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在下崇祯 > 第86章 高产量作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吩咐完之后,朱由检看向孙元化,“孙卿,你不是说说新铸造了青铜炮吗,在哪呢,怎么没有看到?”

“回禀陛下,青铜炮在试验场内,还请陛下移步。”

“走。”

新铸造的青铜炮看上去有点笨重,不过想想也是,红衣大炮的重量足有千斤,青铜炮的重量是它的一半,最起码也得五百多斤。

“孙卿,这青铜炮射程是多少?”

“陛下,这新铸造的青铜炮射程和原来的红衣大炮差不多,最远可达二十里,但真正的有效杀伤,还是在十五里之内。”

“那打一炮看看吧。”

“遵旨。”

朱由检还想往前,但是被孙元化拦住了,“陛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还请陛下暂退。”

朱由检无奈,“好吧。”

点火,开炮。

~biu~~~~ba~

炮弹落地,在地上炸出一个大坑,扬起漫天的沙土,前方当靶子的稻草人,早已成了齑粉。

可以看出,是开花弹。

幸亏火器局周边的居民在建立之初就已经被迁移了,不然,就这么整天噼里啪啦的,得让人骂死。

朱由检掸了掸身上的尘土,“威力不小啊,就是以后试炮得到城外去。”

孙元化拱手道:“启禀陛下,我们试炮都是拉到城外去的,只是今日……”

朱由检点了点头,只是今天因为自己来了,就在这直接试验了。

“出城试验是好的,但一定要仔细保密。”

“陛下放心,每次出城试炮都有护卫随行。”

“陛下,如今新炮已经铸成,还请陛下赐名。”

朱由检略做思考,“此炮是为了保境安民,剿灭胡虏,平定辽东所铸,那就叫做崇祯元式步兵炮吧。”

孙元化一听,根本就没过脑子,就觉得这炮的名字和朱由检说的寓意似乎是有点不挨着呀。

不过,出于臣子的本分,陛下说什么,那就是什么,孙元化躬身施礼,恭敬的说道:“陛下英明,此名甚佳。”

这时,一名锦衣卫走到李若琏身旁,耳语了几句。

朱由检看到后,便开口询问:“怎么了?”

李若琏急忙走了过来,拱手道:“启禀陛下,锦衣卫百户高文采回来了。”

高文采被朱由检派去找红薯,土豆,玉米这些高产农作物去了,现在他回来,意味着粮食也就来了。

“让他带着人和东西,直接去皇庄等候。”

“遵旨。”

突然,朱由检看到了工部尚书徐光启。

这徐光启可是《农政全书》的作者,书中内容既有农政措施,又有农业技术,开垦、水利、荒政等皆有所涉及。

更难得可贵的是,全书没有仅仅将农业问题拘泥于对以往的农业科学知识的总结,而是将目光放到了更为长远的政治生态上,将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相结合。

这是现成的农业专家呀。

这个专家,绝对的褒义词。

“摆驾皇庄,徐尚书,也跟着一块去吧。”

“臣遵旨。”徐光启躬身道。

皇庄,明朝皇室直接经营的庄田,朱由检也是第一次来到皇庄。

此时,大批的军士和锦衣卫早已经在周边警戒,皇庄总管太监王之心正在等候。

“臣锦衣卫百户高文采,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朱由检直接亲手扶住了高文采。

“东西在哪呢?”

“回禀陛下,就在屋内。”

朱由检迫不及待的走进屋内,屋里还有十几个人,衣着朴素,看样子是高文采带回来的有种植经验的老农,见到朱由检进来有些不知所措。

王承恩出声提醒道,“这位是我大明的皇上,你们还不快点行礼啊。”

那十几个人一听,妈呀,不对,是娘呀,那时候还不兴叫妈呢。

这就是皇上啊,敢情也是俩肩膀扛一个脑袋。

他们刚想下跪,就被朱由检拦住了,“不用,不用。”

“这些东西你们都会种吗?”

“会。”

“那太好了,既然你们来了,那就别走了,王之心。”

“奴婢在。”

“给这些人分房子,分地,每人给一百两银子的安家费,另外,再派人把他们的家人接过来。”

“奴婢遵旨。”

这些人一听,给房子,还给地,还给一百两银子,我一辈子也挣不了一百两银子啊。

扑通,这次是心甘情愿的跪下了,“多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这是你们应得的。”

朱由检看着地上堆放的红薯,土豆,玉米,竟然还有辣椒,和后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尤其是这红薯,产量大,干旱的环境也能生长,根、茎、叶皆可食用,可谓浑身都是宝啊。

蒸着吃,煮着吃,烤着吃,晒干了吃,都行啊,极易保存。

在清朝的时候广泛种植,因此也有不少人认为,所谓的康乾盛世,不过就是用红薯堆出来的罢了。

“高文采。”

“臣在。”

朱由检看着高文采,黑眼圈,大眼袋,头发略显杂乱,身上还带点尘土,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甚至比最初见到他时,还削瘦了一点。

“这件事你做的很好,也辛苦了。”

朱由检帮着高文采整理了一下衣领,“锦衣卫百户高文采,晋升锦衣卫千户,赏银五千两。”

高文采当即跪倒在地,“臣谢陛下天恩。”

朱由检扶起高文采,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去洗个澡,好好的歇几天。”

“徐尚书。”

“臣在。”徐光启躬身道。

“你所作的《农政全书》,朕有幸拜读过,可谓是农业的集大成者啊,想必这些东西你也不陌生吧。”

“回禀陛下,臣略有耳闻。”

略有耳闻,那就是知道了,有本事的人都这么说,谦虚嘛。

“徐尚书,那这红薯,土豆,玉米的种植方法和产量你也应该知道,从今天起,火器局你就不用管了,你就专门负责种植这些。”

徐光启一听,红薯,土豆,这些名字和他认知中的略有不同,但是他也能明白朱由检说的是什么。

“臣遵旨。”

“王之心。”

“奴婢在。”

“待到时节合适,皇庄就种植这些作物,全种,可能百姓没有见到过,有些抵触,但最少也要种一半。”

“告诉他们,明年交租,就用这些交,多的那些,皇庄拿钱买,要是产量比之前少了,皇庄就拿钱给他们补上,让他们不用担心。”

“切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威之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