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桃源最强小神农 > 第829章 慈善基金会与分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潇没有想到,东方薇薇如今会成为这个样子。

不过无所谓了,已经是路人了,跟他没啥关系。

当年大学的一些情愫,也只是年轻气盛时的一些情绪而已。

又聊了一会后,尚青这才离开。

陈潇拿起手机,发了条消息出去。

瑶柔穿着一身黑色的睡衣,走了进来。

身前微微颤动,圆月饱满,加上一张倾国倾城的脸,很难不让人有想法。

“来喝杯酒。”陈潇又开了一瓶红酒。

“你想不想换个方式喝。”瑶柔调皮的笑了笑。

“什么方式?”陈潇露出一丝坏笑。

“你猜。”

瑶柔将睡衣退去,露出白嫩傲人的身躯。

她轻轻躺在床上,微微闭上眼睛。

陈潇了然,将红酒轻轻倒在她的身上一些,控制着没有洒到床上,然后俯身下去。

片刻之后,瑶柔嘤咛不已,脸色绯红,满是娇媚。

陈潇随即与她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春色满屋,娇啼不断。

第二天,两人便回到了石塔村。

“老板!”

商清雨知道他回来后,很快便赶了过来。

有段时间没见了,感觉到陈潇的气质有了微妙的变化,更具有魅力。

她不是修行者,并不知道陈潇的修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机会,需要您来拿主意。”

商清雨打开笔记本,打开一个ppt。

陈潇看到后,眼睛一亮。

“新联集团是霍家旗下的一家公司,主营业务是旅游,酒店还有房地产业务。”商清雨说道,“近两年因为各种原因,业绩暴雷,股价大跌,目前已经是历史最低位,市值只剩下一千亿。”商清雨说道,“如果您有一员的话,我会布局成为大股东,完成控制。”

新联就团历史股价最高点时,市值六千多亿,也是一个大集团。

根据商清雨的分析,以后政策放开后,这类的业务会迅速的崛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只是因为股价的不断下跌,造成恐慌性的杀跌。

“可以。”陈潇立刻拿定了主意,“要完成绝对控股。”

这家公司总部在京都,对于他们商业版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没问题。”商清雨笑了笑。

“钱够吧?”陈潇想起这个问题。

他现在不知道石塔集团有多少流动资金,买股票是需要真金白银的。

“足够了。”商清雨说道。

即便不够,她也有其他的手段。

“嗯,我个人股票账号现在有多少钱?”陈潇问道。

现在每个月都有数笔的收入打到各个卡里,他都没有仔细去算算。

“现在有二十亿多点。”商清雨在电脑上打开了他的个人股票账户。

陈潇在她一共放了十亿多的个人钱,经过她的操作,如今已经翻倍。

“二十亿……”陈潇眯了眯眼睛。

算上其他银行账户,估计他现在还有五十亿,毕竟前段时间在药王谷花了太多的钱买天价药材了。

“拿出五个亿来,成立慈善基金会。”陈潇说道,“重点倾斜帮助生病与贫困儿童。”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贫困的人,还有一些人生病却没钱治疗,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钱就这样放着在账户里,没有多大的意义。

马上就到了年末了,估计单单秦时明月公司的分红,就有一百多亿。

拿出五亿来,对他来说没有什么难度。

“是,老板。”商清雨对他更加的崇拜了。

如此乐于助人的老板,怎么能够让人不爱呢?

“另外,我有一个想法,跟你说说,你觉得可行么?”陈潇笑了笑。

“您说。”商清雨有些好奇。

“我打算引进世界一流的学府,在石塔村开分校,你觉得有可能么?”陈潇问道。

石塔村现在是有点钱了,但文化氛围还是远远不够。

如果能够引进世界一流的大学在这里开分校,那就完全不同了。

让村里的孩子们从小在良好的大学氛围中长大,远比他们一堆钱里面长大的好。

很多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这个……我还真没有想过。”商清雨根本没有想到他会有这样的想法。

建立一所一流的大学,怎么要几百亿才够。

当然了,这些钱石塔集团是有的,钱不是问题。

只是怎么说服让世界一流的大学在这里建立分校,是个很大的问题。

“老板,您不是一直想村里人安静么,如果在村里建立大学,是不是过于热闹了些?”商清雨问道。

一所大学多则数万人,少则也要几千人。

另外大学建好后,附近的一些配套也要跟上,绝对会热闹非凡。

“你说的是个问题,但问题不大。”陈潇笑了笑,“我们可以将大学的选址放在南山那个位置,是村里最偏远的地方,面积也足够。”

那个地方靠着山,风景也好,也很安静。

另外这个大学一旦建立起来了,对于石塔村来说,绝对是个大好事。

对于整个万泉县来说,同样是一个大好事。

一旦建立起来,绝对会促进整个县的经济发展。

当然了,影响最大的还是在文化方面。

一个小县城里面有一个世界着名的学府大学,相信会立刻全国出名了。

“可是老板,怎么去说服世界一流的大学在这里建立分校是很大的问题。”商清雨说道,“这不是钱就可以解决的。”

“那说明钱还是不够。”陈潇笑了笑,“事在人为,你帮我多查查一些世界顶级学府的消息,看看符合建立分校的条件。”

他没有考虑国内的大学,是因为在国内的,这些大学选址基本不可能考虑在他们这样小山村的。

另外其中还有一些复杂的因素,操作起来更加的困难。

如果是国内的学府在这里开分校,招生也是一个问题。

大家上大学都倾向于去选择大城市,一般不会来他们这样的小山村。

如此一来,即便建成了,估计也是招生分数最低的那一批的,这不是他想要的。

既然要搞,就要搞最好的。

所以他想的是世界顶级的学府,而不是国内顶级的。

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有困难要想办法解决。

如果这个事情办成了,对于村民,对于千山镇,对于万泉县,甚至整个东海省,都是莫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