,早上的一个多小时,陈乔玉他们做什么,那两家就跟着做什么。

纯纯的癞蛤蟆趴脚背,不咬人它恶心人。

那两家人也面露得意。

他们都是镇上的,来去方便。

不像陈乔玉他们要赶远路,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

他们甚至还主动降价便宜卖,就是商量好了要挤垮陈乔玉他们。

眼看着陈乔玉他们没有卖出几张饼子,连烧饼的面团子都不揉了,那两家人得意地笑了。

一群乡巴佬!

又不是镇上的人,还想来镇上挣钱!

想得美!

两家人互换眼神,彼此都带着满意和嚣张。

但是很快,姚大勇去完供销社回来,就带回来了四五个人。

那几个人跟过来,看到一溜的三个摊子,好奇问道:“是哪家?”

姚大勇指着中间的:“那家。”

说着,就带着几个人往陈乔玉他们这边走来。

但就在这时,另外两家的人就蜂拥而上。

左右夹击拉着姚大勇带来的几个人的胳膊,热情甚至是强硬地拉着他们去自家摊位:“大兄弟,你们吃烧饼吗?咱家的烧饼好吃,刚出炉的,洒了芝麻跟白糖,香着呢!”

那几个人是被姚大勇叫来的,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就被拉走。

然而两家人实在是“热情”,大人小孩甚至连女人都一起上,强行拉着他们改道。

这可叫那几个人不敢动弹了。

但还是挣扎着开口:“烧饼?我们不吃烧饼啊。”

“那也有小米粥,有小米粥的!”

“我们也不吃小米粥。”

“那你们要吃啥?”两家人也懵了,松开手。

大家都卖这几样,总不能是专门来买咸鸭蛋的吧?

那几个人笑着道:“他说这里有炸酱面,还送面汤,我们才来的。”

啥?

炸酱面?

两家人傻眼了。

陈乔玉他们不是就卖烧饼吗?

咋还卖起炸酱面来了?

也不通知一声!

不讲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