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 第13章 战事急贾蓉吃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广正十年冬!

西北战事,在朝廷援军到达后,成为了均势!

鞑靼见无法进入大庸繁华地带。西北贫瘠,入侵无望,又抢不了多少好东西。于是,便把主要目的变成了人口消耗。

所以即便背靠坚城,且又有兵力优势,但实际人数却并不占优。

鞑靼战兵虽只有二十万;但老弱、奴隶加起来,却达到了近五十万。

西北战事大庸三方,西宁郡王、宁秋节度使与忠威亲王带来的援军。合计四十万,依靠西宁与武威,并其他四城。死命抵挡鞑靼的血肉冲锋。

一连两个月,直至广正十年入冬;西北第三场大雪,下了足有尺厚。鞑靼老弱仅剩不足两万,奴隶全部损失,战兵死亡六万。鞑靼首领,才不得不选择退兵。

此战,大庸损失战辅兵力近二十万!

虽然双方损失都十分严重,但其实都对这个结果,表示可以接受。

甚至都认为,这一战,至少可以为西北带来三十年的太平!

就连损失严重,需要至少十年,才能恢复实力的金伟,也保持着一定乐观。他却不知道,小冰河是对所有族群的考验!他们都没得选!

而北方面对契丹的战争。

即便由老将柳勤带领的二十五万援军,紧急到达战场。但八十万契丹早就迈过关卡,北部又无西北的地形防御优势。

以致这些人散落在北方三省大部分地区。

虽然七成以上都是老弱病残。

但却为北方三省,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些人如同蝗虫过境,抢夺破坏一切。二十五万契丹战兵,一方面搜集抢来的粮草,金银、物资。一方面对老弱加以保护,驱赶并吞掉小股大庸兵力。

尽管柳勤久经战阵,立足坚城关卡。在局域集中优势兵力,逐片吃掉契丹入侵军民。却也是无法占据战场的真正主动。

直至入冬后那场大雪的到来。

齐膝的大雪,严重限制了,契丹入侵军民的行进速度。契丹军队还好说,有一定的后勤保障。但是入侵的契丹老弱,却面临着最大的生存灾难!

而柳勤也趁机抓住机会,加大了对北方三省,残留的契丹人口进行了清理。这次对失去移动能力的,入侵契丹人口的清理。取得了巨大的战果!期间还与负责保护的契丹军队火拼了好几场。

直到这时,大庸才真正占据了北方战场的主动!

契丹剩余二十万军队,携带着抢来的大部分物资,以及两三万老弱退出大庸的土地。天气同样也限制了大庸,大雪拦路,柳勤也只得看着对方的主力,几乎全身而退。

北方战事结束。

此战大庸军队战辅死伤不止十万!

其他损失,不计其数!

现就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又放在了柳勤面前。

50多万进入北方的契丹老弱病残。经过战争,还有天气原因,死伤了20多万,仍余30多万无法收拾。

除了被契丹军队保护下来,带走不到3万的契丹老弱外,还有少部分躲到了北方部分深山各处。柳勤仍俘虏了二十六万以上的契丹老弱。

然而,正是由于这次契丹的入侵,让北方三省大受灾难。

现在整个三省的粮食,包含从神都运来的军粮,仅能满足军队需求。

就连收拢的大庸自己的国民,都难以保证温饱。

更何况俘虏的契丹老弱呢?没有办法,柳勤把这个让他头疼的问题,抛给了神都。

但神都当政的都是一群老狐狸,又把烫手山芋扔到了广正帝手上。其实大家在心底,都已经有了决定。知道怎么处理这几十万老弱,但是毕竟这里是大庸,各方面儿还是要要个脸的,而且更多的当权者,仅是怕背负责任和骂名。

广正也不傻。

让传旨太监带给柳勤一句话,模棱两可的话:“爱卿,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战时爱卿应独断专行,此事,朕授予你全权负责。”并让太监暗示柳勤:此事无论后果如何,都不会有人背后追责。

柳勤闻言后,苦涩一笑,虽然早就料到是这样的结果,毕竟还是想搏一下,看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现在,已经被逼到这个地步。柳勤便停下了,一天一碗稀粥的契丹老弱粮食配给。不过三天,契丹老弱基本上都死于饥寒之下。

而此时,柳勤又把头疼的目光放在了,北部受难的大庸居民身上。

本次北方受兵灾。波及北方三省数百万居民。

死伤近200万,另仍有近200余万居民需要救济、安置。

虽然这些问题,真正头疼应该是三省的布政使与地方府、州、县衙门!但作为现北三省军方负责人,他也是躲不过的。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北静郡王的退出,大庸直接任命了布政使,没再任命节度使!所以才有了与其他边疆的些许不同!

经过柳勤和北方三省各布政使。

多方筹措安排,加上朝廷的支援,一共安排了100余万战争灾民!但仍有百万灾民无法安置。

这些灾民面临的威胁,不仅仅是缺粮少吃的!更重要是寒冷天气带来的致命危险,缺衣少物!寒冷对这些人,产生了更大的威胁。一旦出现大范围的灾民死伤,三省布政使、知府、知州、知县。

一个都脱不了干系,就连柳勤也会被牵连。

而正好这时!贾蓉派来接收难民的几个产业,以及相关联的十几个掌柜。通过军中的一个百户联系到了他。

柳勤如久旱逢甘雨,只是轻微的拿捏了几番。便主动配合起贾蓉,在各方面对难民的安置。各地的布政司、州、县官员见状,更是主动,争先恐后的配合起贾蓉产业的灾民安置。

都想赶紧把手上的灾锅,扔一些给了这些人!前赴后继,唯恐扔的少。

即便这些人都知道,这样不符合大庸条例,但是一贯的瞒上不瞒下。

把灾民的安置推出去,不仅能保证自己的治下稳定,让官位不受影响。更重要的是,也保证了这些灾民的活路。对他们大头巾来说,也算是功德无量,基本上他们也算是问心无愧,所以大家都选择了闷声缄默。

但是这样一来,却给贾蓉一方,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贾蓉他们准备的物资,远远不够!

还好,这时从西北接收难民的那条线路的负责人传来消息。

西北难民的数量,远远少于预期。仅有4万不到。

不是说西北受灾居民只有4万,而是西北地广人稀,大部分受灾居民,都被附近安置,所以轮到贾蓉收容的时候,只收到了4万老弱。

得到西北线路的支持。北方线路分给了西北线路16万灾民人安置。

这也将将卡到了一份原配资源,养活两人的风险线上。北方线路,原本15万人的接收规模,被安置了32万以上,早就超过了风险线。

即便如此,仍有超过六十万的灾民,无法得到安置。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经过北方几个布政司的内部商量。

将极大部分无主的、贫瘠田地划分给了代表贾蓉一方前来的,真假权贵、富户及一些掌柜。灾民暂时安排到这些地贫瘠的土地上。

先由地方官员,提供最基础的生存资料。而后由贾蓉方面出面,向各通家之好,购买借贷大批粮食物资。帮助这些灾民能够暂时的生存下去。而当然了,这些战争灾民,将主动的被划分成贾蓉他们的佃户。