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血誓征程 > 第16章 委屈领功过 隐忍迎厄吉(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章 委屈领功过 隐忍迎厄吉(二)

杨毅深夜顺利开了赞皇县城门,张荫景的副官一直在西城门等着查验俘虏,杨毅和警卫排的战士无声无息干掉了城门的卫兵,从副官嘴里得知张荫景在拢香楼喝酒庆贺大捷,带着一个连到了拢香楼将做美梦的张师长捆了起来,张荫景在赞皇县城原本有两个民团驻守,另外还有一个警察局,有400多名警察维持治安收取捐税,二团去增援源口后,城里就剩下了一团驻守,杨毅让归顺的民团军官带领着蒙镇东的十六团和柳铁柱的骑兵营围歼民团军一团,李涛的骑兵队分头占领城里各个要地,午夜不到,县城寂静下来,只是已经换了主人。

休息了半宿,吃完早饭,杨毅把张师长交给杨静审讯,不是为了解敌情,而是为了查询这家伙的金银财宝的隐藏之处,杨静的审讯手段很是奇妙,不打不骂,点燃一根迷香在被审者鼻子下面熏熏,再扎几个银针,被审讯者就问什么说什么,句句真实无半句假话,张荫景自然属于普通人,交待的很彻底。

属下各部的战绩纷纷报了上来,民团军一团被全歼,抓了1600个俘虏,一个师的武器弹药粮食物资储备库存被完整的接收,抓住了200多个警察,其余的都脱了衣服藏起来了,不过警察大小头头没有一个被逃掉,人被抓家也被抄,被抄的还有不少不良商人,报上来的缴获金银钞票价值六百多万元,而杨静带着警卫排查抄张荫景的隐匿金银也价值四百多万元。

杨毅知道查抄浮财的部队肯定有所埋伏,部队设置小金库,个人顺手牵羊发点儿小财,这种事杨毅一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他的部队几乎全是双头鹰土匪和归顺的国军和伪军,出身干净的不足一成,要保持部队的战斗力光靠嘴忽悠真心不行,必须让手下看到打胜仗的好处,他知道有血誓的约束下面的人不会见利忘义,不会过分贪墨钱财,他也就不去点破手下的小秘密,每战过后但凡有所缴获都再拿出大半来补贴抚恤各部的损伤,奖励有功之士,所以杨毅的属下对杨毅的忠心度也是日益增加,愿意为他冲锋陷阵英勇赴死。

杨毅让蒙镇东、柳铁柱、李涛把缴获的钱财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上缴,一部分留下来部队自用,弄得蒙镇东都不好意思了,红着脸说下面已经留了些,够犒劳士兵的,报上来的这些事交给支队的,杨毅不以为意,还是让蒙镇东留下一半用于部队的经费储备,这让蒙镇东、严厉等人很是感动。

当然杨毅也知道自己如此作为有悖共产党八路军的制度,但他现在没办法把手下都改造成合格的八路军将士,另外看到焦阳等上级领导对他打压的厉害,杨毅也是心有抵触和忌惮,深怕一个不慎步入方政委和她丈夫的后尘,这些追随他出生入死的弟兄没个好结果,给他们留些财产权当有个准备。

刚刚听完下面的汇报,侦察员飞马来报,元氏县的敌人出动了,日军一个大队、治安军两个团向赞皇县扑来,看来是要增援张荫景的民团师。

对于日军的马后炮,严厉提出采取关门打狗的战术,步兵、炮兵在县城里设伏把敌人放进县城,骑兵在城东南面的村庄里掩蔽,得到出击的电报就封堵城门让敌人有来无回,这种打法杨毅见识过,去年石友三的新六师偷袭南宫县孙玉明就是用的这招,看来严厉在日本军校也是学到了真本事。

杨毅对严厉的战术做了部分调整,杨毅打仗一贯遵从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而且杨毅的代价含义就是指人,武器弹药消耗多些没关系,但人员伤亡必须控制在最小,他有个没成文的规定,跟日军作战战损比例不得超过1比2,即我方伤亡1人鬼子必须伤亡2人以上,跟伪顽作战,战损不得超过1比5,超过这一比例,缴获再多也没功绩。严厉提出让骑兵封堵城门的战术,杨毅就改成等敌人撤退后骑兵担负追击溃敌的任务,至于封堵城门,杨毅有更好的办法。

上午10点,日伪军大队人马开到城外,日军在华作战的战术基本上一成不变,只要手里有伪军,那打头阵趟地雷的活非伪军莫属,这次还是如此,看到城门楼和城墙上没有八路军守卫,日军大队长命令一个连的伪军和一个班的日军进城查看,这帮日伪军小心翼翼的进城后,东张西望一阵没发现危险,日军军曹让伪军搜索城里,他自己则带着自己的班登上了城门楼,不过当他刚一上城墙,就感到脖子一阵剧痛,没了知觉,12个日军士兵,个个如此。很快城头上竖起了膏药旗,几个日军在城头上双手摇摆示意平安无事。

伪军连长往城里走了有大半里路,看到城里道路两旁行人不多,商铺大部分关着门,他问了几家开着门的商家,得知赞皇县昨晚被八路军占领,民团军非死即降,八路军天还没亮就撤了,临走时拉东西的大车一眼望不到头。伪军连长连忙出城报告。日军大队长明白,这是八路军的一贯作风,打下县城捞一把就走,前些日子在临城县和内丘县都是如此,所以赞皇县现在是个空城也不足为奇,下令一个团的伪军在前、日军大队居中进城,命令另外一个团的伪军驻守城外。

先进城的伪军团顺顺当当,使得日军大队长更加安心,当下带着日军大队进了城门,当大队进入城里一半时,从城楼和城墙上飞下来大量的竹筒,城门内外两面都有数百个,还没等鬼子明白怎么了,这些竹筒就爆裂成为一团团火焰,霎那间,城门两侧成了两片火海,被烧着的鬼子,要想扑灭身上的火焰,越扑火焰越大,四处乱窜的着火鬼子将身边侥幸没被烧着的鬼子一个个引燃,城里城外的火海很快汇集起来,浓烟和热浪,让城楼上的八路军站不住脚,纷纷向两面的城墙躲避,城里的房屋院落冒出了数以千计的八路军,几十只铁皮纸壳做的大喇叭里喊着“缴枪不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城墙上上百挺轻重机枪和冲锋枪在喷吐着火舌,吞噬着成群结队在火海外围的鬼子性命。

城外南北两侧,响起了急促嘹亮的冲锋号,已经被吓得心惊胆战的伪军看到南北两面有八路军的骑兵大部队向他们扑来魂都吓没了,伪军的团长看看在火海里挣扎的太君们,再看看自己身边失魂落魄的部下们,当机立断,招呼卫兵护着他骑马向东能跑多快跑多快,没有马的伪军大部分都选择跪坐在地上双手举枪,跟随团长马屁股后面逃跑的伪军,没跑多远看看自己的腿确实跟马腿比不了速度,也就蹲下等着受降了,只有少量鬼子相互掩护撤退,被八路军骑兵很快歼灭。城内的敌人跟城外差不多,日军被烧死击毙殆尽,伪军就放弃了抵抗,剩下的事就是甄别收编俘虏,缴获战利品了。

蒙振东和手下的东北军现在把杨毅当成战神了,纷纷提出要乘胜拿下元氏县,连严厉也拍胸脯说,按现在力量拿下元氏县绝无问题,但杨毅摇头给大家降温,杨毅认为赞皇县不是军事要地原本就不在日军手里,对于兵力奇缺的日军没啥吸引力,日军来增援也就是尽尽义务,现在把日军的援军打了,日军知道了赞皇县的八路军不好惹,也就消停了。但元氏县不同,元氏县是平汉铁路的经过之地,打下元氏县就卡断了平汉铁路,这是日军无论如何也不会容忍的,肯定会倾全力把元氏县夺回去,元氏县离石门市实在太近了,离衡水也近在咫尺,打下元氏会让驻扎石门的鬼子35师团长坂西一良发疯的,到时候坂西一良要是孤注一掷报复八支队进攻赞皇县,那刚刚到手的赞皇县又要沦入战火,麦子开镰在即,根据地绝对需要稳定安全的局面。大家听了杨毅的话,都心悦诚服。

杨毅命令属下将缴获的武器弹药金银财宝贵重物资装上汽车,暂时运往崆山基地,杨毅和杨静对全部俘虏进行了血誓甄别,得到了2400多真心投顺的俘虏,蒙镇东的十六团现在已经是远远超编了,这得益于临城和内丘的反扫荡胜利,俘虏了大批伪军,如果再把这2400多俘虏编入十六团,十六团就有了6000多人,这实在是太多了,虽然军区领导说过组建万人团也可以的话,但是不利于指挥不利于战斗的事情杨毅是不会做的。

杨毅让林颖给鲁彦发电报让他到县城开会,下午鲁彦到了,杨毅跟鲁彦说了自己的想法,他准备再成立一个团,就叫独立十八团,也谈了干部构成的设想,现在八支队杨毅是唯一的支队领导,部队建设有绝对话语权,鲁彦看到经过董云鹤的叛乱和日伪军的大扫荡,八支队不但没有被消弱还能扩大力量,非常高兴,举双手赞成杨毅的意见,只是嘱咐杨毅一定要吸取董云鹤的教训,深入细致的做好俘虏的审查工作,当他听杨毅说扩编后的部队,排级以上的干部完全由党员担任,没有一个民团俘虏,这才放了心。

与鲁彦统一了意见,杨毅就召集蒙镇东、闻平、严厉、龙大海等人开会,讨论研究部队扩编一事,大家听说要再扩编成立独立十八团都很兴奋,纷纷发言推荐自己熟悉的优秀人员,几经研究确定了最终的整编方案。

八支队副支队长代理支队长杨毅,政委鲁彦,参谋长严厉,政治部主任闻平;

十五团团长龙大海、政委何程、参谋长吴连勇,驻防赞皇;

十六团团长蒙镇东、政委谢时雨、参谋长邱宇亮,驻防临城、内丘;

十七团团长于化龙、政委刘广平、参谋长厉前进,驻防云山、十里堡;

独立十八团团长王会彪、政委刘水暖、参谋长杜勤成,驻防瓷窑、辛庄;

骑兵营营长柳铁柱、教导员李良栋,驻防白塔;

炮兵营营长冯建光、教导员金棣;

直属特务营营长孙北啸、教导员韩泉;

直属教导队队长刘树斌、教导员江大元;

直属后勤大队队长常春田、教导员肖大牛;

支队部各科室负责人不变,支队部与直属部队都驻扎青石岭基地。

八支队总人数人,单从人数上来看相当于国军的一个甲种师的兵力,比日军的一个师团的兵力还要多一点儿,论武器装备就差的太多了,八支队最厉害的火炮是12门山炮,比国军步兵师和日军的师团少了一半还多,大部分国军甲种师和日军师团还装备有野炮和榴弹炮这种超远射程的大口径火炮,日军师团还有调动空军协同作战的权利,跟他们相比八支队望尘莫及,但是八支队的武器配置却比八路军主力师要强很多。

这次部队扩编下属各个团营的干部由支队领导讨论决定,至于连排班负责人都由各团营自主任命,唯有特务营从营长、教导员到下面每一名战士,都是杨毅亲自挑选的,特务营纸面建制是一个营实际上比一个团的实力一点不弱,设有警卫连、侦察连、内务连、机炮连和辎重连,都是加强连编制,警卫连、侦察连都是骑兵以马代步,内务连有战马、摩托和汽车、机炮连和辎重连则纯以汽车代步,所以特务营是一个继骑兵营之后的第二个快速机动部队,特务营从干部到战士,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最特殊的是这些干部战士都通过了杨毅和杨静的双重血誓甄别,忠诚度绝无任何问题。之所以建立这么一支部队,杨毅是让董云鹤的事情搞怕了,他不允许鲁彦的悲剧重演,以后特务营就是他的近卫军,不明底细的人以为内务连是个后勤连,但是当支队上下得知内务连连长是柳杏儿指导员是雨燕时,都暗自咂舌,知道这个内务连其实就是杨毅个人的铁卫连,了解实情的连以下干部战士个个以能进特务营为荣,以能进内务连为尊。

现在的八支队比焦阳任支队长时力量增加了三分之一,杨毅急三火四的要平定赞皇,扩充部队,更多的考虑还是八支队前段时间出了大问题,失地损兵,责任重大,肯定要有人为此背锅,八支队的领导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知道这个背锅者非他莫属,他没法推脱也不能推脱,那就只好想办法弥补,赞皇根据地丢掉了不假,可我又给拿回来了还比以前多了个县城,部队损失惨重可我又自己想办法补充了,而且比以前的力量更壮大了。这样一来上级领导就是不表彰自己,也不至于处分的太过了吧。

事实证明现阶段的杨毅,在战场上是个经验丰富、战略战术都很精通的智者,但是在政治上却是个单纯天真的低能儿。

杨毅让林颖把这两天在赞皇县取得的辉煌战绩和扩编方案,以电报形式发给了军区和军分区,上午发的电报,晚上才收到回电,军分区的回电首先祝贺赞皇县取得的一连串胜利,而后说明军分区党委成员除韩志坚还要两个多月才能就来,其他领导已经就位,以后支队工作要向军分区党委汇报,至于杨毅他们报上去的扩军方案,军分区要求八支队各个团营立即开赴驻防地,保卫麦收。至于人员安排,军分区党委的指示是先按支队的方案让各个部队的主官暂时代理,等麦收过后再仔细研究讨论。军区的回电,对八支队的战绩只字未提,只是让八支队做好八分区麦收保卫工作和深刻反省总结5月份出现的问题和错误。

这让杨毅心里蒙上了浓厚的阴霾,在整个麦收季节心情都很抑郁。

为了保证整个八分区八个县的根据地麦收安全,杨毅按老习惯仍然将八支队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十七团、十八团、骑兵营、炮兵营、教导大队、后勤大队以及支队部近万人驻扎南部五县,由鲁彦坐镇云山青石岭基地指挥,除了五支队的正规军,地方上还有五个县的县大队、区中队和各村镇的民兵、青妇队武装,合起来又有两万兵力,力量是前所未有的强盛。

北三县的兵力也不弱,驻有十五团、十六团和特务营7500多兵力,由于赞皇县局势刚刚稳定,北面和东面面临日伪军的威胁,西面有张荫梧的民团军紧邻,三面临敌,形势严峻,杨毅亲自坐镇赞皇县负责北三县夏收夏种的保卫工作。

五支队的兵力布置,瞒不住日伪顽潜伏在根据地里的特务,看到八分区的八路军如此强横,日军21师团长和35师团长两位将军都深谙捏软柿子的道理,把夏收抢粮的目标放在了平汉铁路线以东和正太铁路以北地区,这也是由于八分区根据地多属半山区丘陵地带,地势复杂,小麦种植面积远少于平原地带的其他分区的缘故,跟其他分区相比,八分区实在鸡肋的很,不值日军把有限的珍贵兵员投放到这块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地区,所以鹫津松平和坂西一良两位中将不约而同约束属下不许招惹八路军八支队和八分区的土八路,除非驻守据点、城镇、矿山、公路、铁路遭到攻击,不许跟八支队交战。上行下效,一个多月的时间,日伪顽军对八分区根据地没有派出一兵一卒抢粮烧粮,连八路军和老乡们到鬼子占据的县城、据点边沿和铁路封锁线附近的麦田收割时,鬼子伪军也没放过一枪,抢一粒麦甚至对过往封锁线的八路军战士连句狠话都不敢说。

在此形势下八分区的麦收相当顺利,在其他平原根据地军分区与日伪顽浴血抗击保护夏收的时候,八分区根据地全线无战事,八支队各支保卫麦收的部队,只是在头两天在所有通往敌占区的道路上,挖掘战壕修筑工事,准备抗击抢粮的敌人,后来看看鬼子伪军龟缩在县城据点里一动不敢动,八支队就派出少量警戒部队监视敌人,大部分干部战士都到军烈属和孤老户家帮助麦收夏种去了。从下镰割麦、运输起垛、打场脱粒、晒干装袋到最后耕地播种完成,抗战之后三年来北三县根据地头一次如此顺利平和。

老百姓心里都清楚,今年能够平安麦收,是倚仗根据地现在有了力量强大的八路军做后盾做靠山的结果,吃水不忘挖井人,根据地的老百姓纷纷把第一批晒干吹净颗粒饱满的麦子装进麻袋、口袋,送到当地抗日民主政府的粮站交公粮,也是今年的雨水足天气好,是个难得的丰收年,按区公所定的标准,每个村都提前超额完成了公粮收集任务。

最难得的是北三县的贫苦农民,今年第一年尝到了人民政府的大甜头,由于赞皇县反动地主土豪勾结亲日民团军叛乱,杨毅带领五支队平叛后,命令北三县驻军将辖区所有的地主土豪进行了一次摸底评价,让各村的农会会员投票,对民愤大有亲属在日伪顽方面效力的地主土豪进行了抄家打击,没收了他们的浮财、余粮和巧取豪夺霸占来的土地,将这些长了麦子庄稼的土地以极低的租金分给贫雇农,贫雇农们刚分到土地就能收获麦子,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看到家里的老人孩子将喧呼呼的白面大馒头送进嘴里时,才确信天终于变了,几乎所有分到地的贫雇农都在家里供上了八路军、共产党的牌位,家里有当民兵和青妇队的牌位写的更细,写有八路军五支队某某团的字样。

临城县中兴区三宝村农民马子跃家供的牌位写的却是“恩公:八路军团长杨毅长命千年”的字样,马老汉与抱着孙子的老伴,毕恭毕敬对着牌位鞠了三个躬,喊了句“杨团长长命千年!”这才上炕,看看炕脚头码放的十口袋麦子,再看看饭桌上柳条浅子里的码成摞的白面馒头,幸福的眼角又湿了,三个月前,全家六口病倒两对,闺女还面临被送进鬼子兵营被糟蹋的危机,眼看马家就要家破人亡,是杨团长带着八路军,硬生生将自家已经迈进阎王殿的脚拉了回来,还把被胡家抢去的6亩好水田给要了回来,这个麦收足足打了2500斤上好的麦子,就是鬼子没进中原时,一年的苛捐杂税也得缴一半还多,可是眼下区公所的章程只收了一成麦子,说好大秋时再收一成粗粮就齐活,再没听说天下还有这么轻的税赋,只交这么点儿公粮,杨恩公和他的八路弟兄能吃饱肚子吗?马老汉全家一商量,直接挑了1000斤麦子去了区公所粮站要充公粮,可粮站站长和区委书记说什么也不肯收,最后还是只收下250斤麦子,剩下的750斤按市价收购了,给了马老汉37块现大洋和一大把铜子,老马家除了杨恩公的夫人送给过10块现大洋,之前什么时候见过10块以上的银元了,一家人摸着银元摸着麦子口袋哭成了一堆笑成了一团,都发誓要跟随杨恩公打鬼子平天下。

眼看天将黑了,儿媳妇荷花还没来家,马老汉和老伴一点儿也不着急,儿子马全福出息了,打胡家大院时立功当了村民兵队长,上个月跟着恩公杨团长在北面南湾淀跟小鬼子干了一仗,说是烧死鬼子好几千,杨团长亲自安排全福独当一面,战斗结束,县大队高大队长就把全福招去当了排长,女儿翠敏也是上个月帮助八路军照顾伤员时,被医疗队的女医官看中留在了医疗队,儿媳妇荷花当上了村青妇队队长,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农闲时不是组织青年妇女纳军鞋缝军装就是排队走步练打枪,晚上还去识字班学文化,现在马家在三宝村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高,村子里有大事村公所主任都要请他去参详拿主意,麦收时民兵队最先帮助他家收割打场直到麦子进了家,马老汉老两口也就是烧了几锅开水送到地头场边,别的就没容他插上手,这好日子一下就降临了,有时睡觉醒了还不敢相信是实事,非得点上灯看看柜子里的地契才放心。这好日子是杨团长送的,马家世世代代都念杨团长的大恩大德。听说杨团长现在是杨副支队长,马老汉不明白支队长是多大官,总觉得还是团长的官位正统高贵,在以前,中兴镇的民团团长临城县的保安团长都是一跺脚百八十里地都颤悠的人物,能随时随地随意决定老百姓的生死,威风得很,连胡大老爷见了都得鞠躬说话,在马老汉看,团长那就是顶天大的官位,支队长还是副的算什么?儿子全福以前是民兵队长,儿媳是青妇队长,高队长是县大队队长,看来这队长不是啥显赫职位,任谁都能干得,所以马老汉不愿意改口称恩公为队长,还是称呼恩公团长顺口,听荷花说杨团长在赞皇县保卫秋收呢,马老汉就跟老板商量过两天地里的活忙完就烙几斤香喷喷的葱油饼去赞皇县看恩公去,跟他说说心里的感激话。

“爸!妈!你们快出来,看看谁来了?”儿媳妇荷花在院子里高声叫着,语气里透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啊!是翠敏回来了吗?”老伴抱着小孙子一掀门帘迎了出去,马老汉坐在炕上心里高兴身子却没动窝,他认同老伴的判断,如果是儿子全福回来了荷花不会这么张扬,翠敏跟着恩公的部队在赞皇一个多月了,老两口子心里牵挂的不行,这也是他们想去赞皇县的主要原因。不过作为男老的就是再想闺女迎出屋也有些过,家有家规,长辈就得有长辈的样子不是。

“妈!您身子还好吧!”院子里果然响起闺女翠敏铃铛似的声音,不过闺女的下一句话让马老汉像烫了腚一般一下蹿下炕,塔拉着鞋就出了屋子。

“妈,您前些日子不是天天念叨那天没看清给您治病的杨大小姐吗?现在您好好看看吧,这就是杨支队长的姐姐,我们医疗队队长杨静姐姐。”

“婶子!我是杨静,您身体恢复好了吗?这是小锁柱吧?这么胖了,奶奶净给吃好的了吧。”女子的四川话像春风沐浴着心里暖暖的。

“哎呀,大小姐,真的是你啊,荷花,你抱一下锁柱,让妈好好看看咱家的大恩人。看看,看看,这可不就是观音菩萨转世吗,真跟翠敏说的一个样,比画里的菩萨还俊气还慈善呢。”马婶一面仔细打量杨静一面赞不绝口。

马老汉出了屋子高兴地说道:“是大小姐来了吗,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杨团长呢,杨团长没一起来吗,恩公他还好吧?”

杨静拉着马婶的手向前走了几步微笑着对马老汉说:“马叔你好,我弟弟在村公所跟村干部们谈话,过会儿就来,听翠敏在路上说我婶子做的葱油饼是天下一绝,馋得杨毅我们一路上快马加鞭,赶饭点儿来啦,马叔,家里的面够不?我们来的人可不老少呢。”

马老汉大喜:“啊!那敢情好,家里的白面多得是,屋里炕脚头上千斤麦子,来多少人都管够,老婆子,你快和面去,把那两袋子面都和上。”

荷花赶忙说道:“村长已经在村里给部队的同志们号饭了,咱家就准备十来个人的饭就中,爸,您到村公所迎迎首长去,别让村长他们把首长给扣住了。翠敏,你看着锁柱,我给妈搭把手,杨姐姐,进屋歇歇吧,一路辛苦了。”

马老汉一听就有些急:“马克明他敢?谁也甭想跟我争杨团长,谁跟我争我敲他满头包,老婆子,光让杨团长啃干烙饼可不中,把咱家那芦花鸡给宰了,弄个下酒菜,我跟杨团长喝两盅。”

“知道了,饭菜的事你不用操心,你快去把杨团长接家来是真的。”

掌灯时分,马老汉家东西两间屋子炕上各摆了一个方桌,杨毅、严厉、何程、孙北啸、韩泉、马老汉在东屋围坐在炕桌旁,杨静、雨燕、林颖、马婶、马翠敏、刘荷花在西屋围坐在炕桌旁,马老汉和马婶架不住杨毅、杨静一再坚持盘坐在炕桌里头,而杨毅、杨静本应坐在马老汉和马婶下首位置的,却因为两人都不习惯盘腿坐炕,都挨着炕沿坐了。由于雨燕及时从镇子里买来了酒肉蔬菜,马家正在下蛋的芦花鸡幸免挨刀之灾,桌子上的酒菜很是丰盛,摞得老高的葱油饼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大家都纷纷夸赞着马婶和荷花的好厨艺。

杨毅今天上午接到了军分区陆政委的电报,让他立刻返回云山,说是后天八路军总部和二战区要派联合调查组调查“云山511惨案”和“八支队违反日内瓦条约案”,杨毅离开赞皇县城前看望了医护所的重伤员,刚好看到马翠敏在护理伤员,杨毅对马翠敏父母哥嫂的印象都很好,问了她家的情况,得知马翠敏将近两个月没回家了,也不知道家里的详细情况,看着姑娘眼圈泛红,知道她想家了,就跟医护所的领导说情,让马翠敏随队回家看看,路上得知翠敏妈做的一手好葱油饼,不由馋虫被勾引上来,路过三宝庄时就走不动了,让雨燕带人去镇子上买菜买酒,再到十六团营地跟蒙镇东说一声,杨毅先到到村公所让村干部张罗给特务营号饭喂马,看到马老汉接他来了,就和马叔一起来到马家。

到了马家又是一番寒暄说笑,雨燕买的酒菜够硬,晚饭很是丰盛,因为晚饭后还要赶到中兴镇军营跟两个团的负责人谈事,所以三盅酒后就开始吃饭,马婶的葱油饼做的确实地道,外皮酥脆内力松软,喷香可口,就着米粒大小的疙瘩汤,半斤一个的葱油饼杨毅一连吃了三张,撑得他捂着肚子不敢弯腰,把个马叔马婶喜的合不拢嘴。看到东屋北墙上佛龛里自己的长生牌位,杨毅既感动又不安,临别时坚决要求马叔马婶把牌位去掉,并威胁二老说要是不撤掉牌位以后就不来看他们了,马叔马婶儿这才答应收起牌位。

在马叔家吃完饭,杨毅连夜去了中兴镇十六团团部,跟严厉、蒙镇东、杨静、林颖等人一起讨论国、共两方同时派调查组到云山的事情。

照理说八分区在一个月前接连发生了“511云山惨案”和“十五团叛乱”两件事,上级派调查组过来调查处理很正常,但是国军第二战区参与进来就是意料之外了,调查的事情也够蹊跷,蒙镇东疑惑的问道:“违反日内瓦条约?这日内瓦条约是什么条约,我们干嘛要遵守这个条约?”

严厉解释道:“这个公约是西方十几个国家在七八十年前联合制定的一项约定书,这个约定书的主要内容是保护战地双方的俘虏、伤病员和平民生命不受伤害,后来经过几次完善这个约定书得到了世界很多国家所认可,违反这个约定书会受到世界各国的谴责和制裁,这个约定书由国际红十字协会监督执行。”

蒙镇东点头道:“噢,这么说这个日内瓦条约还是个好条约了,那这几年小日本杀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俘虏伤兵还屠杀了几十万上百万的老百姓,是不是违反了这个条约?世界各国为什么不制裁日本。”

严厉道:“日本侵略者在中国虐杀俘虏、伤病员和老百姓,一切正义的国家都对这种暴行表示谴责,但是日本的解释是日本国不是日内瓦条约缔约国,没有加入国际红十字协会,不受条约限制。”

杨毅恨声道:“既然日本不受这个条约限制,那这次国民党那边干吗派调查组调查我们违反日内瓦条约的事?难道这个条约只对中国军队有效,对日本侵略者无效吗?这是什么狗屁道理?”

林颖道:“估计有欧美国家的人对国府提抗议了,委员长现在很依赖英美两国,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军事援助,所以不允许下面做出让洋大人不高兴的事,支队长,我同意严参谋长的判断,国军这次派人来云山的目标是战俘问题,我们这几年跟日军打了那么多的仗,消灭了上万日军,基本上没有俘虏,连伤兵俘虏也没有,肯定会引起上面的怀疑。”

十六团政委谢时雨点头:“我想也是这个问题,支队长,八路军也有严格的制度不许虐俘杀俘,如果我们打的是阻击战、防御战、游击战没有俘虏还说得过去,可是打进攻战、伏击战、歼灭战,没有俘虏,至少也应该有伤兵,我们连一个日军俘虏一个日军伤兵也没有,肯定会授人以柄,再说人多嘴杂,保不齐我们每次打完仗对死尸补枪的做法会传到上面,以后还真得多注意了。”

杨毅不在乎的说道:“应该不是战俘和伤兵的问题,现在谁都知道,小鬼子作战意志顽强,宁死不当俘虏,就是受了伤只要有可能就要拉我们的人同归于尽,我们抓不到俘虏也正常,其他部队抓到鬼子俘虏的也不多,再说我们也不是不抓俘虏啊,青石岭基地现在还关着鬼子的一个联队长呢,池边秋可是个大佐,要是因为俘虏的事到时候把池边秋推出来啥事都没了,我估计国军派人来调查来是为了上次咱们用油罐车烧了顺德火车站的事,之后我岳父派人跟我说有好几家报纸刊登文章说咱们八路军攻打顺德车站伤及了无辜旅客,可能国府那边的大佬们看报纸看了这条消息要找八路军的碴,这段时间冀南军区可是把石友三、朱怀冰、张荫梧、鹿麒麟这些顽军打的不善,老蒋这是要借机报复咱们呢,我曾让我岳父查查到底伤了多少旅客,给这些旅客送些抚恤金和医疗费,不知查的怎么样了,嫂子,你给我岳父发个电报,问问他查出结果了没,要是查出来了,让他在明天晚上之前,把结果告诉我们,让我们提前有个准备。”

林颖答应一声走出房间,杨毅又说道:“我们的扩编整编方案报上去一个月了,军区还没给批复,要么就是上面不同意我们的方案,要么就是要等处分完我们后再决定扩编整编的事,大家要做最坏的打算,我想最坏的打算就是让我承担两个事件的全部责任,或是降级或是开除部队,断不至于杀了我,毕竟我们之后弥补工作做的还不错。如果上面不同意我们扩编,我的意见是让龙大海率领新扩编的部队以游击队的名义在踞虎山练兵防守临城根据地,蒙大哥你的十六团往北靠靠侧重防守赞皇,等过了这阵子风头,咱们再考虑扩编的事。如果我被降职或者被解职,你们都不要闹,越闹对我越不利,只要不杀了我,我总会有起复的一天,等宋司令员养好病回军区掌舵,我也就没事了。”

蒙镇东心情沉重的说:“杨兄弟,我听你的,不过我也把话说在前面,要是上面处分的出格,我们是不会眼睁睁看着你受害的,到时候也别怪我们做出极端的事情来。”其他人也纷纷发誓赞同,杨毅心里宽慰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