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引领机械时代 > 第345章 实验成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韩星星这么快就有了动作,吴志新显得有点意外,但他也不盲目,而是主动听取了韩星星设计的方案,结束后,吴志新久久不语,他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或者说西南物理研究所,花了这么多年都没解决的事,韩星星才来多久,就给解决了呢?

“马上,韩院士你需要什么尽管说,这种成功概率的实验,这还是首次碰到!”

……

宝贝一般的仿星器开始了全面的检修,双通道电压吉时利2182A型纳伏表和反向电流源6220型,以及用于导入液氦的管道和温度控制器全部被提了出来。

仿星器内,线圈环绕,在这些线圈中,内置有允许液氦通过的导管,用于将内部的韩星星之前做出来的超导磁体材料维持在超导临界温度之下。

为了使线圈在通电过程中输出稳定的磁场,在每一组集束导线的外侧,还装配有一圈牢固的绝缘体支架,毕竟在仿星器的内部,模拟的可是恒星的温度……。

这次实验韩星星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确认外场线圈最大磁场强度能够突破计算理论值的50t的界限,另一个便是确保反应室内高密度等离子体的温度能够达到1亿摄氏度。

随着一毫克的氦被注入仿造星器,然后微波加热装置的启动,腔内的温度开始持续升高,等离子体逐渐成型,腔体内一道代表高温的蓝色薄膜出现,这是恒星的专属色!

包括韩星星在内,所有人无不面露惊喜,拳头紧握,那一秒仿佛成了永恒!

……

吴志新的脸上写满了兴奋的神色,嘴里不断地念着。

“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听到了他那不断念叨着的声音,韩星星的脸上也浮现了一丝笑容。

“是啊,我们成功了!”

“叮~恭喜宿主点燃了永恒能源的火焰,【新时代的雏形-A级——跨时代】完成,请宿主及时查收相关奖励!”

韩星星暂时没有理会系统的声音,他要的不是一个开头,而是一个完完整整的结局。

待实验结束后,韩星星拿着实验报告的数据,又一头钻进了办公室,连吴志新的喜悦都来不及分享,可吴志新却只有高兴,所有目睹过实验的人全部被他强留下来,然后一个电话打到中央。

在科工局内,正在喝着茶的张溥声音直接拔高了三个度,猛地站起,丝毫不顾那依旧烫手的热水将自己的衣物打湿。

“吴所长,你,你确定吗?”

“我确定,这,这就是未来的方向!虽然只是一秒钟,但是我们已经停滞了的脚步在此刻再次动起来了,五年,不,三年,不,在韩院士的带领下,两年,甚至一年,我们,我们就能拿下最后一把通向未来的钥匙,自此以后,我们将不再因为能源的问题而担忧!”

“好,我马上报上去!”

……

又是熟悉的警戒和防护,可这个时候韩星星却没有关注这些事。

束缚等离子体的磁场强度是解决可控核聚变问题的关键,能够在工程上实现50t以上的磁约束,他们毫无疑问已经有了继续向上探索的路。

对于聚变堆而言,结构和功能材料由于高浓度辐射的照射和核反应产物的积累,会导致其发生严重的肿胀和脆化,从而导致整个核能装置性能的整体下降,直到再也无法承受核反应的进行。

就像是一个排列整齐紧密的军列,突然间插进来一些普通人,那这个排列紧密的军列势必会受到影响,变得松散无规律!

除了关键的核反应内壁材料之外,还有至关重要的控制系统,也就是可控核聚变装置的“大脑”,这一点韩星星倒是不怎么关心,在量子计算机面前,这并不算什么问题,100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管理两个这个的核反应堆都绰绰有余!

……

“纵场56.74t,等离子体电流1000kA,等离子体约束时间1.43s,电子温度3479mkeV(约1.17亿度)……】”

将表格上的数据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韩星星满意地点了点头。

实验过程和数据表现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就代表着实验已经初步取得了成功。

将东西全部收起,韩星星现在才将身体完全放松下来,口中喃喃道:“下次实验可以尝试通入氢气了。”

“另外,量子计算机和等离子体控制方案的事情也得尽快解决才行,下次的磁约束时间我可不满足于区区1.43秒!”

就在韩星星在心中思忖着的时候,走廊的外面忽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砰砰”,砸门的声音响起。

“星星,星星!”张溥的声音响起。

随手关掉了电脑,韩星星看向了门口,开口道:“师叔,进来吧。”

张溥半是眉飞色舞,半是紧张地推开门,看见韩星星那镇定模样,他的心绪也稍微抚平了些:“成了!”

张溥兴奋的搓了搓手,面对着韩星星小心翼翼道:“那,那还多久能投入商业化?”

韩星星白眼一翻:“你是不是以为这捡石头呢,没经过后面一系列的实验,谁能保证?万一有点差错,这事故后果,我们有几个脑袋也不够掉呀!”

“嘿嘿,是我急了,是我急了!”

……

研究所被暂时封闭后,韩星星并没有玩特殊,让张溥帮忙通知了一下家里,然后就带着梳理好的下次方案找到了吴志新等人,准备进行下一次实验。

……

等韩星星把相关的改进方案还有技术路线予以说清后,他清了清喉咙:“我希望我们所做的每一次实验都是有意义的,相关的方案我已经用量子计算机进行过模拟。”

说到这,韩星星扫视一眼:“我们下一次,要挑战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