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这个舰船,因为其主要任务是运载,所以对他的考量,毫无疑问的就是安全,目前反潜导弹、反潜鱼雷的技术还比较弱,所以投入战场的流程,还是常规战斗舰船开路,然后它紧跟着加入战场。”

通过叶知寒的详细阐述和构想,黄许华很快便将有了大致的概念。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舰船的对标船舶,我认为不要是巡洋舰了,我们不如直接对标大型远洋货轮。”

“嗯……对,在生产制造上可以对标,”叶知寒提醒道:“不过还是要区别开,因为我们必须要清楚,这个舰船的真正需要重视的,不是运载量,而是安全问题,可以说整个舰船的所有系统研发,都不及一个安全问题重要,”

“哪怕你制造出了载重十万吨的巨型舰船,可安全问题没保障,那就是一个海上靶子罢了,没有一点意义。”

黄许华点头道:“我明白了。”

“舰船的安全问题是个很大的命题,别着急,等到了五院,我们一起围炉夜话,把这个问题好好探讨一下。”

“嗯,”黄许华点了点头,又道:“我觉得除了定义之外,您还应该给这个船舶起一个名字,或者代号。”

没别的意思。

因为接下来五院的舰船制造,将会是全员参与。

而必然会有大部分的基层生产员不会对国家要制造什么那么清晰,所以,一个能够直观给他们一个印象的名词,非常重要。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冰棍和蛋筒都是雪糕,但当你想吃蛋筒的时候,你只说雪糕,那得到的大概率会是一根冰棍。

这个问题看似不重要,因为地方的组件设计只需要按照图纸生产就可以。

但问题是五院体系之下,研究所和军工工厂星罗密布何止百千。

任何一个小小的理解错误,集中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因为没有人生产过这么大的舰船。

各个船舶制造厂和研究所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常规军舰展开。

所以,如果这个军工设计处于保密阶段,不能告知所有同志的话,这些偏差是十分致命的。

叶知寒道:“我暂时还没有想好,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我暂时还没有,我只是觉得如果只是告诉同志们造军舰,”黄许华耸耸肩道:“盲人摸象的生产,肯定是要出问题的,更何况说我们的同志还不知道他们要摸的是恐龙还是大象。”

“你说的对,军舰太小家子气,同志们听到也难免会小家子气,”叶知寒笑道:“气质影响产品,这倒是客观存在的。”

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特色,哪怕是同一个想法,同一张图纸,让丑国、瑛国和沙苏来生产,那就是不同的效果。

丑国的不用说——我打海战觉得太热,别的不重要排气扇先安排上(全舰中央空调),买了套家具没地方放就买了套房子(得梅因级巡洋舰),吃不好士兵会因为想家而无心战斗(一个航母七个餐厅)。

瑛国的舰船制造,那自然要顾及英伦绅士的形象,打仗怎么样不关键,牌面一定要跟上,客厅、红毯、壁画、红酒,不能没有。

至于沙苏,那就更不必多说了,士兵可以睡夹板,但炮管必须要装够。

这些特色,就反映了制造过程中的生产体系的调性。

完全是潜移默化的。

现在的华夏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只是告诉同志们我们要造的只是军舰,那哪怕给他们标准图纸,到最后生产出来的依旧会避免不了小家子气。

汽车开进五院。

叶知寒让警卫去准备了一些酒菜,随后便和月林等人一同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第一件事就是讨论关于那艘巨型登陆舰的命名代号问题。

“不如就直接一点,按你说的,就叫巨型登陆舰。”赵章顺表示他的脑袋连转都不想转。

叶知寒:“能正经点吗?”

“方舟怎么样?”钱月林问道:“足够体现他的大。”

“那是外国人的神话,不要用,”叶知寒道:“且不说是否能让我们的同志产生直观印象,哪怕要用这些比较含蓄的代号,我们也要用我们华夏自己的神话。”

“那我还真有印象,我看过山海经,”赵章顺来了兴趣:“烛龙怎麽样?”

“在山海经上说,烛龙住在北方极寒之地。”

“它的本领很大,只要它的眼睛一张开,黑暗的长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变回黑夜。”

“它吹口气就乌云密布,大雪纷飞,成为冬天;呼口气又马上赤日炎炎,流金铄石,成为夏天。”

“它一旦呼吸,就成为长风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