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血誓征程 > 第15章 飓风扫三北 乌云笼冀西(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章 飓风扫三北 乌云笼冀西(三)

两天后,军分区派往临城和赞皇两县的工作队到了,让杨毅惊讶的是贾舒文和高水山夫妇也在工作队中。

原来是军分区抽调贾舒文进入工作队时,贾舒文提出让丈夫跟她在一起,高水山已经入了党还担任集安县古月区中队的中队长,正是工作队急需的人才,工作队筹备组的领导不但答应了贾舒文的要求,还把他们两口子分到杨毅所在的临城县,贾舒文担任临城县副县长,高水山担任临城县县大队长。

杨毅知道事情原委后非常高兴,向高水山表示临城县县大队的组建包在他身上了,要人给人要枪给枪,高水山和贾舒文自然知道前小舅子的本事,原本就是奔着杨毅来的,自然对建设县大队的事情没有压力。

跟工作队一起来的还有独立团青石岭基地送来的几汽车军装物资和武器弹药,按说杨毅现在对武器弹药并不是很急需,打下胡家大院围剿共荣会缴获的枪支弹药武装一个县大队绰绰有余,蒙镇东的部队自带武器,步枪手枪不缺,缺的是重武器和弹药,基地库存的重武器并不多,老常能提供的只有一些轻重机枪和迫击炮,不过这些武器不论是对蒙镇东的部队还是对临城县县大队都是难得的重武器了。基地的军装被褥军毯等物资倒是很多,大部分是从崆山拉回去的国军军装,用草木灰染染缝上八路的臂章就妥,颜色不均匀,掉色严重很正常,也没人计较,这次连刚入伍的县大队战士每人能分上两套标准军装,让刚入伍的青年战士非常兴奋,士气高涨。

军分区和军区对独立团组建独立一大队二大队的请示电报批示的非常迅捷,来电不但完全批准了杨毅的整编设想,还对蒙镇东、严厉、龙大海等东北军213团主官表示欢迎和慰问,电令杨毅、鲁彦多加关心安抚213团归顺官兵,对213团愿意加入共产党的军官特事特办,可以先接受再考察,对他们以前在国军做的危害共产党和老百姓的事情,只要交代清楚表示了悔过就不再追究。

独立一大队二大队和临城县大队成立这天,独立团政委鲁彦、参谋长于化龙、副团长王会彪、政治部主任闻平都赶到中兴镇参加了成立仪式,仪式完成后,杨毅主持召开了独立团军事扩大会议,北三县的县长和县委书记也参加了会议,会上三个先遣分队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自分队工作开展的情况,王会彪汇报了八分区各县区抽调了骨干之后部队战斗力的影响情况。

杨毅把自己对赞皇县工作开展的担心开诚布公的说了出来,提出把独立二大队调到赞皇并入先遣二分队,加强鲁彦的力量,独立一大队驻扎在明山堡作为战略预备队,并再次提出赞皇工作队暂缓进入赞皇县开展工作,先在临城进行军训一个月,同时,赞皇县在近期组成的县大队也到中兴镇进行训练,等形成战斗力后再回到赞皇县。

鲁彦和赞皇县委书记丁昌俊对独立二大队开进赞皇表示欢迎支持,但是对工作队缓进赞皇和县大队到临城训练都表示反对,理由是赞皇县目前形势一片大好,正是在各区镇村建立民主政府机构的好时机,老百姓急切盼望共产党给他们撑腰做主,另外军分区北上指挥部已经对赞皇县委和先遣二分队下达了硬性指标,到5月底必须完成赞皇县根据地的建设。他们都是做过保证的。

会议上,只有王会彪和蒙镇东支持杨毅的提议,而鲁彦、于化龙、闻平、三个县委书记和三个县长都反对杨毅的提议,杨毅只得保留了意见。

虽然会议上没有达成统一意见,但并不妨碍第二天也就是农历三月初六这天全体干部给孙玉明和林颖一对新人举办婚礼,日子是杨毅父亲杨老栓找人算好的,不能更改。

杨毅和孙玉明、林颖原打算婚礼在云山举办,婚礼过后去翠屏村杨毅家住几天,在翠萍村再热闹一次,现在林颖跟杨毅北上,孙玉明也只好迁就林颖,将婚礼现场移到了中兴镇。

杨毅特地选在婚礼前一天召开独立大队成军仪式,目的就是独立团主要营级以上干部都能赶来给老领导贺喜,这也算是杨毅有些假公济私。

婚礼非常热闹红火,蒙镇东、严厉、龙大海等人仰慕孙玉明久已,奉上丰厚贺礼后也扎扎实实的跟孙玉明喝了几大碗米酒,孙玉明的老部下更是纷纷敬酒祝贺,孙玉明是实在人开始还来者不拒,十几碗米酒下肚就看出头重脚轻了。

杨毅作为孙玉明和林颖俩人的小老弟和学生,自然充当起了哥哥嫂子的守护神,仗着杨静给的解酒药,杨毅接下了之后所有人给一对新人的敬酒,拢共得有三十多碗,虽说只是农村的黑瓷小粗碗,算起来也得有六七斤,把一众贺喜的人都惊到了,从此后熟悉杨毅的人再没敢跟他拼酒的。

春宵一刻值千金,杨毅知道孙玉明来一次不容易,早早结束了答谢宴,赶跑了闹新房的不轨之徒,扶着新郎哥进了洞房,杨毅可是对新婚之夜的美妙刻骨铭心,看到迷迷糊糊撑不起来的孙大哥,再看看床上顶着红盖头的林颖姐,心里颇为不忍,如果这样放下新郎,这对新人的一夜春宵就泡汤了。

杨毅就想助大哥和老师一臂之力,从口袋里掏出了一白一红两粒丸药,给孙玉明用水服了下去,然后将其放在床上,招呼柳杏儿杨静等人退出了洞房,房外杨毅让卫兵远离五丈远给洞房站岗,除他之外其他人不得靠近洞房骚扰新人,其实这时敢听墙根的人基本都被杨毅给灌趴下了,级别不够的也没那胆子听墙根,快到午夜,杨毅查完岗,溜到新房窗户下,就听见屋子里动静超大,伴随着林颖娇声呻吟和哀求。

杨毅坏坏一笑,跑回自己寝室,三把两把脱掉衣裤,将等他睡觉的柳杏儿按在身下,将听墙根激起的欲火发泄出来,随后把听墙根的情况讲给了杏儿,杏儿得知杨毅不但给孙玉明吃了解酒药,还给他吃了催情药,担心出问题,连忙把在西屋睡的杨静叫了过来。

杨静了解了情况后说:“小毅真是胡闹,那解酒丸给孙大哥吃了也就行了,再给他吃固阳丸就过了,他俩可是新婚初次,谁也没经验,固阳丸有养元固精催情的作用,对男人没啥副作用也就是时间长一些,但林颖可要遭罪了,好在她也过了20岁,承受力应该强些,明天我给她配些药汤补补吧,小毅,这种玩笑以后不要开了,虽然你也是好意,但是过了很可能适得其反,这件事我们三个知道就行,别跟其他人说,对孙大哥和林颖更要保密,这太伤自尊和感情了。”

杨毅这才知道玩笑开大了,表示以后绝不再犯,当下三人入睡无话。

第二天一早,杨毅晨练回来得知一对新人还没起床,有些不放心,叫上柳杏儿、杨静去新房观看动静,敲了半天门,门才从里面打开。

新郎官孙玉明衣冠不整,睡眼惺忪,面色稍稍有些憔悴,低头不好意思见人拿话遮掩:“哈哈哈,那个你们起来的真早啊,昨天让他们把我灌惨了,稀里糊涂的睡过了头,不好意思啊。”

杨毅打趣道:“孙大哥喝高了睡懒觉有情可原,嫂子可没人灌酒,太阳这么高了还不起床是为哪般呢?”

孙玉明的脸由绯红转成紫红吱吱呜呜说:“我喝多了闹酒疯,她一夜都在照顾我来着,刚刚睡着,小毅别闹了,叫你嫂子多睡会啊。”话音里带着求饶了。

“哈哈哈!应该应该,大哥喝高了折腾了嫂子一晚上,嫂子多睡会儿太应该了。”杨毅揶揄道。

看着孙玉明有暴走倾向,杨静一把把他拉出门外说:“都是过来人,还害羞遮掩什么,去去去,跟小毅到食堂吃饭去,我们女人说说知己话。”说着就和柳杏儿进了屋子,孙玉明抬脚就去踹杨毅,俩人一路打打闹闹去了食堂。

早饭后,团党委开会,讨论通过了蒙镇东、严厉、龙大海等21名东北军军官的入党问题,鲁彦主持了入党仪式,这21人从即日起成了中共预备党员,预备考察期一年,蒙镇东代表新党员讲了话,表示一定要彻底交代历史问题,跟旧思想旧传统划清界线,抛弃坏习惯重新做人,按党章严格要求自己,做合格的党员,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为解放劳苦大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入党仪式完成后,杨毅和杨静背着鲁彦、于化龙等人对两个独立大队的全体官兵进行了突击血誓甄别,扣留了138个发假誓的人,其中有1个连长3个排长8个班长,杨毅也没难为这些人,只是让他们返回了踞虎山,不过跟蒙镇东交待以后要对这些人多加防范不能重用。

独立二大队换装完毕后,鲁彦带着他们保护着赞皇县工作队和运输队准备开拔,杨毅放心不下,不顾鲁彦的反对,硬是将侦察二排划给了先遣二分队,这样一来,鲁彦的身边就有一个警卫排和一个侦察排护卫,如果遇到强敌突袭,就能多一份安全,鲁彦对杨毅的关心很是感动。

五天后,孙玉明的婚假期满就要归队,几天的夫妻生活让出三奔四的孙玉明焕发了青春,两口子幸福的蜜里调油恨不得每天腻在一起,杨毅等人也知道俩人以后离多聚少,相见不易,很少打扰他俩的幸福温馨,但日子越是甜美过得越快,转眼就要夫妻分离,孙玉明实在是舍不得媳妇的温柔体贴,向杨毅提出要将林颖调到南宫工作。

杨毅断然否决,一点儿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孙玉明第一次对杨毅产生了看法,要不是新婚之夜新娘子是完璧,他甚至怀疑杨毅跟林颖有亲密关系。

这也难怪,杨毅明面上跟柳杏儿是夫妇,可是跟杨静和雨燕的关系甚是暧昧,分明就是个花心少爷,林颖漂亮温柔聪慧贤淑,长期放在这个花心少爷身边真是放心不下。林颖也舍不得跟心上人分离,这五天时间除了新婚之夜有些吃不消,以后几天夫君都是温存体贴恩爱非常,她本心也愿意跟夫君去南宫,但是林颖发过血誓视杨毅为主人毕生追随,血誓一旦生效高于一切思想,其他思想如果与血誓产生冲突潜意识就会服从血誓,既然杨毅不放自己走,林颖也就听命,反过来劝夫君,让他有机会跟军区首长说说调回独立团工作。

孙玉明的身心完全被林颖俘获,既然林颖坚持,他也无可奈何,只得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中兴镇。

杨毅视孙玉明为师父、兄长,从没有要求过孙玉明发血誓效忠,所以孙玉明的潜意识里只是把杨毅等成兄弟朋友,现在好兄弟竟如此不近人情,这让他在心底里对杨毅产生了怨念,这股怨念被他压在心底,虽然从没表露出来做出伤害杨毅的事情,但也没了在祁连山和翠屏村跟杨毅的那种亲情,而且在以后的岁月里,林颖对杨毅越是忠诚亲密,他心中的怨念越深,几乎不可自拔,直到40年后林颖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丈夫,孙玉明才恍然大悟,在家训中的第一条告诫后辈子孙要永远善待杨毅的后代家人。

蒙镇东213团的归附,使得北上先遣队实力大增,半个多月时间,八路军征北先遣队犹如飓风一般横扫北三县的一切反动势力,三个县的根据地迅猛发展起来,抗日形势可谓一派大好。

内丘县民团军逃跑之后,于化龙带着三营收编了4个小股地方武装消灭了两个大股敌对势力,镇压了几个顽冥不化血债累累的土豪劣绅,部队扩编了两个连,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粮食浮财,建起了内丘县县大队和四个区中队,地方各级抗日民主政府机构开始公开挂牌工作,各村镇的农民也发动武装了起来,减租减息运动比较顺利,各项工作步入正轨。

临城县的情况比内丘县还要好,共荣会的覆灭,袁希庆和胡家父子的尸体吓坏了临城县境内的各种势力,白吉会头目王长吉在公审大会的当夜就裹挟细软钱财跑了,手下的400多会丁第二天做鸟兽散各自回村老实务农,县抗日民主政府张贴出告示收缴个人藏匿的枪支,不但白吉会会丁把枪全部缴了上来,一些地主乡绅也把看家护院的枪支弹药主动上缴,武装临城县各村镇的民兵绰绰有余。

中兴镇西北面的黑风寨大当家罗黑子,打着白旗带领全寨弟兄来到杨毅的营地来归顺,杨毅收编了他们,血誓鉴别发现这帮土匪从大当家罗黑子到下面的小棚长,没一个是真心归顺的,倒是那些寨丁有六成是真心想参加八路军打鬼子光宗耀祖。对于罗黑子和贰心手下,杨毅跟他们谈了一次话戳穿其谎言后,对这些人进行了安抚,给了罗黑子10根小黄鱼,以下头目也按职位级别给了数量不等的金银,放他们自谋出路去了,愿意当八路的寨丁打散编到独立一大队里,再从独立一大队选出200多名忠诚度高,身手好或有文化的下级军官和战士充实到警卫连、侦察连、特务连、工兵连和辎重连中,使得团直属连再次满编。

这段时间除了少量的警戒巡逻任务,部队每天都在进行紧张的磨合训练,基本没有什么战斗任务,耗费了大量的弹药和军装后,部队的战斗力直线上升,每天晚上政工人员给战士们上文化政治课,也让战士们的组织纪律性和精神面貌有了飞跃提升,蒙镇东、龙大海内心感叹快不认识自己的那帮熊兵了。

杨毅看到青黄不接时粮价高居不下,穷苦百姓大多都在挖苦菜吃糠菜团子,就把崆山矿洞里的几十万斤尚未被虫蛀的带壳高粱谷子运出来,发动群众突击碾成高粱米小米,虽然是三年前的陈粮没有了米香,但是果腹充饥却比谷糠强了无数倍,杨毅把这些粮食拿出一半放到几个镇乡粮店平价代卖平抑粮价,另一半按九两高粱米或一斤小米在麦收后还一斤小麦的兑换率贷给了各村的贫苦断粮户,这让临城的穷苦百姓对八路军极其感激,要知道即使在大秋麦贵谷贱的时候,带壳谷子换麦子也是一斤换一斤,这是因为小米比白面经吃抗饿有营养,现在八路军是拿去了谷壳的净小米赊给百姓不要利息,麦收时麦子最便宜的时候平换麦子,这八路军可是太仁义了。

另外杨毅还把崆山那几百万斤被虫子蛀了的麦子豆类粮食运回来,以极低的价格赊给穷苦农民,鼓励他们养猪养鸡,养的家畜部队全部收购,让穷苦百姓有了新的收入来源。

那些囤积粮食准备卖高价的地主富农和粮商看到八路军竟然有如此之多的经年陈粮,粮食多到被虫子蛀空,估计当年新粮存量更大,一个个都慌了神,恐怕囤积的粮食烂在手上,也只好开始落价出售,杨毅用缴获的金银钱财收购了两百多万斤粮食又从八分区购买了一百万多万斤粮食,投放到北三县粮食集市,大大缓解了三个县的粮食压力,从中也获取了很不错的利润。

这一系列动作,让临城广大百姓尤其是穷苦农民将八路军当成了救星靠山,积极响应民主政府的号召参加农会、参加民兵、参加八路军,踊跃为八路军做军鞋军装被服,给八路军的军马割青草。贾舒文、高水山每次见到杨毅都是一脸兴奋,赞叹这里的农民比老家那边的农民觉悟一点都不差,地方工作极为顺利。

鲁彦在赞皇县干的也是风生水起动作惊人,除了圆满完成了军分区下达的开辟建设根据地的任务,最得意之举是说服了民团军董云鹤一个整团归顺了八路军,这个功绩比杨毅说服蒙镇东还要大,蒙镇东只是带两个营的兵力归顺八路军,而董云鹤这个团则是个有1600人枪的满编团,不但有两个步兵营还有一个机炮连一个骑兵连一个辎重连和一个特务连附加一个团部。

鲁彦的这个骄人成绩,让军分区政委北上飓风行动总指挥焦阳心花怒放,总部首长和冀南军区对第八军分区党委、对独立团和鲁彦个人都进行了嘉奖表彰。

杨毅对赞皇县担心的事一起也没发生,倒是顺德日军21师团师团长鹫津松平得知八路军八分区兵力空虚,命令顺德、邯郸、集安、沙河、永年的日伪军向邻近的八分区根据地进行了一次大队级别有限度的进攻。

八分区一营肩负防守云山军分区的重任,各县大队区小队力量有限,无力抗击跟来犯之敌,骑兵营南征北战顾此失彼疲于奔命,虽然有柳林的情报网提前预警,八分区还是有十多个村庄被烧毁涂炭,好在老百姓都提前转移或下了地道隐蔽伤亡不大,还是有上百村民蒙难,各地县大队、区中队和民兵伤亡数百,独立团一营和骑兵营也有部分损失。

南部各县区纷纷向军分区请求将独立团主力调回八分区,正好这时候八路军总部发出指示要求各军区军分区不断壮大抗日力量,冀南军区接到在原有东进纵队的基础上再扩军几个团的任务。

八分区政委焦阳看准时机分别向军区和总部打报告,申请八分区扩军两个团成立东进纵队八支队,鉴于八分区北上先遣队发展顺利,已具备扩军条件,总部和军区很快就批准了八分区的申请报告。

5月1日傍晚,西面天空布满火烧云,半边天空血红一片,军分区直属机关干部、独立团营级以上指挥员还有南五县北三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县大队领导云集第八军分区司令部会议室,主席台坐着冀南军区参谋长文建武,政治部主任王光华,八分区政委焦阳,参谋长史明安,政治部主任魏云政。

王光华宣读了军分区关于同意第八军分区扩军整编方案和干部任免的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从即日起,成立八路军东进纵队八支队,支队长韩志坚,支队政委焦阳,韩志坚在延安学习期间由焦阳同志代理支队长,支队参谋长史明安,政治部主任魏云政,副支队长杨毅。支队下设三个步兵团,一个骑兵营,一个重炮营,一个直属后勤大队。支队归属东进纵队暨冀南军区指挥。

王光华宣读完毕整个会场欢声雷动,不论部队指战员还是地方干部,无不为革命军队的壮大而兴奋,也为即将可能的进步而激动,能干到营一级的干部都是人中翘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有望高升自然不愿停滞不前。

尤其是蒙镇东等原东北军干部一个月前还说跟着杨毅不愁不高升,没成想短短一个月话就应验了,杨毅高升到支队成了旅级干部,蒙镇东等人都官复原职,还有了正规的编制番号,团长营长可比什么大队长中队长叫起来提气。

地方干部们也是真心高兴,部队力量壮大了,地方的安全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动不动就坚壁清野撤退躲藏的日子实在是太憋屈了,如果能拒敌于根据地之外更是再好不过。

掌声平息后,八支队政委兼代支队长焦阳代表全支队指战员致答谢词表决心,也是获得掌声一片,再之后是重头戏,由八支队参谋长宣布扩军整编方案和团级干部、直属部门干部的任命以及部队驻防区域:

支队三个团序号按八路军总部为所辖支队最新统一编制为:八路军东进纵队八支队十五团、十六团,十七团。每个团下设三个营又一个骑兵连、一个机炮连、一个特务连和一个辎重后勤连。

十五团团长董云鹤(原民团团长)、政委鲁彦、参谋长罗俊(原民团参谋长),副团长吕伟昌(原民团副团长),驻扎地赞皇县源口乡。

十六团团长蒙镇东,政委闻平,参谋长严厉,副团长龙大海。

十六团防区为临城和内丘两个县。团部辖一营、二营和直属连驻扎临城县中兴镇,杜大鹏的三营驻地为内丘县岩集镇。

十七团团长于化龙,政委杜凡(原独立团三营教导员),参谋长厉前进(原独立团一营营长),副团长凌文生(原独立团二营营长),驻地云山镇。

骑兵营直属支队领导,营长柳铁柱,教导员李良栋。驻地白塔镇。

重炮营营长冯建光,教导员刘水暖,配置6门山炮6门三生七战防炮6门九二步兵炮;后勤大队长王会彪,政委刘广平。驻地云山镇青石岭基地。

支队队部与军分区司令部合二为一常驻云山镇,副支队长杨毅随十六团行动,为保护其安全特别为其配置一个警卫排。

今后支队三个团和直属部队的所有军事行动必须且只能由支队长和政委的共同签署令方能生效实施,整编方案对副支队长杨毅却没有具体分工。

史参谋长将整编方案和任免令一公布,会议室绝大部分人都很震惊,扩军整编也就罢了,可是这干部任命上却将独立团团长杨毅给完全架空了,即使傻子也看得出军分区这是明升暗降剥夺了杨毅的军权。

眼看会议室嘈杂声越来越大,独立团的原属部下就要爆发,杨毅当即站立起来,向史明安、魏云政郑重敬礼,大声说道:“杨毅代表八分区原独立团全体指战员坚决拥护服从军分区的扩军方案和任命,将以最短时间完成换防交接工作,决心在军分区首长和支队主要领导的带领下赢取一个接一个的伟大胜利。”说着率先鼓起掌来。

杨毅的表态让会议室不满情绪迅速降温,掌声由星星点点稀稀拉拉变成越来越激烈,最后汇成雷鸣爆响。

军区文参谋长和王主任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八支队的组织编制和营团级干部任命俩人心里都有数,可是八支队的班子分工,焦阳在报告里没提,俩人也没细问,俩人想当然以为杨毅还是负责北三县的部队指挥工作,没成想焦阳竟然把杨毅给挂了起来,深怕杨毅年轻气盛当场闹起来,更没想到杨毅虽然年轻可城府够深肚量够大,有大局观念和组织观念,不但接受了上级的安排,还主动站出来平息下面干部的怨气,俩人都给杨毅在心里打了高分。

主席台上焦阳、史明安、魏云政三人也是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焦阳从去年就对杨毅的印象很不好,认为杨毅就是个家傲不驯让韩志坚宠坏了的刺儿头,早就想把杨毅拿掉,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这次扩军整编,焦阳认为正是调整杨毅的好时候,在向军区申报的支队干部任命方案的第一稿里,根本就没杨毅的名字,焦阳决定把杨毅平调到军分区任人武部部长,可军区没有同意这个人事方案,宋司令员亲自批示要第八军分区重视杨毅的军事才能,要他们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宋司令员的本意是让杨毅继续带兵,至少带领一个团,而第八军分区更改后的干部任命方案里将杨毅提成副支队长一职,军区很快就同意了这个方案。

于是就有了这个提职削权的工作安排,军分区三个主官担心杨毅在会上耍蛮撒泼让他们在军区首长面前失面子,想了一些对策,甚至还在会议室隔壁安排了一个排的卫兵,准备在杨毅耍蛮抗令时将杨毅制住,没想到这毛头小青年还算识时务,通过这件事焦阳心里对杨毅的厌恶感减去了不少。

其实杨毅没在会场上发飙,也不是什么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在他看来现在这种安排还很对他的心思,不管怎样,他的级别是又升了半步,别看只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副支队长,但是甭管正副,支队领导就比团职级别高,别看在支队党委会上话语权份量不大,但在下面任何一支部队,他杨毅都是支队首长,尤其是在北三县的两个团,远离支队指挥部,他这个支队首长就有绝对的话语权。

况且,杨毅从心里也没想控制没有经过血誓甄别的十五团和十七团,共产党讲的是唯物主义科学,不信鬼神反对迷信,而血誓这东西却是典型的唯心迷信,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不是真心要追随杨毅的人和部队,杨毅绝不会施用血誓甄别大法,那么做很容易授人把柄,弄不好就会把政工执法部门招惹来。

既然控制不了的部队杨毅也就没了掌控的兴趣,这次整编,主力步兵营、骑兵营、重炮营、后勤大队的主官和基层干部战士都是经过了血誓甄别的,不论杨毅的职位如何,哪怕就是个马夫,这些部队也会听命于他,这就够了。

更何况杨毅认为没具体安排工作那就是啥工作都可以管,如果焦阳分派他一个具体工作,比如说分管新兵训练,别的不让他过问,那才腻歪了呢,自由,在任何时候都是无比珍贵美好的事情。其实,要不是宋司令员有明确批示,焦阳还真有将杨毅调回云山挂起来的心思。

散会后,送走军区首长,焦阳再次将支队团级和直属营干部召集起来开会,着重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极为严肃的提出要根除山头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坚决反对自由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就差没直接点杨毅的名字。

王会彪、蒙镇东、柳铁柱等人几次按耐不住要反驳顶撞,都让杨毅用冷厉眼色给制止住了,并在焦阳点名让他发言时,他诚恳检讨了过去存在自由散漫、江湖义气的缺点,谦虚的说自己太年轻实战经验不足,正应该向支队首长和在座的老红军、老领导多多学习,担任副支队长一职正是学习的好机会,决心尽快在学习和斗争中成长起来。杨毅的发言低调得体诚恳,焦阳颇为满意,也就说了几句鼓励的话,随后就对支队各营连进行了具体部署安排。

会议开到很晚才散会,吃完晚饭已经快夜里10点了,鲁彦、于化龙各自带着本团干部住进军分区招待所,杨毅则带着蒙镇东等人回到了青石岭基地,王会彪,柳铁柱等人早提前一步等着他们了,杨毅制止了老部下们的不满议论,让大家看清形势顾全大局,并坦率的说明他自己对这次干部任命和责任分工非常满意,警告大家决不能意气用事,要求大家以后不利于团结的事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一定要坚决服从支队首长的领导,不能打半点折扣。

大家看杨毅的表态确实是发自肺腑出于真心,也就心平气顺轻松了许多。

第二天十六团政委闻平将晚上在基地发生的事向支队首长作了汇报,焦阳、史明安、魏云政对杨毅的疑虑基本打消了。

由于杨毅的低调和顺从,八支队扩军整编工作进展的极其顺利,仅仅一周的时间,各团和直属部队的改编交接换防工作均已经完成,开始了正常的警戒和训练,派出兵力支援工作队开展根据地建设工作。

也是由于杨毅的低调和顺从,军分区司令员、支队长焦阳不知是有了恻隐之心还是为了方便工作,没有撤回原独立团团部所属的各个科室,电讯科、机要科和医务室,这些部门和装备都留给了杨毅,也给杨毅布置了部分具体工作,内容是协调指挥内丘、临城两县的地方武装力量,相当两个县的人武部总部长,另外对十五团和十六团有监察权但是没有指挥调动权。

杨毅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这样一来他就能牢牢的掌控临城和内丘两个县的武装了,回到中兴镇后,他就让蒙镇东派出大批军事素养好的基层干部战士,到两个县的县大队区中队去做教官,将各村的民兵和青妇队员武装起来进行集训,还让蒙镇东将驻留在踞虎山的部队重新整编成一个加强营,配备了得力干将。

现在杨毅在北三县能掌控的军事力量,有蒙镇东的十六团1600人,踞虎山加强营550多人,高水山领导的临城县县大队550多人,金棣领导的内丘县县大队550多人,两个县大队完全是正规部队加强营的编制,武器精良,大队配置了步兵炮,迫击炮重机枪配置到中队,轻机枪配置到小队,两个县六个区中队也配置了轻机枪,算上各村的民兵青妇队员又是3000多人枪的准军事武装,大战之时可以起到辅助配合作战作用。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训练就能成为精兵强将,成军后,在这两个县杨毅实际掌控的军事力量足有三个团。

另外杨毅对八支队的其他部队虽然面上不多加过问,但是十五团一营从营长吴连勇教导员何程到下面的连排长,都是青石岭之战幸存下来的,视杨毅为恩人,十五团特务连有两个排是发过血誓追随杨毅的原双头鹰战士和原古月区儿童团员,十五团的电讯科发报员也是林颖培养的儿童团特长班成员,所以杨毅对十五团的情况并不是两眼一抹黑,为防备万一,杨毅还特别给吴连勇和侦察排长一人一台矿石式建议收音机,情况紧急是可以直接收到杨毅的指示。

十七团有两个营是独立团的老人,团长于化龙、政委杜凡、副团长凌文生都跟杨毅有过命的交情,即使杨毅不过问他们的事,他们也主动向杨毅请示汇报各项工作,下面的基层军官也多是青石岭之战的幸存者,对杨毅有较高的忠诚度。

骑兵营有柳铁柱李良栋掌控,重炮营有冯建光刘水暖掌控,直属后勤大队有冯建光和老常大叔,杨毅对整个八支队的实际掌控度要比焦阳这个远离部队的一把手主官要大得多,所以杨毅没啥可担心的。

现在万事俱备,杨毅不缺人、不缺武器、不缺粮食,最缺的就是时间,假以时日,部队磨合训练完毕,杨毅就准备要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