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丑国大兵把防空炮从卡车上卸载下来。

拍了拍倭国军官的肩膀,然后脑袋探出指挥所看着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

嗖的一下窜回到了卡车上,猛踩油门,向横城外冲去。

似乎要给倭军做一个标准示范。

倭军军官像看着傻子一样的看着丑国大兵,看着他开车在炮弹的狂轰乱炸中冲出一百多米,然后被一炮轰翻。

叹了口气:“给丑军机场联系,这次话说明白了,请求空中支援。”

通讯兵急忙再次求援。

那位倭国军官看着翻倒在地,后轮转个不停的丑国卡车,心里五味杂陈。

他琢磨着,如果丑军远东总部不在倭国。

如果丑军没有核武和航母舰队。

那他们带着这三十五万名大和精锐,如果突然倒戈,恐怕能彻底把这帮蠢蛋丑国大兵全部赶出倭国。

毕竟就丑军这个智商,在东亚怪物房连前五名都排不上号。

……

在横城遇袭的一个小时之后。

夜龙捕捉到了第一架F-86战机的身影。

接着,第二架,第三架……

最终,五架秃鹫从东南方向成战斗姿势,向横城上空飞来。

远仁和两位助手捕获到秃鹫踪迹之后,第一时间降低飞行高度,向秃鹫俯冲而去。

随后两架夜龙紧跟其后,两门hc-23Km型机炮开启至作战状态。

战斗流程很简单,也很熟悉。

先头战机与敌机的对峙距离达到三公里以内,迅速攀升。

三架先头战机交织而成的扰动气流,对秃鹫造成严重的飞行干扰。

迫使其减速,或失控。

后方两架主攻战机居高临下,对失去控制能力的敌机进行炮火打击。

这是他们训练次数最多的常规战术。

早已达成了肌肉记忆。

……

横城的火光冲天,勾勒出了秃鹫和夜龙的轮廓。

F-86战机身上的丑军飞行员将华夏米格战机的行动传达给指挥总部之后,便呼啸着向米格战机冲去。

秃鹫依旧有着往日的桀骜不驯。

机动性的优势,在平常的作战中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寻常的任务中,华夏的米格战机,往往在交战片刻,便仓皇逃窜。

无论是驾驶技术,还是空空作战,都是落于下风。

于是,在黑色的夜幕中。

这条毒蛇依旧发动了迅猛的攻击。

丑军临时机场,地控中心询问着华夏米格战机的数量,以及等待着这次截击的战况。

那头的回复是丑军的欢声笑语和不屑一顾。

如往常一样,没有一点异常。

我军指挥总部也在等待着夜龙的回应,来决定下一步的打算。

……

直到十五分钟之后。

五架F-86战机突然在雷达上消失。

丑军地控中心多次呼叫没有任何回应,他们才突然意识到,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而在我军指挥总部,也终于传来了夜龙的消息。

“空特一连遭遇丑军五架F-86战机截击,已全部击落。”

“重复,已全部击落。”

五架夜龙攀升到高空,重新回归作战序列。

不多时,一个新的命令从华夏指挥总部传来。

“空特一连负责牵制丑军空中力量。”

“重复,空特一连负责牵制丑军空中力量,等待撤退指令。”

“空特一连收到。”

刚才五架秃鹫从雷达上出现的那一瞬,虽然没有暴露出丑军临时机场的位置,但大致的方向,已经被他们知晓。

而那个方向,也必然是丑军赶往战场的必经之路。

那便,迎上去。

大规模战机出动,就像是放烟花。

刚开始只是一束火花,飞得越远,这烟花散开的面积就越大。

夜龙如果想要达到最大的拦截效果,就只能在这烟花还是一束的时候就进行拦截。

虽然这样会非常靠近丑军机场,虽然会吸收大量的对空火力。

但身后是二十万华夏战士的冲锋,

要想让他们安稳的走过那最后二十公里。

他们就只能冒险。

横城外的截击战,让空特一连每一位战士都见识到了夜龙对秃鹫的可怕克制。

而这次拦截任务,让空特一连每一位战士都意识到了夜龙对战局的至关重要。

如果决战的胜负取决于夜龙。

那就,义无反顾。

六十架夜龙绕开“眼花怒放”的横城上空,向敌军临时机场的方向高空飞行。

横城外,前压至阵线前方的38、39军以及第九兵团共计二十二万华夏青年军战士。

在夜色的掩护下,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但这冲锋,并非悄无声息。

倭军在这个后半夜,也并没有熟睡。

横城遭到空袭的消息很快传达到前线部队,当发现华夏采取诡异的夜间空袭战术后,

倭军就已经严阵以待,达到了最高等级的战备状态。

……

行军十公里后,已经接近凌晨五点,黑暗的天色变成了墨青。

横城冒出来的青烟已经可以遥遥的看到。

二十万青年军放慢了行军的步伐,原地修整。

所有战士都在最后检查着自己的枪械、弹药,为最后的冲锋做着准备。

再往前走,就是倭军的炮弹轰炸范围。

三十五万倭军,什么概念?

手拉手,站成一排,就是将近五百公里。

横城不大。

倭军哪怕再集中,也是一眼望不到头。

别说三十五万个敌人,就是三十五万头猪,想要全歼,都不容易。

而这次的任务,命令从故宫到朱帅,是“无论如何取的圆满胜利”。

从朱帅到各个师部,命令是“使倭军大量减员,并且胜利”。

从师部传达到各团、各连,命令就已经变成了“不允许接受倭军投降,力争全歼”。

而每一位战士,想法也很简单。

牺牲之前,至少带走两个。

如果多带走一个,那战斗就能早一点结束。

所谓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无非就是这样。

没有一个人想过活下来怎么样。

昔日里什么建功立业,什么拜将封侯,什么功名,什么利禄,全都被抛到了脑后。

他们没有一个人考虑过自己能活下来。

从面对倭军,从清点弹药的那一刻开始,他们便不再想回来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