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官场封疆:基层公务员到省委书记 > 第544章 农村房屋也需要办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4章 农村房屋也需要办证

下午三点,卫国华和苏洪涛来到陈汉卿的办公室。

卫国华这个市纪委书记自然是相当的高兴。

其实,站在他这个位置上,角色是相当尴尬的。

他平时所干的工作也基本都是一些得罪人的,大家基本都形成默契了,对他敬而远之。

因此,平时几乎没有人找他。

而来找他的那些人,又基本都是些已经身上出了问题的,就算给他送点礼,他也不敢拿啊。

所以,尽管大家都同是市委常委,但若说起油水来,他是远远比不上其他几大常委的。

甚至,他连跟一个公安局局长和教育局局长的油水都没法比。

在沙河市,他这个纪委书记以前都是处于被冷落、被孤立的位置。

可现在,陈汉卿这个市委专职副书记专门召见他,必然是想重新启用他,重用他了。

站在卫国华身边的苏洪涛也同样很激动。

他现在在反贪局,只是一个副局长。

既然是副职,那就处处被正职压着。

在局里面,他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

所以,他这个反贪局的副局长也是当得挺憋屈的。

可又没办法,这是由体制的本质所决定的。

不管在哪个单位,哪个部门,正职的一把手都几乎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而副职就注定了,只配当绿叶。

调整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后,卫国华连忙问道:“陈书记,您让我们过来,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吗?”

陈汉卿给两人分别倒了茶,结果让两人都感到受宠若惊,尤其是级别最低的苏洪涛更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了。

陈汉卿开门见山的说道:“我刚刚来沙河市,所以对沙河市的情况不太了解。最近几天,我又听到了一些风声,说彭市长跟一些工厂老板勾搭不清。”

“对于彭市长,我是充分相信他的党性和他的人格以及他的底线的,所以这些风声属于谣言的可能性比较大。”

“可既然是谣言,那我们就应该充分重视。如果让这些谣言继续传播,那肯定会影响彭市长的名声。”

“再说了,如果我们任由这些谣言传来传去,那也会影响咱们国家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是,这件事情要查清楚、查明白、查透彻,以还彭市长一个清白。”

听着这话,纪委书记卫国华心里就只有冷笑了。

他彭开远这个常务副市长哪里有什么清白可言?

在上一任市长叶吉昌还在主政政府工作的时候,彭开远就已经跟叶吉昌狼狈为奸了。

卫国华也是个聪明人,突然知道陈汉卿的用意了,他是想从腐败方面来敲打一下彭开远了。

反正他这个纪委书记对彭开远也没什么好感,便很乐意当陈汉卿的先锋。

当即重重点头道:“是,陈书记,我们纪委部门保证完成您交代的任务。”

虽然说纪委部门有同级监督的权利,可在沙河市这个地方比较特殊,大家已经都默认了,市纪委只监督下面的处级以及处级以下的干部。

对于同级别的厅级干部,他们往往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他们市纪委如果真的想办同级别的官员,那就必须要拿到省纪委的委托书,又或者有市里面重量级的大佬发话。

现在,几乎沙河市的干部们都知道,陈汉卿这个专职副书记只是下来随便过渡一下,就要上升到二把手,又或者一把手的位置上,所以他的话极具分量。

也因此,卫国华这个纪委书记相当买陈汉卿的账。

陈汉卿紧跟着又看了一眼苏洪涛,说道:“洪涛同志,你们反贪局也是反腐的主力军,要负责配合好纪委部门的同志,齐心协力把工作干好。”

苏洪涛连连点头,郑重其事的保证道:“是,陈书记。我们坚决听从您的指示,保证让您的精神指导落到实处。”

陈汉卿点点头,很满意这两个同志的态度。

然后又嘱咐道:“这件事要在秘密下调查,免得传出去会影响到开远同志的名声。”

卫国华立马表态:“陈书记放心,我们办这方面的案子是很有分寸的。”

苏洪涛也跟着说道:“就是,陈书记,您就放一万个心吧,我们办这方面的案子,很专业。”

接下来,卫国华和苏洪涛没有继续在陈汉卿的办公室停留。

两人离开后,苏洪涛就跟着卫国华去了纪委大楼,两人准备好好的合计合计,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入手彭开远的案子。

在官场中,上级领导能够重用你一个下级,那是你祖坟上冒青烟了。大家当然要竭尽全力的表现,让领导舒服,这样的话,领导有好处才会想起你。

陈汉卿这边,在卫国华和苏洪涛离开后,他又继续低头批阅桌子上的公文了。

可没过多久,秘书文若轩就悄悄走了进来。

他小心翼翼的开口说道:“陈书记,熊书记刚刚有电话过来,我想请您过去商量一件事。”

陈汉卿放下手头的钢笔,抬头问道:“熊书记有说是什么事吗?”

文若轩回答:“熊书记也没说具体的事。”

陈汉卿轻轻点头,站起身来离开办公室,前往熊元辉的书记办公室。

因为两位书记就在同一栋楼办公,也在同一层楼,所以陈汉卿很快就出现在了熊元辉的办公室里。

熊元辉见到陈汉卿进来,立马站起身,亲自给陈汉卿倒了茶,又邀请他在沙发上坐下。

熊元辉坐回自己的椅子上,笑呵呵的对着陈汉卿说道:“汉卿同志,我现在把你叫过来,是有件事情想跟你通个气。等我们两个书记的意见统一了,这件事就上会去敲定。”

陈汉卿立马明白了,今天熊元辉要跟自己通气的事,肯定不是小事,因为小事也没有必要上常委会去讨论。

于是,陈汉卿带着一丝警惕问道:“熊书记,到底什么事呀?”

熊元辉脸上的笑容温和而和煦,说道:“我们这边想出台一项政策,鉴于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农村的很多房子都还没有房产证,这怎么能行呢?”

“房子是绝大部分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如果农村的房子没有房产证,想必我们的农民同志们住在里面也不踏实,也不安心。”

“所以我是这样想的,就让我们沙河市全市范围内的农民都把自家名下房子的房产证给办了。”

此言一出,陈汉卿就皱起了眉头。

就算熊元辉不再说后面的话,他都能够摸清楚熊元辉的脉了。

这项政策如果真的出台,落实到了实处,那么被压榨、被剥削的对象,肯定又是那些最底层的老百姓了。

原因很简单,熊元辉不会吃饱了撑的,也不会那么好心的免费的给农民同志们办房产证吧。

果然,熊元辉接着又说了:“咱们下面很多同志们的工作本来就忙,如果后续要增加他们的工作量,让他们给农村的房屋办理房产证,那他们又得加班加点了。”

“这种活,当然不能白干,得象征性的给他们一点加班补贴。”

“我是这样想的,农村每家每户的房产证就收取八千到一万的费用吧。毕竟,就几千块钱而已,也不贵,只是一点小钱。”

听了这话,陈汉卿心里直骂娘。

这熊元辉好歹也是一个市委书记,怎么说话就那么没水平?

在我国,农村有多贫穷,农民的负担有多沉重,他心里难道就没点数吗?

于是,陈汉卿立马就持有反对的态度了,说道:“熊书记,我觉得这项政策是不妥的。咱们国家现在的很多农民还很贫穷,别说让他们拿八千来办个证,就算让他们拿八百,绝大多数的家庭也拿不出来呀。”

“他们要养老人,还要供孩子上学,工资又不高,哪还有这些闲钱?我的意见是,如果真的要给他们办房产证,那就免费吧。”

听着这话,熊元辉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

免费给农村的房屋办证,这不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吗?

以他熊元辉的精明,当然不会干这种事情。

熊元辉在官场这个权力大染缸里已经经营了几十年,早已经养成了无利不起早的性格。

在即将面临退位的时候,熊元辉就已经想清楚了,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后的一次机会用权力来变现了。

错过这个村,将绝对不会再有这个店。

所以在这样的处境下,他怎么可能不大捞一笔?

最近几年,沙河市一直都是腐败的重灾区,省委方面高度重视。

在熊元辉担任沙河市市委书记的五年期间,跟他前后搭班子的三任市长都已经进去了,他们都是倒在了腐败的这条不归路上。

当然,熊元辉这个市委书记能坚持到现在,是不是就说明了,他没拿?

当然不能这么绝对的理解。

熊元辉当然也贪,也拿,也嫖。

只不过,他跟那三个市长相比,就胆子小得多了。

并且,他的上面还有赵为民这个副省长给他撑腰,在关键时候替他说好话,所以他就自然而然的熬到了平稳退休这最后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