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七零捡漏老宅后,小可怜一夜暴富 > 第630章 回村招小童工去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下雪的天气特别好睡觉。

前一天考完试又逛集买东西,回枫桥镇又是一通忙,陈乔玉一直睡到天亮才醒。

起床一看,外面已经银装素裹,满院子都是厚厚一层积雪。

不过有八斤和小黑在,这积雪也被霍霍得差不多了。

余小红穿好衣服,往对面的东厢房看过去,问道:“青杨上学去了吧?”

“应该是,他们得上早自习,五点多就要出门。”

是真不容易。

陈乔玉找了件棉袄给余小红:“新的,给你穿。”

余小红见状,也没客气,直接套在自己的薄袄外面。

这样的天气,裹几层都是应该,不会有人笑话的。

陈乔玉自己也找了厚衣服来穿,她没穿毛线裤子,觉得那个硬邦邦的,不方便活动,就穿的那种带毛毛的秋裤,外面再穿大棉裤。

这架势,不知道比现代人的冬日装备臃肿到哪里去了。

但老家就这个条件,大家都这么穿,大棉袄二棉裤,里面再夹着毛线裤,陈乔玉这都算是好的了。

陈乔玉看了看床边的马蹄表闹钟,七点了。

反正是自己的店,说是去帮忙,陈乔玉也没那么着急,让余小红在家煮点儿面条,自个儿出门叫人去了。

村里已经有孩子放假了,都是村小或者大芦沟的学生。

陈乔玉觉得不怪周姐她们成天念叨什么教育环境教育条件择校之类的话。

就是八十年代也一样,村里的小学最早放假,大芦沟的小学初中稍微晚两天,但也都放假了。

青杨他们在镇上的重点高中,还没期末考试呢。

这多少也算是一种差距。

陈乔玉去找了大牛和芳丫。

大牛在大芦沟村上初三,不过听青杨说,大牛上完初三就不准备上了。

他们家承包了池塘养鱼,今年挣了些钱,家里人觉得大牛反正也读不进去,就叫他回家帮忙养鱼得了。

芳丫则是因为中间断断续续辍学休学,这两年才重新上学,虽然年纪只比青杨小一岁,但现在才读六年级,也早就放假了。

陈乔玉叫他们俩去店里帮忙:“一天给五毛钱,包中午的饭。”

大牛家的人还有点儿犹豫——承包户是能挣钱的,虽然没有陈乔玉挣的多,但是也不少,不至于叫自家孩子出去打工。

但是吧,说留他在家干活?这大冬天的,鱼都卖完了,池塘都冻住了,也没啥活了。

何况大牛自个儿愿意:“我想去镇上!”

甭管是干活还是玩儿,反正去镇上就比在家好。

大牛这样,二牛也跟着闹:“我也去,我也要去!”

陈乔玉笑道:“那你去可就没工资了,但是帮忙干活的话,中午管你吃饭,成不?”

“成!”二牛吸溜着鼻涕,露出傻憨憨的笑容:“镇上的饭肯定比俺妈跟俺奶做的饭好吃。”

气得二牛妈要揍他。

陈乔玉乐呵呵地看了一会儿,说:“那你们先收拾着,我今天开拖拉机去,一会儿到我家门口集合。”

说着,就往芳丫家去了。

芳丫家就她爷爷奶奶跟弟弟,倒是也有叔叔婶子,本来爷爷奶奶可以跟着叔叔家过的,但是因为叔叔婶子不乐意叫芳丫和芳丫弟弟一块儿去,于是两个老的也不去了,祖孙四人,一直住在老屋里。

芳丫家的老屋可比不上老宅,老宅说什么也是红砖白墙大瓦房。

芳丫家的老屋还是她爷爷年轻的时候建的,是黄泥砖,现在已经非常破旧了,墙角的黄泥砖都快风干成土了,日积月累地往下掉尘沙。

陈乔玉刚走到门口就被迷了眼,在门口缓了好一会儿,碰到芳丫出来倒痰盂,才叫人发现。

芳丫赶紧放下痰盂,抓了把雪洗洗手,把陈乔玉扶进去。

“乔玉姐,你没事儿吧?”

陈乔玉眯着眼睛,没敢揉,就等着眼泪把灰尘冲刷出来。

芳丫的爷爷奶奶手足无措,不知道陈乔玉怎么一大早来他们家,还迷着眼睛了。

好在陈乔玉这也不严重,没一会儿就好了。

“没事,就是路上被风吹了,迷了眼,现在已经好了,小光呢?”

陈乔玉看了一圈,没看到芳丫的弟弟。

芳丫笑道:“小光在屋里,还睡着呢。”

芳丫奶奶呵呵笑道:“昨天跟村里那几个娃放炮,东奔西跑的,闹得很晚才睡,半夜还尿床了,裤子洗了还没干,今天就叫他在床上窝着吧。”

陈乔玉听到里屋有动静,想来小光已经听见了,但是八九岁的孩子,也要脸面,不肯出来丢丑。

陈乔玉将自己的来意说明了:“这阵子店里缺人,需要帮手……也不用干什么重活,有大人呢,就是要个机灵点儿的,帮忙看着,店里人多手杂……”

陈乔玉说:“一天给五毛钱,跟大牛一样的,包中午一顿饭,您两老看着可行?”

芳丫的爷爷奶奶那都没有犹豫,忙不迭地点头:“行,行,我们本来正想着叫芳丫放假去干点儿啥呢,过年家里没钱了……”

两个老人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些话,无非就是家里缺钱,他们年纪大了,只能靠芳丫的意思。

事实确实是事实,只是芳丫身上的担子,是超乎她年龄的沉重。

也不怪陈乔玉总愿意带着芳丫。

芳丫的爷爷奶奶不算是坏人,但就是老思想,有条件的时候,对芳丫也还行的,但没条件的时候,也觉得芳丫理所当然应该辍学供弟弟念书。

他们的思想里,没苛待孙女,就算是对孙女好,家里真有钱了,也舍得叫芳丫念书,也不会把孩子推进火坑。

但要是非得在孙子孙女之间选择一个,那两老毫无疑问会选择孙子。

芳丫能去挣钱,两个老人是欢喜的,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芳丫也只是个孩子。

但另一面,他们又给芳丫拿红薯、盛粥,芳丫奶奶还把自己的一件厚棉袄拿出来给芳丫,叮嘱她路上裹着,怕冷。

陈乔玉没久留,让芳丫吃完饭到老宅去集合,就赶紧回家吃饭去了。

家里,余小红已经用小炉子烧了水,煮了面条,还窝了俩鸡蛋。

一般来说,客人在主人家帮手做饭,是不会主动去动主人家的鸡蛋的。

毕竟鸡蛋还算是荤菜,是金贵玩意儿,好多人家都要留着待客的。

但余小红就没这个顾虑了——自从家里开了养鸡场,吃鸡蛋对她来说就是解决问题,不存在说动了别人家的荤菜。

换个人还好说,但这可是乔玉家。

陈乔玉的鸡蛋吃的也不比余小红少,都是一样,光是消灭破了裂了的鸡蛋,就已经很费劲儿了。

果然,陈乔玉回来啥也没说,捧着碗就吸溜。

吃完了还给余小红说:“房梁上挂着腊鱼腊肉呢,还有香肠,咱换个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