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血誓征程 > 第22章 泪洒大别山 血溶长江水(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章 泪洒大别山 血溶长江水(七)

事实上,如果不是有独三旅年除夕的虎口夺粮的成功,国民党国防部的狂言很可能会变成事实。

不过有了从国军整48师缴获来的400万斤粮食和一个师三个基数的弹药以及大批冬装,中原野战军前指4个纵队休整了半个月后,战斗力得到大幅度恢复,将分散在各军区的部队收拢后,各个纵队兵力满员。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野战军前指4个纵队在四个地方独立旅的配合下,如万把利剑骤然出鞘,踏着灌河即将解冻的冰面杀入敌军阵地,在商城一带一举将敌人的三道封锁线冲破,野战军前指和后指胜利会师。

中原野战军转出大别山,部分原因是出于无奈,被22万敌人步步压缩的大别山西部根据地,根本无力保障数万野战军的粮食物资供给,只有转出大别山到平原产粮区,才能根本解决中原野战军的基本生存问题。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国民党把重兵都用来围困大别山根据地了,平原地区敌人兵力极其空虚,大块地区甚至县城只有民团这种准军事力量在防守,野战军跳出敌人的重围后,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犹如蛟龙进入浩瀚海洋,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还搅起了滔天巨浪。

国民党统帅部夸口春暖之前解决中原共军的泡影彻底破灭,白崇禧只得再次改变战术,抽调围困大别山的主力部队11个师,对冲出包围圈的中原野战军进行尾追堵截、疲于奔命。

国民党留在大别山外围的四个师再也形不成对整个大别山根据地的包围,只得变围困为据守主要城镇据点,对大别山根据地进行重点清剿。

国民党的这套战术没啥新奇的地方,都是当年日本鬼子对付山区八路军的那套,对付实力较弱的其他几个县的山区根据地多少还有些用,但是对付第三军分区独立三旅控制的英县、商城县根据地就不灵了。

年关战役,独三旅俘虏了敌人两千多,经过宣传教育再进行血誓甄别,有一千多俘虏加入了解放军,加上4百多名新入伍的民兵、农会会员员,独三旅又扩充了一个步兵团,步兵三团,几个直属大队也有所扩充,连排班都是加强单位,兵力如此,武器装备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由于主力部队转出大别山时,灌河快要解冻,冰面不能负重太大,野司前指重炮团在掩护主力突出重围后把全部重炮都留给了鄂豫军区,鄂豫军区成立了重炮团,并给杨毅留下了6门山炮,现在独三旅的炮兵大队也扩充成团级规模了,共有10门山炮、12门野炮,各步兵团都设有炮兵连,配有12门步兵炮,迫击炮分到了各连队,能当超级大步枪的战防炮和两挺高射机枪留在了直属特务大队(被摧毁的三挺高射机枪被拼凑了一挺能用的)。

三个步兵团负责控制三分区根据地的周边进山要道工事要塞,工兵大队和教导大队作为预备队平时训练搞建设,一旦需要就支援作战,杨毅把根据地建设和部队整训工作一股脑丢给鲁彦政委和军分区党委,自己则跟钟国功将特务大队当成机动部队,主动出击四面打击外围的敌人,支援周边县区友军反围剿。

三分区根据地西面的敌整58师已经被调走尾追中原野战军主力去了,驻守大别山西面英县县城的是整48师庄云清163旅,踞守商城县的是整48师师部和重新补充满编的160旅。

国民党整48师师长已经知道,年节把他的师打残的共军,并不是刘邓野战军主力,而是白云山区的共军地方部队独立三旅。

旅长是个年轻人叫杨毅,整48师情报处特别用了心,把杨毅的身份从抗战到内战的战绩搜罗了不少,看的张涵文脖后背发凉。

这杨毅简直就是个天才杀神,死在他手里的日本将军、佐官有十好几个,惹到他的对手基本没有好下场,年关他的整48师没让杨毅一口吞掉那是苍天开眼祖宗显灵,现在国共两军的主力都离开了大别山,偏偏杨毅的独三旅留在了自己跟前,他的整48师实力不但没有增强,反倒是防卫区域由一个县扩展成了两个县,兵力摊薄了一半,周边友军最近的是驻守信阳的25师,离商城县足有300多里,根本指望不上。

张师长和几个手下要员私下讨论了两次,旅长庄云清认为,眼看共产党一天比一天强大,蒋家王朝根基已经不稳,这时候手里有兵有实力才是保命的本钱,桂系没必要给蒋家殉葬,只要保住整48师,时局就是糜烂到不可收拾,大不了返回十万大山保李、白长官做广西王,真要是把李、白长官的起家部队折腾光了,就是剿灭了杨毅的独三旅,那高兴的只有蒋某人,张师长和其他师旅长深以为然,明理暗里跟独三旅达成了停战默契。

灌河到摸云岭山根5里范围成了交战缓冲区,你来我走,我来你去,虽说每天枪炮声不断,但整48师和独三旅都没有什么伤亡,双方隔三差五还会开展一次较大的军事行动,这时双方都会有斩获,整48师能缴获不少日式和早期民国兵工厂制造的武器,独三旅则能得到一批新式的美式枪支弹药和装备,不到三个月,独三旅有两个步兵团全部换成了美式武器,真正的达到了双赢局面。

独立旅西北两个方向战局区域稳定,南面有军区和独2旅驻防,杨毅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付东面的国民党整11师身上。

整11师是抗战胜利后由国民革命军第18军改编而成,是土木系的基础部队,十一是土,十八是木,该部队诞生于1930年8月,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的老牌劲旅。

整11师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日烽火,是国民党军嫡系部队的精英,胡师长是黄埔四期步科的高材生,骨干军官皆为黄埔军校毕业生,该部队在抗战期间曾经很是出过几个多谋善战的军官,基层军官与敌作战又都能以身作则,而且战斗素养很高,堪称国民党主力王牌部队。

国民党其他整编师,大多是2旅6团加三个直属单位(师部、炮、辎重),而整11师则是3旅9团加三个直属单位外加一个由汽车步兵和骑兵组装成的快速纵队和一个装甲部队,实力比两个普通师只强不弱。

中原解放军进入大别山后,跟整11师较量了几次,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按中央日报的说法是屡战屡败,被整11师从大别山东部一直撵到大别山西部,最后被撵出了大别山。

国民党武汉剿总为了尽快平定大别山,没有让整11师马上参与尾追中刘邓原野战军的行动,而是命令其用一个月的时间平定大别山区,然后再另有大用。

杨毅非常清楚独三旅还没有实力跟国军整11师硬碰,但也不能坐等着挨打,通过跟鲁彦、钟国功等人的反复推演讨论,他们采取了以白云山为基地,主动出击跟整11师开展山区游击战、骚扰战、蘑菇战的战术。既不跟整11师决战,也不让整11师有机会专心攻击第三军分区根据地,还不能让整11师咬住出击部队,决心在大别山西部山区把整11师拖痩、拖残、拖垮。

为达此目的,杨毅下令步兵一团、教导大队、工兵大队集独立旅全部物资,紧急加固完善的白云山东麓的防御工事,三条道路都构筑了防御要塞,沿山体挖了坑道堡垒由山体地道和山表战壕连通,堪称铜墙铁壁。

杨毅亲自带领出击部队主动走出根据地寻找战机,出击部队由特务营(警卫连、侦察连、战防炮连)和骑兵营组成,并选出了23名武功强、射击精准的战士组成狙杀小队由孙北啸带队,专门狙杀敌人侦察兵。

野战军主力部队撤出大别山后,杨毅率出击部队,几乎每天都跟整11师交火,虽然规模不大,时间不长,最多一个来小时,打一会儿就跑,山路狭窄崎岖整11师的汽车装甲车重炮难以行动,只能靠骑兵和步兵追击搜索。

杨毅组建了六个狙击小组和六个保护狙击小组的护卫队,逮住机会就设个伏击,每天干掉的敌人多则一个连少则一个班,一个月过去,整11师的骑兵营几乎损失殆尽,步兵也死伤了几百人,而出击部队几乎毫发未损。

这种打法让国军11师胡师长头疼不已,他从30年代初期就跟共军也就是当年的红军作战,鲜有败绩,自认对付共军的那一套游击战法,在国军中,在黄埔同仁中,应属大师级人物,什么时候打过如此窝囊的仗了?

为了对付杨毅的突击队,胡师长也很是采取了一些方略,什么穿插包抄、诱敌深入、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等等,可是没有一样能见效。

杨毅的侦察兵两三个人一组,每组都有简易发报机,尾随潜伏在整11师周围,整11师的一举一动分分钟都在杨毅的监视之下,任老胡千般妙计,杨毅有一定之规,就是不往整11师扎的笼子里钻,让老胡有力使不上。

杨毅还多次亲自晚上带着神枪手们潜伏到敌人战壕外200米以内的地方做精准射击,一晚上总能收获十来个倒霉蛋。

为了对付共军的神枪手,老胡特地跟老师要了30支德国Kar98K毛瑟狙击步枪,这是美国人战胜德国的战利品,作为军援物资给了中国100支,这种步枪有3倍瞄准镜,非常精准平稳,好的射手能在300米击中目标头部,600米击中胸靶,非常厉害。

国军参谋总部陈总长,自然有权调拨武器物资,心腹弟子有求自然优先满足。老胡抽调全师枪法最好的30名神枪手组成狙击分队,专门对付杨毅的出击队,开始两天还真有些效果,孙北啸的狙杀小队牺牲了2人伤了5人。

杨毅随即停止了狙击小队的活动,挑选了5名猎户出身眼神好的战士,每人配上一个5倍的军用望远镜,专门做观察手,杨毅亲自带领6个超强壮战士抬着战防炮和炮弹,在1000米以外寻找敌人的埋伏目标。

杨毅自己的眼力本身就超出常人数倍,加上5名猎户战士的辅助,发现目标,杨毅就亲自操控超级大步枪,向可疑目标开炮,战防炮精准射程2000米,38毫米炮弹能穿透20毫米钢板,用来打敌人的狙击手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不过杨毅不在乎,有庄云清在,搞几百发炮弹真不是啥难事儿,整11师的狙击手们不到5天就让杨毅用炮弹炸成了碎肉。

那30杆德制狙击步枪大部分成了零件,只有5支完好的成了战利品,不过炸坏的步枪也没浪费收集起来当备件,杨毅试了试这种德制狙击步枪,感觉还是没有日制的九九式步枪用着来劲。

杨毅用他那杆九九步枪在1000米距离还是能准确的打在半胸靶8环以上,但用这种Kar98K毛瑟狙击步枪,在1000米距离10枪倒有8枪脱靶。

不过杨毅对Kar98K的瞄准镜倒是挺感兴趣,拿了一个打坏枪身的瞄准镜,把九九式步枪的标尺卸下来做了个托架卡住Kar98K的瞄准镜,试了试,1000米半胸靶枪枪都能打到9环以上,心里很是满意。

整11师胡师长,看到花了大人情大心血组建的狙击分队几天就报销了,心里又恨又急,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月,白长官给他的剿共期限已经过了,可是还是没有占领英县共党的根据地,这让他如何向老长官和校长交待?气急之下他决定不再理会共军的袭扰,全师主力全力向白云山进攻。

好巧不巧,杨毅从一个整11师的俘虏口中,得知他们旅长竟然是跟整58师一起撤走的215团团长吴永正。

杨毅就有些奇怪,这伙计怎么会从58师跑到11师里了,跳槽本事不错啊。杨毅就让这个俘虏回去带给吴永正一封信。

吴永正还不错,很快就有了回信,原来在云南王龙云的强烈要求下,58师返回了昆明,吴永正的团大多数都是河南、湖北人,没人愿意去遥远的云南,联名拒绝调动。

而国民党高层也不想增强滇军实力,正好滇军也没觉得吴永正团多珍贵,武汉行署认为吴永正的团在之前的封锁大别山的几次战役中表现优秀,就把他这个团塞进了正在整编的11师,还将他的职位级别提成上校旅长。

吴永正在回信中表示想跟杨毅面谈一次,杨毅欣然应允,俩人化妆后在商城县一家饭店雅间见了面,俩人诉说了这些年的经历,感慨过后,吴永正明确表示愿意率部反正,这也难怪,吴永正的老家在河北,是解放区,没有庄云清那些负担,他也看明白了,国民党的运势是日暮西山,改朝换代是历史潮流,而杨毅恰好就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吴永正为了到解放军这边有个好前程,打算投诚前向解放军献上一份大礼,杨毅自然乐见其成,全力配合。

整11师三个旅分三路向英县根据地白云山区进发,吴永正立即把这一情况用用密码发给了杨毅,杨毅随之布置了迎击准备,让工兵把上万根用竹子和木棒做的土制燃烧弹抛洒在敌66旅、67旅的必经之路上,等敌人的主力进入期间后,杨毅的出击队在敌人的后面放起火来。

二月份的大别山还是一片枯草萧瑟的景象,满山满谷的荒草干树枝树叶在东北风的助威下,很快的蔓延起来,等前进的敌人发现火情着人扑救时,野火已经引燃了枯草败叶中的竹管、木棒燃烧弹,这些燃烧弹是在竹管和掏空的木棒里填充了用汽油、废胶轮胎绞碎的胶粒和木薯粉混合体,当竹管木棒燃烧后里面的易燃物燃烧的异常猛烈,还升腾起滚滚浓烟,山谷里、山坡上瞬时间成了一片火海,大火很快追上了整11师的辎重队,引起上百辆汽车大车上的弹药连环大爆炸,整11师见事儿不妙,迅速向烟火较轻的山头逃命,但重武器和粮秣物资就葬身了火海,杨毅和出击队,趁乱接近敌人溃兵追一路杀一路,毙伤敌人逾千。

吴永正率71旅阵前起义,狠狠给了整11师一记沉重闷棍,整11师除了一个师部还算完整,老胡几乎就成了光杆师长。经此一战,胡师长是彻底明白了,大别山共党的根据地根本就无法剿除,总裁的重托必然会失望了。

重创中央军王牌11师,吴永正旅功不可没,鄂豫军区将其改编为独立七旅,吴永正仍为旅长,在其后的渡江战役和湘西剿匪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整11师被彻底打废,国军的其他两个师更不敢再贸然进剿山区。

杨毅趁势带队向大别山东部进军,每到一个山村就开始镇压反动地主、小保队和土匪势力,手段极其暴力,凡是对解放军和共产党家属有血债的一律处以极刑,敌视共产党的人都抓起来送到白云山区劳动改造,把群众组织起来,建立民主政府和村公所民兵队,进行土改运动,不到半年,大别山区百分之八十的村镇都成了共产党的根据地。

6月份,山外形势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共两军经过两年的惨烈对弈搏杀,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全面惨败,几乎多一半败军俘虏都投顺了解放军,此消彼长,国军从开战初期的八百万兵力,下降了一半还多,而共产党的四大野战军则越打越强,加上地方部队,解放军兵力已经超过国民党军队,国军统帅部将剿共方略从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又从重点进攻变成全面防御。

解放军从被动防守转成将敌人分割围困伺机歼灭。

东北方面,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经占领了东北90%以上的地盘控制了80%以上的人口,把国军四个兵团55万兵力困在沈阳、锦州、长春三个地区,根本无法动窝。

西北战场,不到8万兵力的西北解放军,粉碎了22万国民党精锐部队的疯狂进攻,解放了革命圣地延安,并解放了十多个原由国民党占领的县城,恢复了整个西北解放区,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华北战场,华北各兵团解放了石门和河北省省会保定,整个河北和山西、察哈尔三省根据地连成了片。

华东战场,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地方部队已经发展壮大到70多万人,解放了山东大部、苏北一部、豫东一部,国军在山东仅占据着青岛和济南两个城市,城外被共产党的军队团团包围。

中原战场,中原野战军转出大别山后兵锋向西,四兵团与六兵团10万兵马攻克河南重镇洛阳,河南一半地区已成了解放区。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对整个中原地区形成东西夹击之势,逐鹿中原已经渐露峥嵘。

为保住徐州这个南京北大门,国民党统帅部再也顾不得大别山区了,急急把主力部队调到徐埠地区,武汉前线总指挥对老头子的乱插手气愤异常又无可奈何。

至此,大别山区及周边国共势力对比发生大逆转。解放军鄂豫军区在原来四个独立旅的基础上扩编为四个独立纵队,常备兵力5万多人,加上武装民兵,能用于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而国民党在大别山外围的部队只有桂系的两个师和湖南的一个师不到7万人,这三个师都是跟解放军作战打残后补充的部队,战斗力和士气远没有两年前水准,靠着这点儿兵力,白长官就是诸葛重生也奈何不了大别山根据地了,别说重点进攻,连防御都成了问题,只能把兵力收缩到信阳、麻城等重要城市。庄云清所在的整48师也被撤到了麻城,鄂豫军区解放军乘势发动反攻,不到三个月时间就解放了英县、商城、光山、金寨等二十多个县,大别山地区已经成为解放军稳定的根据地。

杨毅的独立三旅在6月份被扩编为独立三纵队,杨毅也成了纵队司令员,鲁彦为纵队政委,钟国功任参谋长,孙北啸任副司令员,原三分区党委书记魏全担任纵队政治部主任,纵队下辖独立五旅、独立六旅、独立七旅以及特务、炮兵、后勤、教导四个直属大队,郭松担任了独立五旅旅长、政委江大元,沈德基担任独六旅旅长、政委是杜勤成,吴永正担任独立七旅旅长、政委刘树斌,孙北啸任特务大队大队长政委是肖雄,邱宇亮任炮兵大队大队长兼政委,丁岚担任后勤大队长金莺任政委,李维任教导大队长肖大牛任政委。

为了让大别山地区成为中原解放军稳定巩固的根据地,鄂豫军区给独立三纵队的任务是在年底之前彻底清除大别山区的匪患和反动地方势力。这个任务对独立三纵队来说没有大的困难,这时大别山区里的老百姓已经全部发动起来了,人民群众已经看出国民党这次是真的要完了,大家心里有了胆气,有了盼头,开始踊跃参军、参加民兵,积极配合部队剿匪清除国民党残余力量,抓特务挖奸细。赶在冬季到来之前,独立三纵队已经圆满的完成剿匪任务。

与此同时全国各大战场相继传来特大胜利消息:

9月中旬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历时八昼夜,全歼守敌10万4千人,俘虏第二绥靖区王司令。

9月下旬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发动了辽沈战役,至11月2日,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解放了东北全境,随即挥师开进山海关兵锋直指平津。

11月初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密切配合,在徐埠战场与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的国军五个兵团共56个师展开决战,解放军以机智灵活的战略战术和英勇顽强的作战意志取得了完胜,于1949年1月10日历时两个月歼敌55.5万人,俘虏敌剿总杜副司令,击毙敌第二兵团邱司。长江以北地区大部分得到了解放。

“嗷!胜利了!”“太好了,国民党彻底完了!”“打过长江去!打到南京去!”白云山独立三纵队院子里,正在收听收音机里新华社广播电台播送淮海战役战果的干部战士和群众一片欢腾,魏雪一头扑进江紫竹的怀里哽咽着说:“紫竹姐,我们胜利了,我爸妈要是活着该多好啊!”。

江紫竹红着眼圈紧紧搂着她的通讯员:“是的,小雪,我们距离全国解放已经不远了,胜利是千千万万的烈士和英勇无畏的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其中就包括了你的爸爸妈妈还有英县牺牲的那些革命同志,我们会永远永远纪念他们的,我们的后代也要纪念他们。”

杨毅大声说:“紫竹说的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革命的胜利是怎么来的,紫竹你现在就跟县委的同志们研究一下,选一个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的风水宝地建一个烈士陵园,竖立烈士纪念碑,把自打红军时期以来为民族自由、独立解放、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牺牲的烈士遗骸都安葬在烈士陵园里,找不到遗骸骨灰的就建衣帽塚,你们县委立下一个永久规定,每年清明节的那天县委都要带领机关干部和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追悼革命烈士,缅怀先烈事迹,世代传承决不忘本。”

江紫竹当即点头:“我立刻就召集县党委会研究这个事情,一定把建设烈士陵园寻找迁移烈士遗骸的工作当成第一重要的事情来抓,以后只要是我们共产党在英县掌握政权,不论哪一届县委都要坚持悼念烈士的活动。”

鲁彦有些迟疑的说道:“杨司令员,江县长,我估计革命胜利后鄂豫军区和第三军分区肯定会建设烈士陵园的,像魏雪的父母还有梁友林县长这些着名的烈士,上级一定会考虑安葬在军区或军分区的烈士陵园里,英县建烈士陵园会不会跟军区和军分区冲突,这件事情是不是先向军分区和军区请示一下再说?”

杨毅一摆手说道:“没有那个必要,我说是向上请示没必要,我也知道,革命胜利后,军分区、军区甚至河南省都会建设烈士陵园,一级是一级的事儿,并不冲突,军区烈士陵园如果需要英县着名烈士的遗骨,转赠他们就是,英县烈士陵园仍然可以建衣帽塚,不要漏下任何烈士,如果有烈士没有留下名字和籍贯,那就建无名英雄塚,陵园派专人管理,设立专门修缮基金,建立烈士纪念册,紫竹,你们县委定好陵园位置后,我们三纵队工兵营负责修建,建设费也由我们三纵队承担,如果上级追责,你们就往三纵队身上推好了,我们把陵园建好后上级总不至于让你们把陵园给拆了,大不了把英县烈士陵园换成信阳公署烈士陵园或是河南省烈士陵园就是。”

鲁彦见杨毅如此态度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三纵队底子厚,拿出几十万元修建烈士陵园承受得起,他也理解杨毅的心情,自打两年前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华北籍的干部战士牺牲了五百多,之后参加独立三旅的河南籍、湖北籍以及其他省份的战士也牺牲了过千,他也希望这些牺牲的战友能团聚在一起,陵墓有专人看管,世世代代有人祭奠,就是以后想他们了也能一起看个全,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估计上级也一定会支持。

参谋长钟国功说道:“要干就要抓紧,司令员,政委,现在的形势真的是一日千变啊,江北的主要敌人就剩下平津地区的傅作义集团了,东北野战军已经快速入关,百万雄狮对付傅作义的50万国民党杂牌军根本不在话下,解决了平津,就该渡江向南方全面进攻,大别山区的形势已经稳定,有几万民兵足以保障解放区的安全,不需要咱们纵队继续留在这里了,况且咱们纵队就在长江边上,参加渡江战役没有悬念,是不是现在我们就开始做渡江作战的准备?”

杨毅沉默片刻,见鲁彦向他微微点头,不由感慨的说:“两年前进入大别山时我曾向大别山的人民发过血誓,不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誓不出大别山,现在这个誓言已经部分实现,长江中下游北部地区很快就要全面解放,敌人再也不会对大别山区的人民造成危害,我们也可以放心走出大别山了,虽然我在大别山发的血誓已经兑现,但是十二年前我当着我师父师叔师姐们遗体发的血誓还没实现,我发誓要把国民党匪军彻底消灭,现在老蒋还呆在南京城的总统府,中国南部还被国民党控制着,我们必须渡过长江,消灭所有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南京中央通讯社,在收音机里广播说,国民党军在长江南岸构筑完备的永久性工事,布置了百万部队,吹嘘长江防线是东方的马其诺,妄图依据长江天险把解放军挡在江北,搞南北朝,国民党反动派这是做梦,马其诺防线很了不起吗?最后还不是成了白搭。战壕工事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干吗非得往你修好的江防要塞上送死?不算长江上游,光湖北、襄樊到上海就有三千多里沿岸,一百万军队能干什么?平均一里地江岸能顶多能放一个营防御,我们把部队合拢形成拳头,选一个点或几个点渡江,一里地放置一个纵队渡江,国民党拦得住吗?钟参谋长的建议很好,除了工兵营抓紧修建烈士陵园,通知纵队其余部队在灌河岸边休整训练,着重演练驾船、游泳、抢滩、攻坚科目,我估计明年一开春渡江战役就会打响,我们顶多还有三个月的准备时间,现在已经进入冬季了,告诉战士们一定要战胜寒冷,一个个都练成浪里白条江中猛士,全国解放指日可待,如果练不出一身好水性,到时候掉到长江淹死可就太冤了。至于其他训练科目,参谋科再详细议议,拿出个详细方案,像渡江船只准备问题,防空演练啥的,现在我们考虑的周全些,准备的充分些,到时候就能多挽救一些干部战士的生命。”

钟国功、孙北啸等人立正应答:“是!”

杨毅又对江紫竹说道:“紫竹,跟各区政府下个通知,向各村群众收购做船的木材,纵队出高价用银元、黄金买,也可用粮食和盐巴换,你们地方也要有所准备,渡江战役一旦打响,运送物资抢运伤员的工作就要落在地方同志的肩上了。”

江紫竹笑着说:“放心吧我的大司令,现在大别山区的农民群众心劲高着哪,为了保卫胜利果实,贫苦农民愿意豁出命支援解放军,只要渡江战役开始,英县多了不敢说,组织起两万人的运输队和担架队是没问题的,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大车、独轮车和担架,做船的木材一定选最好的,绝不会拖部队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