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果我们收取低廉的佣金为沙苏生产,订单是不难要来的,”一位智囊说道:“但是和您说的情况一样,可能只是潜艇的一些边角料,那样的话,费老半天的劲,所得到的收获微乎其微,或许也不如我们自己尝试。”

子任的发言结束后,会堂中议论声四起。

代工的想法的确是好,从花钱学习,变成了低成本、零成本甚至赚钱学习。

可问题就在于,沙苏也不是傻子,让华夏代工,就意味着把图纸交给华夏。

沙苏不可能拐不过来这个简单的弯。

除非发生点什么特别的事情。

巧的是,还真发生了点事情。

“子任同志应该还记我在年初同您汇报的关于沙苏有意促成华沙公约组织的事情,”高斗升道:“目前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东德、波兰、匈牙利等国。”

“华沙公约如果签订,接下来就是成员国的军备扩充,在这段时间,沙苏的军工订单无疑是激增的。”

“我想,我们应该可以抓住这个机会。”

翔宇同志点头道:“这个消息基本上是确定的,北大西洋公约扩充联邦德意志后,加速了华沙条约这一进程,距离华沙的成立应该很快了,根据我的情报,华沙条约的签署应该是在二月上旬左右,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搁置了下来。”

“只要这个消息准确,”高斗升道:“我愿意代表华夏前往沙苏进行谈判,尽可能的完成这个任务。”

这种问题,如果从外交层面去解决,依此时的华苏关系,大概率不会有什么效果。

更古怪的是,

从华夏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沙苏就采取了缄默态度。

这两年多以来,盟友关系几乎已经脆弱的一吹就断。

除了外交方面有一些相应的往来和意见交换,子任同志仔细想想,已经很久没有同老大哥谈心诉苦了。

子任同志依旧是平常心对待:“这个尽力去尝试,当然,我们也一定不能着急,还是分两步来走,一方面通过部件的代工生产,得到沙苏方面的认可,不断的增加代工规模;另一方面通过矿产置换,来获得我们潜艇研发所需要的资料。”

“生产结构的改革是一回事,核潜艇是另外一回事,不能相互糅杂在一起,这一点是一定要注意的”

“对于核潜艇的问题,我的态度只有一个。”

“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子任同志的声音落下,所有人便都知道了最高指示。

聂帅带领第五机工部负责核潜艇研究,

翔宇同志亲自负责核潜艇研究的资源调度,

高斗升负责同沙苏交涉核潜艇相关资料问题。

而参事院所有同志,则是着手对新的货币体系和经济体系进行辩证制定。

大建设过后爆发出来的问题,似乎都在有条不紊的解决着。

……

五院。

55年3月底。

叶知寒在五院已经待了数月,先前那种迫切想要去一线的念头,这会儿平静了许多。

在五院这段时间,在保证作息的情况下,身体得到了良好的恢复。

脸上的气色也不再是那种病态的白。

当然,最关键的倒并不是体重的增加。

而是几个大军工的设计,在理论层面基本上已经落地。

他现在才算是发现,没有去一线,倒还有些好处。

因为所有的思路不会再被眼前落后的机床和生产线所局限,他可以尽情的完成自己的军工设计。

在堆积如山的办公桌上,共计放着四个文件袋。

这是这几个月来叶知寒的所有畅享。

有些天马行空,也会让人觉得不现实。

可在理论上,都是可以实现的。

叶知寒封存好第四个文件袋,然后在袋子上写下了这个项目的代号——“天渊”。

在这段时间的作息中,他已经养成了如同程序一般准确的日常动作。

放下纸笔,将文件袋密封之后,刚一打开办公室的屋门。

就能看到陆婉恰好从旁边的办公室走出,蹑手蹑脚的绕过守卫在叶知寒办公室外的军人,然后同叶知寒并肩向餐厅走去:“今天怎么样?”

叶知寒伸了个懒腰,道:“今天做了一个收尾,比较轻松的。”

“之前那种头疼没有再出现过了吧?”

陆婉说的头疼,并不是病。

还是意识的问题,从去年春节开始,意识波动的频率频繁了许多,也激烈了许多。

不过从今年二月开始,症状就减轻了。

“好多了,”叶知寒道:“三月一次没有出现过,应该是好了。”

他轻松的笑着,但心里却是很清楚,没有意义。

这是无法解释的东西,已经远超了人类的认知。

尽管那种感觉很久不再出现了,可他依旧笃定,躲不过命运的。

两人在餐厅相对坐下,叶知寒笑问道:“你怎么样?有什么进展?”

“还是老样子,自己慢慢摸索吧,”陆婉道:“进展还没有,这才转到核物理学习还没多长时间。”

“挺简单的,”叶知寒摇了摇头:“你也是一天天的把自己关在办公室,按我对你的理解,不该这么久还没进展。”

陆婉挑眉看了他一眼:“如果嫌我笨的话,可以只把我当做饭搭子。”

“没有,”叶知寒笑道:“可能需要一个顿悟的机会,如果有哪里不会,可以问我。”

“这么宝贵的提问机会,”陆婉问道:“我还是喜欢听一些玄乎一些的故事,”

她握着筷子,筷头指了指天花板。

叶知寒笑道:“那我还是建议你继续学习核物理,至少你还有机会弄懂。”

“你就再讲讲,就当是讲故事。”

“这个故事你已经完整的听了几十遍了,”叶知寒笑道:“我确认了,你不是一个喜新厌旧的姑娘。”

“那倒不是,只针对我感兴趣的人或事。”

“想要理解那个水波,你可以大胆一些,你可以认为他蔓延出了无数条细丝,牵引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叶知寒道:“正常状态下不会有人感觉到,但是个别人除外,”

“因为这细丝在每个人的意识中联系的并不平均,”

“具体表现在天赋、智商、创造力和领导力等方面。”

“这也是我的大胆猜测,人和人的差异,就是源于那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