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血誓征程 > 第7章 汇集八方力 蓄势擎千钧(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章 汇集八方力 蓄势擎千钧(二)

杨毅团长走马上任了,既然有上峰的正式委任状,那就得正经八百干出眉目来,接过贾书记递过来的委任状,杨毅第一件事就是要地盘,既然是团长,那就得有团部,有办公场所,有营房,有训练场地不是。

这下贾舒文笑不出来了,刚要诉苦,就让杨团长给堵了回去:“舒文姐,你不用发愁,所有的这一切都有我操办,好歹我也是一团之长了,哪能啥事都麻烦组织,这样吧,你就把咱村西三里地你家那座停了火的砖瓦窑场批给我就行,借也行租也行买也行就是得先欠着钱,以后我们团有钱了再给贾大爷,别的事我再不麻烦你了,你说中不中?”

这样啊?贾舒文又笑了:“中!中!中!那有啥不中的,也不用你给钱,我现在就做主,把那个砖瓦窑场送给你了,不要你一文钱,现在就写文书签字画押。小毅啊,你叫我姐姐,私下我就叫你兄弟,这今后你可就是组织上的人了,姐要是有事儿招呼你,你可得立马来帮姐听见没?”

“那还有啥说的,我们团那也是民主政府领导下的武装,那绝对会听党的话,姐你就是党的领导,是首长,我不听你的听谁的?我保证召之即来。姐,我现在岁数不到,等我满16岁,你就当我的入党介绍人中不?唉,一看我爸我大姐那光荣劲儿,我就眼热的不得了。”

“没问题,兄弟你这两年好好干,干出成绩给组织看看,到时候我和县委韩书记都做你的入党介绍人。”贾舒文胸脯拍的砰砰响,笑得就像叼到鱼的猫。

贾家的砖瓦窑场就在翠屏村和古月镇之间,离公路三里地有个小土山把窑场和公路隔开了,窑场取土就是采挖这个土山包,砖瓦坯晾晒面积有一里见方,西面紧贴小清河,院子里有一排砖瓦房和两座砖窑,两座砖窑是从土山包西面挖掘的窑洞,那排房屋有六大间两小间,大房间是窑工住宿吃饭的宿舍伙房,小房间是窑主的单间宿舍和账房,由于形势紧张,窑厂已经停了两年多,不过房间门窗炕灶和一应生活设施家具还完好无损。

杨毅早就瞄上这块风水宝地了,这可是屯兵练兵上佳地方,以前这是贾家的私产眼热也没治,自己又不能明打明招兵买马拉队伍,现在好了,拉大旗做虎皮,儿童团那也是一个团建制,自己可是有县政府大红公章的委任状,别人可以把儿童团看成是小孩儿过家家,他杨毅就要把这个团打造成强兵劲旅。

杨静自磁窑之战的第三天就回来了,一起来的还有于梦娜和丫环巧儿,胡风伤势过重到底没能救过来,于梦娜带着失去父母兄长和恋人的沉痛心情来到杨毅身边,第二天就得了重病,水米难进卧床不起,这女子近两个月肉体身心经过了一连串的打击,精神直接崩溃,幸亏杨静每天给她针灸熬药,杨毅跟她谈心拉呱总算没风魔,但人却一支恹恹的,比木偶强不了多少,几天过后杨毅杨静同时发现韩泉这个憨厚老实川西瓜娃,上梦娜住的后院跨屋跑的有些勤,上午抓只兔子下午摸个泥鳅的给梦娜改善伙食,杨静就开始有意识的指使韩泉为梦娜做一些事,韩泉都乐颠颠儿的去做,也真怪了,六七天后梦娜跟人说话时偶尔能带笑意了,杨毅暗叹没了亲人的韩泉更知道失去了亲人的心情,梦娜最缺的还是亲人的爱抚啊。现在梦娜有些恢复了,杨毅就想给她找些事做,让她尽快从悲哀中走出来。 正好他有了委任状和窑场转让文书,于是开始着手把儿童团团部的架子搭建起来,他把杨静、林颖、梦娜、韩泉和柳林夫妇这些成年人找来商议,在这方面林颖和梦娜有绝对的发言权,在两人的建议下大家讨论决定,为了避嫌,决定儿童团教官用成年人,于梦娜是政治国文教官,林颖是算学格物教官,柳林是武术教官,韩泉是器械教官,杨静是医护教官,关玥是总务教官,老常是采买员兼马夫,柳杏儿、梦娅、小兰三个丫头分别担任15-14岁、13-12岁、11-10岁三个年龄段的学员班长,16岁以上的青年区委不让收,9岁以下的杨毅不愿收,他是在拉队伍不想做保姆。

人事组织框架搭起来后,就开始制定讲授内容,别看于梦娜、林颖都是双料教官,但安排的课时比较少而且大部分课程都安排在了晚上,白天时间基本都安排给了柳林和韩泉,杨毅的要求是孩子们招进来后文化学习达到扫盲程度就可以,国文学会背写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算学会加减乘除,医护学会止血消毒包扎伤口用简单偏方治疗感冒发烧拉肚子就行,但孩子们的搏杀、射击、投弹、骑马、游泳技能都必须精益求精,政治也是重头戏,必须给孩子们强制灌输热爱祖国、热爱百姓、热爱共产党、热爱儿童团、忠诚杨毅、痛恨日本鬼子、痛恨国民党白匪军,提倡团结友爱、勇于牺牲的精神,对比较优秀的苗子抽出来开小灶,办特种培训班,由杨毅培训军官苗子,由林颖培训电报员,由柳林培训情报员,由杨静培训医务人员。林颖暗叹杨毅这是把儿童团当军校来经营了。

大家统一认识后开始分头行动招收儿童团员,为了迅速招聘到人,杨毅制定了招募办法,古月区但凡不在古月小学校上学的适龄少年儿童不分男女不分家境都可以自由加入儿童团,凡体检合格者(只要不是残疾儿童都能合格)经过宣誓就可成为正式团员,正式团员不分男女,儿童团管吃管穿管住小班每人每月可得5角大洋的津贴,中班每人每月可得1元大洋的津贴,大班每人每月可得1元5角大洋的津贴,每月逢五为探亲日,孩子们可以回家探视亲人,探家的孩子每次都可以带足一天的口粮回家即4个玉米面饼和两个馒头。对于从敌占区逃亡出来的适龄少年儿童不受是否在校学生的限制均可加入儿童团。

杨毅把招收办法一说,全体成年人大哗,这,这可是要把周边的适龄儿童一网打尽啊,小学校的崔先生会跟杨毅拼命的,杨毅笑道:“那好办,把崔先生父女俩也招聘过来当教官,梦娜姐把国文交给崔先生,林颖姐把算学课交给他女儿,咱们儿童团最大编制我定的是600个孩子,比他们只教60个孩子肯定有成就感。”大家笑着说如果这样的话崔先生父女俩肯定会很高兴的过来。

关玥担心的说道:“小毅啊,你这给孩子们定的津贴是不是太高了,平均一个孩子一个月1块大洋,600个孩子一年就是7000多大洋,加上吃穿用度冬天取暖,经费还得翻一番,再加上射击训练,马匹喂养,医药费用一年没有一万大洋拿不下来啊,咱这儿童团政府不拨经费,只有出没有进,你那点钱儿能篼住几年啊。”大家一听脸色都很凝重,面向杨毅有些担心。

杨毅笑道:“好我的婶子,您以为我永远长不大啊,还兜几年,这儿童团长我能干四年就顶天了,等我到了十八岁跟杏儿姐结了婚,还当儿童团长我丢人不?到时候我就要当正规团的团长了,该收税收税该收捐收捐,以战养战也可以,正好前两天咱们黑了贾家一批金银细软,撑个三四年没问题,四年后儿童团都成了成年战士,我至少能有800到1000个精兵强将加上双头鹰游击队,咱打县城都不在话下还怕养不起几千兵不成?”

大家一听哄然大笑,其实杨毅心里有数,家里现在储存的金条换成大洋有几十万元,何况在洋人的花旗银行还存着五百多两黄金呢那就是500万元法币,就是开30年儿童团他也能兜的起。

当天大家到砖瓦窑场查看了一番,觉得场地地形都是极好,就是房屋不大足,也过于简陋了,杨毅让关婶儿拨出2万大洋交给柳林、老常,马上盖房子、购买家具被褥粮食布料棉花和烤火用的煤炭木柴,布料棉花是为了给学员做服装,眼看就要入冬了,没有棉衣可不行,煤炭木柴也不能少,杨毅只是担心日本鬼子打过来物价太高或者买不到东西。

事实上是杨毅有些过虑了,需要的物资几天内就能买足了,布匹棉花和煤炭在集安县和稍远点的涉县不但没涨价,价格反而落了很多,这都是因为平汉铁路公路都被日本人占领或破坏了,商家的货物运不出去,又怕鬼子打进来血本无归都想快些出手带着银钱跑路,杨毅一看机不可失,赶紧又拿出5万元让老常柳林疯狂采买了几天,一下把儿童团三年的物资都购置齐了。

盖房也很顺利,现在是农闲季节,乡亲们听说要给孩子们盖宿舍盖教室还能挣到工钱吃大锅饭,都是踊跃参加,不但翠屏村的村民来了,临近古月镇、崔庄子、史各庄的匠工师傅都来了不少。不到十天,两大排,40间青砖大瓦房就盖好了,无论是学员们的大宿舍,还是教官们的小房间都铺上了火炕,教室里铺的是火地龙,村民们都说来这里上学的孩子们有福了。

万事俱备开始招生,果然不出大家所料,招生办法一出笼,报名的孩子排成人龙,好家伙,这可是天赐良机啊,农闲时节成人都没活干,孩子们能省三顿饭一身棉衣每个月还有至少5角大洋的收入,5角大洋那可就是十斤上好的精细粮食,半大儿子吃穷老子,现在不但省了口粮还能给家挣粮食,能进大班的孩子家长最是高兴,一个月能往家背30斤细粮,一些十六七、十七八的小伙就想瞒岁数混进来,没等柳林韩泉说话,这些人就被村民老乡给揭发了,敢跟孩子们争食儿?还要点儿脸不?后来各村的村公所干部直接拿着花名册来做义务审查员,哪里还有浑水摸鱼的机会,弄的杨毅心里苦笑,他是真心想多招些大龄青年,能瞒岁数更好,他本心就是想要招兵而不是想当孩子头,要是有五百名十八九二十郎当岁的儿童团“小战士”,那儿童团的战斗力估计能赶过县大队,想想心里就痒痒,这帮倒霉的村干部那么认真做什么。

咦?这些村干部也有放水的时候呢,杨毅是真怒了:“等等,村长同志,我看看您的花名册,这贾二蛋有10岁吗?啊?才6岁?老爸,您怎么能这样呢?我这是儿童团,要打仗的,不是幼稚园,打起仗来,我是指挥他战斗呢还是背着他哄他别哭呢,您看看这说说话他就哭了,爸,您别坑您儿子行不?”

“不是,小毅啊,你看二蛋这孩子他爸腿脚不好全指着他妈拉扯着他和两个更小的,你看看这花名册,我说的可一点儿水分也没有,他们家实在是太困难了,要不你把他录取了,光管他穿衣吃饭,不发他津贴行不?看在老爸的面子上,通融通融,呵呵呵,通融通融啊?”老栓低声下气的给儿子说软话。

杨毅急头白脸的说:“爸,这个头我真的不能开,要不打起仗来这些小孩子都会死的,他们跑不动,还会连累大孩子也会死的,我一点儿也没给你开玩笑,你不是想要害死这些孩子吧,其实就是那些满十岁的孩子我都觉得很勉强,别说更小的了,要是没有日本鬼子打过来再小的孩子我也愿意给你养,可是眼下日本鬼子都打到咱家门口了,这样的玩笑可万万不能开啊,这样吧,我们儿童团还缺个做饭的,您等没人的时候告诉二蛋他妈到儿童团来做饭吧,我给她一个月开2块大洋的薪水,不过仅此一例再也不能有别人了,我们那儿不需要更多的杂役,这些钱都得我和静姐去挣,现在钱多难挣您也是知道的,不过,您要是把那些十七八的改成十五六岁送来我有多少收多少,鬼子来了这些大人能帮我背背那些小的逃命,贾区长不让我招收大人,你是我亲爸,就帮帮我呗。”

老栓这才明白儿子的儿童团跟学校是两码子事儿,这儿童团真是个部队性质,连忙端正心态给儿子打起谱来,偷偷改了五个十六岁小月份半大小伙儿的岁数,打个马虎眼,再大的他也没那个胆子,这事儿露出去不但会犯众怒,还会影响村公所出民兵出民夫,区公所查出来就是大问题。

儿童团的招募果然严重影响了镇小学校的生源,镇小学十岁以上的学生就剩4个了,没等崔校长明白出了什么事,杨毅先登门拜访,崔老先生这几个月对杨家总感到心中有愧,他和女儿说起凌玉娇的事就长吁短叹,人家杨家挺好的一媳妇让自己给拐进了学校,却给杨家带来了天大的麻烦,现在一看杨家受害的正主来了,赶忙给杨毅让座让女儿倒茶,陪着小心等着杨毅兴师问罪,却没想到杨毅却是来赔罪的:“崔校长,早就听说您和茹莲老师品格高尚为乡里百姓教书育人,先前对玉娇也是多有关照,却没能过来听您教诲,我今日冒昧拜访,是认错来了,县民主政府给我安排了个差事,让我组织起镇子上的儿童团,我就让人动员各村的孩子报名参加,没想到其中有二十几个都是您小学校的在校学生,我不收他们让他们回学校上学,可这些学生死活不干,他们的家长和村干部们都要求我收下他们,我只好向您请罪来了。”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

崔校长一听学生没来上课是眼前这位挖了小学校的墙角,立时不愿意了,学生是他的命,杨毅这是要他的命啊,老脸阴沉胡子乱颤,杨毅一看老先生要翻脸赶紧补充道:“崔校长,是这样,我们儿童团虽然是抗日救亡的队伍,但也毕竟是一帮孩子,就是我这个团长也才14岁,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文化知识,可是我们想学习那也得有人教不是?我就寻思着请您老人家给我们儿童团做先生,教我们国文和算学,不过我们儿童团人很多,有600多个孩子,您去我们那儿会很辛苦,茹莲老师要是能过去我们也双手欢迎,您去我们每个月给您50块大洋的薪水,茹莲老师去一个月30大洋,您看可好?”

“嗯—?啊?600个孩子,你,你怎么会招收到这么多孩子,这怎么可能?”老先生没了火气,满脸的惊疑。

杨毅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可能是我们儿童团的待遇稍好了点儿,管吃管穿管住还每月有5角到1元5角不等的津贴,这又是农闲的时候,孩子们就都来了,有二百来个孩子,我还准备从沦陷区再接过来三四百个流浪逃亡儿童,这两天就去永年沙河那面看看,听说那边有不少逃难的人。”

崔校长肃然起敬:“啊,这是好事,这是大好事啊,倭寇进犯华北,百姓流离失所,最可怜的就是孩子们,一想起他们我这心就跟刀扎似地疼啊,杨团长是吧,你这个事做的好,是大善之举,你们杨家都是大善人,我,我没把凌老师照看好,对不住你们杨家,对不住你杨团长,行了,咱啥话也别说了,你们儿童团做的是大事,我必须得支持,我岁数大了,力气不行了,让茹莲去儿童团吧,正好小学校的低年级学生都是我教的,剩下的几个高年级学生我再动员动员他们去儿童团,他们要是实在不愿意去就转到县城高小。先说下,我们崔家虽然不是大财主但是十几亩薄田也够我们吃喝嚼谷的了,茹莲到儿童团当老师一个铜儿也不拿,在小学校这么多年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老先生的高风亮节杨毅早有耳闻,今天亲自见识了,心里还是被对方的高尚情操感动的眼圈发红鼻子发酸,双膝跪下,规规矩矩的给老先生磕了三个响头。

古月区一共八个自然村,每村多的有二三百户少的有几十户,孩子虽然不少但是让年龄段一卡也没很多,一天下来小班招到44个孩子,中班招到62个,大班在村干部帮助下弄了点手脚招到了118个,男女比例是5:4,男孩子稍多一些,这是因为女孩子到了十四五岁有很多已经出嫁或订了亲,家长就不让出来了,招募的人数距离杨毅定的指标还差一半还多,杨毅早有打算,让关婶儿于梦娜崔茹莲柳杏儿在儿童团营地带着已经报到的孩子们学文化做游戏打扫卫生,他亲自带着杨静林颖柳林老常韩泉去难民聚集的几个县镇招募学兵。

没错,就是“招募学兵”,杨毅他们打出来的招牌就是这四个大字,这次杨毅直接不要小孩子了,招募条件就是13岁至16岁身体健康的男女青少年,体检合格就给10块大洋的安家费,以后津贴也是每月1元5角大洋。

鬼子占据邯郸后,有钱的难民早就去了南方城市,流落县镇的难民们都是生活窘迫的家庭,一见有如此好事,报名的极其踊跃,甚至一些有了孩子的年轻媳妇,为了得到10元的安家费让家人平安过冬,也把婴儿交给婆婆或母亲排队报名,难民可没有村干部掌握的花名册,各人多大岁数全凭自己报,就是那些说自己16岁的青年,管登记的林颖也说:“这里登记的都是周岁不是虚岁啊,16岁的周岁就是15,17岁月份小的是虚两岁,登记的都是15岁,你记住了,多咱有人问都是15岁啊,岁数超了的要开除学籍收回安家费。”

杨毅几人出去了三天就招到了395个学兵,本来只想招到376个学兵加上营地的孩子满600就得,但是招到376个后,发现报名队伍里有十几个练过武术身手不错的少年,又把他们留了下来,还有几个姑娘抱着杨静林颖的大腿死也要参加,宁肯不要安家费不要津贴只要给口吃的就行,杨静林颖心软也就留下了,当时没给她们几人安家费是怕没录取上的人都用这招,等着过后让她们悄悄地把银元送给了家人。从难民中招的学兵男女比例是4:5,男性略少,原因是女孩子流浪他乡更苦更危险,已经不在乎门风脸面了,活命最重要。

回来的路上杨毅骑着马回头看着395个大哥大姐,心里美滋滋,这些学兵别看现在一脸彩色骨瘦如柴,回去好饭好菜顶上一个月,个个都是小老虎,训练个一年半载,儿童团别说在古月区,就是在集安县也是只不可小瞧的武装力量,哼哼!儿童团长那也是团长!别把豆包不当干粮。

难民少年是带着紧张不安拘谨自卑的心情走进儿童团营地的,谁也没想到,一进营地大门,一大群比他们不大的孩子在道路两旁用热烈鼓掌声欢迎他们,接着团长大人给大家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然后介绍了各位教官,让孩子欣慰的是有一半的教官是很漂亮的年轻姑娘,让大家一下子有了安全感亲切感,接着开始分班,小班凑满100人,中班也是100人不够的从大班筛下来凑进去,剩下的419人分成了四个大班,每班105人有一个班104人。

杨毅跟林颖捣鼓出来的编制方案是团部下没有营连排编制,只设六个班,一班是小班,二班是中班,三、四、五、六班是大班,班下设组每20人一个组,组下设伍,每班5伍,每伍5到6人,这样每个班就有五个组20个伍。

这样划分没别的好处就是低调,儿童团只有六个班,谁听了都不觉得有多了不起。也别说,杨毅这手还真瞒住了不少人,连韩书记和石磊也蒙在了鼓里,区里往上汇报是把八个村上百个适龄少年儿童召集起来组成了六个班,成立了区儿童团,由专门的教师教导小战士们学政治学文化学军事。县委领导们都明白了,哦,儿童团就是个军事化管理的学校,这个不错,应该支持。

杨毅能瞒住县委但是瞒不住区委,从各村招生的第一天贾书记就到营地给孩子们做了鼓动报告,担心学员多了经费不好解决,对杨毅用钱招募孩子的方法很是持不赞成意见,八路军正规部队县大队区小队哪支部队的战士有工资薪水了?主力部队战士的菜金一个月也就三角两角的,哪有整块大洋发放的?这儿童团比主力作战部队发钱还多忒不像话。

杨毅偷换概念道:“部队战士发钱少些他们有办法生存,孩子们没有生存手段只能靠组织,再说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个月平均一元钱的生活费真不算高,谁要是跟孩子们比,好办,你让他们写请调报告参加儿童团,羞死他们。”

一番话把贾舒文逗得想笑还要憋着,反正杨毅又不从区里要经费,他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好了,这又不是虐待孩子们,听说杨毅还要招人,除了笑话杨毅官瘾大也不以为意。后来看到杨毅真的领回来几百个半大孩子,不禁暗自心惊,更加确认杨毅是个不凡的少年英才,对杨毅让她保密的要求,她没迟疑就答应了,大敌当前,县委哪有空盯着下面区里的一个儿童团。

不管是本镇的孩子还是难民少年,最开心的时刻就是每天的三顿饭,尤其是午饭,那简直就是天天过节,早晚苞米面饼子小米粥香油泡咸菜顿顿管饱,别说难民少年,就是家在本地的孩子也很少吃到,中午更不得了,两个大馒头一大碗热乎乎的炖菜简直是在过年,难民孩子们吃第一顿午餐时几乎都哭了,他们好想能把眼前的饭食给还在流浪的亲人们分一些。

儿童团正式成立后,学兵们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三件事:学习、练武、劳动。没玩的时间吗?有,那是学着玩、练着玩儿、干着玩。杨毅给老师们的要求是松散式教学,没有书,一个学生一只铅笔一个本子一个石板,本子不是写作业用的,是考试用的,老师不留作业,全凭学兵自觉自愿在下面用石板或者在地上写划。教室里没有桌椅,只有一块块砖头,山墙上有黑板,老师每天教授的文化课极少,国文课每天两三个生字,写在黑板上,老师就开始讲字义,讲组词,讲造句,多数时间是讲故事,其他文化课老师都是如此,孩子们都能跟得上,小本子上考试成绩都是5分。练武更是当游戏练,凭自己的悟性练成啥样就啥样,林颖凭着自己对特训班的记忆,让木瓦匠做了些单杠、跳马、独木桥、障碍墙啥的,孩子们互相攀比着练,教官不苛求,但是暗自把好苗子记下来。

学器械主要是学习打枪用枪养护枪,每十天就有一次5发子弹的实弹测验,实弹射击都是在窑洞里和地道口向外打枪,声音传不出去,也就引不起路人的注意,因为实弹射击是儿童团所有的学习训练科目中唯一记载和公布考核成绩的项目,而且有物质奖励和处罚,学兵们对射击的学习训练也是最认真。每次射击五发子弹打中五十环的,马上就会得到一块银元的奖励,少一环扣1角津贴,一个月的津贴扣完拉倒,开始大部分人都得不到津贴,后来慢慢的就有人开始拿到奖励了。这一奖惩措施几乎让人发狂,学员们但凡有一点儿时间就练平举一头拴着砖头的棍子,实弹射击这天也是孩子们攀比嘲笑伙伴的节日。

学兵对骑马的训练是一个从畏惧到酷爱的过程,大部分人都有被摔下马的经历,也有被摔的头破血流的时候,有好些女孩子还吓得嚎啕大哭,不过克服了恐惧紧张,大家都期盼每三天才有一次的骑术课。天气已经很冷了,游泳课就没有开,大部分旱鸭子想到明年就要到小清河里扑腾心里既好奇又恐惧。

学兵要劳动吗?要劳动,而且活不轻,干什么?挖地道!开始孩子们对这个又累又闷的活很是不乐意,十几天后就不一样了,这是在挖藏猫猫的洞呢,从这个洞口进去从那个洞口出来,太有意思了。

学兵也有难受的时候,而且每天都有2个来小时特别难受,这就是每天早上的长跑,杨毅出钱让工匠在临近营地的小清河上修了一座小石桥,能通过一辆马拉大车,每天早上学兵们便跟着杨毅团长从营地一直往西跑十里地跑到地头稍事休息再跑回来,两个小时之内跑回来的孩子三顿饭正常,超过两个小时的也不是不给饭吃,只是午餐别人吃白面馒头,超时的伍吃玉米面饼子,不是超时的那个人,是那个人所在的小集体五个人同时没得白面大馒头吃,吃不到细粮粗,粮倒是也能填饱肚子,可是大家都吃白面大馒头自己几个人却啃着黄金饼,脑袋都恨不得扎裤裆里,拖累大家的那个人总是含着泪吃饭。

逢五是探亲日,开始时家在近处的当地学兵,一到探家日就穿着一身漂亮的军装,背着两个白面大馒头四个黄金饼子,要是初五还能带着大洋回家,在家里的地位那是不一般的高,被人重视被人尊敬的滋味太爽了,不过后来回家探亲的就越来越少了,原来儿童团逢五中午就改善生活,不是大肉包子就是红烧肉,这也太那啥了,回家探亲的孩子们回来后那点被人高看的神气都被哈喇子给淌没了。

儿童团成立之初让所有男孩子不爽的是每个班的班长都是女生,而且儿童团副团长竟然也是个女生,凭什么呀?小班的孩子倒没啥意见,小兰姐姐对大家很好,大家都很喜爱她,愿意听她的。中班的孩子有些小嘀咕,不过经过文化课学习和射击考核不服气的人也不言语了,于梦娅班长的文化知识比教官好像还厉害,每次射击考核都能拿到现大洋,不服气不行啊。

柳杏儿是副团长也是四个大班的班长,身后总跟着两个班副灵儿和巧儿,三四五六,想到哪个班上课就到哪个班上课,看谁不顺眼就提搂出来训一顿,越是大龄男兵越不留情。

四个班的男兵都火大,终于大家选了个团长不在家副团长主持工作的日子,四个最优秀男兵正式向副团长发出挑战,长跑、翻越障碍、骑马、射击、搏击五项比赛,三比二胜赢者上位输者下位,柳杏儿毫不含糊的接下挑战,全团的教官学兵都当裁判员,柳杏儿长跑输给了谷文,障碍输给了刘树斌,骑马输给了江大元,射击输给了肖雄,搏击比赛结束四位挑战者全被抬进了医务室,副团长翻身上了枣红马绕着围观人群跑了一圈,用马鞭指点着大班的男兵呵斥谁还要挑战,男兵们一个个都矮了大半截,女兵和中小班学弟学妹把手都拍红了。

杨毅回来后得知这一情况勃然大怒,立马命令司号员吹紧急集合号,把四个挑事者叫到指挥台上连打带踹,咆哮怒吼:“他妈的,一个个的趁老子不在家就要造反吗?啊?!是不是要造反?不是?不是要造反,怎么敢对本团长任命的军官不服气,就因为你们裤裆里多了那么点儿东西吗?有本事跟老子比啊。”

这时天上正好飞来一队迁徙的大雁,杨毅抽出驳壳枪插上20发子弹的弹匣,朝着天上“砰砰砰——”一通点射,这队可怜的大雁全部摔落在了地上一只也没跑得了。整个队伍包括教官都是一通抽冷气的声音,这还是人吗?台上的四位噗通通全跪下了,老大霸气啊。

“小样,你们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就敢跟副团长比,你们就不看看副团长的靠山是谁,柳杏儿,那是你们团长明媒正娶的老婆,是我最信任人,啊,你们也想当副团长?敢不敢晚上上我炕上睡?”

“哈哈哈”全场笑成一团了,四位才俊脸色蜡黄转煞白“俺的天神,咋就没人跟俺透露一点点信儿呢,咋就没想到为啥人家个细皮嫩肉的女娃能当上副团座呢,自己这不是往死里作吗?”。

最后杨毅大声宣布处罚结果,四个人扛圆木绕土山跑十圈,然后将谷文、刘树斌、江大元、肖雄4人招为自己特长班的特长学兵。

儿童团在孩子们的快乐和苦恼中逐渐的成长起来,一个月后有了部队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