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血誓征程 > 第22章 泪洒大别山 血溶长江水(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章 泪洒大别山 血溶长江水(一)

冬季到了,冷厉的寒风夹杂着白沙般的雪粒扫荡着巍巍群山,满山野草乔木枯叶残肢在寒风雪打下不堪滚飞满目萧瑟。

山路上,杨毅、鲁彦带着一个班的警卫员骑着马顶着风雪在崎岖山路上行进,雪粒如冰打在脸上好似刀割针刺,让人不得不伏在马上与之抗衡。

距上次双关庙突围两个月了,这两个月鄂豫军区非常艰难,10月底军区召开全军区总结检讨会,会议没开完就被敌人重兵包围,军区机关和与会干部拼死突出重围,共有6名县团级干部和148名军区机关基层干部战士牺牲,221名干部战士受伤,第一军分区的两个独立团虽然在野战军主力的救援下没有全军覆没,但也损伤大半,鄂豫军区秋后收缴的全部粮食、绝大部分物资、文件落入敌手,损失极其惨重,鄂豫军区受到中原局的严厉批评。

鄂豫军区艰难,中原野战军面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国民政府国防部长鄂豫皖地区绥靖行辕总指挥白崇禧偷袭共军鄂豫军区得手,尝到了甜头,改变了以往多路进攻全面扫荡的军事战略,采用山外严密封锁、山内仔细侦察,重兵突然袭击的方式,以训练有素的特务进山联系以山区的地主保甲长和国民党官员家属编织成巨大的情报网,侦探解放军主力行踪,一旦明确目标,以整编第7师、整编11师等主力王牌部队迅速出击,多次奏效,给中原野战军造成了很大损失。

昨晚接到第三军分区的电报,要独二团的团长、政委到军分区司令部开会,冒着刺骨寒风和雪粒,杨毅、鲁彦紧赶慢赶总算在指定时间到了伏山镇。

程司令员和魏政委看到他俩,脸上没有露出以往常见的笑容,杨毅心里忐忑问道:“首长,是有坏消息吗?”

程司令员摇头苦笑:“不算是坏消息,可心里总是堵得慌,老魏,还是你把情况跟他俩说说吧。”

魏政委点头:“好吧,那我跟你们说,情况是这样的,入冬以来,由于敌人采取了包围蚕食、重点突击的进攻方式,我军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损失较大,根据地迅速缩小,粮食物资极其匮乏,尤其缺少抵御严寒的冬装,现有根据地已经不能维持数万部队的生存,野司决定刘司令员率一纵和野司机关组成后方指挥所,突破敌人的封锁到淮西一带发展,邓政委率前指领三个纵队坚持在大别山继续斗争,由于野战军减员较多,指示各军分区抽调部队充实野战军,我们三分区独一团归建,第三军分区的担子就要压在你们的肩上了,军区组建鄂豫纵队,纵队司令员由王树声同志兼任,政委由军区段政委兼任,各军分区组建独立旅,任命杨毅同志为第三独立旅旅长,鲁彦同志任政委,钟国功同志任参谋长,独立旅辖两个独立团和相应直属营,各团营军政干部你们回去做整编计划上报鄂豫纵队,以后根据地军政分开,军事行动由纵队统一指挥。哦,梁友林同志牺牲后,新县的县委书记一直没有安排,江紫竹同志的伤恢复的怎么样了,我们决定让江紫竹同志担任新县的县委书记。”

杨毅看了鲁彦一眼,从对方眼神看到肯定的神色说道:“江紫竹同志担任新县县委书记我们觉得非常合适,以前鲁彦同志负伤,部队的政治工作由江紫竹同志代抓,现在鲁彦同志痊愈了,江紫竹同志就可以抽出来了,不过,程司令员、魏政委,既然军区司令员和政委都兼任纵队的司令员和政委,那你们也可以兼任独立旅的旅长政委啊。让我担任独立旅长不合适啊。”

程司令员笑着说:“这次我要回到野战军当主力旅的旅长,你杨毅要把我留在地方独立旅是对我老程有意见吗?”

杨毅尴尬的笑了:“那不能,恭喜司令员了。”

魏政委也笑着说:“以后我是三分区党委书记,主抓地方工作,军事上的事你们直接听纵队统一指挥,不过三分区还是要保留一部分准军事力量维护地方安全,这个事情你们在整编计划中要放进去。”

从军分区回到双龙山山神庙,杨毅、鲁彦、钟国功和杨静商讨了两天,终于拿出了整编计划:

独立旅下辖两个主力团和四个直属营(特务营、教导营、炮兵营和辎重营):

一团团长侯敬贤、政委刘树斌;

二团团长沈德基、政委江大元;

特务营长孙北啸、教导员肖雄,教导营长兼教导员郭松;

炮兵营长邱宇亮、教导员金棣,辎重营长杜勤成;

独立旅内务处长杨静,基地主任丁岚、教导员金莺。

这次整编团扩充成旅对杨毅鲁彦他们来说,真没啥难度,原来他们就有基地的预备部队,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实战,基地四个大队战斗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杨毅把特务大队、工兵大队、炮兵大队和辎重大队都拆成三部分,两个主力团各分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归旅直属营。

不过这样一来,杨毅可就没有隐藏的预备力量了。不过这也不是大问题,多打胜仗多抓俘虏加上招募根据地的青壮参军,很快就会有新兵补进来,所以基地还保留了教导大队这个编制,大队长由李维担任,教导员肖大牛。

给三分区和两个县编组地方部队有些难度但也解决了,三分区保留一个500人规模的加强营,新县和商城县各保留一个200人的加强连,军事干部由独立旅出,政工干部由军分区和县委安排,兵源就从当地民兵中选拔。武器装备和军装都是独立旅提供,单从火力配备来看比野战军主力连队只强不弱,分区魏书记和新县和商城县的县委领导都十分满意。

满意的不光是分区魏书记和两个县的领导,杨毅本人也是开心的很。

杨毅当了10年独立团长,战功立了不少,可是位子却稳如磐石一动没动,对于他本人来说只要能随心所欲的打鬼子打国民党生不升官无所谓,可是他手底下还有一大批跟随他的部下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只要不是愚鲁之人,都会向往进步,他一直不升不迁部队不扩大不发展,难免就有人心有他想,方新奇他们就是例子。

现在独立团升级独立旅,可不他杨毅是简单的升了一级的问题,还多了整整一个团编制,下面的基层干部有多一半都能得到提升,部队的凝聚力和士气能提升很多。所以,这些天部队上下无不是欢声笑语喜笑颜开。

也有不那么开心的,比如说团政治部主任江紫竹,按说团升旅,团政治部自然也跟着提一级成为旅政治部,可杨毅却让江紫竹去新县担任县委书记,这让江紫竹甚是郁闷酸楚。

倒不是江紫竹贪恋旅政治部主任这个职位有多高,认真考量,县委书记的级别跟旅政治部主任是平级,但县委书记的权限比旅政治部主任要大很多,江紫竹不愿去当县委书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她超喜欢部队的生活,她17岁参加革命,一直在县委工作,从宣传员一直干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每一次提拔进步都要承受不少负面压力,她的家庭出身不好,还有直系亲属在国民党那边做事,所以她对党的忠诚度每每受到质疑,期间被叛徒刘康出卖坐了一年牢,也被自己同志孤立怀疑了一年,让她非常心寒。

在部队的这4个月江紫竹觉得是她长这么大最幸福充实愉快的一段时间了,部队的生活单纯、规律,基层干部和战士们对她非常尊重、爱戴甚至是崇拜,顶头首长不多,鲁政委一直在养伤、钟参谋长是个忠厚朴实的老大哥,杨静公允善良菩萨心肠,杨毅是她的救命恩人也是25年来唯一占据她心扉灵魂的男人,是她最难割舍的人,没有之一,这种亲情已经超过了她的父母兄长。

自打四个月前刚出监狱第一次看到杨毅,江紫竹就觉察出自己的心不是自己的了,她对这位大她几个月的团首长有一种莫名的异常强烈的亲切感,杨毅带部队从千里之外赶来把她从监狱里解救出来,又凭他那玄之又玄的本事洗刷了她被自己同志误解为叛徒的冤情,从敌人监狱里出来让她的身体得到了解放,而洗刷了冤情却是是挽救了她的灵魂,紫竹真心认为是杨毅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在部队政治部工作的那段时间她感受到了杨毅的关怀和爱护,之后让她亲自参与抓捕大叛徒刘康,复仇雪恨,让她对杨毅的感激崇敬以及爱慕达到了顶峰,若不是知道杨毅已经结婚有了孩子,她早就主动向他表白心声了。

感情的压抑也是有限度的,当江紫竹被敌人机枪打下马来几乎是必死的时候,她不争气的流了眼泪,那不是怕死吓出的泪水,而是跟心中的恋人诀别难过的泪水,那时她虽然为诀别悲伤心里却急切盼着杨毅平安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她愿意用生命换取他的平安。

在杨毅把她救起抱在怀中的那一刻,她感情的阀门瞬间全开了,在山崖下她主动亲吻杨毅,并不是有意识的举动,完全是情不自禁的行为,脑子里没有任何想法,只有跟他交融在一起永不分离的念头。

让紫竹惊喜的是杨毅竟然热烈的回应了她,这说明杨毅心里也是对她有好感的,幸福的感觉让她眩晕激动不能自制,尽管杨毅很快就冷静下来把她推开,她知道自己的心从此已经有了归属,不管他是否有妻子儿女,不管他是否愿意接受自己,自己的全部身心已经是他的了。

在养伤的这两个月,杨毅几乎每天晚上都来看她,在她身边呆大半个小时,看她的伤口恢复的情况,跟她交流往事畅想未来。不过俩人再没有超过同志间感情的过激行动,很默契的对悬崖上的一幕闭口不谈。但紫竹心里很知足很充实,她能看到他的心,知道在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她的位置,这就够了,她不能太过贪心,她害怕过分的贪婪会让她失去现在的美好一切。

可是怕什么来什么,显然鲁彦政委看出了她的心思,就在刚刚,鲁政委把她叫去让她离开部队到新县担任县委书记。鲁政委的原话是工作需要、分区领导任命、旅领导同意让她离开部队,离开他,他也同意,同意她离开她,这让她心坠冰窟万念俱灰,她出了政委的办公室眼泪就不争气的流下来,跑进自己的屋子躺在炕上无声的哭泣着。

“嘭!嘭!嘭!”几声轻轻的敲门声,紫竹连忙把泪水擦去,还没应声,门就被打开了,杨静笑着走进屋子又把门关上走到近前笑道:“哟!看看我们的江大书记,这是怎么了?在唱泪别离呢?挺好看的杏眼像桃似的。”

紫竹这几个月早把杨静当成了亲姐姐,满腹委屈有了宣泄口,一声“静姐!”扎到杨静怀里痛哭起来。

杨静笑着轻轻拍着紫竹的背说:“好了!好了!不哭了啊,多大姑娘了,正经的县团级领导,哭成这样子,让人笑话不。紫竹,我知道你的心思,你呀,这是当局者迷,离开部队又不是离开我那个傻弟弟,县委离旅部有几步路?还不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你俩这些日子倒是天天见,那层窗户纸不是还是没捅破?”

紫竹身子一震,哭声立止,扭身羞涩的说:“姐姐说啥呢?人家是舍不得部队,舍不得离开姐姐你,哪有别的意思。”

杨静笑道:“每天都把那个意思写在脸上了,旅部的人谁看不出来?就你们俩还自己骗自己呢,我那个傻弟弟心里有负担,你有这个心就主动些啊,一辈子的幸福不主动紧紧抓住,真的错过了,哭死又有什么用?”

既然瞒不住紫竹也不撑着了:“他不负妻子儿女是好男人,我怎么能去拆散人家,不要说有组织纪律约束,就是做人也不能没有起码的道德伦理,我此生跟他没缘,只要能在他身边多看他几眼多听他说几句话帮他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就很知足了,真的没有更多的非分之想,好姐姐,你去跟政委说说,别让我离开部队,别让我离开他,我一定能管得住自己的。”

“哎!女人一旦陷入这个感情漩涡,脑子也不够用了,我弟弟傻,你脑子也成问题,傻妹妹,你怎么就不想想,你静姐是个信佛之人,既然我弟有家室,我怎么能主动把你和我弟往一起撮合呢,我弟弟心里的苦你怎么就不理解呢?”

“啊!杨团长,哦不,杨旅长,他,他妻子对他不好吗?”

“哎,一言难尽啊。”杨静把柳杏儿的情况从头至尾细细的跟紫竹说了一遍,最后说道:“说起来,柳杏儿也是不容易,一边是生身父母骨肉胞兄,一边是丈夫,怎么选择?割舍两难啊,在小毅生死关头她能挺身而出护住小毅已经很不容易了,经过那件事她可能也觉得已经很对得起小毅了,但是有这根扎在俩人心里还拔不出来的刺,她也不可能在跟小毅有过去那么恩爱的感情了,再有就是柳杏儿参加工作后,学到了很多妇女自由独立的新思想,对家庭、子女、丈夫的感情淡了许多,一心扑在工作上,下意识的躲避着小毅,自生下那一对双胞胎后一年多都没怎么跟小毅睡过,小毅带部队过黄河到敌占区诱敌大家都知道是九死一生的凶险事,爸妈妹妹带着孩子洒泪送了好几里,柳杏儿近在咫尺却连面也不照一下,你说,小毅这婚姻幸福吗?”

紫竹眼睛又红了,粉拳紧握恨声说道:“夫妻一体,姑娘嫁到了夫家当然就是至亲,这有什么难以选择的,更别说旅长这么优秀的人又那么爱她了,还跟她有了三个孩子,为了自己父母哥哥疏远丈夫孩子,那柳杏儿脑子绝对有问题,真没想到旅长这么好的人还装着这么糟心的事,真真气死我了。”

“这也是有原因的,那年鬼子铁壁合围大扫荡,小毅深陷敌阵,大家都以为他牺牲了,追悼会都给他开了,柳杏儿他哥柳林当上了八路军新六团的团长,新六团政委单睿是个文化人长的比小毅不差,看上了柳杏儿,柳老爷子和柳林也热心撮合,柳杏儿也心动了,当时怀着双胞胎,就想把孩子生下来后再改嫁,那个单睿很会哄人,看得出俩人把该干的不该干的都干了,谁能想到半年多后小毅又重新出现了,柳杏儿也是有苦没法说,柳老爷子要除掉小毅有维护儿子的原因也有帮女儿解决麻烦的原因,唉!要怪就怪这战乱世道,小毅跟柳杏儿的婚姻不可能继续维持了,如果不是南下过来,他俩也就和离了。紫竹你要是真的爱小毅,不在乎做后妈,就跟小毅把话挑明,等跟河北那面的邮路通了,让小毅写个和离文书寄回去,那柳杏儿一定会签字的,和离对她对小毅都是个解脱。”

紫竹红着脸说:“我,一切听静姐的。”

杨静笑道:“呵呵呵!行,那我就给你俩做一回主,我跟小毅说去,把这层窗户纸给你俩捅破了,紫竹,你既然要跟小毅好,就更不能留在部队上了,你俩都是高层领导,要给下面的干部战士做表率的。”

紫竹一扫愁容,满脸阳光:“知道!知道!姐,只要他能接受我,别说到县里当书记,就是到村镇里当青妇会主任我都愿意。”

杨静对杨毅婚姻一直从内心感到愧疚,凌玉娇背弃杨毅不算,柳杏儿跟杨毅都有仨孩子了,由于父母哥哥的原因跟丈夫越来越生分,现在已经另有所爱,这个婚姻明显不能挽回了,虽然柳杏儿是杨毅自己的选择,但那时候弟弟才多大?懂得什么?还不是事事听自己这个姐姐的,没有自己的同意,弟弟跟凌玉娇和柳杏儿不可能结合,若是早早让柳杏儿和她父母发了血誓忠于杨毅,也不会发生后来的背叛和疏离,这种事杨毅不好提,但自己就该操办,说到底是自己疏忽了。现在看江紫竹真的很爱弟弟,不仅仅把弟弟当成救命恩人,为了报恩才以身相许的,而是从心里认定弟弟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更可心的是,紫竹能容忍弟弟的婚史和孩子,不在乎当后妈,这对弟弟今后的家庭和睦非常重要。

“我听姐姐的,一切由姐姐做主。”杨静匆匆忙把紫竹的心意告诉了杨毅,杨毅对江紫竹也很满意,红着脸有些害臊的说道。

杨静立即写了一封离婚协议让杨毅签了字,又写了两封信,一封写给集安的林颖,让林颖跟柳杏儿联系办理离婚手续,一封信写给杨老栓夫妇,除了报平安还把江紫竹的情况细细的跟老人们叙述了一番,并把杨毅和柳杏儿和离的事情说明,两封信由刚刚建立起的秘密交通站送集安县老家。

杨静把俩人的关系挑明了,杨毅和紫竹之后的见面相处就放开了许多,部队和地方的同志都理所当然的把他俩看成天作地和的一对,就等着喝他们的喜酒了。

独立旅组建后,一团接替原独立一团驻扎伏山镇,旅部也跟军分区一起设在伏山镇负责守卫商城县域山区根据地,直属特务营跟旅部一起,二团和直属教导营、炮兵营和辎重营负责守卫新县山区根据地。

经过三个多月的建设,新县山区根据地向西、南方向出山的五条大小山路的重要隘口都构筑完成了完善的军事要塞,能够有效地挡住山外国民党军的进攻,近一个月,山外的桂军整48师和整7师曾多次向山区根据地进犯,连根据地的边都没摸到就被要塞里据守的解放军打退了,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商城县山区根据地向西有两条出山的道路,向北有4条出山的道路,在杨毅接管之前,三分区和原独立一团,只是在这些路口构建了常规战壕和阻击阵地,跟新县山区的军事要塞根本不能比,杨毅接管了商城根据地后,立即调动大批工兵、民工和建筑材料构筑防御要塞。

好在西面驻扎商城县的中央军58师在9月份的战役中损伤惨重,而北面的中央军整46师和整86师全力对付大别山东麓的解放军中原野战军,无暇顾及商城这边,让杨毅的部队有了一个月的缓冲时间,经过根据地军民的日夜奋战,终于在严寒到达之前完成了6个要塞的构筑,所有要塞选定的位置都是在山梁拐角之处,避开了敌人重炮的射界,敌人如果要敲开这些要塞,只能依靠飞机轰炸或者用人堆,商城县山区根据地由此避免了敌人频繁的扫荡,也跟新县根据地一样有了一个相对的稳定和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