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血誓征程 > 第7章 汇集八方力 蓄势擎千钧(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章 汇集八方力 蓄势擎千钧(十)

乱葬岗阻击战先是演变成了伏击战,随后又变成了攻坚战,最后变成了追击战,在杨毅的指挥下儿童团和翠屏村的民兵青妇队与鸡鸣山游击队密切配合,取得了辉煌胜利,歼灭了鬼子大半个中队、警备旅一个半团,鬼子伪军仓惶撤退了,缴获的武器弹药堆积如山,光是迫击炮就有6门,重机枪6挺,轻机枪11挺其中两挺歪把子。步枪手枪上千,子弹炮弹三大车。老常带着中班的孩子们把这些战利品用大车运回营地,杨毅带着其余人尾随追击敌人直到辛庄镇。

这是一场辉煌的胜利,可是没人能笑的出来,看着辛庄镇冒着余烟的废墟瓦砾,看着躺满街道田野道路的上千具尸体,看着灰烬里孩童的残肢老人的头颅,儿童团员、民兵、青妇队员、游击队员无不痛哭流涕悲愤万分。

“水山啊!秋儿他爸,你在哪儿啊,你快出来,孩子们离不开你,我离不开你啊。”杨毅听着大姐嘶哑的哭喊声心如刀绞,憨厚的姐夫高水山,俊秀干练的贾舒文,满嘴臭词心地善良的李栋梁,卫生员江小玲,一张张栩栩如生的脸庞印在脑海里不能逝去。

强忍着悲痛让哭成桃子眼的柳杏儿和林颖把大兰架到一边好生安抚,杨毅指挥着大班的孩子骑马往东前出一里地放出警戒哨,以防敌人去而复返。其余所有人开始收敛殓死去的人们。

尸体实在太多,已经无法一一挖掘坟穴给予埋葬,只能在村子北面的空地上挖了十二个大坑,每个坑里放置百十具尸体或残骸,这时陆续回来些侥幸逃出鬼子魔爪的干部战士和村民,附近村庄也有不少民兵村民赶来,在他们的辨认下,找到了县大队长、政委和一些县委机关干部的尸体,老乡们也把大部分头脸完好的尸体辨认出来,女儿童团员们拿出小本子把这些人的名字记了下来,但上百个被大火烧焦的老人孩子却是无法辨认了,这些人都埋葬在一个墓坑里,竖了一块木板上面写着“被日寇杀害烧焦的一百三十三名老人孩子之墓”,有名有姓的,都用木炭在木板上记录了名字,附近的亲戚找到了亲人的名字自然是痛哭不已,一时间墓地里悲声震天。

直到深夜大家才把所有能找到的尸体骨骸收殓完毕,最后堆成了十二个小山般的大坟。杨毅带着全体儿童团员、游击队员、民兵、青妇队员给死难者磕了三个头,鸣枪五响把步枪的五发子弹打空。杨毅代表大家宣誓要牢记仇恨誓死杀尽鬼子汉奸,让敌人血债血偿。宣誓完毕,看着周围数百个老乡和干部战士,杨毅大声呼吁他们要在自己家里挖地道,对付近在咫尺的鬼子汉奸的突然袭击,很难做到安全撤离,只有立即藏入地下躲避,鬼子住在县城早晚会撤的,躲过去就能活命,只要把地道口做的够隐蔽让敌人找不到就可以,地道挖的长一些多留逃生口,就是鬼子发现一两个洞口也有活命的机会,辛庄镇用血的教训告诉了大家,没有地道,村民就没有保护。

在场的干部民众这次都听进去了,纷纷表示回村后就开挖地道。

悼念会结束,东方已经发白,放哨的民兵、孩子带回了数百名被掳走的青壮年,从敌人手中逃出来的本镇男人们惦记着家里,大部分都返回了镇里,被俘的机关干部也一时无处可去,想回驻地看个究竟,杨毅从这些人嘴里得知是一些好心的伪军救了他们,就知道徐远征和他的手下发挥了大作用,果不其然后来陆陆续续的有拿着步枪的县大队战士回来了,其中就有15个打入警备旅的游击队员,听了他们叙说逃跑的经过,杨毅对徐远征和他的战友们即敬佩又担心,让15个游击队员向柳铁柱报到归队。

杨毅向县大队的战士询问高水山、贾舒文和臭嘴大李他们的下落,多数战士都回答不清楚,有两个三中队的战士说李中队长派人传令,让他们中队向村子南面突围,由于他俩不会游泳知道过不去大清河就没有跟过去。

这个消息让杨毅和大兰几人多了几分希望,因为南面开阔地里的尸体都收敛回来了,里面没有高水山和贾舒文他们,不过高水山不会游泳,大清河水都结了冰碴,会游泳的人在水里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更不用说高水山这样的旱鸭子了,八成是冻死或淹死在河里了,一想到丈夫凶多吉少,大兰又是一通悲戚,杨毅劝她等天明后再沿着河岸寻找。

中共集安县委机关遭到了毁灭性的的打击,幸存的干部级别最高的是宣传部部长,县大队幸存的领导是两个小队长。

这些干部自动挑起了收拢幸存人员恢复县大队武装的工作,得知杨毅是儿童团团长,而古月镇这边级别最高的是村民兵队长,游击队显然是土匪武装,并不知道正是这些儿童团民兵游击队打退了鬼子伪军,以为他们就是来查看情况寻找死难亲属的,为收敛死难者出了力,虽然诧异孩子们手里的武器,这时也无心多问,干部们只是跟杨毅他们简单寒暄了几句话,表示了些感谢之语,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也就各自纷忙去了,杨毅等人倒也不以为意。

待到天亮,杨毅让柳铁柱带着游击队,于梦娜带着儿童团,肖大牛带着民兵和青妇队员返回儿童团营地休息。杨毅自己带着大兰、柳杏儿、柳林、韩泉骑着马沿大清河向下游寻找高水山等人,沿途确实发现了几个受了伤淹死冻死的尸体,有男有女却没见到一个他们认识的人,又往东走了十几里没再发现尸体,眼看就要到了集安县城东面的大石桥,大兰主动放弃了寻找,她已经觉得丈夫很可能还活着,说不定水山他们过了河就先回翠屏村或儿童团营地了。

果然不出所料,大家刚返回辛庄镇,老常就骑着马找来了,说是高水山、贾舒文、李栋梁等人已经回到了翠屏村老家,大家喜出望外,快马加鞭往家赶。

到了家门口,大兰下马就往自己房间跑,看到丈夫就扑了过去,又是一阵嚎啕大哭,边哭边说:“吓死我了,你这个人,吓死我了,你,你受伤了吗?”一边抽泣着,一边上下打量。

水山也是眼含热泪说:“没有受伤,我好好的,啥事儿也没有,就是刚回来的时候浑身湿透了,冷毁了,现在暖和过来了,我常年练武体格好,暖和过来啥事也没有,大小姐就不行了,人都烧迷糊了,静姐给她喝了药才睡安稳了,李队长他们也冻出毛病来了。”

“你们是怎么过得大清河,又没船,你不是不会水吗,有人把你带过去的呀?”

“这次能逃出来多亏了李队长,他真是一肚子道道,脑子太好使了。”

原来区中队被抽调到县大队,同时贾舒文也调到了县妇救会任主任,这个职务是没有通讯员或警卫员的,高水山想跟着她也不允许,只好在李栋梁的三中队任班长,贾舒文要是外出较远的地方,李栋梁就给高水山派外出任务,保护贾舒文也是李栋梁对老领导石磊的承诺。

前天晚上村头哨兵牺牲前的鸣枪把熟睡中的高水山、李栋梁同时惊醒,俩人第一反应都是贾舒文的安危,贾舒文在辛庄镇住在青妇队长姚银屏家,卫生员江小玲调到县卫生所工作后也住在姚银屏家,姚银屏十八岁还没出阁,也没定亲,哥哥独立成家单过,她跟贾舒文、江小玲好的就像亲姐妹。

李栋梁是中队长,配盒子枪平时有三个弹匣子弹也就是30粒子弹,他让三个小队长带着队员去枪械库领子弹,自己则提着盒子枪往姚银屏家奔去,辛庄镇比较大,三中队离姚银屏家隔着两条街,他赶到时高水山率领班护着贾舒文、江小玲、姚银屏和银屏的父母正准备出院子。

高水山不缺子弹,他离开古月镇时,杨毅给了他一支20响快慢机驳壳枪,他的挎包里一直放着五个20粒子弹的弹匣,贾进孝给他的撸子也在挎包里,有三个满弹匣,另外县大队给他发的汉阳造也有50发子弹,不仅如此,他的班每人也有五十发子弹,高水山加入县大队第一次回家时,杨毅听说了县大队的子弹管理办法,就觉得这种管理办法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会出事,而且姐夫还有随时保护贾舒文的责任,就让他从家里拿子弹装备他的班,现在果然管了大用。

这时村子东西北三个方向的枪声已经非常激烈了,李栋梁制止住高水山他们的盲动,让人把梯子竖起来先上了房,看到村子通外界的三条路都被数挺机枪封锁住,大队部已经落入鬼子手中,就下了房让一名战士去军械库联络他的三中队往南突围,让两个战士抬着梯子,其他战士把姚家的几块门板都卸下来扛着,他领着大家往镇南撤,沿途碰着干部战士民兵老乡青妇队员就招呼大家跟着他,可惜听他话的人并不多,只有姚银屏招呼了5个青妇队的姐妹一起走。也别怪别人不跟李栋梁走,只要是熟悉辛庄镇的人都知道辛庄镇往南无路可走,整个南面被围墙封死了,围墙外是一片田野,3里外是大清河,大清河水深得很,根本走不通,到最后还得往东西两边突围,与其这样哪有直接往东西两头跑便利。

别人不跟着也不能强求,突围就得争分夺秒,稍有迟缓可能大家都跑不出去,李栋梁也不废话,领着一行人来到南围墙,让战士们把梯子竖在墙上,他蹬着梯子上了墙,让人把门板递给他,他把门板竖在墙外面,让女同志上梯子到墙上后顺着门板滑下去,忙活之中,去联络三中队的战士领来了三中队的18个人,说三中队没有领到子弹,已经被打散了,只找到这些人,李栋梁让大家全翻过墙,留下了梯子希望有人能通过梯子逃出来。

这时候他们的突围队伍已经有了40多人,李栋梁让枪里没子弹的战士带上门板,他带着高水山等10个有子弹的队员在前面,其他人跟在后面。在田野里踉踉跄跄跑了一小会儿就发现了南面的伪军,一时间机枪步枪子弹满天飞,当即打倒了两个战士,李栋梁让抬着门板的战士把门板横立起来,两三个战士抬着门板当盾牌往前走,大家弯腰紧跟在后面,子弹打在门板上叮当作响,阻挡不了无畏战士的步伐,当距离敌人三四十米时,有子弹的战士匀出两排子弹给了有枪没弹的战友,大家用门板做掩体,向对面的敌人急速开火,高水山把步枪给了姚银屏,自己右手拿快慢机左手拿撸子,一手连发打出小扇面,一手向前面发出火花的地方进行精准射击,对面的伪军承受不住打击扔下数十个死伤的同僚仓惶逃窜,李栋梁带领战士们冲入敌人的防线,欣喜的发现了敌人丢在阵地上的机关枪,他让其他战士立即将地上敌人的枪支弹药捡起来向东西两面射击,他自己则抄起机枪向没跑远的敌人扫射,尽力扩大包围圈的缺口,并招呼贾舒文等女同志扶起伤员,抬着门板向河边撤离,等大家通过了敌人防线后,李栋梁跟高水山各带领几个战士相互掩护着向河边撤退,许是这边的敌人全是伪军没有鬼子的缘故,追击他们的伪军并不是很积极,只是在射程之外吊着打枪慢慢跟着,李栋梁趁此机会招呼大家迅速摆脱敌人,来到河边,清点了人数,牺牲了两个战士留在了黑夜里,还有5个战士一个青妇队员受了伤,李栋梁问了下有六个战士两个青妇队员和姚银屏的爸爸会游泳,他让这些会游泳的人抬着门板到水里,让六个伤员两个一组坐在三张门板上,不会游泳的人走在水里两手抓住门板,由会游泳的人把大家带过河去,他一个人在岸边架着机枪掩护大家,开始在河里的人能够脚踏河底走的还算稳当,但是到了河的中心河水没过头顶,人体的热量完全被接近零度的河水带走,手脚麻木不听指挥,不会水的人就发了毛,恐慌挣扎之下,一个门板倾覆,上面的伤员和不会水的战士青妇队员都失去了手中的门板,沉入河底,会水的战士一人只能拉住一个人往南岸游,好在最深的地方不过四五米宽,过去人就能露出头,否者穿着棉衣的人水性再好也拉不动一个慌乱的活人,将不会水的人送到岸边,会水的人再回头去寻找失踪的同志,黑暗中如何能找到?只是把阻击敌人的李队长和轻机枪接到了南岸,再次清点人数有5人包括那名负伤的青妇队员没能上岸,大家抹去伤心的泪水顶着刺骨的寒风在夜幕下向西艰难的走去。

28个人搀扶着4个伤员,走了不到2个小时,伤员和妇女就再也走不动了,身体完全麻木没有了知觉,再不采取措施肯定会冻死在寒夜中,李栋梁顾不得什么纪律作风了,让两三个男同志解开衣服露出胸膛把伤员或女同志搂在怀中。

贾舒文知道这是目前唯一正确的取暖方法,让大家想着怀里的人是自己的亲兄弟亲姐妹,主动抱住高水山,大家挤成一堆相互取暖,不知是激动还是羞涩,反正大家的体温在很短的时间就升了上去,不少男女甚至脸上发烧,到了天亮,看到田埂上有不少干枯的灌木棵酸枣枝,男同志捡回了一大堆,想升火却没有干火柴,李栋梁拿出几粒子弹,用牙拔出子弹头,把四粒子弹的火药倒在柴火上,找了块石头放在火药跟前,把一粒带着弹药的弹壳放在石头上用脚踩住,抽出盒子枪套上擦枪的探针,顶在弹壳的发火铜帽上,一手扶着探针另一只手拿着石块往探针头上轻轻一敲,嘭,一股火焰从弹壳中喷出,引燃了火药堆,大火熊熊燃烧起来,大家围着扑面撩人的篝火,烘烤着带着冰霜的衣裤,纷纷用钦佩的目光看着五大三粗说话伤人的李队长,姚银屏看着这个昨晚把她搂在胸膛捂热的黑大汉,心跳的厉害,知道自己今后的依靠有了下落。

江小玲把四个伤员的伤口重新处理后,跟贾舒文,李栋梁说一个伤员是擦伤,血虽然流的多些,包扎止血后没大危险,另三名伤员子弹在体内,必须取出来,否者铅毒感染非常危险,目前能做手术的只能找翠屏村的女医生高水山的大姨子杨静,贾舒文和李栋梁意见一致,古月区是两人最熟悉的根据地,杨毅是两人公认的小智多星,回古月区是唯一选择。看看大家已经恢复了体温体力,众人再次背着重伤员搀扶着轻伤员向西走去,烤着篝火时觉着浑身热乎没问题,可湿透了的棉衣棉裤哪能那么容易烤干,没多大会,湿气上来再次把热度夺走,大家又开始打起了哆嗦,将近中午时听到西北方向隐约传来密集的枪声,大家吃了一惊,贾舒文李栋梁就怕鬼子伪军再次偷袭古月区,俩人深为昨晚取暖、上午烤火耽误了时间而懊悔,李栋梁让高水山护着伤员和女同志,他扛着机枪带着10个有枪有子弹的战士,加快步伐向西面走去,来到古月镇去县城的大道,看到了翠屏村的老民兵,得知杨毅带着儿童团和翠屏村的民兵青妇队员打了鬼子的伏击,并取得了胜利,李栋梁又是惊讶又是钦佩,这才放下心来,让老民兵回村找车接应伤员,自己又带着战士往回走把好消息告诉贾舒文她们。

等大家上了大路,老民兵已经带着村长杨老栓和大车来了,大家把伤员和妇女拉回了家,杨静已经在家等着了,把伤员交给杨静,高水山李栋梁等战士就分屋脱衣服上了热炕,喝了热乎乎的葱姜面条,大家又累又困都睡了,到了掌灯十分,高水山换上干爽的衣服起来了,其他人却都发起烧来,几个女同志尤其烧的厉害,杨静给伤员们做完手术,马上给大家看病,大家得的都是一个毛病,邪寒劳累引起的重感冒,贾舒文几个月前受过重伤还没完全恢复,更承受不住如此磨难,患上了伤寒,杨静分别对症给大家配了草药,熬好后大家喝了,病情有了缓解,贾舒文的高烧依然不退,但是脉搏强了许多。

听完高水山的叙述,杨毅对李栋梁极为钦佩,虽然大家身体不支但是总算活着,那就是不幸中的大幸,傍晚贾舒文从昏睡中醒过来,李栋梁也换了干衣服过来看望,杨毅把事情经过和辛庄镇惨案照实跟他们说了,贾李二人虽然心里有准备,还是极度震惊悲痛万分,但惨剧已经发生也只能含泪接受现实,希望血的教训能给活着的人敲响警钟,对杨毅提出的挖地道的建议很是赞同。

考虑到杨毅家房屋紧张,几十个人在这里生活不方便,贾舒文让大家都到贾家大院去住,还说她爸爸的思想已经有了转变,杨毅想想也是实情,就答应了。

把贾舒文等人送到贾家大院时,果然见到贾进孝跟以前不一样了,欢迎的笑脸里透着真诚,杨毅想到他家粮库里的粮食,如果不处理完早晚还会引起鬼子的觊觎,就把贾进孝引到一边,跟他商量把粮食按往年二三月分的价格买下来,贾家每年秋季屯粮就是想在来年青黄不接时卖高价,见杨毅现在就高价购买,那有不愿意的,22万斤玉米、谷子、大豆、黑豆,杨毅出价1万大洋折合10根小黄鱼全包,听说这些粮食是抗日游击队购买,贾进孝生来第一次主动让价收了9根小黄鱼,贾舒文知道后叹了口气,跟父亲商量,希望父亲带着母亲佣人去美国定居躲避战乱,也能治治他的高血压,贾进孝和妻子都是明白人,虽然放不下女儿,最后还是答应了,临走前给老二老三写了信说明他把家里的土地、粮食都变卖了,得到的钱财他带去美国,顺德的商铺和家里的房产归贾进国,邯郸和集安的商铺归贾进忠,贾家大院最挣钱的并不是土地而是几个城市的买卖,现在贾进孝放弃了城里的股份,贾进忠贾进国只赚不赔想必也很愿意。

趁着鬼子汉奸龟缩在县城,杨毅征集了附近村镇上百辆大车往磨盘山、鸡鸣山运送粮食,磁窑区公所也帮了很大忙,游击队在沿途护送接应,这时候,无论是集安县抗日民主政府,还是古月区区公所都无暇注意翠屏村的这次运粮行动。两天把贾家大院的粮食顺利运走,杨毅这才松了一口气,有了这批粮食,纵然明年日本鬼子对太行山区封锁,双头鹰游击队的生存也不用发愁。

这次乱葬岗一战,牺牲了74名儿童团员,其中大班的学兵48人,中班、小班26人,大班牺牲的的孩子多数是在正面攻击贾进忠的警备旅一团时被重机枪和迫击炮击中牺牲的,另外还有85名孩子受伤,有26人被不同程度的截了肢,以后生活肯定会有影响,看着那成排装殓孩子们遗体的白布袋子和临时病房中一个个残废了的学兵,杨毅和全体教官无不痛哭失声心如刀刮。

窑场的空地上扎起了巨大的灵棚,牺牲的孩子们被装进了各村捐献的上好棺木里,孩子们的灵位摆放在灵棚里端的供桌上,几天来不仅古月区一镇八村的村民都来凭吊小烈士们,其他各区镇的区公所也组织代表前来祭奠,甚至几十里外的村民听到消息也徒步前来焚烧纸钱,鞠躬敬礼。二百多个女团员在副团长柳杏儿的带领下身穿重孝,跪坐在灵堂两边,给前来吊唁的人们跪礼答谢,几十名臂带黑纱,头扎白布条身穿儿童团制服的学兵全副武装肃立在昔日兄弟同学的棺木旁、灵位侧、灵棚前守灵护卫。

窑场的北侧清出了一块50亩的空地,用冬青翠柏围了起来,朝南大门的两侧立柱上,左侧写着“赴国难土山铸铮骨”,右侧写着“返家眠清河慰英灵”,迎面的宽大的影壁墙上写着“中华英烈永垂不朽”血红色的大字。

这是杨毅出资买下的土地建造的烈士陵园,74名小烈士的棺木被整齐排列掩埋在墓地里,每个坟墓前都立上了大理石墓碑,碑文上记载了烈士的姓名出生年月籍贯和事迹简介,烈士中有21人是古月镇八个村村民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家长都选择了把孩子的遗体葬在陵园,让他们和战友们永远在一起。

和牺牲的孩子们一起葬在这里的,还有翠屏村牺牲的民兵,古月镇牺牲的区中队干部战士,双头鹰抗日游击队牺牲的队员。

各村的泥瓦工匠汇聚一起,在空场南头盖了一座庙宇式的建筑,房间不大相当于五间农房的空间,三层挑檐屋脊琉璃瓦房顶,青砖砌墙,四周都有大红油漆的圆木立柱出厦,双扇大门两面的粗大立柱,左面雕刻着烫金大字“保卫家国烈士忠魂佑华夏”,右面雕刻着 “荡灭寇奸英雄豪气护神州”,门楣雕刻“流芳千古”,这是按杨毅的要求盖的英烈祠,英烈祠盖好后,儿童团员们把牺牲的弟兄灵位从灵堂请进了英烈祠,其他烈士的牌位也放在英烈祠专门的供台上。

杨毅决定以后凡在扞卫国家领土、保护人民安全牺牲的本乡本土的烈士或者在本地牺牲不能返回故乡的烈士,都可以进入陵园安葬,享受后人的祭奠追悼。杨毅把所有失去自我生活能力的伤残人员都编入陵园职工,陪伴照顾烈士的家园,颐养天年,每年拨付大批资金用于陵园的管理维护。

对于牺牲的烈士家属,以及重残战士家属,杨毅给予每家100银元的抚恤金和补助金,并承诺等打败了日本鬼子,自己有能力了,会加大对烈士家属和荣军家属的经济援助,这让全体儿童团团员和孩子们的家长都很感动,没有一个孩子因为同伴的牺牲退出儿童团,相反,一大批邻区的适龄少年纷纷报名参加古月区的儿童团,一个月后,儿童团大班扩为6个班。

辛庄镇惨案引起冀南特委、冀豫晋省委和晋察冀军区的高度重视,委派了强有力的工作组进驻了集安县,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取证和情报人员传来的消息,得出结论,这是日本鬼子在熟悉本地情况的汉奸带领下,组织的一起有预谋有目的针对集安县委的突袭行动,集安县委、县大队和沿途各区民主政府、区小队警惕性不高,思想麻痹,防范意识淡薄,是造成惨案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工作组的领导下,从新组建了集安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县大队,大病初愈的贾舒文任县委第三副书记、县大队政委,李良栋任县大队长,鉴于辛庄镇已经被毁,县委、县政府和县大队新驻地选定在佛台镇,佛台镇位于古月镇以北30多公里,距离集安县城50多公里,离军分区所在地云山较近,相对要安全一些。

贾舒文、李良栋接手的县大队,大部分战士都是被俘后逃回来的,武器有279支步枪,没有重武器,贾李二人从各区抽调了一些区小队战士凑成1000人,将县大队编成三个战斗中队又一个直属小队,高水山任直属小队长,军分区拨给了他们160支杂旧步枪1000发子弹,贾李二人看着一多半人赤手空拳的队伍,心酸的不行,无奈何只得带着队伍来到古月区儿童团营地,俩人让队伍在操场上一站,看到杨毅啥话也不说,请杨毅去检阅县大队。

杨毅一看这架势心里哪能不明白,只得把上次战斗缴获的武器拿出来一大半,送给了理直气壮的乞讨者。送出的武器包括600支七九口径的汉阳造、太原造步枪、三挺捷克式轻机枪、1万发七九口径子弹,很是让贾舒文李良栋二人欢喜激动了一阵,杨毅给的这些武器最差也有七成新,比军分区给的那些杂旧货好到天,一下把县大队的战斗力提升了好几个档次,此外杨毅还送给姐夫高水山10只20响快慢机驳壳枪,每枝枪配送100发子弹,贾舒文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在办公室抱着杨毅吧唧吧唧把他两边的脸颊亲了好几口。

杨毅苦笑道:“这可是全世界最贵的亲脸蛋了,大姐,你这是土匪打劫,把我上次的缴获都清空了,古月区中队重建,我拿什么给他们啊。”

古月区区中队上次在郭涛的带领下增援辛庄镇,90多人只回来了21个,几乎人人带伤,县大队没法支援区里,也只好放权,不再委派干部,贾舒文很明白,这事儿只能交给杨毅办,交给别人即使能招到人,也弄不到枪。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杨毅立刻从鸡鸣山教导队要了100名训练好的战士,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这大半年,古月区一镇八村贡献给军分区独立团、县大队、区中队和以前的区小队超过300多青壮年,这些人多数都牺牲了,残疾的也不少,再从村里抽调的话,直接会对各村的生产和安全带来很大的问题,再者,经过几次抽选,留在村里的民兵已经不是精干,即使抽到区里也很难形成战斗力。

杨毅要组建区中队,是要打造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已经被任命为区委书记的肖剑峰担任区中队指导员,杨毅把韩泉派到区中队当队长,让教导队跟过来一个前晋军的副连长沈克做副队长,沈克也是军校毕业,军事素养比起韩泉和肖剑峰要高出一大截,杨毅跟韩、肖两位主官明说了,沈克这个副队长就是中队的参谋长,日常军事训练和战时作战部署沈克说了算,韩泉、肖剑峰都欣然答应。

杨毅给区中队留的武器也比给县大队的好,120杆一色全新的汉阳造,区中队三个小队每个小队一挺捷克式轻机枪,班长小队长中队长人手一把20响快慢机驳壳枪,杨毅之所以舍得把从前当成宝的快慢机送人,主要是上次战斗中消灭了贾进忠的手枪卫队,缴获了130多支快慢机,儿童团留下了50支,给游击队带走了50支,剩下的就给了高水山和韩泉。除了枪支子弹,杨毅还给了区中队十箱木柄手榴弹,区中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乱葬岗一战,缴获的武器弹药非常多,柳铁柱回鸡鸣山时,杨毅只让他带走了86杆三八式步枪、50支快慢机以及全部迫击炮和重机枪,杨毅都留下了1100支步枪80只快慢机和11挺轻机枪和几十只盒子枪和各式撸子,另外还有一些中正式和马四环杨毅准备留给新扩建的两个小班学兵。

儿童团扩编后,14岁以上的大班学兵600人,3-7班战士人手一杆中正式,副组长以上干部另配一把20响快慢机驳壳枪,8班全是大个子,5个组每组一挺轻机枪,其中有两挺歪把子机枪,其他人也是配中正步枪,小班、中班各100人都配马四环步骑枪,小干部们配撸子手枪。

儿童团的武器留足了,县大队和区中队也把需要的拿走了,还剩下了二百多杆杂式步枪,杨毅把这些枪送给了除了翠屏村的其他七个村子的民兵和青妇队,翠屏村肖大牛和杨大兰富得很,全村一百多支好枪,子弹也很充足,都是在乱葬岗一仗捡的洋落,不过其他村子得到了杨毅的支援,平均每村也有50多杆枪了,青壮民兵人人有枪,青妇队骨干也能分得几支。

为了保证这些村级武装真正形成战斗力,杨毅在儿童团营地举办了两期民兵培训班,对各村的民兵和青妇队员进行了基本战术培训,每期训练十天,并要求各村民兵队长回村后坚持训练,以后每个季度进行考核检查,按考察结果奖励处罚,奖罚的物品就是子弹和手榴弹,成绩优异者奖励弹药,不合格者没收武器,这让民兵们训练的热情很是高涨,两个月下来民兵和青妇队员的射击、拼刺、手榴弹投掷和构筑掩体等军事能力都有显着提高。

古月区的武装表面上看也就是区中队相当一个连的兵力,但全区武装集中起来,比起县大队一点儿不弱。这些武装杨毅完全能自主指挥调配,包括近千人的双头鹰游击队,经过半年的努力,杨毅拥有了比正规军一个团还要强大的军事力量,雏鹰虽然尚未长大但羽翼日渐丰满,随时准备凌空翱翔,扑击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