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七零捡漏老宅后,小可怜一夜暴富 > 第264章 发夏粮咯,卖粮食去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4章 发夏粮咯,卖粮食去咯

对大人来说,原本要花三毛钱的,现在一毛五就能获得一个“我们家孩子也喝上了汽水”的荣耀,何乐而不为呢。

一时之间,都是来陈乔玉家要“匀半瓶”汽水的人。

半瓶买的话,不算押金,就一毛五分钱,能让一屋子孩子开心,也很划算了。

而陈乔玉思考了一下,尝试了新方法——她把在现代买的2升装的汽水带过来了。

瓶身的广告纸很容易就去掉了,剩下一个光溜溜的瓶子,看不出来什么。

她把现代买的大瓶汽水倒到洗干净的空汽水瓶里,然后卖给村里人。

不过因为不是原装的汽水了,她卖得便宜了一点。

她对村里人说:“这个不是北冰洋,但也很好喝,我批发的价钱要便宜一些,一瓶两毛钱,半瓶一毛钱,就是盖子我来开,要回收,成吗?”

一瓶便宜一毛钱,半瓶便宜五分钱。

五分钱也是钱,五分钱还能吃一只冰棍呢!

大家都很高兴:“乔玉真厚道!”

这汽水喝着也不比北冰洋差啊,至于盖子什么的,村里人根本不在乎。

谁买汽水的时候不是当场就把盖子给开了啊,人家有起子,他们家里又没有起子。

就这样,陈乔玉开始了灌装橘子汽水的小买卖。

一个玻璃瓶才248毫升,一个大号的两升装饮料,能灌八瓶!

陈乔玉把大饮料瓶浸在井水里,拿上来的时候还是冰冰凉凉的,人家一点儿都没察觉这是灌装的。

只觉得在陈乔玉家买汽水真好,比外面还便宜一角钱,感觉占大便宜了。

其实陈乔玉也不在乎这一角钱两角钱的,她这纯属玻璃瓶子带回来不方便,从镇上骑车回来,得特别小心才能让玻璃瓶子安安稳稳地到家。

但是塑料瓶子就没事儿了,比玻璃瓶子轻,还不怕摔。

她也没想挣村民的钱,能改善村民的物资水平她很乐意,但是不能给自己添太多麻烦。

不过好在也不是总有人舍得花两毛钱喝汽水的,实在是想叫孩子打打牙祭,才会买上一瓶半瓶的。

陈乔玉从来不嫌少,只要她有空,谁来都卖。

她也是个好性情,还专门请吕爹爹吕婆婆去镇上又拉了四箱汽水回来。

这下别人瞧见了——陈乔玉进货了!

有这两箱又加四箱的底子,陈乔玉往后从家里拿出多少瓶汽水都没人好奇。

毕竟人家有进货呢!

陈乔玉忙了几天队里的活,好不容易有一天能稍微松脱点儿了,还叫上吕爹爹吕婆婆去大舅家拉鸡蛋。

大舅家现在一天也就不到两百个鸡蛋了,隔六七天过去拉一回就行,一篓子装少点,两百个,还能多垫点儿稻草,防止磕碰。

一车六个篓子也就拉回来了。

陈乔玉每次都让吕爹爹吕婆婆他们把空箩筐载走,对吕爹爹吕婆婆的说法是:“下回我再叫人给你们传话,你们就方便直接去小芦沟村了。”

但是在村里人看来,就是吕爹爹吕婆婆专门帮陈乔玉运送货物,老牛拉着板车进进出出的。

陈乔玉也不光叫吕爹爹吕婆婆拉东西进来,偶尔也拉东西出去。

比如今年她跟青杨一起分了五六百斤的粮食,当然了,稻谷是没去壳的,玉米是连着棒子芯的,芝麻花生也是连荚带壳一起算的……实际能吃的可能也就三四百斤。

但也算得上是个丰收年了,过年的时候还要分第二次呢。

不过吧,陈乔玉现在已经“由奢入俭难”了——她吃不惯那种要洗好几遍,要慢慢挑沙子挑谷壳的米了。

队里的粮食一发下来,她就叫吕爹爹吕婆婆给拖到镇上去了,放在卫婆婆家。

她去镇上的时候再带去集贸市场卖。

城里什么都好,工人工资高,待遇好,但就是粮食少。

正经工人有食堂解决饭食,但还有许许多多没有岗位的人,或者家里老人孩子一大堆的人,就靠计划那点粮食,根本不够吃的,得从外面买。

以前叫“蒙”,蒙就说撞运气,能弄来就弄点儿。

现在集贸市场算是试点经营了,英子说了:“集贸市场有人卖粮食了,只要卖的不多,人家也不管。”

算不上倒卖计划物资的程度就行。

陈乔玉就把村里发的这些粮食都给运到镇上去,慢慢卖。

她自己再去现代的超市,或者菜市场的粮油店买那种好米,特别干净,根本不用挑杂物,淘洗一遍就能吃。

这给她节省了不少时间呢。

农忙间隙,趁着青杨在地里忙的时候,陈乔玉就抽空去现代。

把鸡蛋运过去,偶尔也带一些小米红枣花生过去。

不过这些量不大,反正就交给周姐处理了。

周姐那边进展喜人,她注册了一个个体工商户,还办了食品销售许可证。

都已经弄好了,挂在小店铺的墙壁上。

陈乔玉心怀激动地看着那两个大相框一样的东西,觉得自己好像参与了一件很厉害的事。

周姐把乔玉带来的鸡蛋给摆上去,然后跟她说:“上次你那两只土鸡在朋友圈里效果很不错,晓玲没等到你来做麻辣烫,主动贡献出来,我给顿了,招待了睿睿妈妈和我的一些朋友吃。”

周姐说:“大家一致觉得这土鸡正宗,有鸡味,我特地留了一只鸡腿出来,只用白水加盐煮,松松吃得不撒嘴,我可很少看他吃肉吃得这么香的。”

陈乔玉高兴极了:“那太好了!”

周姐笑着问她:“你别光说好啊,快跟我说收,你们的土鸡什么时候能开卖?”

陈乔玉想了想,这一批的鸡就剩下两百多只了,不过里面有七八十只公鸡,顶多留十只下来,剩下的都能卖了。

大舅妈那边孵的第二批小鸡也快出来了,第一批小鸡已经有半个月了。

正常来说,五六个月,差不多到元旦、过年的时候,就能有大批量的鸡出栏。

陈乔玉就跟周姐说:“这次大概能有六十只,不过不能全卖了,我们家也得吃。”

“这样啊”,周姐想了想,“那你就按五十只给我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