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珐国的殖民地陆续独立之后,那些为争取独立而奋斗的人士,免不了在整个北非奔走相告。

而让人头大的是非洲大多是被殖民国家,而欧洲大多是殖民国家。

结果就是,珐国支持独立之后。

其他被殖民区振臂相应,纷纷高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如果说珐属殖民地的独立是大势所趋,那西欧其他海权国家的殖民地,就完全是被珐国给拖累的了。

事态发展太快。

一时间整个西欧每况日下。

情况是怎么个情况?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二战连夜投降的珐国,败光了所有威望,而珐属殖民地的造反,更是对珐国的窘迫局势火上浇油。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就使得西欧国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一个算一个都在看珐国笑话。

结果这笑话还没开始,珐国一个鼓励殖民地独立政策,直接让所有人都傻了眼。

用一个形象的例子进行说明,就是珐国在斗兽场和狮子搏斗。

结果珐国特么的不走寻常路,直接把看台的大门打开。

硬拉着观众下场一起搏斗。

指责?

现在是没工夫指责了。

因为所有国家已经都被殖民地的混乱所焦头烂额,原本在殖民地吸血百年的发展大计,顿时被珐国这个“搅屎棍”毁的一干二净。

不过可惜的是,西欧国家没有珐国这般“有贵人相助”。

它们一方面不愿意放弃殖民地,一方面又被殖民地问题拖累。

几乎是在戴高乐上台的一个月之内。

攻守易型,看戏人终成戏中人。

而戏中人,却成了看戏人。

当然,看戏之外。

在法属殖民地的“援助法案”支撑下,珐国的工业、富余产品、低端生产线、文化教育体系也迅速的以援助国家独立建设为名,在原殖民地迅速落地。

珐国的失业危机宣告结束,所有人高喊的“只有戴高乐可以拯救珐国”毋庸置疑的成为了现实。

如果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那除了削弱议会、殖民地独立之外,更加引起西方震惊的,便是在戴高乐上台的第三个月,珐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即便是本就知道内情的华夏,对于戴高乐的雷厉风行,也感到了异常的震惊。

戴高乐给出的原因是,退出北约,独立自主,埋头发展使珐国重新成为伟大的珐国。

但的有时候,某些事情一旦发生,理由便完全无关紧要了。

就比如珐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

在华夏看来,戴高乐完全可以现在提出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的提案。

但循序渐进 ,在五年内陆续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完成割舍。

这样相对柔和的策略,能够免除相当多的麻烦。

北大西洋公约终究是作为世界一极的丑国所主导的组织。

而丑国与沙苏的竞争,也终究是不过是一个不断抓紧手中的牌,不断去摸新牌的过程。

而珐国,又是丑国现有牌里的一张小王。

可想而知,珐国此举有多么的莽撞和冲动。

戴高乐唯一的说辞,只是告诉丑国,珐国现在内忧外患,新旧接替,难免会导致国内的政争频发。

退出北大西洋公约是无奈之举,当然,他也向丑国保证,此举也是为了堵住国内红色政客的嘴。

毕竟以珐国现在的情况,退出北大西洋公约,谋求独立自主发展,这是一件多么自断一臂的做法啊。

没有了马歇尔计划,珐国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发展起来呢。

戴高乐一把鼻涕一把辛酸的说着,倒也是起到了奇效。

豪威尔倒也是个明事理的人,他看着快两米的男人一脸无奈和悲怆,难免起了恻隐之心。

转念一想,反正北大西洋公约的存在,就是为了约束盟国,既然戴高乐有着坚决不加入红色阵营的决心,那就给他些许的自由。

毕竟自从戴高乐上台之后,从珐属殖民地的独立政策就能看出来,珐国现在积重难返,问题重重。

丑国自然也不希望手中的小王,变成一张多余的累赘。

但大国外交,又绝不是过家家那般简单。

丑国智库对戴高乐上台之后的种种举措和决定做出了最详尽的评估,对于珐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也做出了充分的预测。

最终提出了无数种可能,与一个消除丑国后顾之忧的决策。

北约可以废除,但军事同盟依旧保留。

丑国智库对戴高乐有一个详尽的评判——

【自从普法战争以来,珐国维持了将近百年的君主立宪制,至此结束。

毋庸置疑的是,戴高乐正在致力于建设一个半君主制甚至独裁制的共和国度。

这无疑令丑国对珐国的投入和信任,都遭受到了巨大的考验。】

在当下世界,除了丑国和沙苏之外,大多国家是没有什么选择权的。

戴高乐也一样。

丑国的军事同盟尚在,就意味着珐国虽然退出了北大西洋公约,但实际还在丑国的爪牙之下。

但珐国现在能做的便也只有这些了。

想要完全脱离掌控,还需要契机。

……

而华夏,正在为他塑造一个契机。

围魏救赵,是华夏祖宗留下来的兵法,在千百年的磨练中,早已运用的滚瓜烂熟。

在华夏陆续恢复对中南半岛的藩属关系,正准备着手与中南半岛、百济半岛建立共同生产区的同时。

丑国的远东舰队,浩浩荡荡的绕过了菲律宾印尼海域,列阵中南半岛南岸。

而丑国的战机,从冲绳起飞,频繁的出现在百济半岛,并陆续发生了几次丑国称之为“反暴行动”的轰炸。

理由是在百济半岛或许有多次对倭国本土造成打击的远程高射炮,而证据,是一个早就被盘的锃光瓦亮的一个磨除了痕迹的炮弹壳子。

当然,理由不理由的不重要。

百济没有对倭国动手的作案理由,也不重要。

丑国想不想打你才是最重要的。

连番的轰炸和侦察机巡航,让百济半岛难得平稳的态势再次动荡了起来。

面对紧张的局势,华夏迅速做出应对。

空特一连北上入驻釜山。

而空特一连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丑国的战机,再也不敢出现在百济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