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七零捡漏老宅后,小可怜一夜暴富 > 第345章 陈乔玉的笨人笨办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5章 陈乔玉的笨人笨办法

陈乔玉本来说分开跑,她自己跑一路,效率高一点的。

但屠慧东不同意。

“这里不比家里,真要是碰到拐子了,青楠没找见,你先丢了,我咋跟你妈交代?”

余小红也劝说道:“姐,还是一起吧,我们才第一天来江东,根本不认识路,不说怕你丢了,就是我跟我妈,也怕出去了找不到回来的路。”

这话也有理,陈乔玉就同意了:“一起就一起吧。”

慢一点就慢一点,只要找遍目标地区就行。

陈乔玉他们从大学城开始,沿着地图上标注出来的各种车站、码头、招待所、集贸市场,都去一圈。

在尝试过几次寻人被人不耐烦敷衍挥开之后,屠慧东和余小红也选择了跟陈乔玉同样的方法——

“大妹子,我们是外省来的,我们公社今年养了好些鸭子和鸡,你们要不?年底做腊鸡腊鸭吃,给工厂发福利,走亲戚送礼都行……”

“我们公社求购水泥和鱼饲料,大兄弟你知道江东哪儿有这些不?”

“……劳烦您看看,没见过这孩子也别急着扔,要是要上头的东西,就找我。”

“南方的料子和扣子,你要多少我有多少……当然不会写在上头啦,不过地址是一样的,你可以找我。”

陈乔玉的卡片上写的东西是不怕人查的。

但是在实际找人的过程中,她会刻意展露一些自己手里的货物。

奇货可居,别人就是再怎么,也得高看一眼。

比如这回跑的这个汽车站,值班台的男人本来很嫌弃的,但听陈乔玉说手里有不要票的自行车,顿时就来劲了。

“真不要票?”

“真不要,不过到时候给您弄过来也是拆散了的,您得自己拼回去。”

陈乔玉的废品收购站不是白待的。

上回被枫桥镇集贸市场的大爷提醒过自行车没有焊缝之后,她就改了策略。

她在废品收购站捡了好些废旧自行车上的零件,这些玩意儿都很好拆。

实在不行,敲断了、锯下来也可以。

只要部件齐全,拼接自行车对老家这里的人来说根本不是难事儿。

动手能力强,是这个时代人们的特质。

陈乔玉见有戏,就留了人一个联系方式。

那男人说他可以在车站的留言板上固定一个位置粘贴青楠的寻人启事。

陈乔玉答应他:“以后每个月我托人过来一趟,一辆车分四次给你弄过来。”

这样方便,不显眼,也能够制衡检验人家是不是真给帮忙了。

凡事一回生,二回熟。

后面屠慧东他们就熟练起来了,先问问别人要不要鸡蛋鸭蛋和活鸡啥的。

吸引人家的注意力。

如果说不要,再问问要不要南方的衣服鞋子,还有不要票的自行车啥的。

反正衣食住行,总有一样是会让人驻足的。

如果是像汽车站的工作人员这样有能力展示,或有渠道帮忙打听的,陈乔玉就应允不要钱给人家弄些东西过来。

当然了,为了防止别人“磨洋工”,她也说了:“如果能提前找到,给两倍的报酬。”

别的没有的权力和渠道的,陈乔玉也本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想法,给人家一点好处,让别人帮帮忙。

好处很便宜,是批发市场里买来的小梳子。

这种小梳子很薄,比供销社里的质量还差一些。

但是胜在便宜,一百把只要二十块钱,陈乔玉带了两百把来。

“劳烦你帮忙打听,不用多,一个月给我寄一封信,我给您回信,回信再送您一点儿小玩意儿。”

大多数人也都欢欢喜喜地接下了。

这么跑了三天,后来余来富和余建设也都加入进来了。

中间余来富有点担心:“你怎么知道别人是不是真的帮忙打听青楠的消息呢?”

陈乔玉遥遥头:“我保证不了。”

“但我本意也不知叫他们做这个,车站的一个展览板的展示量是个人的千百倍不止。”

“我是想让我们别把这卡片给扔了,每个月一封信,连邮票带信封只要八分钱,就能白得一个小玩意儿,大多数人都会乐意留下这个卡片。”

“甭管是卡在镜框里,放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面,还是随手插在门背后……只要卡片在,就总有机会被人看到。”

“要是再有人有点小聪明,兴许就不光自己写信来,还会告诉亲戚朋友同事,都来占占这个小便宜……”

“一千万个被人看到的机会里,有一个有青楠的消息,对我来说也值了。”

陈乔玉不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她就只有本办法。

她能一个一个去找的地方,她就一个一个地方去找。

她能一个一个去问的人,她就一个一个人去问。

但她去不了的地方,问不到的人,她就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名字和青楠的照片传得更远一些,留得更久一些。

余来富几人拿着手上的卡片和打印纸,终于明白了陈乔玉的用意。

这回连屠慧东都没说陈乔玉瞎花钱了。

她虽然不知道陈乔玉弄来的小梳子、圆珠笔多少钱,但这钱花的值。

三天过后,陈乔玉他们也不能久待了。

她把剩下的所有卡片和寻人启事都留给了余建设。

余建设说:“你放心吧乔玉,我会想办法把这些卡片发到各个地方去的。”

“你的法子和方式我明白了,我会按照这么做的。”

陈乔玉其实放心不了。

不过她并不是个因为一件事就耽误整个生活的人。

找青楠是找青楠,但她也有自己的生活。

找青楠是她的愿望,但不是她的整个人生。

她人生中还有许许多多其他人,许许多多其他事,最重要的是她自己。

她活着就会去找青楠,但不是为了找青楠才活着。

出门的第六天,陈乔玉他们辞别余建设,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令陈乔玉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她刚回到姚家村的时候,前脚下了拖拉机,后脚村里的孩子就喊她:“乔玉姐,大队部有你的信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