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援朝前夕,我创立军工五院 > 第406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水波对人类传输文明的同时,一些和文明无关的信息也传递到了人类的历史之中。

因为就和文明一样,鬼神也是凭空出现的。

通过现代科学家对于人类学习的研究,可以发现人类的认知都源于曾经见过的东西。

而那些呼风唤雨,顶天立地的神话人物以及龙、麒麟,凤凰等虚无缥缈的神兽图腾。

或许很有可能只是水波中的内容。

当然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几乎从古至今都知道这是一个神话,但似乎从古至今每一代人都在不断继承和传递着这个神话。

无论是华夏还是西方,即便是工业化已经到达了这个地步,这些神话似乎依旧自然而然的进入课本、各种文学书籍,以及口口相传之中。

甚至在大方针是破除迷信的当下,这些神话依旧被人津津乐道,毫无影响。

“会不会是神话?”叶知寒突然说。“要知道一个人在年幼的时候是心智最不成熟的时候,但是纵观从古至今这些神话的传输和教学,似乎都在年幼的时候。”

赵章顺也颇有意思的说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就像西方国家一样,你要说圣诞老人是不存在的,他们还会跟你急嘞。”

“如果是当一个人成年之后你再告诉他有圣诞老人在天上骑着麋鹿在飞,那他指定会说你是个神经病。”

“但如果当他年幼的时候你这么告诉他,他反而会把圣诞老人当做一个信仰,哪怕他深刻的知道圣诞老人是不存在的。”

叶知寒说:“华夏又何尝不是如此,西方的圣诞老人就如同我们华夏的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已经基本成为华夏人心中的一个信仰。”

“然后呢?”郭怀义问:“你觉得人的潜意识里让神话不断的流传是有什么原因吗?”

“钥匙。”叶知寒道:“或许这些神话里面包含着能够让人类获得文明输入的钥匙,我们的先民可能并不能够准确的总结如何才能获得文明的输入,但是他们用这一个一个的故事不断的流传,来保存着开启文明密码的钥匙。”

“有没有可能这个钥匙是对鬼神的崇拜?”郭怀义醉醺醺的说:“你看华夏文明最蓬勃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在百家争鸣之前是积累了夏商西周三代,对鬼神的顶级祭祀和膜拜。”

“而自从西周礼崩乐坏之后,后世的学问几乎都是在诸子百家的学说之上进行的延伸,再也没有出现过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圣人。”

叶知寒暗自琢磨:“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我更倾向,于是这些神话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比如团结,比如所有人的意念拧成一股绳,”他说:“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太多类似的事情,当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去锚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那件事情往往再不可能也可以做成。”

赵章顺笑道:“你是说我们的原子弹和洲际导弹吗?”

叶知寒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只是思考着自己才知道的一些事情。

弦论的提出,推测出了人类的意识可能是波弦。

而在叶知寒之前的猜测中,水波是波源。

就像这个世界所有人的脑袋上都有一根线,而这根线的源头就在水波上。

这个水波牵连着地球上所有的复杂生命体,给予他们意识。

因为但凡这个水波有一点波动,那么整个世界可能都将陷入混乱。

所以在之前的认知中,叶知寒认为这个水波是无比稳定的。

但现在叶知寒可以猜测,水波只是相对稳定,并非绝对稳定。

当数量足够庞大的生命体共同去致力于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所产生的弦振动或许会对水波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得到水波的相应反馈。

当然对于弦论的研究,此时依旧是处在保密阶段,所以赵章顺和郭怀义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听到这么有趣的猜想了。

“说到传承,我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赵章顺笑道:“繁殖。”

“小到单细胞生物大到鲸鱼,每一个生物似乎都存在着繁殖的本性。”

“是吧,知寒?”

赵章顺似乎意有所指的看着叶知寒,谁都知道,他话里有话。

叶知寒本来就不在意这些自己的终身大事,更不要说现在喝了酒,而且恰巧在兴奋头上。

所以他也没有对赵章顺的话深想什么,只是同样感兴趣的回复道:“繁衍这个本能确实是与生俱来,似乎每一个生物都有一个繁殖的冲动,像是刻在骨子里一般。”

“有意思,的确很有意思。”

叶知寒连说了几个有意思,随后兴致勃勃的就着繁衍这个话题,侃侃而谈了起来。

如果说繁衍的本能也是一种意识的话,那按照这个猜想,水波的出现就应该更早一些。

似乎在生命体诞生的同时,水波就已经对最开始的生命体植入了一些简单的意识。

当然这些意识只是最基本的生物本能,如进食,排泄,繁衍等。

但如果这么思考,水波是有意而为的话,那就更让人好奇一个事情。

祂为什么要这样做?

难道地球上的生命体只是一个小白鼠,而水波就像是控制系统一样,对地球上的生命体进行监控和调解?

但是这个说法站在人类的维度上来说,似乎不大可能。

因为地球诞生了46亿年,而生命体存在至今也有35亿年。

如果只是一个实验,那似乎就太漫长了。

而且如果站在水波之后的那些高阶生命体,只是为了实验的话。

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手段缩短这个实验时间。

而不是由人类这么缓慢的汲取文明。

不过往后的猜想就延伸的更远,也就更加天马行空。

基本是不作数的。

不过至少通过这彻夜长谈,在三个人的头脑风暴之下,叶知寒对水波的认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猜想。

物理学有两种路径,一种是理论物理,一种是应用物理。

在过去叶知寒对弦论的研究只停留在应用物理上面根据实验的现象,不断的总结经验进行推导。

而现在则是在理论上有了更加长足的发展。

虽然无法直接的对研究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但在以后的研究中有了一定的方向和指导思想,这或许比算出来一两个参数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