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另类偶像养成系统 > 第419章 密室逃脱:奇怪的学校背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9章 密室逃脱:奇怪的学校背景

”三位回答完毕,现在可以摘下眼罩,开始今天的密室逃脱了。希望大家顺利哦。“

节目组的指示刚刚发出来,苏溪就迅速的摘下了眼罩。而这一眼,就确实吓到了苏溪。而之后摘下眼罩的童雪和外语系学霸显然也没有躲开这个突如其来的惊吓,童雪甚至发出了一声极力控制的惊叫。

主要是,大家刚刚睁开眼,就对上了一幅有点奇怪的画面。苏溪自己是坐在靠后的位置的,刚刚睁眼,就发现这个教室远远不止他们三位参与节目录制的明星,而是在每一个单独的桌子上都坐了学生。可是,刚刚苏溪蒙着眼睛,凝神去听的时候,甚至能够清楚的听到童雪和外语系学霸的脚步声,对于这些学生,却丝毫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也就是说,他们是刻意的保持了一种死寂的状态。在搭配上每个人都格外笔直的坐姿,冷漠的表情,着实渲染了一种诡异,也难怪童雪一睁眼就被吓到尖叫。

还没来得及思考现在是什么状况,扩音器之中就传来了一阵”叮铃铃“的响声。只不过,比起普通学校格外欢快的上课铃声和下课铃声,这个铃声似乎是为了渲染恐怖的氛围,平白无故的将调子拖长,隐隐给人一种不舒服。

随着铃声,就有一位中年教师进入了班级。她穿着一身十分庄重的黑色西装,白色衬衣,搭配及膝的裙子。面上似乎是化了妆,整张脸显示出一种不正常的苍白,配上过于艳红的双唇,简直可以直接去隔壁校园恐怖片片场了。

”各位同学们,我们今天很高兴的欢迎到我们三位新同学进入女子12班。接下来,请三位新同学一一介绍一下自己。“这句话说完,女教师忽然露出一个有点恶意的表情,”记得,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要说明自己是因为什么被送进学校的哦。“

三人本来就对这个奇怪的场景充满了警惕心,现在听到这个不明不白的问题,一边心知这个学校有故事,另一边就更不敢贸然行动了。短暂的僵持过后,老师似乎是发现了三位新同学都没有要动的意思,就给自己解围:”她们可能还没有习惯学校里的氛围。小丽,你来自我介绍一下,算是给大家做个示范。“

最前面的叫小丽的女生麻木的站起来,走向讲台。她身上完全没有同龄人的欢快活泼,相反,每一步摆手的姿势,迈步的大小都像是被训练出来的一样,平添几分诡异。

”我叫小丽,今年18岁,我的爱好是读书,学习。我是因为谈恋爱被送进来的。“

因为谈恋爱,就被送来了这种奇怪的学校啊……三人对望一眼,依旧感觉一头雾水。从刚刚踏进校园开始,就直接开始了这节课,完全没有时间给三人收集信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也是完全没有思路。

小丽离开讲台,教师就用目光示意剩下三人可以上台进行自我介绍了。苏溪作为其中胆子最大的,只能先站起来,硬着头皮上。只不过,苏溪第一个上,却并没有豁出去探索消息的打算,而是想了一个有点重复的自我介绍:“我叫苏溪,今年18岁,我的爱好是读书,音乐。我也是因为谈恋爱被送进来的。”

有了苏溪打头,另外两人也有样学样,成功的混过了第一次的自我介绍。

“你们三个都是因为谈恋爱进来的啊。”老师的脸上颇有些不快,“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可是你们呢,花着钱,花着时间却想着在学校谈恋爱,你们这样,对得起家长,对得起老师,对得起每一个关心你们的人吗!”

老师不满的批评完,也并没有等学生们回答的意思,而是从随身带来的大包里拿出了三个小盒子,放在讲台上:“你们三个新学生,上来,这是学校特意为你们准备的手环。在学校,可不能像是在之前的学校一样想着勾搭男生。”

情势比人强,苏溪三人走上讲台,任由老师将手环戴在右手上:“这个手环是学校特制的,用来更好的管理学生。如果你们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完成作业,或者到处乱跑,见一些不该见的人,就会受到电击惩罚。从你们戴上手环的那一刻起,就代表你们正式需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了。至于违背规章制度的后果,我猜你们不想知道。”

“好了,下去吧,我们要开始本节课的内容了。”老师说着,在黑板上大大的写下“德育课”三个字。

苏溪坐在座位上,第一反应就是查看手环。只是这个手环显然是学校特制的,上面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标识,只能看到时间和日期。显然,之后想要探查学校,找到逃脱的门,第一时间就要把这个定时炸弹手环处理掉。至于怎么摘下手环,可能之后会有消息吧。

“我们本节课的主题,是感谢父母。请问大家都知道哪些关于孝顺的故事呢?”

“埋儿奉母。”

“芦衣顺母。”

这……不是很对啊。苏溪忍不住觉得这个德育课,包括这个学校都有点奇怪了。

学生们的这两个回答都是二十四孝之中的典故,但是却是最为被非议的两个故事。以埋儿奉母为例,讲述的是晋代人郭巨,因为贫穷,家里老母亲总是将食物省下来给孙子吃,郭巨于是担心母亲被饿死,就决定埋掉儿子,并说出“儿子还会再有,母亲死了却不能复活”。所幸,在埋儿子的时候,挖出了一坛黄金,这才得以保全他的儿子和母亲。

在宣扬孝道的古代,这种方法是值得宣扬的,可是放在现在,大家普遍接受的教育就是人人皆平等,没有人有权利剥夺他人的生命,因此像是埋儿奉母这种典故,就受到了大家的驳斥,并且一度认为这种愚孝,不应该出现在教科书之中,被广泛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