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七零捡漏老宅后,小可怜一夜暴富 > 第606章 陈乔玉:……这话怎么欠儿欠儿的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6章 陈乔玉:……这话怎么欠儿欠儿的啊

教室里闹哄哄的,台上的秃顶小老头班主任又生气了。

用沾满粉笔灰的板擦使劲儿在讲台上敲了几下。

飞起一片粉尘灰。

前排的几个家长被呛得咳嗽起来。

陈老师沉着脸拿手挥了挥,并不在意,只是教训家长:“安静!有什么话一会儿会给你们时间问的!现在安静!”

说着,倒是早有准备地把复印好的成绩单,按人头发了下来。

陈乔玉拿在手上看,跟青杨带回去的一模一样。

青杨排在班上第四呢!

这算是能稳稳进高中了吧?

陈乔玉去了现代之后,更加知道知识的重要性,虽然不限定青杨的发展,但她还是希望青杨能多读点书。

做个文化人,多好。

陈老师在讲台上讲话:“这次考试,我们班的成绩非常不理想!排在全年级倒数第四!”

一听到“倒数”两个字,家长们都沉重了起来。

只有陈乔玉心里犯嘀咕——

青杨跟她说过,他们初三只有五个班,倒数第四……不就是正数第二?

这也不差啊。

但不管她怎么想,从小老头班主任嘴里说出来就特别严肃。

好些家长都急坏了。

眼看气氛紧张至此,小老头还不放松,直接抛出一个大雷——

“我们刚接到教育部通知,大后年,也就是我们这批同学上高二的时候,英语就将纳入高考考试科目。”

“所以县教育局开会统一决定,从今年开始,中考也要考英语!”

“这就意味着中考的难度会比之前翻倍!”

小老头很严肃:“我刚才是不是说过,按照这次月考成绩推测,我们班能上高中的不到二十人,但——”

“一旦中考要考英语,我们班上的成绩只会更差!更多人考不上高中!”

“因为县城的重点初中早就开始学英语了,他们的期中期末月考都已经安排了英语考试!”

“而我们!虽然一直在学英语,但并没有当做考试科目来看待,只当是副科,这就意味着我们比县城,还有一些乡镇重点中学,落后太远了!”

“今天找各位家长来开会,就是为这两件事。”

陈乔玉竖起耳朵,凝神细听。

同样姓陈的小老头班主任在讲台上严肃说道:“初三是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决定你们的孩子上不上得了高中,只有上了高中才能考大学。”

“你们做家长的,要做好后勤工作,比如早晚接送,还有些同学在学校食堂吃不惯,也可以自己带饭,或者家长送饭来。”

“学校今年要多印很多卷子——都是从县里重点中学弄来的卷子,所以也会再收些学杂费……”

其实也就是五块钱,但陈乔玉还是听到教室里不少家长都发出了叹息声。

陈乔玉心里明白,现在对她来说,别说五块钱了,就是五十、五百,对她来说也都是小事。

上了千的,才能叫她正色面对。

可是很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可能一年卖粮食的收入也就一百来块钱。

家里各种大小事和必须花钱的项目不少,这多出来的五块钱学杂费,能压弯很多人的腰。

即便是工人家庭,也可能面临着一个工人的工资,养活一家人的情况。

在城里粮食定量,蔬菜要钱的情况下,未必比农村宽裕多少。

陈乔玉暗自盘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红薯粉作坊和百货店万家婆媳的平均工资三十元来算,这一交,就是一个月工资的六分之一。

放在什么时候,这都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然而没有办法,乡镇的孩子,运气好的能顶班进厂,没有进厂指标的,就只能读书了,不然,就只剩下种地这一条路了。

小老头班主任的话让不少家长的心情都沉重了许多。

但即便这样,也没有人说不交。

能把孩子供到初三的,多少也是希望孩子能有个前程的。

一节家长会,陈乔玉听了不少老师给出的家长提供支持的方式方法。

她也才发现,青杨能够这么天生天养地学到初三,也是不容易了。

有些家长真就是天天早晚接送,一天三顿把饭做好送到孩子嘴边。

而她有时候太忙了,家里的饭都是青杨做的,衣服都是青杨洗的……

小老头班主任说:“苦就苦这一年,这一年就是分水岭,家长们克服克服困难,都读到初三了,怎么都要拼一拼,现在苦一点,将来孩子的日子就好过一点,他们的前途就更光明一点,做家长的,现在千万不能掉队!”

陈乔玉本来觉得她和青杨这样也挺好,但是听了小老头班主任的话之后,也变得热血澎湃了。

她跟着其他家长一起喊口号:“不怕苦,不怕难,做好保障后勤工作,帮助孩子冲刺中考!”

直喊得浑身火热热的。

家长会的后半程,就是老师答疑解惑的时候。

家长们一开始还坐着,举手提问,后来就不举手了,直接张嘴就说。

再后来就都离开了座位,跑去前面围着老师问自家孩子的情况。

陈乔玉本来也想问的,但是看到那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就歇了心思。

还是回去问青杨吧。

老师答疑的时间,大家都自由起来。

自然也有人看到了桌上贴着的姓名,知道陈乔玉是陈青杨的家长。

好几个家长都围过来:“哎,你是陈青杨的什么人啊?”

“青杨这次考试不错啊,比上学期有进步,是不是还拿了个进步奖状?”

有这回事吗?

陈乔玉想了想,好像是。

青杨每次考完试都会带张奖状回去,贴在堂屋的墙上,她刚开始还看,后来次数多了也就没看了。

也有家长问道:“听说你们是从村里考上来的,不容易啊,咋学的这么好的?”

“有没有什么学习方法?”

陈乔玉被人围着,有点气闷。

她憋了半天,最后说:“……也没什么特别的方法,主要就是靠他自己,我从来没管过他的学习,也没见他在家学习,一半都是帮家里干活……”

说到一半,声音越说越小。

她觉得自己这话怎么这么欠儿欠儿的啊。

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怎么这么“凡尔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