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另类偶像养成系统 > 第450章 和刘聪的约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资金来源一一确定之后,就需要金玲以官方制片人的身份参与签订合同,确定投资类型以及分红比例。这些内容都需要各个部门协助配合,苏溪并不算是专业,就干脆等着其他人忙碌,需要自己的时候再出现参与谈判就行。

暂时的任务只有康理接下来的两个综艺资源了,苏溪想了想,这段时间三代帝师还在筹备,也没有其他的长时间工作,干脆就直接回学校,享受一下自己最后的大学时光。

大四的毕业论文苏溪就是根据之前自己作为一作发表的论文继续深入讨论了一点,过论文审核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因为苏溪刚刚在脑力王比赛的巨大压力,刘聪老师也并没有给自己布置什么任务,以至于苏溪现在居然有段时间没有认真学习了。

想了想,苏溪先是和刘聪老师约定了时间。刘聪老师最早的两个学生,苏溪是选择暂时告别物理学,安楠则是确定了去一所常青藤大学留学。好在刘聪老师因为带着苏溪和安楠作为第二作者发了文章,又指导两人各自发了一篇专业期刊,在导师之中也算是有了名气,现在手下还是有几个学生的。

“听说你拿到了脑力王的冠军呢,我还一直说着要帮你庆祝一下,结果忙起来就忘记了。”刘聪老师作为b大的老师,压力很大,需要处理的各类事情也很多,因此,对于这种并没有那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您当时不是发了消息嘛,心意已经到了。”苏溪笑着表示理解,“不过,您如果想要请客帮我庆祝一下的话,还不是太迟的。”

长期聚集在在一起,苏溪,安楠和刘聪三人关系比起普通师生,其实更像是同一个战壕之中的战友。研究结果对于三人都至关重要,刘聪需要这个结果来帮助自己站稳脚跟,安楠需要一个好成绩进入国外大学,苏溪也需要一个压服所有人的成绩,表明自己的大学学有所得。

在这个共同的目标之下,三人被紧紧的团结在一起,日常一起吃饭,或者在实验室支几张床一起午睡都是常态。所以,现在刘聪提出请客,苏溪也不觉得不尊重导师。只不过,说到请客,在接近毕业的现在,也需要把自己在大学之中的人脉整理一下了。至少,得和安楠一起商量着请刘聪一次,作为对老师的感谢。

“行,你什么时候有空?我们约一下,老师带你们小资一下。”

对于这类社交,刘聪深知,自己如果现在放弃了这件事,之后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才能想起来了,因此就直接给安楠一个消息询问对方什么时候有空,这才对着苏溪问道:“怎么了,是有什么事情想要问,或者需要我帮忙吗?”

“那个……”苏溪顿了顿,说出了在约刘聪老师的时候心里就想着的问题,“是这样的,您应该知道在毕业之后,我会暂时优先娱乐圈的工作,在那个上面花费更多时间。但是与此同时,我应该也跟您讲过,我并不想放弃物理学,并且想要尽力兼顾。”

刘聪记忆力很好,苏溪这么一提,她就想起来苏溪曾经说过,学习物理学是能够改变世界,但是,成为优秀的明星,拥有更大的曝光率,同样可以输出自己的观点,给很多人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式,以及人生选择。她当时觉得苏溪过于理想主义,可是苏溪在学校期间的表现算是有力的驳斥了她的偏见,以至于刘聪都在想,也许苏溪是真的能走到影响一代人的程度。

“嗯,当时以为是戏言,没想到,在学校这段时间,你坚持的很好。”刘聪给予了自己的学生表扬,接着又问道,“所以,你是准备这段时间继续研究物理学吗?”

“对,其实说实话,我并不准备放弃物理学,只是可能在工作的时候,接触物理学的时间更少一点。好在理论物理其实并不需要天天进实验室,很多时候有个笔记本和笔就可以。但是,客观来说,我可能确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寻找资料,查漏补缺。”

“所以,我想要提出一个不情之请,能不能请您继续按照培养研究生的要求培养我,布置任务,或者列一些相关书单。如果有什么想要证明的理论,也可以发给我,我证明试试。总之,我可能会离开物理学环境,没有时间投入做一些原创研究,但是帮助证明,保持学习状态,应该还是能够做到的。”

提出这个要求,苏溪是再三权衡过的。首先是在脑力王的比赛播出完毕之后,苏溪一定会收入大量的技能点,这其中,只要分出一部分加到智力相关因素上,自己就能在物理学研究上更加如鱼得水。

可是客观上,大量的时间投入在娱乐圈的工作之中,就意味着苏溪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接触一些全新的理论,去自己搜集理论的全部相关信息,再提出自己的理论。如果还要坚持做一个全新的理论研究,很有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却没有合适的结果。

与其浪费时间精力,苏溪觉得不如和刘聪合作,让刘聪以培养研究生的方式培养自己,帮助自己设想理论和收集材料,以及后期的文章撰写,自己负责所有的证明过程,然后拿个二作积累经验也很美好。

刘聪稍微停顿了一下,就明白了苏溪的意思。在之前合作的研究之中,苏溪也是承担了证明部分,几乎不参与其他步骤,然后满意的拿着二作。这种合作方式,对于苏溪,不需要处理一些无关过程,对于刘聪来说,有个得力干将能帮自己将设想加以验证,帮助自己坐稳现在的位置,其实也是双赢的。

只不过,长期合作,再加上没有了指导老师和学生这层表面关系,刘聪还是把丑话说在前面:“那样的话,我们可能还是按照之前的署名规则,你就算是承担了大部分工作,还只是二作,你觉得可以接受吗?”

苏溪在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就想到了,刘聪作为指导老师不能给学生开这种先例,于是也很是接受:“现在阶段这种方式很合适,也双赢。更何况,这种状态不一定持续多久,等我有时间进行原创研究了,就不帮您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