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7章 简直令人绝望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战败后的晋军,高层怎么回事小人物无从获知,楼令周边的人则是一副沮丧加茫然的精神状态。

楼令听说渡河交战的本方人数约三万,活着返回大河北岸的人数却是不足一万,没有回到北岸的晋军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与此同时,得胜的楚军在举行了很大的胜利庆祝活动,高层进行大宴,还下令引导战马与战牛饮用大河之水,大批士兵去河滩洗靴子。

这里发生了一个历史事件,也就是楚军取得了“饮马黄河(大河)”的成功,一个新词的典故又诞生了。

大河是哪条河?它是目前河水只有一些浑浊的黄河,后面因为上游的植被破坏得更彻底,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水中有大量泥沙,慢慢才被称呼为黄河。

成功创下饮马大河壮举的楚军,他们确实值得自豪和骄傲,不出意外接下来就是应该将矛头转向晋国在南方的盟友宋国了。

国家大事当前跟楼令有关也无关。

有关是楼令作为国家一员必然遭受影响。

无关则是楼令什么都做不了。

楚军饮马大河之后,晋军这边的士气下降到了冰点。

如楼令事先猜测的那般,首批逃回营寨的人被揪了出来,有爵位的几个人被枭首示众,没有爵位的人则是被剁掉左脚的食指当作警告。

随后,撤军的命令被下达,大军来了个就地解散,不像往常那般回到都城“绛”有解散仪式。

大军解散还要有仪式?是的,出征有誓师大会,班师也有相关流程,也就是走“棘门”的解散仪式。

所谓的“棘门”其实就是随便用荆棘柴草搭起来的一堵木门,它的作用类似现代的凯旋门。出征的士兵经过棘门后,等于自动解除了服役的责任,通过棘门的士兵不再接受将领的指挥,他们可以回家了。

楼令在回家乡之前特地到大河边上了望,讲实话因为河面太宽的关系,目视对岸只能看到很小的一个模糊轮廓,纯粹就是看个风景。

“第一次来黄河,以这样的方式收场,真是有够他娘的。”楼令这几天并不好受。

战败了是一方面,难受的地方则是有许多。

首先,楼令没有荀罃的半点消息,怀疑所谓的回报估计是泡汤了。

然后,伙食才是最为折磨人的一件事情,本就不奢望能够吃点好的,顿顿吃没有油花的豆子,一顿要吃上个三五斤,要命是根本不扛饿!

什么?不是吃米饭,比如小米、黄米之类?以为拍那种不靠谱又没有半点考究的连续剧呢!

晋人是种麦子没错,普通人一般却是吃豆饭,面饼什么的过节才能啃上一张,肉食就更别奢望了。

至于稻米饭?在楚国也是只有达官贵人能吃,普通人一样是平常吃豆饭。

楼令在吃的方面已经很难忍,面对满身寄生虫则是不能忍……也只能忍!

跟一个人聊天,能够看到对方的胡须和头发有虱子、跳蚤在活动,敢相信吗?

乡亲们,要老命了啊!

楼令自己解了头发在用清水洗,看到发丝上一颗颗的虱子卵,一瞬间浑身鸡皮疙瘩狂冒,差点没有一闭眼给昏厥过去。

没办法的事情,时代的现状摆在那里,楼令再无法忍受,没有能耐立刻就变,只能发誓回到家一定会好好拾到拾到自己,再要求别人一定要注意好卫生。

战败的大军被原地解散,家在附近的人自然是四面八方散去,楼令等家乡太远的人则是结伴同行。

“‘蒲’地的‘楼’吗?太远太远了。俺家在‘周阳’,到‘安邑’就要分别咯。”周武是结伴同行的人中跟楼令比较聊得来的一个年轻人。

他们这一伙人一开始的人数约是五百来人,一路向北走下来,走了约一百公里左右,只剩下不到三百人。

楼令刻意跟周武结交就一个目的,周武的家乡在先氏治下,吹嘘有门路购买到比较便宜的战车。

另外,周武年纪与楼令相仿,一样是年纪轻轻就成了一家之主,不同的地方在于周武有一个亲姐姐嫁给了先氏的族人。

一直向北,经过都城“绛”期间,楼令刻意入城游玩了一番,打听到旬氏在城内的住宅,过去给看了看。

作为晋国都城的“绛”并不是一座什么大城,听说城内的居住人口也就四千多人。

同时,城内看不到富丽堂皇的建筑物,有得只是一座座各式各样的茅草屋。

拿楼令一再特地去逛游的高门大户旬氏来说,顶多就是占地面积大一些,外围有一道环形的围墙将住宅围起来,里面一样是茅草屋,带瓦片的房子都不见一座。

当然了,目前不是没有带瓦片的房屋,只是因为生产力的限制,再来就是晋国没有享乐之风,仅是宫城的宫阙群才大量使用砖和瓦片。

为什么楼令一再到旬氏府宅外逛游?因为他抱着施恩求报的心思,想要逮住智罃啊!

至于说直接上门求见?楼令再怎么想要施恩求报都要心里有数,堂堂旬氏的门不是自己想进就能进的。

他们在“绛”待了三天,直至携带的粮食连回程都要不够,楼令才心不甘情不愿再次踏上归途。

这一走,再也没有结伴同行的外人,只有老楼家自己一伙十余人。

当前别想一个人在荒郊野外独行,有不小的概率被在城外生活的野人打劫,有更大的概率被谋财害命。

即便没有人祸,由于地广人稀的关系,野外的猛兽远比想象中更多,一个没注意就要成了野兽的口中食。

近千里的路程,楼令等人走了将近一个月,一路上出现多次惊险,值得庆幸的是都有惊无险。

那些危险来自碰上的野兽,也有一些在沿途碰上明显不怀好意的人。

“到家咧!”田指着远处的一个村落。

楼令已经从原身的记忆得知状况,亲眼看到村落还是泛起透心凉。

那是一个生活着约一百二十多男女老少的村子,以当前的称呼,凡是村落都叫做“邦”,国家也可以称呼“邦”。

至于城池?用的是“邑”这个称呼,神奇的是一个国家的“都”不止一座,凡有宗庙的城池都可以称呼为“都”,有些“都”只是某家族在里面设有家庙。

村子临着一条溪水,约在十公里外有几座山,农耕区基本就是在溪水的两岸。

“一百二十多人,住所不到十六座,茅屋分得也有些散,真是一个依山傍水却没有半点前途的村子啊!”

不是楼令爱嫌弃,主要是附近方圆百里就他们这么一座村子。

知道更要命的是什么吗?依照当前的律法,他们不能下水捕鱼,同样不能上山砍柴和猎杀动物,山地与水系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在国君手上。

必须说实话的是,楼令有点迷糊该怎么过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