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在下崇祯 > 第66章 藩王之议(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当即就听出来了朱由检话里的意思,“陛下,依臣看,莫不如允许底层宗室从事四农之业,这样一来,宗室有了活路,朝廷也能减少些负担。”

“臣有不同观点。”礼部左侍郎钱谦益站起来了,“陛下,不许宗室从事四农之业是祖训,祖训不可违啊。”

“依臣看,不如藩王发放宝钞,底层总是发放俸禄。”

户部尚书郭允厚当即就不干了,“陛下,臣不同意。”

“钱侍郎,你知道底层总是有多少人吗,你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有多贵。”

“陛下,若是钱侍郎能够解决底层宗室的俸禄问题,户部就没问题。”

钱谦益冷哼一声,“大司农,你强词夺理。”

“我这是实事求是。”

“好了,”朱由检制止了二人的争吵,“都是朝廷的栋梁,吵吵闹闹的像什么样子。”

“几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依朕看,这样吧,各地藩王的俸禄全部发放宝钞,五代以外的宗室,保留宗室身份,发放宗室玉牒,允许自谋出路。”

吏部尚书杨景辰缓缓起身,拱手道:“陛下,允许五代以外的宗室自谋生路,臣斗胆,敢问陛下所说的自谋生路是否包括科举和从军?”

朱由检点了点头,“自然。”

“陛下,请恕老臣直言,臣恐怕再行太宗年间旧事啊。”

钱谦益也起身奏报,“陛下,杨尚书所言不错,若到时真有不忍言之事发生,恐悔之晚矣,所以,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杨景辰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钱谦益,心中暗道:竖子不足与谋。

既然你和我担心的一样,那么劝说陛下不允许宗室科举和参军也就是了,干嘛要一竿子打死呢。

“无妨,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这把龙椅上坐的是有德之人,那自然四海升平,若是坐的碌碌之辈,守不住江山,那也只能怨他自己无能。”

朱由检都这么说了,杨景辰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唯有钱谦益不依不饶。

“陛下,此事牵连甚广,且有违祖训,曲沃代翼,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啊。”

左都御史李标听罢此言,一个劲的嘬牙花子,曲沃代翼,你在别的朝代说或许可以,你在本朝说,多多少少有点风险。

果不其然,礼部尚书来宗道听了后,厉声呵斥道:“钱受之,你放肆!”

钱谦益,字受之,古人有姓有名有表字,姓名多是长辈上级称呼,表字多是同辈之间称呼,若是同辈之间你直接称呼别人的姓名,那就跟骂他八辈祖宗一样。

所以来宗道直接喊出钱受之,已经是很严厉了。

“钱受之,在本朝,曲沃代翼,也是你可以置喙的!”

钱谦益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曲沃代翼,小宗代替大宗,含沙射影,你说的是太宗皇帝吗?

还曲沃代翼,还前车之鉴,咋没贱死你呢。

这要是被有心人利用,他钱谦益可是吃不了兜着走。而且要是真严格论起来,世宗,包括眼前的少年天子,都可以说是小宗代替大宗,虽然这二位都是合法继承,但是你当着矬人别说短话啊,难免让人心里犯膈应。

钱谦益本来就胆小,现在敢和朱由检唱反调,主要是有一个祖训在那摆着,别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完全就是树叶子过河,全凭一股子浪劲。

现在被来宗道这么一提醒,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陛下,臣失言了。”

至于来宗道为什么提醒钱谦益,一是因为钱谦益作为东林大佬,士林领袖,根本就瞧不上来宗道,来宗道也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打压一下钱谦益。

二是因为来宗道比钱谦益还胆小呢,钱谦益作为礼部侍郎,在礼法的问题上居然出了岔子,这要是被人揪住了不放,不要说钱谦益这个礼部侍郎了,就算是他这个礼部尚书都得跟着一块吃瓜落。

基于以上,来宗道才出声提醒钱谦益,成年人的世界都是利益嘛。

朱由检倒是没想这么多,曲沃代翼,他也了解一点,但是并不在意。

在后世的环境中,人们对于上位者的认知,那就是,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要是手底下有人有枪,兵强马壮,一觉醒来,发现部下将一件黄色袍子披在了自己身上,那嘴上一定会说,哎呀,你们可是害苦了我。

但是,心里面却截然相反,并且还会说,还是你们懂我。

朱由检甩给钱谦益一个冷冷的眼神,“无妨,朕相信钱爱卿也是无心之举。”

“关于宗室是否能科举和从军,朕还是那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国家安宁,海晏河清,就算是有些许不开眼的,也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见朱由检执意如此,众人也不再坚持,毕竟天下都是你们家的,你自己都不在意了,那我们这些外人还起什么劲啊。

内阁首辅李国普起身,拱手道:“陛下,臣有一问,各地宗室手中并无土地、农具,他们想要自谋生路,恐怕还需多加扶持。”

“首辅说的不错,所以这一点便需要各地官府加以帮助,引导他们谋取生路。实在不行,反正宗室之人大都读书识字,可以安排他们到乡下当个教书先生。至于田地、农具,当然了,各地的府库想必也不富裕,那这些,自然就由各地的藩王提供。”

“礼部回去之后,立即安排人手,奔赴各省,督促相关事宜,另外,每个宗室手中单独发放一份玉牒,上刻其姓名,作为宗室凭证。”

“宗室之人科举为官者,优先去苦寒之地和任务繁重的部门,参军入伍者,遇战事则安排在一线。”

“臣等遵旨。”

朱由检缓缓起身,走到殿门前,眼见绿芽抽发,顿感清风拂面,竟有些许惬意涌上心头。

“各地藩王皆是太祖血脉,朕与各位藩王也都是亲人,所谓亲亲之道,自当是为了维护太祖留下的大明共同努力。”

“传旨,山东、山西、河南、湖广、四川等五省总督、巡抚、总兵,自行募兵一万,所有费用,皆由当地官府和藩王共同承担。”

“此外,传旨三边总督武之望,陕西巡抚胡廷宴,陕西总兵杨麒,令其募兵两万,所需费用皆由秦王府出。若陕西天灾无以为继,则可协调当地藩王,共同赈灾。”

“陛下,此举虽利国利民,但恐对陛下名声有损啊。”左都御史李标提醒道。

“既是利国利民,又何来的名声有损。”

“更何况,史书是人写的,名声好与不好,还不是随后人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