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另类偶像养成系统 > 第307章 研究有所成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之后的脑力王节目的录制,对于苏溪来说就一点也不花费力气了。台下的选手比试起来暗潮涌动,气氛之中都弥漫着紧张。而苏溪,则是跟着任然老师和李工老师,偶尔发表几句意见,起到评委的作用就行。

苏溪只参加b大的这一场脑力王节目,因此,录制完毕之后,苏溪就率先离开,继续回到学校之中了。

苏溪在大三上半个学期,选择了刘聪老师当作导师之后,除了日常物理学的科目作业,其他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泡在刘聪老师的设想上的。这个项目已经延续了半个学期,再加上寒假的时候,苏溪除了日常的休闲,偶尔和景朝安一起吃饭,打游戏之类的,也没有将自己手上的这个项目全部放下。

实际上,比起之前刚刚接触这个项目,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去寻找相关的资料,自己去计算理解一些之前的理论,现在苏溪对于这个项目已经是完全的走上了正轨。基本上每隔几天,就会产生一些小小的新思路或者新方法,可谓是没有完全的休息过。

这样,在开学两个月之后,苏溪总算是找到了一种合理的方式,从理论上证实了刘聪老师的想法。

“这次这个项目完成,你们俩都做了不少的贡献呢。”刘聪老师说着,将手上打印好的文档发给苏溪和安楠,“这个是我准备投稿的第一版,主要是安楠写的。所以,我们看一下,讨论一下有没有哪里需要修正一下的。”

在最开始进入项目组的时候,刘聪老师是主要负责理论验证的。苏溪和安楠,由于还是本科生,因此刘聪老师最开始并没有对两人做出过高的要求,甚至完全没有希望这两人在这个项目之中提供多大的帮助。只是要求她们将自己发出的文献全部读完,充分了解当前的课题即可。

可是,事实上,刘聪老师还真的是低估了自己手下这两位本科生。

首先是苏溪,当她把自己给的文献都读完之后,对自己的项目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苏溪绝佳的智商就开始显现出来。苏溪完全能够称得上是五边形战士,看过一次的文献,哪句话在哪个地方就基本都有印象了。除了这种理解记忆方面的优势,苏溪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很是不差。

这也就导致了,对自己的这个课题,苏溪总是能够轻易的产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想法,接着就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神力,去检验想法是否可行。

刘聪自己评价,最后自己的设想能够证明成功,苏溪基本上是能够占据整个证明过程的七八成的。

不说苏溪,就连安楠都让刘聪颇为刮目相看。安楠在阅读刘聪老师下发的相关文献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想要写一篇综述的想法。由于刘聪老师提出的是一个全新的设想,相关的文献着实不多,自然也就没有相关的综述发表。

安楠在跟着苏溪和刘聪高强度的花了一段时间证明设想之后,就意识到了自己好像很难跟上这两位的思路。只不过,安楠并不气馁,一边承担起了帮助刘聪和苏溪继续翻找文献,寻找相关资料的任务,一边自己也在着手着准备自己的综述。

所以,现在,苏溪和刘聪刚刚证明出这个设想,另一边,安楠的综述已经过审了,将会发在一个在物理学之中颇为有名的期刊上。

这个期刊不同于其他物理学期刊更偏爱原创性研究,而是求稳为主,更愿意让综述一类的文章过稿。到了后来,这家期刊就因祸得福,十分吸引综述类文章,以至于现在也是十分有名气的专业期刊了。

再加上苏溪和刘聪的研究期间,安楠是全程参与的,对于这个研究结果是怎么出来的,中间经历过什么错误,又是用怎样的思路将研究拉回重点的,可以说安楠是第三清楚的人。再加上安楠的综述过稿了,明显的表现出安楠在写专业文章上的优秀造诣。

所以,最后这篇文章,刘聪是第一作者和指导老师,苏溪挂在了第二位,接着就是安楠。现在安楠将第一版本写出来了,大家商议过后,如果没有太多需要修正的部分,就要考虑能够发到哪里了。

“我看了一下关键词这里,是不是稍微改动一下……”对着安楠的初稿,大家认真的讨论起来。不过,安楠作为全程参与研究的一员,再加上她对于文章的写法上的把控,需要修正的地方实在是不多。

“说实话,你们觉得这个文章,能投最强的那一个吗?”刘聪合上手中的文章,忍不住想要听听自己两个学生的意见。

“我觉得,应该可以吧。这是一个完全创新的研究,并且证明过程严丝合缝,至少是符合核心期刊的底线,算是他们会纳入考虑的那一类文章吧。”

苏溪并不过度谦虚。刘聪这个课题选择的十分新颖,如果能够有所收获,对于这个领域就是有推动作用的。再加上,苏溪自认自己的证明过程经过几个月的打磨之后,可以说是毫无破绽。如果不考虑额外因素,苏溪自认过稿的几率还是不小的。

“我觉得花费一点时间,试一下核心期刊是有价值的,即便选不上,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些建议,修正一下;如果实在距离过稿很远,那我们也可以选择次一级的期刊再次投稿.可是如果能够过稿,或者修正一下能够过稿,对于我们帮助显然更大。”

那么,三个人之中,刘聪毫无疑问能够巩固自己的地位,至少明年,看刘聪老师能够自己做创新研究,还能正视学生的付出,给署名的权利,应该会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刘聪老师。至于安楠,如果自己的文章能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之后对于她申请名校是有很大助益的。毕竟,国内的核心期刊,放在世界上,还是小有名气的。

至于苏溪,暂时在学业方面没有什么需要这篇文章帮助的。但是如果自己在核心期刊上发了文章,肯定又能拿出去炒作一番,坐稳自己的学霸人设,顺便稳固一下自己现有的粉丝团队,再去吸引一些慕强的粉丝。

而且,苏溪切实面临的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她是准备在娱乐圈之中奋斗一段时间的。但是毕业之后,自己身上的学霸光环也会逐渐褪色,必须需要其他的东西来加码,让观众确定自己的学霸身份,立稳人设。

立稳人设,苏溪目前为止的假设之中,就是靠大学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及最后一年的脑力王的对决。现在,如果能够发表核心期刊,即使苏溪在之后的一年左右再也没有什么优秀的研究,也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了。

“好,我们先把之前提出的小问题都修一下,然后明天我把文章拿去给院长最后修改一下。”刘聪老师想了想,最后下定决心。

院长是被返聘回来的专业大佬,在他还没退休的时候,曾经长久的兼职过核心期刊的文章筛选。因此,在本校之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想要投核心期刊,最好给这位院长看一眼,提出一点建议,有助于之后的过稿。

只不过,这位院长是有点爱恨分明在身上的。如果你递交上去的文章十分优秀,哪怕写作一般,这位院长都愿意一点点仔细指导,帮助你通过。但是如果你的设想和证明都一般,就会被院长骂的狗血淋头。

现在,刘聪老师说是要去找这位院长看看,就是表达了自己的决心的。

“我去和院长约明天上午的时间。安楠,在这之前,把我们刚刚提到的小问题改正了,可以吗?然后去见院长的时候,你两也一起跟着吧。苏溪可以帮我解释研究思路,安楠你也可以跟着去看一下文章能怎么修改。”

苏溪和安楠对视一眼,心中都颇为复杂。一方面,能够见到这位本学科之中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是十分值得荣幸的;但是另一边,两人只是大学生,即使对于自己的研究结果颇为自信,但是见到这种大佬,还是难掩心虚。

庆幸的是,这位大佬还真的没什么面子。先是十分客气的接待了刘聪三人,接着就拿过刘聪打印好的文章仔细的看起来。这位大佬对于刘聪创新的部分显然有点知识积累不足,偶尔还拿出安楠提前准备好的综述看一下相关的概念。

刚开始,他还颇为频繁的看安楠的综述,到了最后,就完全被精彩的证明过程所吸引,甚至对于一些相关的内容,都拿笔在笔记本上记下来,还附带自己的思考。

短短的几千字的文章,大佬这么一看,就过去了半个多小时。直到大佬将手中的文章放下,目光开始盯着三人,他们又忍不住紧张起来。

“我看了一下文章,不错。”大佬也没有过多的吊胃口,而是直截了当的开口,“想法很新颖,很有意思。证明过程也不错,甚至有一些概念的运用,我觉得都有种神来之笔的感觉。”

“从设想和证明的角度,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之后我稍微指点几个地方,小修一下,更好过稿。”

“目前为止,这个理论的证实是十分优秀的。如果之后能有相关的实证研究,能够填补相关领域的很大一个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