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七零捡漏老宅后,小可怜一夜暴富 > 第838章 开个租书店咋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难怪刚才门口那些个人也是死活不肯说呢。

现在看这个,确实不好意思跟别人说。

乔玉翻着,趁自己脸红之前,赶紧合上书,问余小姨:“你刚才就是给她们借书去了?”

“是啊,顺便把之前的收回来。”余小姨兴奋地道。

乔玉把小说放回箱子,很是哭笑不得。

她再跟余小姨确认道:“小姨,你真没去什么……奇奇怪怪的地方?”

“嗯?刚才不是说了吗,去了啊!”余小姨皱眉,觉得外甥女今天怪怪的。

余小姨一边收拾书,一边说:“不是跟你说了吗?我去那种小书店小书摊,让人帮我找这些小说和杂志的吗?”

余小姨又翻出几本来递给乔玉:“袁依依她们喜欢看言情小说,田秀丽看不了长的,喜欢看《故事会》和《今古传奇》这种,喏,都在这儿了。”

乔玉可是不想再看了,赶紧就着余小姨的手放了回去。

这根本就是鸡同鸭讲嘛!

她还以为余小姨真的去过现代呢!

乔玉走出耳房前,还回头看了看抱着一箱书乐不思蜀的余小姨,悄悄叹了口气。

这个秘密,她不敢主动告诉别人。

可真只有她一个人知道的时候,也怪难受的。

不过后来这事儿还有后续。

余小姨在村里的借阅活动搞多了,难免还是会吸引到外村的人呢。

你就说谁还没有个嫁到外村的姐姐妹妹,没有个嫁进来的嫂子舅妈什么的……人家也爱看,人家也想给自己的小姐妹看。

管不住的,根本管不住。

以至于到后来,成天都有人来老宅找余小姨。

乔玉虽然不介意,但是也很警惕,不能随随便便让人进来了。

余小姨也觉得老宅里那么多货物,都很值钱的,光手表都有几十块呢,确实不方便。

于是过了一阵子,余小姨就跟乔玉商量着:“乔玉,要不我在咱们店里开个图书角吧?给他们办借书证,收一点钱和押金,把书借给他们,怎么样?”

余小姨开口也是做了功课的:“那些不合规的就不对外借了,只我自己看,这些正儿八经从书店买来的,才让借。”

乔玉想想,觉得可以。

不过她不同意在百货店里开:“要不直接开个租书店吧,我看这个还是挺有前景的。”

但余小姨有点害怕:“我自己开个店吗?”

乔玉鼓励余小姨:“对啊,反正你都在店里这么久了,怎么开店,怎么招待顾客,怎么记账,你都熟悉。”

余小姨犹豫了半晌,还是觉得不太敢:“我能不能先在百货店里试试?先试试再说。”

“也行。”乔玉知道余小姨胆子还是小,也不勉强她。

百货店有个小收银台,乔玉就把收银台旁边的一个货架给收拾了出来,专供余小姨摆放她的书。

顺便也开启了报刊业务。

余小姨把她这一年攒下来的杂志,也不论是不是过期的,都给摆出来。

反正这个是正儿八经出版的刊物,肯定没问题。

余小姨卖东西卖出了经验,也很会算账:“《故事会》一本定价是一毛六,以前的就不说了,都是单买的,没得讲价。”

“现在咱们开了这个小报刊角,以后一本只要一毛二。”

余小姨说:“我可以批发一些回来,先卖,卖不了的,就租,一分钱一天,只要租十几个人就回本了。”

今古传奇等等杂志也差不多,只要大差不差的,就按一分钱一天出租。

乔玉觉得可以,就是记账麻烦。

但余小姨他们这个年纪的人,不怕麻烦。

能挣钱就是最幸福的事儿了,怎么还会嫌麻烦呢。

报刊角很快就开起来了。

乔玉没管报刊的业务,余小姨就全权负责。

余小姨还怪讲原则的,跟乔玉说好了:“我占店里一个角,每个月给三块钱租金吧。”

乔玉哭笑不得:“行吧。”

报刊角很快就开起来了,在电视机还不是特别普及的年代,大家都喜欢看报纸杂志。

只半个月的时间,余小姨就陆陆续续订出去一百多份报纸。

报纸还不用她去送,有邮递员每天去送,她订出去一份,一个月都能抽成两角钱。

这一百多份订阅报纸的用户,就给余小姨挣了二三十块钱。

但是跟租书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余小姨也没想到现在大家读书的热情这么高。

报刊角开的第一天,就有好多村里人来捧场。

她们之前都是余小姨的秘密客户,虽然没收钱,但是姚家村的人早就形成了习惯,亲兄弟明算账。

就是没直接给钱,但这个帮忙捡担柴,那个帮忙织个围巾,再不就是自己家的新鲜蔬果和腌的咸菜,晒的菜干……都会送一些过来。

现在余小姨明码标价,别说袁依依她们这些拿工资的了,就连村里没上班的婶子们也舍得花这个钱。

“一分钱一天是不?我先租着。”

余小姨就说:“故事会这些是一分钱一天的,押金两毛,厚本的是两分钱一天的,厚本的书贵呢,押金一块。”

村里人都知根知底,押金也给得爽快,不怕余小姨卷款跑了。

有的人看书快,一本故事会都不够看的,现在一口气借了三本。

余小姨还提醒别人:“另外两本可都是过期的。”

人家也不在意:“过期不过期的,反正我都没看过,对我来说就是新的。”

爱看书的人笑嘻嘻的:“一本哪够看啊,这三本我一天多也就看完了。”

余小姨说是一天一分钱,但今天上午借的,只要明天下午关店前来还了,也只收一分钱。

所以相当于一分钱可以看两天。

大家都特高兴。

余小姨也高兴,往期的杂志有市场,当然对她这个小老板好啦。

唯一麻烦的就是登记。

不过余小姨跟乔玉在一块儿学了这么多,也学了些法子。

能转出去的工作,就转出去嘛。

余小姨直接拿了两个本子出来,在上头写好日期、书名、期数、借阅人姓名、借阅日期、押金、还书日……等等栏目。

然后就让前来租书的人自己写。

她一个人要是坐在这里写这么多借书信息,那肯定手断了都写不完。

但是人家来借书的,自己借自己写,一个人就写那么一两行,当然就轻松啦。

过程中排队也不怕——书都在手上了,排队就排队呗,反正都能看。

要是看得快的,说不定趁着排队的功夫,就能看完半本书呢……顺便借本新的,剩下半本留着明天借书的时候排队看!

就这么的,余小姨开创了枫桥镇的第一家租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