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另类偶像养成系统 > 第317章 缉毒英雄:阴差阳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7章 缉毒英雄:阴差阳错

在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之下,终于有了知情人士前来汇报消息。

这位来汇报何花消息的,是何花原本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只是后来何花被来村子里“招人\"的人贩子带走之后,两个人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后来这位也外出打工谋生,但是因为出身小村庄,受到教育水平不高的缘故,他现在还是城市之中的边缘人物,做着农民工的角色。何花对于他来说,经过了这么多年,就只是一个留在心里的,十分好看的青梅竹马。

而在这位来汇报消息的农民工的口中,对于何花的成长经历也一一解释。

”在我们那个小村庄,穷是真的穷,但是各种愚昧思想,是一点都没少。比如说,在我们村子里,家里叫招娣的女儿,一般 就很容易给自家真的带来弟弟。所以,我们的村子里,有不少的招娣。这些女生之中有不少姓都是一样的,所以,她叫张招娣,而在我们的村子里,张招娣就有五六个。“

”所以,在看到曾用名何花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在想,这个名字应该是她自己给自己起的吧。比起原来的名字,这个至少用了心的。“

”那你就按你喜欢,叫招娣或者何花都行。“见这位何花的幼年朋友隐隐露出怀念的神色,林姐也选择不去打断他。毕竟,在通缉令贴出来一段时间之后,只有这位找了上来,如果把他放走,下一次得到何花的消息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见他表露出对于何花本来名字的惋惜,以及他对何花现在的名字,以及这个名字背后的可能经历的美好向往,林姐也就顺着他,让他选择一个喜欢的叫法。这么一来,也能有助于对方放松警惕,更好的回忆一些相关的细节。

”叫何花吧。招娣这个名字我也很多年没有叫过了。按照她的性格,肯定更喜欢何花。“

”那这位何花,有没有什么比较明显的身体特征之类的呢?“见林姐过于顺着对方,任由对方沉迷于回忆之中,周队忍不住出来走流程。更何况,目前只是这位知情人士来说认识何花,有没有确定是一个人还是两说呢。

”啊,她的手肘内侧,就是弯回去的那个地方,有一颗小小的红痣。“

他的话刚出,在审讯室外观看情况的几个警察就彼此交换了个眼神。实际上,他们常年从事这类工作,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外貌特征是真的很注意的。这一点小细节对上了,那他们就极有可能真的找到何花的来源。

确定了这位提供的线索都属实之后,警察方面就继续,想问出更多的信息。别的不说,得知了何花什么时候开始被拐卖,和谁一起被拐卖的,都有助于更好的定位她的人生轨迹,从而增进对她的了解。

这种详细的盘问也得到了不错的结果,这位农民工提供了一些当时和何花一起被拐卖的农村妇女的名字。不同于何花当时未成年,没有身份证件,这些农村妇女不仅仅有身份证,还留下了一些身份证在火车站之类的地方使用的痕迹。

顺藤摸瓜,这些妇女虽说大多数都杳无音信了十几年,但是还是有一些能够追踪到的。能够追踪到的这一群人,大多数都在全国各地因为贩毒被抓,被判处死刑。

只有一个例外。这个例外的妇女,似乎是因为自身心理状态不过关,因此,在第一次被安排小剂量运毒的时候,就直接被发现,接着交给相关执法机关。不仅如此,因为她自身心理素质差,警方稍微一吓,她就一股脑的将自己的消息,包括上级,接头人这些都报了出来。

先不说她的行为如何惹怒贩毒机构,对她个人来说,因为是第一次从事贩毒行为,剂量不到死刑线,再加上她几乎没有怎么抗争就将自己知道的信息全部暴露,因此,最终只是判了十多年的刑期。

于是,顺着农民工的信息,警方找到了这位还在服刑之中的这位妇女。她在监狱之中不断接受教育,也十分配合警方的工作,就这么作为人证,证实了何花进入贩毒机构的事实。

有了人证,警方就有理由对何花进行跨国追捕了。

这段之中,证死何花的两位都是经验丰富的群众演员,拍摄的部分都过得很快。

这之后,要考虑到布景的缘故,接着要拍摄的,就是何花在审讯室之中的戏份。

由于何花在国外的时候存在拒捕,袭警的行为,情节已经十分严重,所以何花的死刑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而如何在无法减刑的前提下让何花招供出整个贩毒机构,就是需要展现的内容。

这一次何花坐在审讯室之中的状态,和第一部之中有意识的伪装存在了很大的区别。因为知道伪装没有意义,现在何花身上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了优雅慵懒的气质,与第一部简直判若两人。

因为考虑到何花现在的霸王花一样的气质,苏溪现在的妆容上也用了不少力气。在警局是无法化妆的,因此化妆师只能在淡妆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眉梢的角度这些细节辅助苏溪塑造角色。

“不得不说,你的伪装是真的很优秀,就连我们没法将你过久的拘留都考虑到了。”林姐努力的收敛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的状态。

“甚至于,我们现在能够找到人证,批下跨国追捕令,都是阴差阳错的。如果没有这个巧合,也许直到几年之后,我们也会慢慢忘记这个机构的一把手,放弃追踪。”

林姐说的并没有错。在何花青梅竹马的农民工找到警方之前,对于何花的通缉令,写的都是犯罪嫌疑人。说到底,大家只是觉得何花最有可能是那个藏起来的一把手,但是人证物证现在都不充分,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根本不能够对何花做什么。

可是,就是这么凑巧,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关注社会新闻的农民工,就看到了何花的通缉令,还积极的找到了警方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