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血誓征程 > 第19章 逼降日伪酋 聚歼蒋阎军(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章 逼降日伪酋 聚歼蒋阎军(四)

长治是上党盆地的中心城市,清朝和民国初期是府道大城,民国后期和日军占领期也是省直属县城,城市规模虽然赶不上太原省府,但跟临汾、吕梁、阳泉相仿,日军在占领晋南地区后,一直派重兵占领此城,是日军师团司令部所在地,经过数年的经营,防御体系严谨完整,工事堡垒都是钢筋水泥结构,城墙高大厚实坚固,四个城门都有瓮城保护,晋军19军在城里有超过两个整编师的兵力,还有一个旅的受降伪军,加上直属部队,共有1万多可战官兵,刚刚接受了日军师团的投降,武器弹药粮食物资极其充足,史泽波甚至有一个由4门榴弹炮、10门野炮、12门山炮组成的重炮团,各团也有数量不少的战防炮和步兵炮,轻重机枪数以千计,如果强攻长治城,八路军势必会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这也正是晋冀鲁豫军区刘邓首长一再期望将19军调出长治城消灭在野外的原因。

不过经过前几个阶段的作战,参与上党战役的八路军三个纵队,现在跟战役开始前相比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围歼屯留、潞城、长治和壶关四个县的守敌,不但极大提升了三个纵队常规武器装备和弹药储备,还让各纵队有了山炮、野炮这些攻坚利器,经过二十来天的外围作战,各纵队已经完成了新整编部队的磨合熟悉期,协同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另外各个部队也熟悉了以前很少经历的攻城战和巷战,战士们单兵作战能力显着提升,掌握到了大部队攻坚战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为长治决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不过军区刘邓首长还是不想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对长治守敌采取了围三阙一的进攻方案,以三个纵队猛攻长治东南西三面,让史泽波看到一线生机迫使19军主力北逃,再发扬我军运动战长项优势,力求将其消灭在野外。

军区给冀南纵队下达的任务是攻击长治城东面,几次军事部署会都很低调的杨毅,这次主动请缨攻击老顶山和长治机场,还把前些天侦察了解的情况和合计好的战斗方案摆了出来。

上党战役打响之后的这半个多月,15团的表现纵队有目共睹,如果说15团围歼晋军教导团是运气好,但潞城一战,纵队再没有了轻视15团的声音,就连本旅的13团刘团长看到杨毅也不再摆老资格拍拍打打的了,开始以对等敬重的姿态跟杨毅交流。宋政委是杨毅的老上司自不用讲,陈司令员、杜副司令员对这个年轻的团长和刚从地方部队升级到主力部队的15团喜爱有加,当即批准了杨毅的请战,当然这也是因为老顶山和机场之敌确实对纵队进攻长治城西造成了很大威胁,清除了机场之敌,就消除攻城部队侧翼的隐患。

为了能缴获老顶山上的两挺高射机枪,杨毅、杨静、孙北啸、张友庆真是做足了功夫,在团部作战室做的沙盘上,微缩的老顶山一沟一涧一山一丘都堆刻出来,包含了晋军的防御工事和明暗火力点,机场的周边工事堡垒坚固,老顶山上敌人的高射机枪2000米的有效射程,能够对机场外三面空地形成全覆盖打击,从三面空地进攻机场,肯定伤亡巨大而且收效甚微,老顶山的东面是陡峭山壁,几年前日军还对东面进行了清除处理,把那些缓坡台阶突出部用炸药炸平了,别说人就是野山羊也难从东面登上山顶,南面北面山梁狭窄,日军又修筑了坚固的钢筋水泥堡垒,除非有飞机扔航弹或从机场方向用榴弹炮曲射才能拔除这些堡垒,靠战防炮和山炮根本都摸不到堡垒的边。所以在常人看来老顶山防御工事,真正称得上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杨毅等人偏不信邪,他们选择的攻击方向正是敌人认为绝对不可能受到攻击的方向,即老顶山东面。

9月16日清晨4点,是军区给三个纵队定下的总攻时间。

15团提前12小时就开始了行动,天上阴云密布傍晚下起了蒙蒙细雨,阴云笼罩之下晚六点已经看不清两米之外的人了。

杨毅、杨静、孙北啸和警卫连的战士们,开始从老顶山东侧向山上攀爬,山脚最初50多米坡度稍缓,大家没怎么费劲就上来了,接着就是40多米高的陡峭绝壁,这就不是普通人能爬上去的了。

杨毅让杨静、孙北啸和战士们带着轻武器和弹药在下面等候警戒,自己仗着超人的夜视眼和一身轻功开始攀爬绝壁,雨水顺着头发流下脸颊脖颈灌进衣服里面,杨毅索性脱掉上衣只穿一件背心,斜挎一卷轻便细绳,腰间插着工兵小镐、匕首和飞镖,右手拿着钢挠左手扣着石缝突岩,犹如壁虎般向上攀爬,遇到没有插脚的地方,杨毅就抽出匕首或小镐轻轻抠出个小石窝,够不着把握的地方,杨毅就把拴着绳子的钢挠甩上去抓紧,攀着绳索上去,胳膊酸了腿麻了,就掏出钢钎插进石缝,把绳子拴在钢钎上,吊在空中歇一歇,如此约莫半个小时终于爬上了绝壁顶,黑暗雨幕里杨毅能够看到山顶上碉堡里透出来的微弱橘色灯光。

小雨虽然增大了登山的难度,但也很大程度的掩盖了峭壁上发出的响声和身影,杨毅在峭壁边沿,将细绳扔下去,很快细绳被拽了几下,这是下面发出上拉的信号,杨毅将沉了许多的绳子拉了上去,绳子的底端是警卫连事先结好的绳梯,杨毅把绳梯用绳子固定在一块岩石上,发出信号,很快杨静和孙北啸就顺着绳梯爬了上来,俩人又带上来两捆绳索,他们把绳索扔下山崖,下面的战士将捆扎包装好的武器弹药拴在绳索上,让上面的人拉上去,随着爬上山崖的人越来越多,武器弹药很快就被全部拉上了山顶。

杨毅看到警卫连126个干部战士全部上来后,命令战士们原地警戒,杨毅和杨静、孙北啸三人,手扣暗器和竹制毒气弹向山顶摸去。

这时已经是午夜时分,山顶上工事里的哨兵都进碉堡躲雨去了,碉堡里灯火昏暗从了望孔向外望可见度不到半米,躲在碉堡外,透过了望口朝里望,却能将里面看的一清二楚,碉堡共有上下两层,底层与战壕工事同高,床上躺着十来个士兵,上层高出工事2米多,里面也睡着8个人,本应站岗警戒的哨兵,坐在凳子上倚着墙也是睡的哈喇子打湿衣襟。上下两层都有通外面的门。

杨毅打了个手势,让杨静孙北啸解决碉堡下层的敌人,杨毅自己来到上层门边,轻轻推开虚掩着的木门,倚在凳子上的哨兵还算机警,被凉风一吹醒了过来,还没看清门口来人模样,就觉得脖子一凉再也续不上气来,等疼痛感传到大脑,已经意识模糊歪倒了,杨毅左手握着锋利的匕首,右手扣着飞镖,两步跨到通铺前,从左到右飞快的划开睡熟敌人的动脉和气管,当干掉第五个敌人时,浓郁的血腥味和敌人濒死的抽搐挣扎动静,终于将最后两个敌人惊醒了,看到铺上同僚的惨样和刺客滴血的匕首,两个晋军士兵反应也快,知道如果抵抗必死无疑,急忙跪在铺上磕头求饶,而这时底层也传来孙北啸“投降不杀!”的吼声,杨毅心里松了口气,让两个士兵把手背在身后,用一边的绑腿把俩俘虏捆了个结实。

下层杨静孙北啸也抓了两个俘虏,其中一个是排长,杨毅让孙北啸招呼警卫连上来,他和杨静开始审讯俘虏排长,据俘虏排长交待,晋军昨天中午在机场增了兵,由原来的一个营增加到一个团的兵力。

杨毅吃了一惊,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阎老西要求19军军长史泽波坚守长治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共军的主力,等待太原的大部队到来给共产党的部队来个大围歼,一旦长治城被围,阎长官会派飞机给19军运送给养物资,万一太原援军不能及时到达,长治城守不住,阎老西也答应用飞机把19军校级以上的军官接走逃命,这让史泽波吃了定心丸,十几天来长治城周围县城纷纷陷落史泽波不派兵救援、不带兵逃跑,而采取了乌龟战术保存实力固守待援,就是怕离开长治没了飞机场失去了逃生的机会。

杨毅暗道侥幸,幸亏雨夜奇袭了老顶山,占据了制高点,要是从西北方向强攻机场,不但攻不下来,而且还会遭到很大伤亡。

俘虏交代在山腰工事驻有一个连的守军,分布在4个大碉堡和6个暗堡中,有2挺高射机枪、6挺重机枪、12挺轻机枪,杨毅拿出早已绘制好的老顶山地形图,让俘虏把这些碉堡和暗堡的位置一一指出来,标记清楚。

这时孙北啸已经把警卫连带了上来,杨毅把警卫连分成了十个组,由排长们每人一组包干一个碉堡或暗堡,杨毅亲自带一组去夺敌人的高射机枪,杨静、孙北啸带一组去夺另一挺高射机枪,各组以偷袭为主,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开枪。

从山顶到西面山腰有石阶山路,平时不难走,现在却被雨水打湿很是溜滑,再加上伸手不见五指,不小心就会滚下山坡,杨毅让大家用白毛巾拴在右臂上,跟在他的身后,后面的人牵着前面人的武装带,顺顺当当的来到了半山腰的战壕工事里,工事里的敌人都进入碉堡里躲雨了,十个偷袭组分别行动。

杨毅领着第一组去了最南面的大碉堡,来到碉堡近前,通过了望孔看到里面的敌人有好几十,看样子也都睡了,这么多人再用冷兵器处理并不稳妥,杨毅从警卫员手里要了两个杨静配制的竹筒毒气弹,拉着发火管,屏住呼吸将毒气弹从门缝滚进了碉堡里,这种毒气弹并不能要人性命,但是只要嗅进口鼻一点就会眩晕,吸入两三口人就会昏睡过去,吸入的越多睡得时间就越长,碉堡里的敌人片刻就笼罩在毒烟之下,估计这下能睡个三天三夜。

看看药劲已经发挥作用,杨毅等人将解药药水倒在毛巾上捂住口鼻,进了碉堡,打开门窗,用衣服将碉堡里的毒烟驱散,随后将俘虏们捆结实,查看缴获的武器弹药,没多大会儿,其他小组纷纷来报告,已经占领了半山腰的全部工事碉堡,拢共俘虏了一个连的晋军官兵。

看看手表,离纵队发起总攻的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派出警戒哨后,杨毅安排一个班返回山顶碉堡警戒,其他人进山腰碉堡,换上俘虏的干衣服和雨衣,整点吃的垫补了一下肚子,等待总攻的信号。

杨毅来到一挺高射机枪旁,顾不得天上落下来的雨水,仔细打量这个梦里寻它千百度的宝贝,只见这家伙两支超长超粗的枪身枪管并在一起,每个枪身安插着一个大弹匣,分明是一对连体的超大号九三式轻机枪,跟轻机枪最大的不同不是它的身子被放大许多,而是支撑它的枪架跟轻机枪和重机枪都不同,三个粗腿支架没有直接撑在枪身上,而是托着一个非常复杂笨重的托盘,这个托盘上伸出一个带着座位的支架,座位前部左右两边各安着一个带手柄的轮盘,下面还有放脚的脚蹬,杨毅小心翼翼的跨到座位上坐好,把脚放在脚蹬上,用手握着轮盘上的手柄,试着转了一下,就发现整个座位连同机枪都向右偏转了一点,杨毅顿悟原来这个轮盘是用来操控机枪左右旋转的,那么另一只轮盘就该是调整机枪射角的了,他试着摇了下右边的轮盘,果然看到机枪的枪管扬的高了些,这样机枪的方向和射角调整都没问题了,弹匣安卸跟轻机枪一个原理,杨毅试着卸下弹匣又装上,就觉得这么大的家伙不能像重机枪那样用几百发子弹的弹链有些美中不足,另外杨毅还发现这东西靠两个轮盘操作控制机枪的方向射角不如轻重机枪指哪打哪来的方便,打飞机打坦克只能固定好位置打一个点或一个很小范围的区域,追着敌机或坦克打就不行了。

有一利就有一弊,看在这家伙射程超远穿透力超强的优势上,就容忍那些不足之处吧,不过以后有时间了,一定跟军械所的师傅们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改进改进,就像三生七战防炮改进后,用起来既快捷又轻便,看这架高射机枪光是两架并列的枪身倒是没多重,这枪架可比枪身重多了,杨毅也知道枪架越重,射击时的稳定性就越好,可是这么重的枪架带着行军可就太不方便了,无论如何也要给它减肥,除了枪架枪身,杨毅看到高射机枪身上还向右上方伸出一个小铁环,里面有个十字架,想必这是瞄准器了,这东西杨毅自认为用不着,他用枪和战防炮打目标,都是看弹着点,再做调整,三五次射击就能掌握枪炮的特性,基本上在有效射程里做到弹无虚发,那些三点连一线的射击要诀对他没用。

为了确认高射机枪的操控性能,杨毅让孙北啸把附近碉堡里还在昏睡中的晋军少尉给拖过来,给这家伙灌了一粒解药,一会儿功夫,晋军少尉醒过来了,发现已经做了俘虏,连忙喊饶命,杨毅让孙北啸给这货松了绑,问他叫什么,会不会操作这架高射机枪,晋军少尉连连点头,说他叫杜连生就是高射机枪排的排长,不久前跟日本人学会了操作这座高射机枪。

杨毅点头,问杜连生是不是想活命,想活命的话就发血誓归顺八路军,要是发假誓就宰了他,杜连生当即按杨毅的要求发了血誓,一次通过甄别,杨毅就对他热情了许多,让孙北啸和几个连排长过来跟杜连生学习如何操控使用保养高射机枪,杜连生刚反正过来有心露一手得到长官的青睐,教的倒是很细心耐心,几个连排长都坐到座位上操作了一番,杨毅就指定了两个警卫班专门操控两挺高射机枪,跟两个重机枪班组成一个高射机枪排,排长就由杜连生担任,归他杨毅直属指挥。现在万事俱备,就等着纵队司令部发出总攻的信号弹了。

黎明时分,雨停了,满天乌云也闪出了缝隙,云缝里射出条条淡淡的光带撒在大地上,徒然,远处升腾起3个红色的小灯笼,高高的挂在天空,缓缓降落,总攻开始了,炮声、枪声打破了长治城的寂静,站在老顶山上,即使没有望远镜的辅助也能看到整个长治城东南西三面燃起了火光和不绝耳的枪炮声。

剧烈的枪炮声和爆炸声惊醒了机场宿舍睡觉的晋军守备部队,大群衣冠不整、惊慌失措的军人从宿舍冲出来,跑向机场防御阵地。

杨毅早已按耐不住想过过超级武器的瘾了,坐在高射机枪的座位上,目标他早已选好,就是机场南面空地的炮兵阵地,那里摆放着4门山炮和8门步兵炮,这些火炮不但对攻城部队是个大威胁,还能打到老顶山这边的战壕,必须有效的予以压制。以往杨毅对付敌人的炮兵阵地最拿手的就是用三生七战防炮直射,现在战防炮带不上山,杨毅就想试试高射机枪的威力,13.2毫米的子弹虽然不能像37毫米炮弹那样把敌人的火炮干翻,但是威力也比7-8毫米直径的轻重机枪子弹大很多,听老杜说这挺高射机枪如果打人的话,就是在2000米远的距离也能将人拦腰打断,这射程和威力可一点也不必战防炮差,看到已经有敌兵进入炮兵阵地,杨毅左手掌控方向轮右手操作射角轮看到枪口已经对准目标,左脚踩住刹车板固定住机枪,右脚轻踏射击扳机踏板。

“嗵!嗵!嗵!……”一连串的子弹带着火光飞出枪口奔向2里以外的目标,杨毅凭着过人的眼力,将弹道和子弹落点观察的很清楚,看到子弹离目标敌人还有段距离,就松开脚刹,摇动两个轮盘,调整了一下方向和射角再次点射。

几次调整试射,杨毅已经掌握了枪口与目标位置的设定,对晋军炮兵阵地上的炮兵开始了血腥屠杀,在2000米能穿透20毫米钢板的穿甲弹,打在1000来米距离的人身上,不是一个枪眼一个窟窿而是直接将人的躯体肢解。

晋军炮兵阵地立时血肉四溅残肢横飞,晋军炮兵哪里经受过这比炼狱还要恐怖的场面,精神立马崩溃一个个抱头鼠窜。

杨毅也被高射机枪的恐怖杀伤力惊到了,不再追赶虐杀那些跑出炮兵阵地的敌人,只是对留在炮位的敌人进行清除,这双联高射机枪喷射子弹的感觉确实令人震撼,不过30发子弹的弹匣太不给力了,右脚点一下,七八发子弹就出去了,点个三四下高射机枪就哑巴了,杨毅特别安排一个班的战士给他往备用弹匣里压子弹,班长副班长负责给机枪换弹匣,虽然越打越熟练,可是一分钟就要停顿两次还是让杨毅不爽到了极点,暗下决心,一旦这次战役取得胜利,第一时间就让军械所将高射机枪的弹匣换成弹链供弹方式。

已经反正归顺的杜连生,看到杨毅这么快就能准确熟练的操控高射机枪,暗自咂舌、佩服之极,杨毅看他在一边没事干,就叫他带领二班操控另一挺高射机枪,支援15团主力攻占机场。

这时15团的攻坚战已经打响,战防炮、步兵炮、迫击炮、重机枪在逐个消除机场外围的碉堡火力点,不过那些碉堡朝向外面的一面全是大块花岗岩和钢筋水泥构筑的,炮弹打上去最多打出个窝窝,子弹只能造成个麻点儿,除非炮弹蒙进射击孔内(几率连百分之一都不到),否则三五个小时也不能搞定一个碉堡。

不过这些碉堡的背面,也就是朝机场一面却是土坯结构,高射机枪的穿甲弹很容易就能穿透碉堡,没多大会儿防守机场的晋军就扛不住了,老顶山上的两挺高射机枪就像扼住机场脖子的两只铁手,不拿下老顶山,机场即使不失守也无法起降飞机,即使在天上飞的飞机都禁不住高射机枪的子弹,更别说飞机停在高射机枪的枪口之下,分秒就会被打成蜂窝。

机场是晋军19军将校军官保命的最后保障,得知老顶山落入共军手中后,军长史泽波如同屁股坐在了锥子上,从椅子上窜起老高,缩头乌龟再也当不下去了,严令守护机场的晋军团长拼死挡住共军的进攻,命令新七师师长亲自率领本部从南北中三个方向进攻老顶山,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老顶山。

新七师师长非常清楚机场失守对他意味着什么,急调本师最后的预备团和师属特务营、山炮营增援机场,从西南两个方向以营连规模向老顶山发起猛攻,杨毅的警卫连面对12倍于己的敌人毫不退缩,杨毅的高射机枪继续压制敌人的炮兵,杜连生仍然狂扫机场外围的碉堡,孙北啸率领警卫连利用缴获的20多挺轻重机枪,把试图向山上冲的敌人一排排一队队打翻在地。一个小时后,杨毅的15团二营率先攻进机场,随后一营、三营相继清除完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将铁丝网炸飞,也冲进了机场,骑兵后来居上超越了步兵向退却的敌人猛扑,晋军新七师师长连毙了两个营长也没止住溃兵的逃命势头,进攻老顶山的晋军原本就被山上的共军杀的胆寒,现在一看共军已经攻进机场,哪里还顾得上老顶山,也自觉加入了逃命大军,裹挟着他们的师长团长窜出机场南门向长治城北门逃窜。

杨毅看看敌人溃兵已经逃出高射机枪的射界,这才拍了拍枪身,意犹未尽的从座位上站起来,让身边的战士看好机枪,拉着杨静带着一个警卫排下了山。

机场上,大股敌人已经溃退,不过有几处地方依然在战斗着,枪声最激烈的地方是老顶山山根处的几个大坑道工事,杜排长告诉杨毅,那些坑道以前是飞机机库、仓库和维修车间,现在驻守那里的是军部卫队。军部卫队不在长治城里拱卫军部长官,在机场盘踞意欲何为?杨毅知道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他马上让警卫员找炮兵连长调来一个战防炮班,杨毅亲自操炮,四炮将最北边坑道的大铁门轰倒,孙北啸和坑道上方警卫员顺势往坑道里扔进几颗竹制弹,搞定一个坑道,再进行第二个,没用1个小时没伤一个人,四个晋军盘踞顽抗的坑道里都没了动静。战士们用浸有解药的毛巾捂着口鼻进了坑道,把晕过去的晋军一个个拖了出来,随后更多的人拿着衣服被单进坑道往外扑赶毒烟。

当坑道的毒烟扑赶的差不多了,鲁彦派通讯员过来告诉杨毅,部队追击溃敌在长治城北门受阻,杨毅让通讯员通知政委和参谋长将部队撤回机场,据守机场待命,军区刘司令员的战役策略是围三阙一,阙的方向就是北门,如果15团把城北门给堵死,史泽波就只能死守长治城,即使攻下城墙城门,19军如果不投降要跟八路军打巷战,且不说八路军的伤亡有多大,城中的数万无辜百姓在没长眼的子弹炮弹中死伤多少想想都让人惊栗,这座千年古城也会毁于战火。

鲁彦、纪逢春接到杨毅的指示,随即将部队撤回了机场,重新构筑防御工事,防备长治的敌人反扑抢夺机场。

看看坑道里的毒烟已经消散,杨毅走进坑道进行查看,这些坑道原本就是日本鬼子修建的飞机机库和物资仓库,日本投降后,这个机场的飞机都飞到太原集中投降,机库空了就成了长治城军用仓库,里面的武器弹药军需物资堆的不少,另外还有12辆牵引飞机的2吨卡车,让杨毅稀罕的是南头坑道里的两台大型汽油发电机,每台输出功率30千瓦,这是给整个机场提供电源的主发电机和备用发电机,这可是难得的宝贝。杨毅以前对电的理解只是发报机用的干电池和手摇发电机,在保定日军医院养伤的时候总算对电这东西有了深入的了解,知道电可以做很多人力所不能做的事情,不但能向很远的地方传递消息,能够用于夜里照明,还能带动机器加工制造各种人手做不出的东西,尤其是能拉动机床做枪炮,鹰咀寨的军械所现在只能复装子弹炮弹,做些竹子、木头、石头武器和一些简单的冷兵器,就是因为没有机床和拉动机床的发电机,现在有了发电机,以后再搞到机床,鹰嘴寨就能造出枪炮弹药,不用再靠缴获过日子了。杨毅正想着机床,在维修坑道就看到了一台车床、一台钻床和两台砂轮机,杨毅忙派人把辎重连连长找来,要他立即用刚刚缴获的汽车,将发电机组、变压器和机床工具装车跟随运送伤员和烈士的医护车队运回磨盘山,并让李涛带领骑兵队一路护送。

交代完后,杨毅来到晋军军部卫队坚守防卫的那个坑道,看到里面东一堆西一堆的码放了上百个皮箱木箱,一看就不是军需物资,更像是居家旅行之物。

杨毅哑然一笑,原来这些卫兵都是19军各位师、军一级将军的个人卫士,史泽波和属下这是提前做好了出逃的准备,早早把随身细软贵重物品送到机场,等形势危急时,这些将军们就能轻松逃到机场,拿上细软登机逃命了。

杨毅打开几个皮箱,看到里面果真都是金银珠宝古董文物等值钱物品,其中三个精致的皮箱很引人瞩目,杨毅将其打开,看到两个皮箱里面的东西比其它箱笼里的东西要精致珍贵许多,没有银元银器,都是明灿灿的亮闪闪的黄金珠宝,估计这两箱珠宝黄金价值超过千万银元,这应该是史泽波接收了投降日军师团长数年在中国掠夺积蓄的财富了,如果确实如此,那这些东西对史泽波这个军长或是日军的师团长还真不算多。

第三个箱子里的东西让杨毅有些意外,里面不是金银珠宝而是贵重药材,有三盒品质上乘的七品叶人参,还有一些上好的天麻、鹿茸、牛黄,甚至还有一只虎鞭和一副虎骨,除此之外还有几盒安宫牛黄丸和乌鸡白凤丸,安宫牛黄丸能治中风也算比较贵重的成药,可是乌鸡白凤丸是妇科成药并不难得,放在这个箱子里就有些不值了,想必是史泽波的夫人用的药物。杨毅把这箱子药品提起来走出坑道交给杨静笑道:“姐,我找到了一箱好药材,就送给你吧。”

杨静接过来,打开箱子看了看欢喜道:“嗯,真不错,都是难得的药材,能合不少续命的药,这仗没白打。”

杨毅又让孙北啸领着卫兵把坑道里的箱笼都搬出来,连同药箱放到一辆汽车上,派一个班的警卫员护送箱笼跟辎重连一起运回翠屏村,并特别嘱他们咐照看好那个药箱,交给母亲朴英顺保管。

按说缴获的战利品应该登记造册上缴旅部和纵队才是,可是杨毅有自己的难处,不论15团还是游击队、独立总队现在依然执行的是以前的章程,单是战士们的安家费还有烈士的抚恤金每年的费用就超过百万,这些钱杨毅只能靠打仗缴获,不但不能从上级要,相反还要瞒着上级,为了弟兄们安心杀敌流血牺牲,为了烈士们的父母妻儿能过上温饱的日子,杨毅宁愿被处分也一直坚持暗中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