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七零捡漏老宅后,小可怜一夜暴富 > 第443章 这钱挣得真叫人眼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3章 这钱挣得真叫人眼红

陈乔玉和陈青杨都不在乎这个。

不过要是有人想找事儿,青杨就会站出来替陈乔玉顶着。

别人撩拨逗他,他不吃,别人也没法子。

毕竟算是个当家男人了,不能跟别人家糊里糊涂的小子一样对待。

青杨在这边跟人说了几句,就赶紧钻进大队部办公室,找陈乔玉去了。

刚才到了大队部,陈乔玉先行一步,去里头找徐会计借东西了。

信纸,还有摁手印的印台,跟写收据的桌子。

这些东西家里都有,但是从大队部拿出来的,那效果又不一样。

陈乔玉觉得自己现在挺“鸡贼”的。

她给大队交一成的“保护费”,那但凡能借大队名义的,她都借大队名义,尽量少给自己惹麻烦。

果然,徐会计帮着陈乔玉一块儿把桌子搬出来,趁电影还没开始,就当着村里人的面宣布。

“红薯粉作坊发工资了!叫到名字的上来领工资,签名字摁手印!”

村里以往发粮食记工分,都是徐会计。

因此徐会计这么一喊,大家立马都看过来。

注意力无比集中。

虽说这次只是村里的一小部分人——红薯粉作坊的十二个工人发工资。

但在村里人的眼中,徐会计出来说话,那就是村集体的事儿。

大家立马竖着耳朵听。

徐会计这边拿着陈乔玉拟好的单子念:“魏守进,本月完成保底产量xxx,绩效产量xxx,基本工资二十块,绩效工资十二块,合计三十二块。”

然后就是环视人群:“守进来了没?守进呢?”

魏守进跟陈乔玉一样,离开作坊离开得晚。

他刚才也不知咋想的,回去他爸妈等着他吃完饭来看电影,他却非要洗澡洗头。

这会儿来迟了,还没进大队部的院子门,老远就听到村里人四处询问:“守进呢?你看到守进了没?”

魏守进急得一路小跑:“来了来了!我在这儿!”

大家一看,魏守进距离大队部还有一段距离呢!

徐会计就不大高兴:“说好了来大队部发工资的,还来的这么晚!一会儿耽误放电影了!”

魏守进也不敢说什么,他就是忍不住拿眼瞅陈乔玉,然后又瞅瞅自己。

陈乔玉站在徐会计身边,手里拿着钱。

徐会计念名字,她一会儿就给钱。

陈乔玉身上的穿的棉袄,黑色的,按理说跟村里其他人的袄子一样,黑色耐脏,没啥说头。

可魏守进就是觉得陈乔玉穿着黑袄子格外好看。

脖子领子,袖子腰身……哪儿哪儿都舒服。

魏守进又低头看了自己一眼。

虽然刚洗完澡,但衣裳其实没怎么换,上衣穿了他哥的一件新衣裳,裤子跟鞋子还是自己的。

他看看陈乔玉的裤子,还是一样的黑布裤子,但就是看上去十分整齐合身。

但是自己身上这黑裤子,腰身大了两个码不止,悄悄用绳子当裤腰带拴了起来。

怎么这裤子就这么肥大呢。

魏守进心里有些懊恼——早知道去翻翻他大哥的衣裳了,找条新裤子。

魏守进一边跑,心里的想法早就越过了几个山头。

不过大家只看到他急赤白脸地从远处跑来。

这么急为了啥?

当然是为了发工资啊!

没人发现魏守进的小心思。

只有陈乔玉,得了老岳头的一点儿点拨,稍稍留意了一下。

她留意到,魏守进在徐会计那里签了字摁了手印,但是到自己这儿接钱的时候,连看都没敢看她一眼。

全程盯着自己的裤脚和鞋子。

拿到手之后,连数都没数,掉头就跑。

还是村里人起哄,喊住他:“守进!你急什么?拿了工资赶紧数数啊!”

魏守进还真的急了,他冲那人喊回去:“数什么!乔玉发的……肯定不会错的!”

大家哪儿听他这个啊,非要数。

有胆子大的人直接就上来绑着魏守进数。

陈乔玉好笑地看着,也没阻拦。

魏守进这人吧,心眼子多,只是眼界跟胆子都不大,被人这么一绑,只能硬着头皮数起来。

“……三十,一块,两块……三十二块钱整,行了吧?”

魏守进觉得太丢脸了。

当着陈乔玉的面数钱,好似自己十分在乎钱,还不相信陈乔玉一样。

数完之后,被人放开,魏守进就钻进人群里,再也不露头了。

陈乔玉跟徐会计这边已经叫到第三个人了。

都是村里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都熟。

有魏守进在前,后面的人也都干脆大大方方地数钱。

一边数一边笑:“我这二十九,没错!”

比上个月足足多九块钱呢!

虽然不是作坊里工资最高的,可是已经比其他没有通过招工的人好太多了。

村民们起哄归起哄,心里也是羡慕的。

作坊每天忙也就八点到十二点,下午一点到五六点。

这对农村人来说,算是很轻松的了。

还不像厂子里一样要上夜班,三班倒。

就这,一个月能有二三十块,真是相当不错了。

尤其是刘婶子。

刘婶子这个月拿了三十三块五。

这可叫大家羡慕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为啥?

因为其他工人大多是青壮年,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再不就是三十来岁的嫂子,顶多也不过四十岁。

但刘婶子可是快六十的人了。

快六十,这放在哪儿都是要养老的年纪了,不被孩子们嫌弃就不错了。

可刘婶子这还能挣三十多呢!

三十多!

多少年轻人都挣不来!

果然,刘婶子领完工资之后,刘家的儿女媳妇,还有孙子孙女外孙们,都围过来,欢喜不已。

他们当然知道,刘婶子这个年纪了,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还不是补贴给家里了?

这三十三块五,真叫人高兴!

村里其他人,甭管参没参加上次的红薯粉招工,此时都深深懊悔。

没参加的心里都在想——早知道我当时就参加了!我当时为啥不参加!这么好的机会!

仿佛参加了就一定会被选上一样。

参加了的也是一样想的——我当时为啥不再努力一点?刘婶子快六十了都还能进!但凡我要是再认真一点……

全然忘记自己当时参加招工的时候有多少问题了。

金钱的刺激到底是巨大的。

有嘴快的人就扬声问陈乔玉:“乔玉,你啥时候再招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